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第三节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和原则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确定学前儿1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问题: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一、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本依据问题: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二)生长发育的定向性(程序性)(三)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四)生长发育的差异性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问题:学前儿童健康2二、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直接依据问题: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各是什么?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二、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直接依据问题:学前教育和健3
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健康4三、社会发展与要求——重要依据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需要劳动者具有强壮的体魄——单一地关注主体的身体健康;而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劳动者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关注主体的身心健康;当今社会开始认识到主体的生存环境与主体息息相关时,健康教育的目标又表现为既关注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又关注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和谐。三、社会发展与要求——重要依据5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一、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的发展及其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相应规定(一)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及其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相应规定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一、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的发6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体现在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第一章第三条。(1)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体)(2)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的基本能力,(智)(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德)(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
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体现在1952年3月17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作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体)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智)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1981年10月中华人民8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德)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它们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美)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9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自1996年6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自1996年6月1日10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健康:11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科学:12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社会:13语言:——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语言:14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艺术:15(二)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的
基本特点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不完全一致,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变化,但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各个时期的教育目标都能兼顾学前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都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对心理发展也相当重视。(二)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的
16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一)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一)我国幼儿园健康17(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价值取向
1、身与心并重。学前儿童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由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的问题行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价值取向
1、身与心并重。182、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如此表述,实际上还隐含了幼儿园健康教育包含幼儿园体育这一思想,这与许多相关的教育或体育专著中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之中有所不同,与目前基础教育相关科目的界定也不完全—样,但无论学术界如何看待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幼教工作者都应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保护与锻炼并重。2、保护与锻炼并重。193、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既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注重儿童的积极态度。探讨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般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除此,其他四个领域也有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目标,诸如语言领域的第1条、社会领域的第1—5条、科学领域的第5条、艺术领域的第1条,这些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20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有: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对幼儿的身心保健起到规范作用,也是确定相应的年龄阶段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的依据。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有:21(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2.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餐;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22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5.知道自己的性别。6.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投掷;学习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玩滑梯、攀登架、转椅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能合作收拾小型体育器材。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23中班:1.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中班:24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6.喜欢并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协调地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右手拍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25大班: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大班:264.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5.知道男女厕所,初步具有性别角色意识。6.喜欢锻炼身体并感到体育活动的有趣;能轻松自如地走、跑、跳、攀登、滚翻;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能抛接高球;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能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合作谦让;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安愉悦;能独立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材。4.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27(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1、内容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课件282、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注重结果A.概念所谓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育教学目标。行为目标指明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容易准确判断目标是否达成,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2、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注重结果29B.表述句式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区分……”,“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B.表述句式30(2)表现性目标——少用或不用,因为很笼统,侧重活动要求。A.概念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的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2)表现性目标——少用或不用,因为很笼统,侧重活动要求。A31B.表述句式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欣赏……”,“讨论……”,“参观……”,“说说……”,等等。中班《我们吃什么菜》参观农贸市场,说说自己喜欢吃的菜。目标无法衡量,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
