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PPT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PPT1重点难点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问题4.护理措施5.护理评价6.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问题4.护21.重点

(1)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的体征和主要心电图特征。(2)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病情观察。(3)心律失常的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2.难点

(1)心律失常的分类。(2)心律失常的主要心电图特征。(3)心律失常的护理评价。【重点及难点】1.重点【重点及难点】3【概述】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激动次序的异常。浦肯野纤维窦房结结间束左右束支房室结希氏束心脏传导系统【概述】浦肯野窦房结结间束左右束支房室结希4分类:按心率快慢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按发生机制分: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分类:5按发生原理起源异常传导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被动性逸搏

逸搏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原理起源异常传导异常窦房结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6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7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非心源性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失常(如甲亢)、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药物中毒、感染、贫血、心脏手术或创伤等。病因:8

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9早搏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早搏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10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11

扑动和颤动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扑动和颤动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12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13

诱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摄入浓茶摄入咖啡吸烟感染诱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摄入浓茶摄入咖啡吸烟感染14

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15

治疗:刺激迷走神经是治疗室上速的首选方法。持续性室速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首选胺碘酮。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单源性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除发作。同步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房颤的最有效方法。室扑或室颤发作时,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治疗:16【护理评估】①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代谢失常、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感染、贫血、心脏手术或创伤等病史,有无诱发因素,发作的频率及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②发作时有无心悸、乏力、头晕、胸痛、晕厥、抽搐、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触诊脉搏及心脏听诊的特点;

③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

④发作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护理评估】①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代谢失常、酸17心电图:(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①窦性P波(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在0.12~0.20s);

②成人频率≥100次/分,多在100~15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8(1)窦性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缓:

①窦性P波(同窦性心动过速);

②成人频率﹤60次/分,多在40~60次/分之间。窦性心动过缓(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19(1)窦性心律失常

3)窦性心律不齐:

①窦性P波(同窦性心动过速);

②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0.16s。窦性心律不齐(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20(1)窦性心律失常

4)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在一段时间内无P波出现,且长的P-P间期与正常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性停搏(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停搏21(1)窦性心律失常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

①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

②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③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④慢-快综合征(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交替);

⑤交界性逸搏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2(2)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早:

①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即P′波;

②P′-R≥0.12s;

③QRS波群形态常正常;

④常有不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不等于正常P-P间隔的两倍)。房性期前收缩(2)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23(2)期前收缩

2)交界性期前收缩:

①产生逆行性P′波(Ⅱ、Ⅲ、aVF的P′波倒置,aVR的P′波直立),P′波可在QRS波群之前(P′-R﹤0.12s)、中或之后(R-P′﹤0.20s);②提前出现的交界性QRS波形态多正常;

③往往有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两倍)。交界性期前收缩早搏波(2)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早搏波24(2)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①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0.12s;

②早搏的QRS波前无相关P波;

③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④有完全代偿间歇。室性期前收缩(2)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25危险!室早二联律室早三联律危险!室早二联律室早三联律26多源性室早危险!RonT现象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颤、室速成对的室早多源性室早危险!RonT现象成对的室早27(3)阵发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

①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时限、形态多正常;

③P′波不易辨认;

④频率多在150~240次/分,节律多匀齐;

⑤突然发生,突然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3)阵发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①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呈室性波形(﹥0.12s),并有继发性ST-T改变;

③心室率一般为100~250次/分,节律略不规则;

④有时可见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29(4)扑动与颤动

1)心房扑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整的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②心房率常为250~300次/分;

③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④F波常以2:1或4:1下传,心室律可规则或不规则。心房扑动(4)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30

(4)扑动与颤动

2)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间隔不一的颤动波,f波(以V1导联最明显);

②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③心房率为350~600次/分,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

④RR间隔极不规则,心律绝对不整齐。心房颤动(4)扑动与颤动心房颤动31

(4)扑动与颤动

3)心室扑动:

①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正弦波;

②频率为150~300次/分。心室扑动危险!(4)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危险!32(4)扑动与颤动

4)心室颤动:

①QRS-T波群及等电位线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波浪状曲线;

②频率为200~500次/分。心室颤动危险!(4)扑动与颤动心室颤动危险!33(5)房室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s,无QRS波群脱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34(5)房室传导阻滞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相邻的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P-R间期又恢复至最短时限,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

②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5: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35(5)房室传导阻滞

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恒定不变(可正常或延长);

②突然出现P波后QRS波群脱落,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5:4、4:3、3:2、3:1、2:1等。若半数以上的P波未下传,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6(5)房室传导阻滞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的时间关系,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

②QRS波群时限、形态与频率,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部位高,QRS波群接近正常,心室率40~60次/分,较稳定,如阻滞部位低,QRS波群增宽,心室率慢,常﹤40次/分,亦常不稳定。

