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糖尿病第六章----
糖尿病第一节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可以起机体多个系统损害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死亡率高2-3倍心脑血管疾病高2-3倍失明高10倍下肢溃疡及截肢高20倍第一节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一、糖尿病分类(一)胰脏的功能胰脏能分泌与消化有关的酶类和能分泌与葡萄糖代谢有关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一、糖尿病分类(一)胰脏的功能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二)糖尿病分类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继发型:是已知原因,由其他病因造成胰岛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的糖尿病。
2.原发性:原发性糖尿病(即日常所俗称的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种。(二)糖尿病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Ⅰ型或幼年型,约占糖尿病的10%左右。主要特点是青少年发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以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明显减少,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分泌不足,治疗依赖胰岛素。(2)非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Ⅱ型或成年型。约占糖尿病的90%,主要特点是成年发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主要有5个方面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释放延迟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损害肝糖产生增加,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高热量饮食、精神紧张、缺少运动一般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三多一少’不明显。(1)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Ⅰ型或幼年型,约占糖尿病的10%左右(3)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基因异常、胰岛素基因异常、胰岛病变和创伤、内分泌病变(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药物引起(4)妊娠糖尿病(3)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基因异常、胰岛素基因异常、胰岛(三)糖尿病中代谢紊乱1糖代谢紊乱(1)摄人的糖不能进人细胞内,而不能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机体消瘦,体重减轻。(2)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进人血液,但又不被细胞利用,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引起血液高血浆渗透压反射性地引起口渴而大量喝水,机体为保持平衡将糖水由尿大量排出出现糖尿。由于摄入的糖未经利用而排出,机体缺乏能量而有饥饿感,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和水引起”三多一少”现象。(三)糖尿病中代谢紊乱1糖代谢紊乱2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由于糖利用下降,使Pr和脂肪分解增多,引起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临床表现“三多一少”2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四)、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慢性
大血管感染微血管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疖肿肺炎、肾盂炎支原体、酶菌等感染足和手轻度损伤→感染、坏死(四)、糖尿病并发症急性1.大血管并发症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高凝状态→动脉硬化。(冠、脑、肾、肢体)表现:A)冠心病,病理范围广,症状重,死亡率高;B)脑血管意外C)高血压
D)足部栓塞→干性坏死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主要死因,约占75%。1.大血管并发症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高凝状态→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0%5%10%15%20%25%30%35%40%糖尿病肾病足损害神经病变坏疽蛋白尿心梗/脑卒中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0%5%10%15%20%25%30%35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2.微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持续性的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直至肾衰—尿毒症。2)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失明。3)各种感染:高血糖→组织糖↑→G+菌生长↑。抵抗力下降→感染2.微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持续性的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
4)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细菌感染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糖尿病足4)糖尿病足周围神经下肢供血细菌感染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二、病因和发病机制Ⅰ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因素诱发的针对B细胞的一种疾病。B细胞严重损伤,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糖尿病。目前认为和免疫、遗传、环境、感染有关。某些食物、化学制剂HLAII类基因-缺陷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病毒感染(柯萨奇)二、病因和发病机制Ⅰ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Ⅱ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家族史和肥胖有关肥胖是发生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85%以上明显肥胖,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1.胰岛素相对不足与分泌异常。长期过度负荷可引起胰岛B细胞衰竭,故本病晚期可有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但远比Ⅰ型轻。2.组织胰岛素抵抗,外周靶细胞(如脂肪细胞、肌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故对胰岛素反应差(即敏感性降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家族史和肥胖有关三、糖尿病诊断WHO标准(1998)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126mg/dL(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每种检查必须重复一次以确诊)口服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2h≥11.1mmol/LWHO标准(1998)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于空腹、0.5、1、1.5、2、3h测血糖空腹大于7.8,2h大于11.1mmol/l控制指标表5-12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于空腹、0.5、1、1.5、2、3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2型
所占比例5%~10%90%~95%病因自身免疫 遗传+环境
发病年龄 年轻 成年发病肥胖 少见多见
临床症状 明显 不明显漏诊率低高
