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石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石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石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石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5石莲丸_圣济总录卷四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石莲丸_圣济总录卷四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341.1. 组成: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41.2. 功效:胃寒哕逆。 341.3.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34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42. 相似度67%:姜附丸 342.1. 组成:赤乌脚4两,附子1两,干姜1分。 342.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42.3. 加:赤乌脚 342.4. 减:石莲肉 342.5. 功效:久赤白痢不愈。 342.6.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 343. 相似度67%:神曲散 343.1. 组成:附子1个,神曲3分,干姜3分。 343.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43.3. 加:神曲 343.4. 减:石莲肉 343.5. 功效:中寒,下痢脓血,及妇人漏下。 353.6. 来源:《鸡峰》卷十四。 354. 相似度67%:干姜丸 354.1. 组成:干姜(炮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胡椒桂(去粗皮)1两。 354.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54.3. 加:胡椒桂 354.4. 减:石莲肉 354.5. 功效:脾胃俱虚,内挟风冷,哕逆上气。 354.6.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355. 相似度67%:火轮散 355.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肉豆蔻(去壳,面裹,炮熟)半两,干姜(炮)1分。 355.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55.3. 加:肉豆蔻 355.4. 减:石莲肉 355.5. 功效:脾胃气寒,大肠虚滑冷痢,日夜不止。 355.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356. 相似度67%:火轮丸 366.1. 组成:干姜(炮)、附子(炮,去脐皮)、肉豆蔻(面裹煨)各等分。 366.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66.3. 加:肉豆蔻 366.4. 减:石莲肉 366.5. 功效:肠胃虚寒,心腹冷痛,泄泻不止。 366.6.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济生》。 367. 相似度67%:姜附散 367.1. 组成: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 367.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67.3. 加:皂荚 367.4. 减:石莲肉 367.5. 功效:青下,白下。 367.6. 来源:《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368. 相似度67%:姜附汤 368.1. 组成:干姜3两,附子3分,甘草1两。 368.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78.3. 加:甘草 378.4. 减:石莲肉 378.5. 功效: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378.6. 来源:《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379. 相似度67%:干姜散 379.1. 组成:干姜3两(炮裂,锉),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龙骨2两。 379.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79.3. 加:龙骨 379.4. 减:石莲肉 379.5. 功效:久冷痢,食不消化,脐腹疼痛。 379.6. 来源:《圣惠》卷五十九。 3710. 相似度67%:姜附丸 3710.1. 组成:附子2两(炮),干姜1两。 3710.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710.3. 减:石莲肉 3710.4. 功效:心肺伤动,冷痛。 3810.5. 来源:方出《肘后》卷一,名见《外台》卷七。 3811. 相似度67%:干姜附子汤 3811.1. 组成:干姜1两,附子1枚(生用,去皮,切8片)。 3811.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811.3. 减:石莲肉 3811.4. 功效:汗下伤阳,昼躁夜静,不呕不渴,表证不见,身无大热,脉沉微;中焦阳虚,寒饮内停,心腹冷痛;中寒晕倒,四肢厥冷,眩晕无汗,或自汗淋漓者。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躁热。中寒厥逆,眩晕无汗,或自汗淋漓,及外热烦躁,阴盛格阳。 3811.5. 来源:《伤寒论》。 3812. 相似度67%:姜附丸 3812.1. 组成:附子3枚7钱重者(炮,去皮脐),白术4两,干姜2两(炮)。 3812.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812.3. 加:白术 3812.4. 减:石莲肉 3812.5.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六。 3813. 相似度67%:艾煎丸 3913.1. 组成:艾青5两,干姜2两,附子1两。 3913.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913.3. 加:艾青 3913.4. 减:石莲肉 3913.5. 功效:冲任久虚,血海冷惫,脐腹疼痛,月候不匀,四肢怠堕,百节痠疼,饮食进退,下脏虚鸣,及妊娠不牢,赤白带下,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胸膈满闷。 3913.6. 来源:《鸡峰》卷十六。 3914. 相似度67%:姜朴丸 3914.1. 组成:厚朴(去粗皮)1斤(擘作16片,肥生姜1斤,捶碎,锅内旋添汤,煮姜味淡取出,厚朴焙),干姜半斤(以甘草半斤,捶碎,煮甘草味淡取出,干姜切作片子,焙),附子(炮裂,去皮脐)4两。 3914.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3914.3. 加:厚朴 3914.4. 减:石莲肉 3914.5. 功效:三焦俱虚。 3914.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3915. 相似度67%:椒红丸 4015.1. 组成:川椒红2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4015.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015.3. 加:川椒红 4015.4. 减:石莲肉 4015.5. 功效:下焦虚寒,脐腹(疒丂)痛,小便滑数。 4015.6. 来源:《圣惠》卷九十八。 4016. 相似度67%:理中附子汤 4016.1. 