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命题审题指导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课件1符合题意的程度作文=题意作文与题意交叉作文范围大于题意作文范围小于题意作文范围与题意没有任何关系符合题意的程度作文=题意作文与题意交叉作文范围大于题意作文范2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为什么要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3审题审什么?审题的对象是: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命题意图、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审题审什么?审题的对象是:4关于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功看准目标,有的放矢关于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功5探究“审题”五种能力四种方法探究“审题”五种能力6审题需要五种能力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审题需要五种能力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7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二8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1、题目中含“记”“忆”“访”“纪事”“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19(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1、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10(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11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
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
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12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一)捕捉表层含义。(二)挖掘内在含义。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一)捕捉表层含义。13
捕捉和推敲题眼。
题意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这样写文章也就能突出重点,扣住要害了。(一)捕捉表层含义捕捉和推敲题眼。(一)捕捉表层含义14辨识题眼的方法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偏正短语,修饰语是题眼并列短语,思考两者的关系主谓短语,谓语是题眼复杂句子,全面考虑辨识题眼的方法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15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2006襄樊)
《生日》(2006天津)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譬如《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16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偏),就是“题眼”。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偏),就17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184、文题是一个主谓结构时,句中的谓语(动词)往往是“题眼”。
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这堂课真有趣》中“有趣”是题眼
4、文题是一个主谓结构时,句中的谓语(动词)往往是“题眼”。19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如:《我们是初升的太阳》(2004上海)中“初升”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2006四川乐山),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2006河南),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20
只有找准了题目所要写的重点--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离题了。
只有找准了题目所要写的重点--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21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A.《天空不空》B.《要孝敬父母》C.《美好的瞬间》D.《表扬名单上没有的人》E.《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
F.《我爱唱这支歌》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22
(二)、挖掘内在含义
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二)、挖掘内在含义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23
如,
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加以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
如,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24
又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美它那种勤劳无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者。二是比喻义。如《推倒墙是桥》,比喻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阂,相互沟通。三是引申义。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理。又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25示例“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示例“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26
五.明确要求的能力。
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五.明确要求的能力。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27四种审题方法比较异同法补足因素法大题小做法实题虚做法四种审题方法比较异同法28审题方法
一、比较异同法
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我和老师》相比较。第一题重点写“我”对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审题方法一、比较异同法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29
二、补足因素法
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二、补足因素法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30《追求》
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31又如《我的梦》
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又如《我的梦》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32
三、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三、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33
四、实题虚做法“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四、实题虚做法“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34
如《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我眼中的色彩》35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
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36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37分析题目
如《记寒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文题中“记……事”这个动宾结构既表示文体(记),又表示内容(事),而“寒假中”是时间范畴,“一件”是数量范围,“有意义的”则是关于所记事件性质的特定要求,即“题眼”。文章的中心就要从“有意义的”中引伸出来,这便是“立意”了。
分析题目如《记寒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38
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的宾语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要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的宾语告诉39又如《我终于战胜了……》如胆怯、自卑、惰性、骄气等,题中的副词“终于”,意为“到底”,表示经过较长的时间,有个较长的过程,曾遇到种种挫折和失败,经过艰苦努力最后才获得成功,因此文章应突出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意志,反映战胜××的曲折过程。又如《我终于战胜了……》如胆怯、自卑、惰性、骄气等,题中的副40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4、理解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成果5.所有制形式单一,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6.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7.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8.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41作文命题审题指导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课件42符合题意的程度作文=题意作文与题意交叉作文范围大于题意作文范围小于题意作文范围与题意没有任何关系符合题意的程度作文=题意作文与题意交叉作文范围大于题意作文范43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为什么要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44审题审什么?审题的对象是: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命题意图、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审题审什么?审题的对象是:45关于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功看准目标,有的放矢关于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功46探究“审题”五种能力四种方法探究“审题”五种能力47审题需要五种能力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审题需要五种能力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48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二49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1、题目中含“记”“忆”“访”“纪事”“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150(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1、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51(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52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
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
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53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一)捕捉表层含义。(二)挖掘内在含义。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一)捕捉表层含义。54
捕捉和推敲题眼。
题意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这样写文章也就能突出重点,扣住要害了。(一)捕捉表层含义捕捉和推敲题眼。(一)捕捉表层含义55辨识题眼的方法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偏正短语,修饰语是题眼并列短语,思考两者的关系主谓短语,谓语是题眼复杂句子,全面考虑辨识题眼的方法题目是一个词,本身就是题眼。56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如:《告别》(2006襄樊)
《生日》(2006天津)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大为小,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譬如《心事》这个题目,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57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偏),就是“题眼”。如《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就告诉我们要多写家庭中所发生的细琐杂事;《充满活力的岁月》,“充满活力”是题眼;审题时只要扣住“题眼”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偏),就58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比如《成功与失败》、《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素,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594、文题是一个主谓结构时,句中的谓语(动词)往往是“题眼”。
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这堂课真有趣》中“有趣”是题眼
4、文题是一个主谓结构时,句中的谓语(动词)往往是“题眼”。60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如:《我们是初升的太阳》(2004上海)中“初升”是题眼;《我最爱这里的风景》(2006四川乐山),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2006河南),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人生处处有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人生无处不都对我们有所考验。5、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61
只有找准了题目所要写的重点--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离题了。
只有找准了题目所要写的重点--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62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A.《天空不空》B.《要孝敬父母》C.《美好的瞬间》D.《表扬名单上没有的人》E.《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
F.《我爱唱这支歌》在下列文题的题眼下加上着重号。63
(二)、挖掘内在含义
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二)、挖掘内在含义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64
如,
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加以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
如,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65
又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美它那种勤劳无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者。二是比喻义。如《推倒墙是桥》,比喻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阂,相互沟通。三是引申义。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理。又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66示例“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示例“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67
五.明确要求的能力。
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五.明确要求的能力。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68四种审题方法比较异同法补足因素法大题小做法实题虚做法四种审题方法比较异同法69审题方法
一、比较异同法
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我和老师》相比较。第一题重点写“我”对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审题方法一、比较异同法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70
二、补足因素法
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二、补足因素法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71《追求》
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72又如《我的梦》
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又如《我的梦》其中“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73
三、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三、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74
四、实题虚做法“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如《路》、《绿叶》、《泥土》等。“虚做”是指不就物写物,而是展开联想,揭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方法对借物抒情的文题比较适用。四、实题虚做法“实题”是指以某种实物为题,75
如《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丽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壤与土壤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州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 河南女子职业学院《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剑桥学院《三维造型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航空职业学院《程序设计基础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仪器分析化学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土壤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CentOS 7系统配置与管理-习题及答案 杨海艳【ch07】管理文件权限
- 食品安全蔬菜水果
-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一等奖(四篇)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STRANGE CASE OF DR.化身博士
- 《一起长大的玩具》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肱骨外上髁炎-课件
- 空气动力学基础
- 新外研版(一起)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历史趋势
- 劳动教育《蒸馒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