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 减少或相对增加胰岛素作用 不变 明显减弱
酮症 常见 少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五、糖尿病治疗治疗原则和目标纠正糖代谢异常,消除症状;防止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胰岛细胞损伤控制饮食,加强体育运动,使体重和营养正常化。注意控制血糖和血脂,防治急、慢性并发症五、糖尿病治疗治疗原则和目标控制指标理想: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8.0良好:空腹≤7.0mmol/L,非空腹<10.0mmol/L差:>7.0mmol/L,非空腹>10.0mmol/L控制指标理想: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糖尿病治疗总策略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的原则重点宣传教育自我监测药物治疗体育锻炼饮食治疗糖尿病治疗总策略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的原则重宣传自我(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1.磺脲类:
作用机理
:1)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2)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抑制α细胞的释放
适应:1)单纯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轻、中度糖尿病
2)和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之竞争药物代谢酶和蛋白结
合,引起低血糖
不良反应:1)低血糖(持续时间长)2)皮肤过敏3)胃肠道反应
4)肝功能损伤,再障1.磺脲类:2.双胍类
作用机理:1)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2)抑制糖异生及糖原分解
3)抑制或延迟糖在胃肠道吸收(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
适应:1)肥胖Ⅱ型糖尿病
2)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增加疗效禁忌:1)急性并发症2)合并肝肾疾病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口苦2)过敏反应
3)乳酸性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
常用药:降糖灵、二甲双胍、迪化糖腚
2.双胍类作用机理:1)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3.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竞争抑制肠道α糖苷酶活性→多糖分解减少→
延缓葡萄糖吸收→有效抑制餐后高血糖。适用:1).Ⅰ、Ⅱ型糖尿病,特别是存在餐后高血糖
2).和其它降糖药、胰岛素合用付作用:腹泻、腹胀应用注意事项:1.进餐前服
2.和其它药合用时出现低血糖,必须服葡萄糖。
常用药物: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3.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竞争抑制肠道α糖苷酶活性→多糖分作用: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增效剂,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和甘油三酯,4周显效,8-12周达到最大疗效副作用:
肝酶升高(曲格列酮已禁用),需每月测连续8个月。4.噻唑烷二酮类作用: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增效剂,降低胰岛素抵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适应症
1)Ⅰ型糖尿病
2)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无效Ⅱ型糖尿病
3)合并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
4)合并其它严重疾病
5)外科手术、麻醉、应激
适应症1)Ⅰ型糖尿病复习题糖尿病的定义、特征、临床表现糖尿病分类、什么是1型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哪些?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常用降血糖药有哪些类型?各自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复习题糖尿病的定义、特征、临床表现Thanks!Thanks!第六章----
糖尿病第六章----
糖尿病第一节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可以起机体多个系统损害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死亡率高2-3倍心脑血管疾病高2-3倍失明高10倍下肢溃疡及截肢高20倍第一节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一、糖尿病分类(一)胰脏的功能胰脏能分泌与消化有关的酶类和能分泌与葡萄糖代谢有关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一、糖尿病分类(一)胰脏的功能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二)糖尿病分类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继发型:是已知原因,由其他病因造成胰岛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的糖尿病。
2.原发性:原发性糖尿病(即日常所俗称的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种。(二)糖尿病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Ⅰ型或幼年型,约占糖尿病的10%左右。主要特点是青少年发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以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明显减少,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分泌不足,治疗依赖胰岛素。(2)非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Ⅱ型或成年型。约占糖尿病的90%,主要特点是成年发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主要有5个方面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释放延迟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损害肝糖产生增加,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高热量饮食、精神紧张、缺少运动一般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三多一少’不明显。(1)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Ⅰ型或幼年型,约占糖尿病的10%左右(3)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基因异常、胰岛素基因异常、胰岛病变和创伤、内分泌病变(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药物引起(4)妊娠糖尿病(3)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基因异常、胰岛素基因异常、胰岛(三)糖尿病中代谢紊乱1糖代谢紊乱(1)摄人的糖不能进人细胞内,而不能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机体消瘦,体重减轻。(2)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进人血液,但又不被细胞利用,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引起血液高血浆渗透压反射性地引起口渴而大量喝水,机体为保持平衡将糖水由尿大量排出出现糖尿。由于摄入的糖未经利用而排出,机体缺乏能量而有饥饿感,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和水引起”三多一少”现象。(三)糖尿病中代谢紊乱1糖代谢紊乱2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由于糖利用下降,使Pr和脂肪分解增多,引起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临床表现“三多一少”2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四)、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慢性