组成: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 4016.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016.3. 加:甘草 4016.4. 减:石莲肉 4016.5. 功效: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 4016.6. 来源:《鸡峰》卷十四。 4017. 相似度67%:龙骨丸 4017.1. 组成:龙骨、干姜、附子各等分。 4017.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117.3. 加:龙骨 4117.4. 减:石莲肉 4117.5. 功效:冷痢,纯下白如鼻涕;伤寒后脏腑虚冷,下痢白脓腹痛者。 4117.6. 来源: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葛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4118. 相似度67%:姜附汤 4118.1. 组成:杜仲、干姜(炮)、附子(炮)。 4118.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118.3. 加:杜仲 4118.4. 减:石莲肉 4118.5. 功效:腰脐寒痛,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脉必紧。 4118.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4119. 相似度67%:附子散(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4119.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干姜1两(炮裂,锉)。 4119.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219.3. 加:半夏 4219.4. 减:石莲肉 4219.5. 功效:霍乱,吐少呕多。 4219.6.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4220. 相似度67%:白通汤 4220.1. 组成:干姜2两,附子(生用)2两。 4220.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220.3. 减:石莲肉 4220.4. 功效:伤寒发热,大便自利。 4220.5. 来源:《易简》。 4221. 相似度67%:白通汤 4221.1. 组成:葱白4茎,干姜1两,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 4221.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221.3. 加:葱白 4221.4. 减:石莲肉 4221.5. 功效:少阴病,下利脉微者。 4321.6. 来源:《伤寒论》。 4322. 相似度67%:必胜散 4322.1. 组成:附子1枚(端正重8钱者,生,去皮脐,切为4段,生姜自然汁1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于生姜汁内蘸,再炙再蘸,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附子各等分。 4322.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322.3. 加:高良姜 4322.4. 减:石莲肉、干姜 4322.5. 功效:一切风寒客搏阳经,偏正头痛不可忍,及阳虚头痛,连绵不愈。 4322.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二。 4323. 相似度67%:辰砂一粒金丹 4323.1. 组成:附子(炮)、郁金、干姜各等分。 4323.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323.3. 加:郁金 4323.4. 减:石莲肉 4323.5. 功效:一切厥,心小肠膀胱痛不可忍者。 4323.6. 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六。 4324. 相似度67%:赤石脂汤 4424.1. 组成:赤石脂2两(碎),干姜2两(切),附子1两(炮破)。 4424.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424.3. 加:赤石脂 4424.4. 减:石莲肉 4424.5. 功效:伤寒若下脓血者。 4424.6. 来源:《外台》卷二引《肘后方》。 4425. 相似度67%:地黄丸 4425.1. 组成:牛膝2斤(捣碎,用生地黄汁5升浸1宿,晒干,又浸,再晒干,炒,以地黄汁尽为度),附子5两(炮裂,去皮),干姜3两(炮制,锉)。 4425.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425.3. 加:牛膝 4425.4. 减:石莲肉 4425.5. 功效:腰脚疼痛。 4425.6.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4426. 相似度67%:干姜丸 4426.1. 组成:干姜6分,附子4分。 4426.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526.3. 减:石莲肉 4526.4. 功效:伤寒。 4526.5.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4527. 相似度67%:附姜汤 4527.1.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5钱,干姜(炮)5钱。 4527.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527.3. 减:石莲肉 4527.4. 功效:腠理素虚,卒暴中寒,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外显假热躁烦。 4527.5. 来源:《法律》卷二。 4528. 相似度67%:椒附汤 4528.1. 组成: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4528.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528.3. 加:川椒 4528.4. 减:石莲肉 4528.5. 功效:骤然腹痛注下,或滑肠频并,多有冷沫。 4528.6. 来源:《百一》卷六。 4629. 相似度67%:附子散 4629.1. 组成: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生干地黄2两。 4629.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629.3. 加:生干地黄 4629.4. 减:石莲肉 4629.5. 功效:肾黄。 4629.6. 来源:《圣惠》卷五十五。 4630. 相似度67%:附子散 4630.1. 组成:附子(生,锉)2枚,干姜(炮)2两。 4630.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630.3. 减:石莲肉 4630.4. 功效:小儿冻足烂疮。 4630.5.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4631. 相似度67%:附子散 4631.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干姜(炮)1两,龙骨1两。 4631.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731.3. 加:龙骨 4731.4. 减:石莲肉 4731.5. 功效:大便鹜溏,滑利不止。 473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4732. 相似度67%:附子丸 4732.1. 组成:附子(炮裂,入水少时,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熟艾(微炒,为末)1两。 4732.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732.3. 