B.表述句式32(3)生成性目标A.概念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3)生成性目标A.概念33B.表述句式“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例如中班:《多变的绳》尝试绳的各种玩法,体验活动的乐趣。小班《运西瓜》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2、学习双手协调交替地向前和绕过障碍推球;3、大胆尝试与同伴合作,增强自信心。B.表述句式343、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2)目标重点不突出(3)目标超难度(4)目标要求偏低(5)表述过于笼统(6)表述不精练(7)表述方式不统一3、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35(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要么仅有认知方面的要求,忽视态度或行为方面的要求;要么仅有行为目标,忽视认知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如:大班活动《穿合适的鞋》,仅有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鞋,知道不同的鞋有不同的用处”,显得单薄,可以增加目标“会自己穿鞋”以及“欣赏各种各样的鞋”。(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要么仅有认知方面的要求,忽视态度或行36(2)目标重点不突出就某一活动而言,目标的确定意味着教学重点的明确,但有时目标重点不清楚、不确切。如:大班《手绢真干净》活动目标之一“让学前儿童知道自己长大了,做力所能及的事,会管理自己的物品”,此目标没有体现该活动应有的重点,或许也说明教育者的思路还不够清晰。该活动更应突出这样的目标:“知道每天更换手帕,保持手帕干净”,“会自己洗手帕,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2)目标重点不突出就某一活动而言,目标的确定意味着教学重点37(3)目标超难度
受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客观条件等限制,有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如:中班《身体的秘密》活动目标“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是欠考虑的,这样的目标怎可在一个活动中实现?以下是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的目标表述:“说说跑步后身体有什么变化,相互听听或摸摸心跳”,“知道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喝很多水,学习保护心脏”,“注意观察身体,发现身体在大小、对称、多少等方面的有趣”。(3)目标超难度
受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客观条件等限制,有些目38(4)目标要求偏低
对于学前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已经形成的态度和行为等一般不应再作为目标,否则活动没有难度,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参与程度都不高。如:将“通过演示,使学前儿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做为大班健康教育目标就会导致目标要求偏低。(4)目标要求偏低
对于学前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已经形39(5)表述过于笼统
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如:小班《今天你喝了没有》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喝牛奶可以长得高、牙齿长得齐。(5)表述过于笼统
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40(6)表述不精练
有的目标带有具体内容,显得罗嗦。
如:《少吃冷饮身体好》目标之一“让学前儿童知道冰棍、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冷饮吃多了会腹痛、腹泻,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对人体有害”。该目标可简化为“知道多吃冷饮对肠胃的害处”,至于有哪些害处,待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讨论。(6)表述不精练
有的目标带有具体内容,显得罗嗦。41(7)表述方式不统一有的目标为发展目标,行为主体是学前儿童;而有的目标却是教育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
如:《牛牛换牙》的活动目标: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害怕换牙;(发展目标)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教育目标)可改为:“逐步形成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都应前后统一。应倾向于发展目标的表述法。
(7)表述方式不统一有的目标为发展目标,行为主体是学前儿童;42在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无论采取何种目标表述方式,都应具体而不狭隘,明确而留有空间,适中而又有分层,不盲目追求不确定性也不使目标制定过于死板。在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无论采取何种目标表述方式,都应具43(四)幼儿园健康教育各层次目标的相互关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面目标的依据,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年龄阶段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化,又是制定具体活动目标的直接依据。总目标和年龄目标都必须转化为一个个具体活动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中,真正得到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干个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年龄目标和终极目标,每一个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向年龄目标和总目标迈进一步。(四)幼儿园健康教育各层次目标的相互关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44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3、愿意每天喝牛奶或豆奶。请分析该活动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45第1、2条目标对幼儿的认知提出了较为恰当的要求;第3条目标则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提出了要求,由于科学合理的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良好的饮食行为也必须从小养成,所以第3条目标要求虽然较高(要求每天喝牛奶),但却是合理的,而一旦幼儿愿意喝(牛奶)、喜欢喝,每天喝也就不难了。第1、2条目标对幼儿的认知提出了较为恰当的要求;46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请分析该活动目标。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47上述的表述虽然意思与前面相近,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在实践中有可能较难实现,因为受到地区、风俗习惯的制约。一般难以收集到所有种类的乳类食品,譬如马奶、羊奶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目标;2、3条目标中第1条为发展目标,而第2、3条目标却是教育目标,表述方式没能统一;3、目标2“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能够以通俗的语言揭示牛奶(或其他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上述的表述虽然意思与前面相近,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48课堂练习:例一:中班《指甲长了》1、知道指甲长了给自己和同伴带来害处。2、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包含什么目标?知识、能力。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课堂练习:49例二:大班《辨认安全标志》1、能辨认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对各种标志感兴趣。包含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能力。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行为目标例二:大班《辨认安全标志》50例三:大班体育活动1、能准确完成一些平衡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协调能力;2、积极参与练习,大胆尝试新动作,不怕困难;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提出目标的角度不一致,可把第三点删掉。例三:大班体育活动51例四:大班《我会配餐》使幼儿初步知道人们需要吃不同类的食物,才能营养全面。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目标内容过于狭隘单一,没有幼儿的体验,只是说教形式,没有情感、能力的目标,只有知识目标。该如何修改?1、初步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习简单的、合理的配餐方法;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例四:大班《我会配餐》52例五:《快乐的小牙刷》1、尝试正确的刷牙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2、感受刷牙、漱口后清爽的感觉。