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椒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蜀椒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蜀椒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蜀椒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蜀椒丸-圣济总录卷四十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5蜀椒丸_圣济总录卷四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蜀椒丸_圣济总录卷四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121.1. 组成: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21.2. 功效:脾胃气虚弱,多困羸瘦,面黄口淡,不思饮食。 121.3.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12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22. 相似度60%:香朴丸 122.1. 组成:沉香(锉)2两,茴香子(炒)2两,厚朴(去粗皮)5两,附子(去皮脐,生用)2两,蜀椒(取红)2两。 122.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22.3. 加:沉香、茴香子 122.4. 减:盐花 122.5. 功效:脾胃气虚弱,面黄肌瘦,小便频数,脐腹疼痛,不能饮食。 1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123. 相似度50%:厚朴丸 123.1. 组成:厚朴3两(去粗皮,锉如豆大),附子3两(去皮脐,锉如豆大),生姜汁1升(合水5合)。 123.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23.3. 加:生姜汁 133.4. 减:蜀椒、盐花 133.5. 功效:妇人脾胃虚冷,呕吐不下食。 133.6. 来源:《圣惠》卷七十。 134. 相似度50%:朴附丸 134.1. 组成:白艾叶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厚朴(去粗皮)1两。 134.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34.3. 加:白艾叶、吴茱萸 134.4. 减:蜀椒、盐花 134.5. 功效:泻痢。 134.6.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135. 相似度50%:摩头附子膏 135.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盐花半两。 135.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35.3. 减:蜀椒、厚朴 135.4. 功效:风头眩。 135.5.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146. 相似度50%:鹿茸丸 146.1. 组成:鹿茸(去毛,酥炙微黄)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盐花3分。 146.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46.3. 加:鹿茸 146.4. 减:蜀椒、厚朴 146.5. 功效:五种腰痛。 146.6.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五四。 147. 相似度50%:椒附丸 147.1. 组成: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147.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47.3. 加:木香、细辛 147.4. 减:厚朴、盐花 147.5. 功效:厥逆头痛,齿痛骨寒。 14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148. 相似度50%:姜朴丸 148.1. 组成: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 158.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58.3. 加:干姜 158.4. 减:蜀椒、盐花 158.5. 功效:三焦俱虚。 15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159. 相似度50%:白膏 159.1. 组成:附子15枚,野葛1尺5寸,蜀椒1升。 159.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59.3. 加:野葛 159.4. 减:厚朴、盐花 159.5. 功效:面皻疱,疥,痈,恶疮。 159.6. 来源:《千金》卷六。 1510. 相似度50%:厚朴丸 1510.1. 组成:厚朴4两,陈橘皮3两,干姜2两,附子1两。 1510.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610.3. 加:陈橘皮、干姜 1610.4. 减:蜀椒、盐花 1610.5. 功效:脾胃虚积冷,腹胁刺痛,饮食进退,大便秘泄。 1610.6. 来源:《鸡峰》卷十二。 1611. 相似度50%:朴附丸 1611.1. 组成:厚朴(去粗皮)1斤,生姜1斤(同厚朴于木臼内捣匀,取出晒干),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半斤。 1611.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611.3. 加:生姜、干姜 1611.4. 减:蜀椒、盐花 1611.5.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1612. 相似度50%:厚朴丸 1612.1. 组成:厚朴5两(去粗皮,锉),附子半两(生,去皮脐),川椒红2两(生用)。 1612.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612.3. 加:川椒红 1612.4. 减:蜀椒、盐花 1712.5. 功效:脾肾虚冷,羸瘦无力,不思饮食。下焦虚冷,便利频并。 1712.6. 来源:《圣惠》卷九十八。 1713. 相似度50%:甘草干姜汤 1713.1. 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1713.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713.3. 加:甘草、干姜 1713.4. 减:厚朴、盐花 1713.5. 功效:诸疝泄利者。 1713.6. 来源:《疝气证治论》。 1714. 相似度50%:附子汤 1714.1. 组成: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白术2两。 1714.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714.3. 加:杏仁、白术 1714.4. 减:厚朴、盐花 1714.5. 功效:漏风汗出不止。 1714.6.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三。 1815. 相似度50%:福庭丸 1815.1. 组成:附子(去皮脐,锉)1两,厚朴(去粗皮)2两(同附子用生姜汁浸1宿,于瓷器内炒)。 1815.