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腔吸痰技术课件_第1页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课件_第2页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课件_第3页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课件_第4页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XX刘XX一、定义

吸痰法是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二、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四、操作前准备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护士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四、操作前准备(一)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四、操作前准备(二)患者准备1、清醒患者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体位舒适,情绪稳定四、操作前准备(三)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齐修剪指甲规范洗手戴口罩四、操作前准备(四)用物准备

2、治疗车上放置:(1)治疗盘内备无菌换药缸2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1个、消毒纱布、治疗巾、无菌持物镊(或一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2)快速手消毒液,听诊器,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四、操作前准备(五)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五、操作流程

(二)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年龄段吸痰管型号压力(kpa)新生儿6-8号8-13.3(<13.3)婴幼儿8-10号13.3-20(<20)儿童10-14号20-40(<40)成人14-16号40-53.3(<60)吸痰管的选择和压力调节五、操作流程(三)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四)手消毒,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吸痰管并检查灭菌有效期,撕开外包装,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五、操作流程

(五)用戴手套的手(或用无菌血管钳)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术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尽。(六)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气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五、操作流程(七)吸痰管退出后,再次给予高流量或纯氧吸氧1-2分钟。观察吸出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八)分离吸痰管将吸引器负压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九)脱去手套置于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整理用物。五、操作流程(十)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十一)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六、注意事项6、患者发生缺氧的症关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7、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