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丸-普济方卷一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上气丸-普济方卷一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上气丸-普济方卷一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上气丸-普济方卷一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上气丸-普济方卷一六○-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1上气丸_普济方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上气丸_普济方卷一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221.1. 组成: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21.2. 功效:咳逆。 221.3.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 22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2. 相似度71%:五味子散 222.1. 组成:五味子半两,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款冬花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 222.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22.3. 加:桔梗、紫苏茎叶 222.4. 减:巴豆 222.5. 功效:肺伤风冷,背寒,语声嘶不出,咳嗽气急。 222.6. 来源:《圣惠》卷六。 223. 相似度67%:紫菀牙上丸 223.1. 组成:紫菀1分,干姜1分,附子1分,桂心1分,款冬花1分,细辛1分。 223.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23.3. 加:紫菀、细辛 223.4. 减:五味子、巴豆 233.5. 功效:咳嗽。 233.6. 来源:《医心方》卷九引《范汪方》。 234. 相似度67%:四神丸 234.1. 组成:干姜1两,桂心1两,附子1两(炮),巴豆6-10枚(制)。 234.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34.3. 减:款冬花、五味子 234.4. 功效:霍乱,冷实不除,及痰饮百病及腹满,胁肋痛不可忍。 234.5. 来源:《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235. 相似度56%:干姜散 235.1. 组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款冬花半两,细辛3分,白术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木香3分。 235.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35.3. 加:细辛、白术、甘草、木香 235.4. 减:巴豆 235.5. 功效:气嗽,呼吸短气,心胸不利,不思饮食。 235.6. 来源:《圣惠》卷四十六。 236. 相似度50%:附子散 246.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 246.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46.3. 加:甘草 246.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46.5. 功效:霍乱吐泻,欲垂命者。 246.6. 来源:《圣惠》卷四十七。 247. 相似度50%:附子散 247.1. 组成:附子3分(炮裂,去皮),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干姜1分(炮裂,锉),半夏1分(汤洗7次去滑),白术半两。 247.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47.3. 加:当归、半夏、白术 247.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47.5. 功效:阴毒伤寒,及诸沉寒痼冷等阴盛阳虚之证。 247.6. 来源:《活人书》卷十六。 248. 相似度50%:附子散 248.1. 组成:附子5两,桂心5两,细辛6两,防风6两,人参6两,干姜6两。 248.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58.3. 加:细辛、防风、人参 258.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58.5. 功效:中风,手臂不仁,口面㖞僻。 258.6. 来源:《千金》卷八。 259. 相似度50%:附子汤 259.1.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去苗)6钱,防风(去叉)6钱,人参6钱,干姜(炮)6钱。 259.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59.3. 加:细辛、防风、人参 259.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59.5. 功效: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㖞斜,昏晕,失音,眼目瞤动,牙车紧急,不得转动。 259.6. 来源:《三因》卷二。 2510. 相似度50%:藜芦丸 2510.1. 组成:藜芦半两(去藜头),桂心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2510.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610.3. 加:藜芦 2610.4. 减:干姜、款冬花、五味子 2610.5. 功效:伤寒下部生(匿虫)疮,时久不愈。 2610.6. 来源:《圣惠》卷十三。 2611. 相似度50%:干姜附子汤 2611.1. 组成: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䓖3两。 2611.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611.3. 加:麻黄、芎䓖 2611.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611.5. 功效: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㖞斜。 2611.6. 来源:《千金》卷八。 2612. 相似度50%:返阴丹 2612.1. 组成: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桂心半两。 2612.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612.3. 加:硫黄、太阴玄精石、消石 2712.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712.5. 功效: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2712.6. 来源:《圣惠》卷十一。 2713. 相似度50%:干姜丸 2713.1. 组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柑子皮3分(汤浸,去白瓤),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款冬花3分,紫菀3分(洗,去苗土),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 2713.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713.3. 加:柑子皮、细辛、甘草、紫菀 2713.4. 减:五味子、巴豆 2713.5. 功效:上气咳逆,多唾食少。 2713.6. 