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815.3. 减:蜀椒、盐花 1815.4. 功效:大便失禁,并肠鸣。 1815.5.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1816. 相似度50%:必胜散 1816.1. 组成: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 1816.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816.3. 加:高良姜 1816.4. 减:蜀椒、厚朴、盐花 1816.5. 功效: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 1816.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 1817. 相似度50%:姜附丸 1817.1. 组成: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 1917.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917.3. 加:干姜 1917.4. 减:蜀椒、盐花 1917.5. 功效: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 191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1918. 相似度50%:朴附丸 1918.1. 组成:厚朴(去皮,锉作小块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锉作小块子)1两,生姜8两(去皮,取汁)。 1918.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1918.3. 加:生姜 1918.4. 减:蜀椒、盐花 1918.5. 功效:虚寒相搏所致的反胃,心下牢大如杯,或时寒时热,朝食则暮吐,暮食则朝吐,关脉弦紧。脾胃气弱,下冷泄泻,不思食。 1918.6. 来源:《全生指迷方》卷四。 1919. 相似度50%:猪脂膏 1919.1. 组成:猪脂(炼过)4合,附子(生.去皮脐)1分,蜀椒(生,去目闭口者)1分,食盐(研)3分。 2019.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019.3. 加:猪脂、食盐 2019.4. 减:厚朴、盐花 2019.5. 功效:小儿游肿。 2019.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2020. 相似度50%:朴附丸 2020.1. 组成: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斤,附子(炮,去皮)1斤,神曲(炒)8两,干姜(炮)3斤。 2020.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020.3. 加:神曲、干姜 2020.4. 减:蜀椒、盐花 2020.5. 功效:脾元虚弱,饮食迟化,食必多伤,腹痛肠鸣,脏腑滑泄,昼夜无度;胃气虚损,不美饮食,呕哕恶涎。兼治反胃恶心,及久患脾泄冷泻之人。 2020.6. 来源:《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2021. 相似度50%:朴附丸 2021.1. 组成:厚朴1两,附子1两,干姜1两,陈皮1两。 2021.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121.3. 加:干姜、陈皮 2121.4. 减:蜀椒、盐花 2121.5. 功效:小儿滑冷,下痢不禁。 2121.6.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六。 2122. 相似度50%:朴附丸 2122.1.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裂)1两。 2122.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122.3. 加:甘草、干姜 2122.4. 减:蜀椒、盐花 2122.5. 功效:大肠虚冷,便利滑泄,不思饮食,肠鸣腹痛。 21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 2123. 相似度50%:铅丹丸 2123.1. 组成:铅丹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1分,莽草半两,附子(半生半熟)1枚。 2123.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123.3. 加:铅丹、莽草 2223.4. 减:厚朴、盐花 2223.5. 功效:牙齿疼痛。 222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2224. 相似度50%:石菖蒲丸 2224.1. 组成:石菖蒲(米泔浸半日,切片,焙)5两,肉苁蓉(酒浸半日,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蜀椒(取红)2两。 2224.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224.3. 加:石菖蒲、肉苁蓉 2224.4. 减:厚朴、盐花 2224.5. 功效:小便滑数,腰膝少力。 2224.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2225. 相似度50%:蜀椒丸 2225.1. 组成:蜀椒1升(出汗),半夏1升(洗),附子1两(炮)。 2225.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225.3. 加:半夏 2225.4. 减:厚朴、盐花 2225.5. 功效:胸中气满,心痛引背。 2325.6. 来源:《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 2326. 相似度50%:四味丸 2326.1. 组成:蜀椒1两(去目及闭口,炒出汗),茴香子1两(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 2326.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326.3. 加:茴香子、肉苁蓉 2326.4. 减:厚朴、盐花 2326.5. 功效:久积奔豚气,时攻膀胱切痛。 2326.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2327. 相似度50%:蒜丸子 2327.1. 组成:良姜3钱,厚朴3钱,附子3钱。 2327.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327.3. 加:良姜 2327.4. 减:蜀椒、盐花 2327.5. 功效:寒疟,寒多热少。 2327.6. 来源:《普济方》卷一九八。 2328. 相似度50%:涂囟膏 2428.1. 组成:杏仁半两,蜀椒6铢,附子6铢,细辛6铢。 2428.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428.3. 加:杏仁、细辛 2428.4. 减:厚朴、盐花 2428.5. 功效:小儿鼻塞不通,涕出。 2428.6. 来源: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圣惠》卷三十七。 2429. 相似度50%:温肾丸 2429.1. 组成: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盐花(即好盐)各等分。 2429.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429.3. 加:鹿茸 2429.4. 