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诗经》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说明①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

②周王拥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

③周朝实行严格的宗法制

④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参考答案:考点:ES:区域经济合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型区域合作.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引号中的词语的意思.解答:由“伙伴关系”、“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等信息说明世界国际关系由紧张趋向于缓和,其背景是两极格局趋向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产生,故C项正确;A项“已经建立”说法错误;B项“内容多样化”说法无法体现;D项“各国利益趋同”说法错误.故选C.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渊参考答案:C第二次工业革命。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他到达美洲后,他认为他到达的是亚洲,所以把当地的土著人命名为印第安人。材料中的印度就是亚洲国家,故答案选择C项。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曲在明清两代没有被继承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王国维认为元曲不被两朝继承主要是由于其“为时既近,托体稍卑”,即元曲的“卑”,元曲更多的是反映市民文化生活,为高官士大夫所不齿,因此C项正确。5.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参考答案:B6.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细密,说明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农业生产地位下降,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的信息,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生产专业分工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7.“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A.广州B.上海C.珠海D.深圳参考答案:D略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参考答案:C9.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历史文献记载D.幸存者控诉材料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屠杀现场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强,故A项正确;回忆带有主观色彩,故B项错误;历史文献记载往往带有个人主观意识可信度低,故C项错误;幸存者的控诉材料也会带有情感倾向的主观意识,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料·直接史料、间接史料【名师点睛】史料按学术价值分类:分类含义学术价值第一手

史料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记录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第二手

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10.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下列哪次列强侵华战争中首次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B11.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大阅兵。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①电影②电视③广播④互联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考点:HB:大众传媒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需要掌握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结合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结合所学可知,电视、广播、互联网能够第一时间收看或收听这一盛况,故②③④正确.电影不符合“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故①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12.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是A.日内瓦会议召开

B.亚非会议召开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日邦交正常化参考答案:C略13.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参考答案:A1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英国议会上……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故A正确,排除。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故B正确,排除。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不对英王负责,故C错误,符合题意。由于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故D正确,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15.右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参考答案:A16.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关于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始设宰相一职

B.唐代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增设“参加政事”,分散相权

D.元朝正式下令废除宰相职位参考答案:D17.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B.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C.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说明唐代均田制下土地买卖、兼并等流动现象较为频繁,即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A项正确;唐代实行限制土地兼并政策,政府不可能保护土地自由买卖,故B项错误;宋代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18.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

D.以法治理国家参考答案:C19.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

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参考答案: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0.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贵族地主的压迫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又分为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种形式。正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才使得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出现材料所述的情况,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2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参考答案:B22.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页。如果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接项①应该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参考答案: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变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不是新变化的体现,排除B。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排除C。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排除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材料要求。2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参考答案:A24.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A

B

C

D参考答案:D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重大发明大多出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然而这些发明却极大的改变的人们的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①打电话交谈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行④网上炒股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成就表现在电力的应用方面,另外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新变化。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汽车、飞机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网上炒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之一。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④,排除。26.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可知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繁荣,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体现商品经济繁荣,但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故B项说法错误,符合设问。材料中棉花和布是农产品,故体现农产品商品化,C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由“辄募旁邑民为佣”可知存在雇佣关系,故体现资本主义萌芽,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点睛:本题关键考查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找出材料中几处关键的信息“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辄募旁邑民为佣”并理解,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7.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据材料“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即可知有机户、机工的雇佣关系,政府政策反映了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故D项正确。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很弱小,不可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故A项排除。兼并现象是否正常,需具体分析,故B项排除。手工工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抑商正常28.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参考答案:D29.1971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基辛格这次访问是在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的“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是指A.越南停战并实现了南北统一B.中日两国关系在敌对中取得突破C.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D.苏联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对抗参考答案:C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调整对外战略,结束越南战争,并缓和同中国的关系,故C正确;1875年越南战争结束,1979年越南南北统一,故A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改善,排除B;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对抗,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0.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参考答案:B依据“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可知,流民沦为雇佣工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B项正确;依据“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大量流民的出现不能说明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农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抓住关键信息“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分析即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新政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摘编自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材料二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会谈。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美国的“怀特计划”,吸收英国“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材料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导致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大涨”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全面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参考答案:(1)措施: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2)原因: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美国成为头号强国。(3)积极:有利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弊端:美国建立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详解】(1)从材料“新政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可知,罗斯福新政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导致世界白银价格大涨。(2)材料“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可知,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原因是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另外“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及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强国,推动着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3)从材料“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内容中可以总结出积极方面为利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其弊端为美国建立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32.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皇帝制度下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度?图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6分)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4分)(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6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3分)参考答案:33.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并回材料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材料一图二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自负责的职能分别是?(3)材料一图三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4)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秦朝;秦始皇(2)隋唐时期;决策、审议、执行(3)明朝;废宰相,设内阁(4)变化:君臣之间的等级尊卑愈演愈烈(或皇帝的威权越来越高,官僚地位不断下降)。影响: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强化了君主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决策失误。【详解】(1)第一小问,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第二小问,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自感功高盖世,确立皇帝制度,“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2)三省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3)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但“政皆独断”却又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于是朱元璋又置诸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明成祖时期,选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称内阁,无官属。(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官员觐见皇帝的姿势由“坐着”到“站着”最后到“跪着”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皇帝的威权越来越高,而官员的地位不断下降,君臣之间的等级尊卑愈演愈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皇权不断强化,至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君权独尊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决策的效率,但君主首先也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而存在,其独断性和随意性极易导致决策出现失误。34.新闻报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以美国人的视角透视世界,日本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观察下列《时代周刊》有关日本的封面回答问题。

(1)美国频频关注日本,体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关注。请分析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材料二

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11日在布鲁塞尔闭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