来源:《圣惠》卷四十二。 2714. 相似度50%:桂心丸 2714.1. 组成:桂心半两,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干姜1两(炮裂,锉),巴豆20枚(水煮1日,去皮心,炒令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2714.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714.3. 加:石膏、人参、川大黄、半夏 2814.4. 减:款冬花、五味子 2814.5. 功效:心腹留饮,宿食不化,腹胀气闷,痰逆头痛。 2814.6. 来源:《圣惠》卷五十一。 2815. 相似度50%:茴香子丸 2815.1. 组成:茴香子1两,桂心1两,巴戟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 2815.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815.3. 加:茴香子、巴戟、补骨脂 2815.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815.5. 功效:下元虚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渐加无力。 2815.6. 来源:《圣惠》卷九十八。 2816. 相似度50%:解表附子散 2816.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麻黄半两(去根节),桂心半两,芎䓖半两,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2816.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816.3. 加:麻黄、芎䓖、乌头 2816.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2816.5. 功效:伤寒头痛身热,四肢不利。 2916.6. 来源:《圣惠》卷九。 2917. 相似度50%:款冬煎 2917.1. 组成:款冬花3两,干姜3两,紫菀3两,五味子2两,芫花1两(熬令赤)。 2917.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917.3. 加:紫菀、芫花 2917.4. 减:桂心、附子、巴豆 2917.5. 功效:新久咳嗽。 2917.6. 来源:《千金》卷十八。 2918. 相似度50%:附子丸 2918.1. 组成:人参2两,桂心2两,干姜2两,蜀附子2两,巴豆2两。 2918.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2918.3. 加:人参、蜀附子 2918.4. 减:款冬花、附子、五味子 2918.5. 功效:三十年心痛。 2918.6. 来源:《医心方》卷六引《深师方》。 2919. 相似度50%:磁石丸 2919.1. 组成:磁石(烧赤,醋淬3遍)1两,五味子1两,牡丹皮1两,干姜1两,黑参1两,附子(炮)半两。 3019.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019.3. 加:磁石、牡丹皮、黑参 3019.4. 减:桂心、款冬花、巴豆 3019.5. 功效:雷头风内障。初患之时,头面多受冷热毒风冲上,头旋,犹如热病相似,俗称雷头风。或呕吐,或恶心,年多冲入眼内,致令失明;或从一眼先患,瞳人或大或小不定,后乃相损,眼前昏黑,不辨三光。 3019.6. 来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3020. 相似度50%:巴豆丸 3020.1. 组成:巴豆1两(去皮,以浆水煮1复时,不住添热水,后去心膜,纸裹压去油),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木香1两,桂心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槟榔半两。 3020.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020.3. 加:硫黄、木香、槟榔 3020.4. 减:干姜、款冬花、五味子 3020.5. 功效:冷气积聚,宿食不消。 3020.6. 来源:《圣惠》卷四十九。 3021. 相似度50%:白术汤 3021.1. 组成:白术1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分(炙微赤,锉)。 3121.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121.3. 加:白术、人参、甘草 3121.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121.5. 功效:伤寒四逆,内有久寒,汗出脉微。 3121.6. 来源:方出《圣惠》卷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3122. 相似度50%:半夏汤 3122.1. 组成:半夏(汤洗去滑,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姜(炮)1分。 3122.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122.3. 加:半夏、麻黄 3122.4. 减:桂心、五味子、巴豆 3122.5. 功效:伤寒咳嗽,头痛。 31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3123. 相似度50%:补肺汤 3123.1. 组成:五味子3两,干姜2两,款冬花2两,桂心1尺,麦门冬1升(去心),大枣100枚(擘),粳米2合,桑根白皮1斤。 3123.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223.3. 加:麦门冬、大枣、粳米、桑根白皮 3223.4. 减:附子、巴豆 3223.5. 功效:肺胃虚寒咳嗽。 3223.6. 来源:《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3224. 相似度50%:侧子汤 3224.1. 组成:附子(炮)3钱,干姜(炮)3钱,桂心1钱,细辛1钱,防风1钱,人参1钱。 3224.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224.3. 加:细辛、防风、人参 3224.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224.5. 功效:中风挟虚,手足厥冷,肌肉不仁,口眼歪斜,牙关紧急。 3224.6. 来源:《医统》卷八。 3225. 相似度50%:附子散 3225.1. 组成: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赤芍药1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3225.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225.3. 加:人参、赤芍药、甘草 3325.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325.5. 功效:大肠虚冷,乏气拘急,腰痛羸瘦。 3325.6. 来源:《圣惠》卷六。 3326. 相似度50%:除邪丹 3326.1. 组成:漏芦1两(9蒸),干姜1两,附子1两,巴豆(3两,以水1碗煮尽,就炒作声,再用河水浸7日,去皮取肉,去油尽)1两。 3326.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326.3. 加:漏芦 3326.4. 减:桂心、款冬花、五味子 3326.5. 功效:诸疾百病。 3326.6. 来源:《鸡峰》卷二十五。 3327. 相似度50%:附子散 3327.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 3327.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327.3. 加:木香、桃仁、白蒺藜 3327.4. 减:干姜、款冬花、巴豆 3327.5. 功效:风虚耳聋,头脑旋闷,四肢不利。 3427.6. 来源: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3428. 相似度50%:大黄丸 3428.1. 