③P波频率快于QRS波频率,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低)38【护理诊断/问题

】①舒适的改变与心悸、乏力有关;

②有受伤的危险与晕厥、阿-斯综合征有关;

③焦虑/恐惧担心晕厥、受伤及疾病预后;

④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护理诊断/问题】①舒适的改变与心悸、乏力有关3901一般护理0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03用药护理04配合抢救06健康指导【护理措施

】05心理护理01一般护理0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03用药护理04配合抢救0401.一般护理

(1)环境、休息与体位:良性心律失常病人,应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感染;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症状明显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避免采取左侧卧位,避免单独外出。(2)饮食护理:定时进餐,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过饥过饱;禁刺激性饮料;宜富营养、高热量、适量脂肪、易消化饮食。恶心、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可静脉维持营养。(3)生活护理:患者卧床期间,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快速改变体位等,一旦有头晕、黑矇等先兆应立即平卧休息,以免受伤。1.一般护理(1)环境、休息与体位:良性心律失常病人41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1)密切观察临床表现,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进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猝死的危险征兆。潜在的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频发性、多源性、成联律、成对、RonT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现危险征兆,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立即安置病人卧床休息、给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好急救物品。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1)密切观察临床表现,严重心律42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2)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可给予2~4L/min氧气吸入。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2)有呼吸困难、发绀者可给予2433.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静注时速度宜慢,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3.用药护理严格按医嘱正确使用抗心律失44注意:

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在静脉推注时必须做好随时抢救的充分准备。如:除颤仪、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等,并且必须在心电监护下注意:45

4.配合抢救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留置静脉导管、床边备抢救车、抗心律失常药物、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非洋地黄中毒所致室上速及房颤室率快者应准备同步电复律。洋地黄中毒所致室上速应备好胺碘酮。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备好利多卡因、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心动过缓者应备好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及临时心脏起搏器等;室颤应立即进行非同步电复律和心肺复苏。4.配合抢救465.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问题,向病人作解释工作,使病人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取得理解和合作。功能性心律失常者,经过休息、精神安慰和消除各种诱因常可取得明显效果,必要时可酌情使用镇静剂。

5.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问题,向病人作476.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知识指导。

介绍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嘱病人应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感染、受凉、寒冷、饱餐、摄入刺激性食物、吸烟、饮酒、饮浓茶和咖啡等,防治低钾血症。心动过缓者应避免屏气动作,以免加重心动过缓。6.健康指导(1)疾病预防知识指导。嘱病486.健康指导

(2)疾病治疗知识指导。

1)教会病人自测脉搏,每天早、晚和出现不适时测量脉搏,作好记录。当脉搏少于60次/分,并有头晕、目眩感;脉搏超过100次/分,休息及放松后仍不减慢;脉搏节律不齐,有漏搏或早搏5次/分以上;平素脉搏整齐,出现节律不整时要及时就诊。

2)告知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换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异常时及时就诊。6.健康指导(2)疾病治疗知识指导。496.健康指导

(2)疾病治疗知识指导。

3)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应随身携带诊断卡。指导病人或家属如何应急处理心律失常发作,教会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家属心肺复苏术。

4)告知病人定期复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6.健康指导(2)疾病治疗知识指导。50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PPT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PPT51重点难点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问题4.护理措施5.护理评价6.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概述2.护理评估3.护理诊断/问题4.护521.重点

(1)早搏、房颤、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的体征和主要心电图特征。(2)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病情观察。(3)心律失常的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2.难点

(1)心律失常的分类。(2)心律失常的主要心电图特征。(3)心律失常的护理评价。【重点及难点】1.重点【重点及难点】53【概述】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激动次序的异常。浦肯野纤维窦房结结间束左右束支房室结希氏束心脏传导系统【概述】浦肯野窦房结结间束左右束支房室结希54分类:按心率快慢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按发生机制分: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分类:55按发生原理起源异常传导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被动性逸搏

逸搏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原理起源异常传导异常窦房结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56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57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非心源性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代谢失常(如甲亢)、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药物中毒、感染、贫血、心脏手术或创伤等。病因:58

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窦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59早搏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早搏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60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心动过速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61

扑动和颤动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扑动和颤动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62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63

诱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摄入浓茶摄入咖啡吸烟感染诱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摄入浓茶摄入咖啡吸烟感染64

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65

治疗:刺激迷走神经是治疗室上速的首选方法。持续性室速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首选胺碘酮。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单源性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除发作。同步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房颤的最有效方法。室扑或室颤发作时,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治疗:66【护理评估】①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代谢失常、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感染、贫血、心脏手术或创伤等病史,有无诱发因素,发作的频率及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②发作时有无心悸、乏力、头晕、胸痛、晕厥、抽搐、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触诊脉搏及心脏听诊的特点;