包含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生成性目标例五:《快乐的小牙刷》53例六:小班体育游戏《小兔乖乖》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2、初步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的良好品德。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可怎么改?初步形成机智、勇敢的良好品德。例六:小班体育游戏《小兔乖乖》54例七:中班心理健康活动《你快乐,我就快乐》1、欣赏故事,知道让别人快乐对自己也是件快乐的事;2、培养幼儿关心、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激发快乐情绪。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可怎么改?体验关心、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学会快乐。例七:中班心理健康活动《你快乐,我就快乐》55例八:小班体育游戏《小乌龟玩球》1、通过自由探索球的玩法,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爬与顶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尝试球的各种玩法,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学习爬与顶球的动作,感受动作的协调性。例八:小班体育游戏《小乌龟玩球》56例九:小班体育活动《聪明的蚂蚁》1、初步能按节奏的变化手膝着地协调地爬行,体验在音乐情景中参与游戏的乐趣;2、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
表述方式不统一。应如何改?例九:小班体育活动《聪明的蚂蚁》57例十:小班《玩得健康好成长》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2、表现性目标例十:小班《玩得健康好成长》58五、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从目标定位分析)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修改目标:1、认识常见水果。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五、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从目标定位分析)59修改理由:1、原目标1,“知道名称”的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说出水果的名称意味着幼儿对水果有整体的认知(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因此“认识多种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2、原目标2,司空见惯,但却是不太适宜的提法,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颜色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水果犹豫不决,有时以水果的形状(并不标准的形状)进行分类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修改理由:60修改价值: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这里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是不足取的。修改价值: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这里遵循了幼61例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原定目标:1、认识各种禽蛋,知道经常吃禽蛋有益于身体健康。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修改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2、会给煮熟的蛋剥壳,愿意蛋黄和蛋白一起吃。3、学习用蛋壳拼画。例262修改理由:1、原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禽蛋”,在实践中有可能较难实现,一般难以收集到所有种类的禽蛋;“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较合适目标;2、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过程预设了操作环节,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它;3、“用蛋壳拼画”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修改理由:63修改价值:1、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较合适的目标;2、体现了幼儿园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3、水到渠成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修改价值:64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原定目标:1、知道食物经过人体的器官名称和顺序。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漏、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修改目标: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漏”、“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例365修改理由:1、原目标1,难度过大,没有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2、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修改价值:1、幼儿园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甚至中学的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2、有节律的肢体语言能够让人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修改理由:66第三节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
依据和原则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一方面,教育目标要以经验内容为依托才能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必须以教育目标为依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是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基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已经框定了教育的内容,并且提示了内容的要点。例如,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前儿童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为此就要选择那些与认识、品尝各类食物有关的内容。第三节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
67(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尽管教育者在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之时已经考虑到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在选择健康教育内容时仍然需要进一步关注其身心发展。具体地说,应全面思考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现状、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即要针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例如,学前儿童中存在着肥胖、消瘦、任性、胆小、尿床、换牙等情况,教育者就应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同时还必须正确判断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健康习惯,以期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教育内容容易为学前儿童接受。(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68(三)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一般来说,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必要的内容应以学前儿童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前面提及的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实际上想说明“膳食均衡”才有利于健康,但我们不便对幼儿直接说“膳食均衡”,我们只能通过分别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让幼儿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最主要特点,感受到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能有利于健康。(三)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69(四)学前儿童所受的社会影响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可针对社会治安问题,教给幼儿一些最基本的防身策略,如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人走;针对家庭的现代化,让幼儿了解防气、防电、防火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四)学前儿童所受的社会影响70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一)整合原则整合身体健康与心理保健的内容,整合身心保健与身体锻炼的内容,整合健康教育与社会适应性教育及科学教育的内容,整合各领域教育的内容,切不可人为地割裂有益于学前儿童发展的整体经验。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一)整合原则71(二)序列原则一般而言,学习经验应是先前经验的自然发展,后续的学习能使先前的经验得到加深和巩固。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应注意其间的逻辑顺序。考虑知识经验及知识准备。(二)序列原则72(三)均衡原则要兼顾儿童多方面的需要,全面而均衡地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能以某个方面的内容或以体育取代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三)均衡原则73(四)可行原则1、应当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宜;2、应当与教师的实施能力相适宜;3、需要有必备的教育资源。(四)可行原则74(五)需要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那些既与儿童当前的发展需要不相干也与儿童将来的发展需要没有多少联系的内容,不适宜作为健康教育的内容。