加:熟艾 4732.4. 减:石莲肉 4732.5. 功效:一切冷痢。或患冷病。 473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4733. 相似度67%:附子丸 4733.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肤)2两,干姜(炮)1两,黄耆(锉)1两。 4733.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733.3. 加:黄耆 4733.4. 减:石莲肉 4833.5. 功效:风冷腰脚痿弱,(疒帬)痹不仁。 4833.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 4834. 相似度67%:附子粥 4834.1. 组成: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4834.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834.3. 减:石莲肉 4834.4. 功效:冷痢,饮食不下。 4834.5.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4835. 相似度67%:斗肛丸 4835.1. 组成:白矾1两,附子1两,干姜1两。 4835.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835.3. 加:白矾 4835.4. 减:石莲肉 4835.5. 功效:大便后出血。 4835.6. 来源:《普济方》卷三十八引《十便良方》。 4836. 相似度67%:正阳汤 4836.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 4936.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936.3. 加:桂 4936.4. 减:石莲肉 4936.5. 功效:阴毒伤寒,上气喘促。 4936.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4937. 相似度67%:茵陈姜附汤 4937.1. 组成:茵陈1钱,附子(炮)1钱,干姜(炮)1钱。 4937.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937.3. 加:茵陈 4937.4. 减:石莲肉 4937.5. 功效:阴黄,冷汗不止。 4937.6. 来源:《东医宝鉴_杂病篇》卷六引《活人书》。 4938. 相似度67%:四逆汤 4938.1. 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 4938.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4938.3. 加:甘草 5038.4. 减:石莲肉 5038.5. 功效: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5038.6. 来源:《伤寒论》。 5039. 相似度67%:通脉四逆汤 5039.1. 组成:甘草2两(炙),附子(大者)1枚(生,去皮,破8片),干姜3两(强人可4两)。 5039.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039.3. 加:甘草 5039.4. 减:石莲肉 5039.5. 功效:少阴病,阴盛隔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反不恶寒,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5039.6. 来源:《伤寒论》。 5040. 相似度67%:茵陈附子汤 5040.1. 组成:附子2个(破8片),干姜1两半,茵陈蒿1两半。 5040.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140.3. 加:茵陈蒿 5140.4. 减:石莲肉 5140.5. 功效:病人服茵陈四逆汤身冷汗出不止。 5140.6. 来源:《伤寒微旨论》卷下。 5141. 相似度67%:姜附丸 5141.1. 组成: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 5141.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141.3. 加:厚朴 5141.4. 减:石莲肉 5141.5. 功效:伤寒霍乱,呕吐不止,手足厥逆。 514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5142. 相似度67%:桃花汤 5142.1. 组成:赤石脂2两(捣筛),干姜2两,附子1两。 5142.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142.3. 加:赤石脂 5142.4. 减:石莲肉 5242.5. 功效:下痢赤白脓血。 5242.6. 来源:《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5243. 相似度50%:附子丸 5243.1.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干姜(炮)1两,赤石脂1两。 5243.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243.3. 加:硫黄、赤石脂 5243.4. 减:石莲肉 5243.5. 功效:妇人经血不止,并下五色,脐腹痛。 524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5244. 相似度50%:养胃丹 5244.1. 组成:附子1枚(重半两者,炮裂,去皮脐),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诃黎勒皮1两。 5244.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244.3. 加:赤石脂、诃黎勒皮 5244.4. 减:石莲肉 5244.5. 功效:小儿脏寒下痢,白脓频数。 5244.6.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一。 5345. 相似度50%:附子散 5345.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 5345.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345.3. 加:甘草、桂心 5345.4. 减:石莲肉 5345.5. 功效:霍乱吐泻,欲垂命者。 5345.6. 来源:《圣惠》卷四十七。 5346. 相似度50%:雄黄丸 5346.1. 组成:雄黄(研)1分,丹砂(研)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5346.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346.3. 加:雄黄、丹砂 5346.4. 减:石莲肉 5346.5. 功效:时气热毒,下痢赤白;及下部毒气,下细虫如布丝,长四五寸,黑头锐尾。 5346.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5347. 相似度50%:匈奴露宿丸 5447.1. 组成:礜石2两,桂心2两,附子2两,干姜2两。 5447.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447.3. 加:礜石、桂心 5447.4. 减:石莲肉 5447.5. 功效:寒冷积聚。 5447.6. 来源:《千金》卷十六。 5448. 相似度50%:五纬丸 5448.1. 组成: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为末),硫黄(细研)1分,桂(去粗皮,为末)1分,干姜(炮,为末)2钱。 5448.2. 原方对照:石莲肉(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 5448.3. 加:硫黄、桂 54HYPERLINK\l"_Toc256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