③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

④发作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护理评估】①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内分泌代谢失常、酸67心电图:(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①窦性P波(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在0.12~0.20s);

②成人频率≥100次/分,多在100~15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68(1)窦性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缓:

①窦性P波(同窦性心动过速);

②成人频率﹤60次/分,多在40~60次/分之间。窦性心动过缓(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69(1)窦性心律失常

3)窦性心律不齐:

①窦性P波(同窦性心动过速);

②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0.16s。窦性心律不齐(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70(1)窦性心律失常

4)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在一段时间内无P波出现,且长的P-P间期与正常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性停搏(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停搏71(1)窦性心律失常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

①显著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

②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③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④慢-快综合征(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交替);

⑤交界性逸搏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窦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2(2)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早:

①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即P′波;

②P′-R≥0.12s;

③QRS波群形态常正常;

④常有不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不等于正常P-P间隔的两倍)。房性期前收缩(2)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73(2)期前收缩

2)交界性期前收缩:

①产生逆行性P′波(Ⅱ、Ⅲ、aVF的P′波倒置,aVR的P′波直立),P′波可在QRS波群之前(P′-R﹤0.12s)、中或之后(R-P′﹤0.20s);②提前出现的交界性QRS波形态多正常;

③往往有完全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两倍)。交界性期前收缩早搏波(2)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早搏波74(2)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①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0.12s;

②早搏的QRS波前无相关P波;

③T波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④有完全代偿间歇。室性期前收缩(2)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75危险!室早二联律室早三联律危险!室早二联律室早三联律76多源性室早危险!RonT现象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室颤、室速成对的室早多源性室早危险!RonT现象成对的室早77(3)阵发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

①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交界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时限、形态多正常;

③P′波不易辨认;

④频率多在150~240次/分,节律多匀齐;

⑤突然发生,突然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8(3)阵发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①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②QRS波呈室性波形(﹥0.12s),并有继发性ST-T改变;

③心室率一般为100~250次/分,节律略不规则;

④有时可见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危险!79(4)扑动与颤动

1)心房扑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整的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②心房率常为250~300次/分;

③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④F波常以2:1或4:1下传,心室律可规则或不规则。心房扑动(4)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80

(4)扑动与颤动

2)心房颤动:

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间隔不一的颤动波,f波(以V1导联最明显);

②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③心房率为350~600次/分,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

④RR间隔极不规则,心律绝对不整齐。心房颤动(4)扑动与颤动心房颤动81

(4)扑动与颤动

3)心室扑动:

①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正弦波;

②频率为150~300次/分。心室扑动危险!(4)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危险!82(4)扑动与颤动

4)心室颤动:

①QRS-T波群及等电位线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波浪状曲线;

②频率为200~500次/分。心室颤动危险!(4)扑动与颤动心室颤动危险!83(5)房室传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s,无QRS波群脱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84(5)房室传导阻滞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相邻的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P-R间期又恢复至最短时限,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

②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5: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85(5)房室传导阻滞

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P-R间期恒定不变(可正常或延长);

②突然出现P波后QRS波群脱落,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5:4、4:3、3:2、3:1、2:1等。若半数以上的P波未下传,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86(5)房室传导阻滞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的时间关系,P-P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

②QRS波群时限、形态与频率,取决于阻滞部位,如阻滞部位高,QRS波群接近正常,心室率40~60次/分,较稳定,如阻滞部位低,QRS波群增宽,心室率慢,常﹤40次/分,亦常不稳定。

③P波频率快于QRS波频率,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低)88【护理诊断/问题

】①舒适的改变与心悸、乏力有关;

②有受伤的危险与晕厥、阿-斯综合征有关;

③焦虑/恐惧担心晕厥、受伤及疾病预后;

④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护理诊断/问题】①舒适的改变与心悸、乏力有关8901一般护理0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03用药护理04配合抢救06健康指导【护理措施

】05心理护理01一般护理0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03用药护理04配合抢救0901.一般护理

(1)环境、休息与体位:良性心律失常病人,应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感染;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症状明显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避免采取左侧卧位,避免单独外出。(2)饮食护理:定时进餐,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过饥过饱;禁刺激性饮料;宜富营养、高热量、适量脂肪、易消化饮食。恶心、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可静脉维持营养。(3)生活护理:患者卧床期间,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快速改变体位等,一旦有头晕、黑矇等先兆应立即平卧休息,以免受伤。1.一般护理(1)环境、休息与体位:良性心律失常病人912.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1)密切观察临床表现,严重心律失常者应进行心电监护,注意有无猝死的危险征兆。潜在的引起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频发性、多源性、成联律、成对、RonT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等。随时有猝死危险的心律失常: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