(五)需要原则75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有关日常健康行为1、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2、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3、手帕或纸巾的使用;4、坐、站、行、睡姿势正确;5、排便按时;6、良好的作息习惯;7、活动用具的整理;8、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有关日常健康行为76(二)有关饮食营养1、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2、常见食物的辨识,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饮水;3、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4、中外饮食文化的初步感受。(二)有关饮食营养77(三)有关身体生长1、身体外形的了解,五官的认识与保护;2、换牙、护牙知识的初步掌握;3、用眼卫生;4、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积极配合;5、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三)有关身体生长78(四)有关安全生活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的了解及遵守,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2、有关安全标志的认识,交通规则的遵守,自我保护意识的初步形成。3、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四)有关安全生活79(五)有关心理健康1、愿意在托儿所或幼儿园有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2、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健康;3、没有心理卫生问题;4、不怕困难,愿意克服困难。(五)有关心理健康80(六)有关体育锻炼1、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走、跑、跳、爬、投掷、攀登等动作协调灵活;3、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模仿操和轻器械操;4、运动中的安全、守规则、谦让、合作。(六)有关体育锻炼81同样的健康教育内容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儿童的具体要求常常是不一样的,教育者应注意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同样的健康教育内容对于不同年龄班的儿童的具体要求常常是不一样82作业一:一、活动目标分析与比较(分析同一活动的两种目标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及其表述方式;比较两种目标,说说哪一种目标较好?为什么?)活动名称:牙齿为什么会有龋洞(大班)活动目标一:1、了解同伴中有哪些人有龋齿,为什么会有?2、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坚持每天刷牙。3、知道龋齿会很疼,尽量不患龋齿。活动目标二:1、了解龋齿发生的原因和危害。2、巩固刷牙的正确方法,愿意每天早晚自己刷牙。作业一:83二、制定活动目标(一)小班《大大的眼睛》(二)中班《我真高兴》(三)大班《双手抛接球》二、制定活动目标84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第三节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和原则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确定学前儿85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问题: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一、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本依据问题: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一)生长发育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二)生长发育的定向性(程序性)(三)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四)生长发育的差异性第一节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问题:学前儿童健康86二、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直接依据问题: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各是什么?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二、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直接依据问题:学前教育和健87
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健康88三、社会发展与要求——重要依据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需要劳动者具有强壮的体魄——单一地关注主体的身体健康;而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不仅要求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求劳动者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关注主体的身心健康;当今社会开始认识到主体的生存环境与主体息息相关时,健康教育的目标又表现为既关注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又关注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和谐。三、社会发展与要求——重要依据89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一、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的发展及其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相应规定(一)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及其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相应规定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一、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的发90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体现在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第一章第三条。(1)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注意其营养,锻炼其体格,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体)(2)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的基本能力,(智)(3)培养幼儿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质和习惯;(德)(4)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
1、20世纪5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体现在1952年3月191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保证幼儿必需的营养,作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体)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智)2、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1981年10月中华人民92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德)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它们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美)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93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自1996年6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3、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自1996年6月1日94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4、21世纪初的学前教育目标
健康:95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科学:96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社会:97语言:——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语言:98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艺术:99(二)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的
基本特点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不完全一致,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变化,但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各个时期的教育目标都能兼顾学前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都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对心理发展也相当重视。(二)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的
100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一)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目标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一)我国幼儿园健康101(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价值取向
1、身与心并重。学前儿童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由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的问题行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二)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价值取向