大血管感染微血管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疖肿肺炎、肾盂炎支原体、酶菌等感染足和手轻度损伤→感染、坏死(四)、糖尿病并发症急性1.大血管并发症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高凝状态→动脉硬化。(冠、脑、肾、肢体)表现:A)冠心病,病理范围广,症状重,死亡率高;B)脑血管意外C)高血压
D)足部栓塞→干性坏死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主要死因,约占75%。1.大血管并发症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高凝状态→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0%5%10%15%20%25%30%35%40%糖尿病肾病足损害神经病变坏疽蛋白尿心梗/脑卒中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0%5%10%15%20%25%30%35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2.微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持续性的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直至肾衰—尿毒症。2)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失明。3)各种感染:高血糖→组织糖↑→G+菌生长↑。抵抗力下降→感染2.微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持续性的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和
4)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细菌感染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糖尿病足4)糖尿病足周围神经下肢供血细菌感染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二、病因和发病机制Ⅰ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等因素诱发的针对B细胞的一种疾病。B细胞严重损伤,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糖尿病。目前认为和免疫、遗传、环境、感染有关。某些食物、化学制剂HLAII类基因-缺陷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病毒感染(柯萨奇)二、病因和发病机制Ⅰ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病毒感染Ⅱ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家族史和肥胖有关肥胖是发生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85%以上明显肥胖,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1.胰岛素相对不足与分泌异常。长期过度负荷可引起胰岛B细胞衰竭,故本病晚期可有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但远比Ⅰ型轻。2.组织胰岛素抵抗,外周靶细胞(如脂肪细胞、肌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故对胰岛素反应差(即敏感性降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家族史和肥胖有关三、糖尿病诊断WHO标准(1998)典型的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126mg/dL(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每种检查必须重复一次以确诊)口服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2h≥11.1mmol/LWHO标准(1998)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于空腹、0.5、1、1.5、2、3h测血糖空腹大于7.8,2h大于11.1mmol/l控制指标表5-12糖耐量:口服75g葡萄糖,于空腹、0.5、1、1.5、2、3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2型
所占比例5%~10%90%~95%病因自身免疫 遗传+环境
发病年龄 年轻 成年发病肥胖 少见多见
临床症状 明显 不明显漏诊率低高
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 减少或相对增加胰岛素作用 不变 明显减弱
酮症 常见 少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五、糖尿病治疗治疗原则和目标纠正糖代谢异常,消除症状;防止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胰岛细胞损伤控制饮食,加强体育运动,使体重和营养正常化。注意控制血糖和血脂,防治急、慢性并发症五、糖尿病治疗治疗原则和目标控制指标理想: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8.0良好:空腹≤7.0mmol/L,非空腹<10.0mmol/L差:>7.0mmol/L,非空腹>10.0mmol/L控制指标理想: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糖尿病治疗总策略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的原则重点宣传教育自我监测药物治疗体育锻炼饮食治疗糖尿病治疗总策略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的原则重宣传自我(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二)口服降糖药磺脲类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第6章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课件1.磺脲类:
作用机理
:1)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2)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抑制α细胞的释放
适应:1)单纯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轻、中度糖尿病
2)和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之竞争药物代谢酶和蛋白结
合,引起低血糖
不良反应:1)低血糖(持续时间长)2)皮肤过敏3)胃肠道反应
4)肝功能损伤,再障1.磺脲类:2.双胍类
作用机理:1)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2)抑制糖异生及糖原分解
3)抑制或延迟糖在胃肠道吸收(对正常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LED数码显示屏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硫化布胶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男式夹克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物提取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水平练习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体育赛事疫情防控实施方案
- 中小学校园师生沟通技巧培训计划
- 2025年度石油化工应急演练计划
- 制造业纪律教育月活动开展总结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高楼遮光补偿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变革研究
-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对东鹏特饮公司的财务估值实例分析》2000字
- 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学行政人员及教师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委托外包催收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涂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预测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解读
-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经济、金融、会计)模拟试卷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