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1759年,詹姆斯布林德利开凿了英国第一条大运河,即布黎纪瓦特公爵运河。从那时起,……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英国“运河开凿热”的兴起主要是由于A.农业灌溉的需要B.旅游观光的需要C.商品运输的需要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置的需要参考答案:C【详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商品输出成为此时对外侵略的主要手段,“…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的主要原因是商品运输的需要,C正确;农业灌溉的需要和旅游观光的需要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和B项错误;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置的需要显然不是开凿运河的主要原因,D错误。2.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参考答案:B明清时期的商业。本题为否定选择。选项B中“本地”错误,会馆是同一地域商人在异乡所建。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4.“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绝对服从周王B.周王实际控制全国土地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D.体现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侯相对服从周王,并不实际控制全国土地,更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因此ABC三项均不选,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5.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参考答案:考点:G8:国民经济的调整.分析: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考查八字方针的实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和对八字方针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倾向,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左倾错误,即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是在1965年,故A项错误.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是三大改造时期,与题干时间“1960年”不符,故C项错误.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是从1956年开始的,故D项错误.故选B.6.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传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参考答案:D7.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参考答案:C略8.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位航海家坚信地圆说,他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多次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虽然没有到达他梦想中的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C选项符合题意。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A选项排除。达伽马到达印度,B选项排除。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试题难度较易,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即可得出答案。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参考答案:B10.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参考答案:D11.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资料,当时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克服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A项符合题意。故选A。12.孙中山在某次会议上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从孙中山的论述来看,他此后的实践是()A.领导了辛亥革命B.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C.“以俄为师”,同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D.领导北伐战争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十三年来”指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十三年来,大致应该是1925年,而该时期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指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故C项正确;AB项是都发生在1925年之前,排除;D项是1926年,排除。点睛:明确“这十三年来”指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十三年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答案。1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C.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参考答案:D14.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参考答案:考点:GG:南方谈话.分析:本题以学者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南方谈话意义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南方谈话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C、南方谈话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解决了困扰改革的路线问题,正确;D、南方谈话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困扰改革的路线问题,不是总结成就,排除;故选C.15.辛亥革命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常常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这实质反映出民初A.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B.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C.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D.帝制和复辟仍据占思想主流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了民国建立后,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BC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名师点睛】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不同:1、反帝反封建比辛亥革命彻底。2、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3、无产阶级起了重要作用,开始登上政舞台。4、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16.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A.埃及习惯法

B.罗马万民法C.雅典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参考答案:B17.下列对地主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制度下的偶然现象,统治者通过实行均田制可以克服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参考答案:C18.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农学研究因循守旧D.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参考答案:D【详解】据材料“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可知,历法的传承,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故D项正确;材料“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没有涉及将北方经济与其他地区经济的状况比较,故A项错误;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是建立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还不够科学严密,故B顶错误;材料“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说明历法的传承,不能说明古代整个农学研究都因循守旧,古代农学的研究在一些方面还是有所创新的,比如农业工具的更新发明等,故C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9.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参考答案:B略20.“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B.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参考答案:B21.《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A.万隆会议B.不结盟运动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可知关于朝鲜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C正确;万隆会议是首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国家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但与朝鲜问题无关,排除A;不结盟运动是指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与朝鲜问题无关,排除B;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朝鲜问题无关,排除D。所以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运用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朝鲜问题的是日内瓦会议。22.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握手,这是事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再次历史性握手。60年前握手的两党领导人和地点分别是:A.孙中山陈独秀北平

B.周恩来张治中北平C.蒋介石毛泽东重庆

D.李宗仁毛泽东重庆参考答案:C

考察国共关系。从材料中的时间“2005年4月”可知60年前应是1945年。这一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举行会谈,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故应选C。23.如图是漫画《“文明人”的行径》,犯下此漫画揭露的罪行的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参考答案:考点:92: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准确解读漫画信息,分析解答问题.解答:结合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进行大肆掠夺的情形.故选B.24.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A.江南经济的繁荣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城市的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D.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参考答案:D25.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土”。对材料“分宰相之权”理解正确的是()A.“分宰相之权”反映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分宰相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分宰相之权”体现了监察制度的完善D.“分宰相之权”符合法家集权观参考答案:D【详解】“分宰相之权”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法家强调君主专制和集权,故D正确;“分宰相之权”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力,A不是主要目的和作用,排除;“分宰相之权”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不是加强中央集权,B错误;“分宰相之权”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不属于监察制度,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解答。26.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和约签字D.打倒卖国贼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口号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其中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內除国贼体现了反封建,故本题选A。 BCD不符合题意。27.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参考答案:C28.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行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D、《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A29.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参考答案:D30.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

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D.君主专制的加强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6分)?以下为附加题:(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部宪法是哪个会议上颁布的?(4分)(4)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4分)参考答案:32.(13分)时空观念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建构的核心素养之一。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古代欧亚贸易路线图

材料二: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自15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前后经历了西葡、英国、美国为主导的三个时期,并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三个时期的经济全球化,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材料一图示贸易路线渠道流向中,最典型商品是什么?有人认为该商路是中国开辟,也有人认为是沿线各国共同开辟。你认同哪一观点,并阐述理由。(5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西葡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历史事件,并分析英国得以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英国主导的全球化对中国的破坏性影响。(4分)提示:尽可能全面。参考答案:(1)丝绸。1分

观点1:中国开辟(1分)。中国政府开拓西域;中国丝绸商品主导推动等。注:任答1点得2分,不超过2分。观点1是不全面的,少1分观点2:沿线各国共同开辟(1分)。中国开通东部商路,中西部商路需要各国共建。其它言之成理观点。注:任答1点得3分,不超过3分。(2)开辟新航路;推行殖民掠夺与扩张。(2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推进自由贸易政策。(2分)(3)破坏性影响:走私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导致白银外流,清政府金融危机;发动鸦片战争;夺取香港;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廉价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注:任答1点得1分,不超过4分。33.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有两重性。它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然而由于这种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陈旭麓《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78年、2002年的不同所有制经济比例示意图材料三: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为242.53万户,个体工商户2850.53万户。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就业人员比重达18.7%。——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请回答:(1)自然经济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何时?它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这种变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后果?(2)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近现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表现: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后果: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2)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3)不同:近代是在列强侵略下被动变化;现代是适应时代发展主动改革调整。【详解】(1)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据材料“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有两重性”可知近代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这种变化使中国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2)本题考查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依据材料“1978年、2002年的不同所有制经济比例示意图”“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为242.53万户,个体工商户2850.53万户。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就业人员比重达18.7%”可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3)本题考查我国近现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我国近现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不同:近代是在列强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