1、身与心并重。1022、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如此表述,实际上还隐含了幼儿园健康教育包含幼儿园体育这一思想,这与许多相关的教育或体育专著中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之中有所不同,与目前基础教育相关科目的界定也不完全—样,但无论学术界如何看待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幼教工作者都应遵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保护与锻炼并重。2、保护与锻炼并重。1033、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既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注重儿童的积极态度。探讨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般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除此,其他四个领域也有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目标,诸如语言领域的第1条、社会领域的第1—5条、科学领域的第5条、艺术领域的第1条,这些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104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有: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对幼儿的身心保健起到规范作用,也是确定相应的年龄阶段目标及具体活动目标的依据。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有:105(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1.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2.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餐;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3.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与治疗。(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106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5.知道自己的性别。6.喜欢并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投掷;学习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玩滑梯、攀登架、转椅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能合作收拾小型体育器材。4.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107中班:1.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中班:108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5.愿与父母分床而眠。6.喜欢并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能听信号按节奏协调地走和跑;能按要求跳、投掷、抛接,能左右手拍球;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能注意活动中的安全与合作,爱护公物,能及时收拾小型体育器材。4.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109大班:1.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大班:1104.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5.知道男女厕所,初步具有性别角色意识。6.喜欢锻炼身体并感到体育活动的有趣;能轻松自如地走、跑、跳、攀登、滚翻;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能抛接高球;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能注意安全,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合作谦让;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安愉悦;能独立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材。4.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111(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1、内容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课件1122、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注重结果A.概念所谓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育教学目标。行为目标指明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容易准确判断目标是否达成,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依据。2、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注重结果113B.表述句式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区分……”,“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B.表述句式114(2)表现性目标——少用或不用,因为很笼统,侧重活动要求。A.概念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的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2)表现性目标——少用或不用,因为很笼统,侧重活动要求。A115B.表述句式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欣赏……”,“讨论……”,“参观……”,“说说……”,等等。中班《我们吃什么菜》参观农贸市场,说说自己喜欢吃的菜。目标无法衡量,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
B.表述句式116(3)生成性目标A.概念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3)生成性目标A.概念117B.表述句式“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例如中班:《多变的绳》尝试绳的各种玩法,体验活动的乐趣。小班《运西瓜》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2、学习双手协调交替地向前和绕过障碍推球;3、大胆尝试与同伴合作,增强自信心。B.表述句式1183、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2)目标重点不突出(3)目标超难度(4)目标要求偏低(5)表述过于笼统(6)表述不精练(7)表述方式不统一3、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119(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要么仅有认知方面的要求,忽视态度或行为方面的要求;要么仅有行为目标,忽视认知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如:大班活动《穿合适的鞋》,仅有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鞋,知道不同的鞋有不同的用处”,显得单薄,可以增加目标“会自己穿鞋”以及“欣赏各种各样的鞋”。(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要么仅有认知方面的要求,忽视态度或行120(2)目标重点不突出就某一活动而言,目标的确定意味着教学重点的明确,但有时目标重点不清楚、不确切。如:大班《手绢真干净》活动目标之一“让学前儿童知道自己长大了,做力所能及的事,会管理自己的物品”,此目标没有体现该活动应有的重点,或许也说明教育者的思路还不够清晰。该活动更应突出这样的目标:“知道每天更换手帕,保持手帕干净”,“会自己洗手帕,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2)目标重点不突出就某一活动而言,目标的确定意味着教学重点121(3)目标超难度
受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客观条件等限制,有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如:中班《身体的秘密》活动目标“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是欠考虑的,这样的目标怎可在一个活动中实现?以下是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的目标表述:“说说跑步后身体有什么变化,相互听听或摸摸心跳”,“知道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喝很多水,学习保护心脏”,“注意观察身体,发现身体在大小、对称、多少等方面的有趣”。(3)目标超难度
受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客观条件等限制,有些目122(4)目标要求偏低
对于学前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已经形成的态度和行为等一般不应再作为目标,否则活动没有难度,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参与程度都不高。如:将“通过演示,使学前儿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做为大班健康教育目标就会导致目标要求偏低。(4)目标要求偏低
对于学前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已经形123(5)表述过于笼统
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如:小班《今天你喝了没有》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喝牛奶可以长得高、牙齿长得齐。(5)表述过于笼统
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124(6)表述不精练
有的目标带有具体内容,显得罗嗦。
如:《少吃冷饮身体好》目标之一“让学前儿童知道冰棍、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冷饮吃多了会腹痛、腹泻,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对人体有害”。该目标可简化为“知道多吃冷饮对肠胃的害处”,至于有哪些害处,待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讨论。(6)表述不精练
有的目标带有具体内容,显得罗嗦。125(7)表述方式不统一有的目标为发展目标,行为主体是学前儿童;而有的目标却是教育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
如:《牛牛换牙》的活动目标: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害怕换牙;(发展目标)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教育目标)可改为:“逐步形成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都应前后统一。应倾向于发展目标的表述法。