减:蜀椒、厚朴 2429.5. 功效:心瘘。胸前痛有孔,久不能愈。胃痈、井疽、心肝痈之类。 2429.6. 来源:方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名见《卫生鸿宝》卷二。 2430. 相似度50%:温中汤 2430.1. 组成:甘草6分(炙),干姜6分,附子(炮,去皮脐,破)6分,蜀椒240粒(去目,闭口者,出汗)。 2430.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530.3. 加:甘草、干姜 2530.4. 减:厚朴、盐花 2530.5. 功效:痈疽取冷过多,寒中下痢,食完出者。 2530.6. 来源:《鬼遗》卷四。 2531. 相似度50%:杏仁饮 2531.1. 组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分。 2531.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531.3. 加:杏仁 2531.4. 减:厚朴、盐花 2531.5. 功效:中风四肢挛急,屈伸俯仰甚难。 2531.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 2532. 相似度50%:朴附丸 2532.1. 组成:厚朴(去皮,姜制,炙)、附子(炮,去皮脐)、茴香(淘去砂,炒)各等分。 2532.2. 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 2532.3. 加:茴香 2632.4. 减:蜀椒、盐花 2632.5.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六引陆仲安方。 26原方组成: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功效:脾胃气虚弱,多困羸瘦,面黄口淡,不思饮食。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六。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60%:香朴丸组成:沉香(锉)2两,茴香子(炒)2两,厚朴(去粗皮)5两,附子(去皮脐,生用)2两,蜀椒(取红)2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沉香、茴香子减:盐花功效:脾胃气虚弱,面黄肌瘦,小便频数,脐腹疼痛,不能饮食。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六。相似度50%:厚朴丸组成:厚朴3两(去粗皮,锉如豆大),附子3两(去皮脐,锉如豆大),生姜汁1升(合水5合)。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生姜汁减:蜀椒、盐花功效:妇人脾胃虚冷,呕吐不下食。来源:《圣惠》卷七十。相似度50%:朴附丸组成:白艾叶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厚朴(去粗皮)1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白艾叶、吴茱萸减:蜀椒、盐花功效:泻痢。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相似度50%:摩头附子膏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盐花半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减:蜀椒、厚朴功效:风头眩。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相似度50%:鹿茸丸组成:鹿茸(去毛,酥炙微黄)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盐花3分。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鹿茸减:蜀椒、厚朴功效:五种腰痛。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五四。相似度50%:椒附丸组成: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木香、细辛减:厚朴、盐花功效:厥逆头痛,齿痛骨寒。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一。相似度50%:姜朴丸组成: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干姜减:蜀椒、盐花功效:三焦俱虚。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相似度50%:白膏组成:附子15枚,野葛1尺5寸,蜀椒1升。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野葛减:厚朴、盐花功效:面皻疱,疥,痈,恶疮。来源:《千金》卷六。相似度50%:厚朴丸组成:厚朴4两,陈橘皮3两,干姜2两,附子1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陈橘皮、干姜减:蜀椒、盐花功效:脾胃虚积冷,腹胁刺痛,饮食进退,大便秘泄。来源:《鸡峰》卷十二。相似度50%:朴附丸组成:厚朴(去粗皮)1斤,生姜1斤(同厚朴于木臼内捣匀,取出晒干),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干姜(炮)半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生姜、干姜减:蜀椒、盐花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七。相似度50%:厚朴丸组成:厚朴5两(去粗皮,锉),附子半两(生,去皮脐),川椒红2两(生用)。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川椒红减:蜀椒、盐花功效:脾肾虚冷,羸瘦无力,不思饮食。下焦虚冷,便利频并。来源:《圣惠》卷九十八。相似度50%:甘草干姜汤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甘草、干姜减:厚朴、盐花功效:诸疝泄利者。来源:《疝气证治论》。相似度50%:附子汤组成: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1两,白术2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杏仁、白术减:厚朴、盐花功效:漏风汗出不止。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三。相似度50%:福庭丸组成:附子(去皮脐,锉)1两,厚朴(去粗皮)2两(同附子用生姜汁浸1宿,于瓷器内炒)。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减:蜀椒、盐花功效:大便失禁,并肠鸣。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相似度50%:必胜散组成: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高良姜减:蜀椒、厚朴、盐花功效: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相似度50%:姜附丸组成: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原方对照:蜀椒(去目及闭口者)10两,厚朴(去粗皮)10两(以生姜汁炙令香,细锉),盐花10两,附子(炮裂,去皮脐,锉碎)2两。加:干姜减:蜀椒、盐花功效: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相似度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