(7)表述方式不统一有的目标为发展目标,行为主体是学前儿童;126在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无论采取何种目标表述方式,都应具体而不狭隘,明确而留有空间,适中而又有分层,不盲目追求不确定性也不使目标制定过于死板。在学前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无论采取何种目标表述方式,都应具127(四)幼儿园健康教育各层次目标的相互关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面目标的依据,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年龄阶段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化,又是制定具体活动目标的直接依据。总目标和年龄目标都必须转化为一个个具体活动的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中,真正得到实现。从理论上讲,若干个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年龄目标和终极目标,每一个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是向年龄目标和总目标迈进一步。(四)幼儿园健康教育各层次目标的相互关系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128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3、愿意每天喝牛奶或豆奶。请分析该活动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129第1、2条目标对幼儿的认知提出了较为恰当的要求;第3条目标则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提出了要求,由于科学合理的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良好的饮食行为也必须从小养成,所以第3条目标要求虽然较高(要求每天喝牛奶),但却是合理的,而一旦幼儿愿意喝(牛奶)、喜欢喝,每天喝也就不难了。第1、2条目标对幼儿的认知提出了较为恰当的要求;130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请分析该活动目标。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131上述的表述虽然意思与前面相近,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在实践中有可能较难实现,因为受到地区、风俗习惯的制约。一般难以收集到所有种类的乳类食品,譬如马奶、羊奶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目标;2、3条目标中第1条为发展目标,而第2、3条目标却是教育目标,表述方式没能统一;3、目标2“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能够以通俗的语言揭示牛奶(或其他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上述的表述虽然意思与前面相近,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32课堂练习:例一:中班《指甲长了》1、知道指甲长了给自己和同伴带来害处。2、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包含什么目标?知识、能力。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行为目标课堂练习:133例二:大班《辨认安全标志》1、能辨认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对各种标志感兴趣。包含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能力。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行为目标例二:大班《辨认安全标志》134例三:大班体育活动1、能准确完成一些平衡动作,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协调能力;2、积极参与练习,大胆尝试新动作,不怕困难;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提出目标的角度不一致,可把第三点删掉。例三:大班体育活动135例四:大班《我会配餐》使幼儿初步知道人们需要吃不同类的食物,才能营养全面。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目标内容过于狭隘单一,没有幼儿的体验,只是说教形式,没有情感、能力的目标,只有知识目标。该如何修改?1、初步了解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习简单的、合理的配餐方法;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例四:大班《我会配餐》136例五:《快乐的小牙刷》1、尝试正确的刷牙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2、感受刷牙、漱口后清爽的感觉。包含什么目标?知识、情感态度。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生成性目标例五:《快乐的小牙刷》137例六:小班体育游戏《小兔乖乖》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2、初步培养幼儿机智、勇敢的良好品德。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可怎么改?初步形成机智、勇敢的良好品德。例六:小班体育游戏《小兔乖乖》138例七:中班心理健康活动《你快乐,我就快乐》1、欣赏故事,知道让别人快乐对自己也是件快乐的事;2、培养幼儿关心、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激发快乐情绪。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可怎么改?体验关心、关爱别人的美好情感,学会快乐。例七:中班心理健康活动《你快乐,我就快乐》139例八:小班体育游戏《小乌龟玩球》1、通过自由探索球的玩法,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爬与顶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表述方式不统一。尝试球的各种玩法,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学习爬与顶球的动作,感受动作的协调性。例八:小班体育游戏《小乌龟玩球》140例九:小班体育活动《聪明的蚂蚁》1、初步能按节奏的变化手膝着地协调地爬行,体验在音乐情景中参与游戏的乐趣;2、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该目标存在什么问题?
表述方式不统一。应如何改?例九:小班体育活动《聪明的蚂蚁》141例十:小班《玩得健康好成长》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属于哪一种目标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2、表现性目标例十:小班《玩得健康好成长》142五、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从目标定位分析)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修改目标:1、认识常见水果。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五、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从目标定位分析)143修改理由:1、原目标1,“知道名称”的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说出水果的名称意味着幼儿对水果有整体的认知(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因此“认识多种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2、原目标2,司空见惯,但却是不太适宜的提法,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颜色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拿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水果犹豫不决,有时以水果的形状(并不标准的形状)进行分类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修改理由:144修改价值: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这里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是不足取的。修改价值: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这里遵循了幼145例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原定目标:1、认识各种禽蛋,知道经常吃禽蛋有益于身体健康。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修改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2、会给煮熟的蛋剥壳,愿意蛋黄和蛋白一起吃。3、学习用蛋壳拼画。例2146修改理由:1、原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禽蛋”,在实践中有可能较难实现,一般难以收集到所有种类的禽蛋;“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的较合适目标;2、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过程预设了操作环节,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它;3、“用蛋壳拼画”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修改理由:147修改价值:1、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较合适的目标;2、体现了幼儿园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3、水到渠成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修改价值:148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原定目标:1、知道食物经过人体的器官名称和顺序。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漏、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校教师子女管理办法
- 加强公证律师管理办法
- 城管市容市貌管理办法
- 困难帮扶资金管理办法
- 国投公司招聘管理办法
- 合同金额授权管理办法
- 南京疫情管理办法细则
- 基础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 器官捐献中心管理办法
- 国企直属宾馆管理办法
- GB/T 20840.3-201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 GB/T 15972.1-1998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
- 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 应聘人员申请表
- 齐鲁医学口腔一般检查
- 基坑爆破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居民村民委员会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应急预案流程
- 诉讼费退费确认表
- 食品企业客诉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