组成:大黄1两(蒸之2斗米下),巴豆50枚(去心皮,熬),消石3分(熬,无者以芒消代之),桂心2分,干姜2分(炮)。 3428.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428.3. 加:大黄、消石 3428.4. 减:款冬花、附子、五味子 3428.5. 功效:温病不得大便,或宿食不消,飞尸遁尸,心腹胀满痛,疟疾;妇人产后血结,或绝产无子,或月经不调,面目青黄;小儿淋沥寒热,胪胀腹大,不欲食,食不生肌。 3428.6. 来源:《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3429. 相似度50%:大五味子丸 3429.1. 组成:五味子1两,干姜1钱(炮),肉桂(去粗皮)3分,甘草1钱半(炙),款冬花2钱,紫菀1钱半。 3429.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429.3. 加:肉桂、甘草、紫菀 3429.4. 减:桂心、附子、巴豆 3429.5. 功效:肺胃受寒,咳嗽不己,呕吐痰沫,胁肋引痛,喘满气短,睡卧不安。 3529.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八。 3530. 相似度50%:当归散 3530.1. 组成: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干姜3分(炮裂,锉),红豆蔻1两(去皮),木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3530.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530.3. 加:当归、红豆蔻、木香 3530.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530.5. 功效:伤冷卒腹痛。 3530.6. 来源:《圣惠》卷四十三。 3531. 相似度50%:当归散 3531.1. 组成:当归3分(锉,微炒),木香半两,桂心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 3531.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531.3. 加:当归、木香、枳壳 3531.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531.5. 功效:气痔,肛肠疼痛。 3531.6. 来源:《圣惠》卷六十。 3632. 相似度50%:当归汤 3632.1. 组成:当归3两,桂心3两,干姜4两,附子5两。 3632.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632.3. 加:当归 3632.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632.5. 功效: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气,时滞下痢。 3632.6. 来源:《千金》卷十三。 3633. 相似度50%:木香丸 3633.1. 组成:木香3分,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巴豆1两(去皮心,纸裹,压去油),当归3分(锉碎,微炒)。 3633.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633.3. 加:木香、川乌头、当归 3633.4. 减:桂心、款冬花、五味子 3633.5. 功效:痃气,两胁痛不可忍。 3633.6. 来源:《圣惠》卷四十九。 3634. 相似度50%:赤石脂丸 3634.1. 组成:赤石脂1两,桂心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3734.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734.3. 加:赤石脂、白矾 3734.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734.5. 功效:水谷痢,积久不愈,下肠垢。 3734.6. 来源:《圣惠》卷五十九。 3735. 相似度50%:乌头丸 3735.1. 组成:乌头3两(炮),附子3两(炮),赤石脂3两,蜀椒2两(出汗),桂心2两,干姜2两。 3735.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735.3. 加:乌头、赤石脂、蜀椒 3735.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735.5. 功效:心痛与冷气痛。 3735.6. 来源:《外台》卷七引《崔氏方》。 3736. 相似度50%:紫菀散 3736.1. 组成:紫菀1两(洗去苗土),五味子1两,款冬花1两,桂心1两,麦门冬2两(去心),桑根白皮2两(锉)。 3736.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836.3. 加:紫菀、麦门冬、桑根白皮 3836.4. 减:干姜、附子、巴豆 3836.5. 功效: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喉中闭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甚者吐血。 3836.6. 来源:《圣惠》卷六。 3837. 相似度50%:朱砂丸 3837.1. 组成:朱砂3分(细研),雄黄3分(细研),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半,巴豆2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3837.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837.3. 加:朱砂、雄黄 3837.4. 减:干姜、款冬花、五味子 3837.5. 功效:尸厥。 3837.6. 来源:《圣惠》卷五十六。 3838. 相似度50%:朱砂丸 3838.1. 组成:朱砂半两(细研),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麝香半钱(细研),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21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3838.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938.3. 加:朱砂、麝香、桃仁 3938.4. 减:干姜、款冬花、五味子 3938.5. 功效:心疝。 3938.6. 来源:《圣惠》卷四十九。 3939. 相似度50%:增损痞气丸 3939.1. 组成:附子(炮)半两,赤石脂(煅,醋淬)半两,川椒(炒出汗)半两,干姜半两,桂心半两,大乌头(炮,去皮脐)2钱半。 3939.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939.3. 加:赤石脂、川椒、大乌头 3939.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3939.5. 功效:脾积。 3939.6. 来源:《济阳纲目》卷四十一。 3940. 相似度50%:羊肾馄饨 3940.1. 组成:五味子1两,山茱萸1两,干姜(炮裂)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桂心1两。 3940.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3940.3. 加:山茱萸、川椒 4040.4. 减:款冬花、附子、巴豆 4040.5. 功效:肾气虚损,腰脚疼痛。 4040.6. 来源:《圣惠》卷九十七。 4041. 相似度50%:芫花丸 4041.1. 组成: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巴豆3-7个(去皮心,研如膏,纸裹压去油)。 4041.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4041.3. 加:芫花、川乌头、青橘皮 4041.4. 减:桂心、款冬花、五味子 4041.5. 功效:七疝,脐腹坚硬,时有疼痛。 4041.6. 来源:《圣惠》卷四十八。 4042. 相似度50%:杏仁煎 4042.1. 组成:杏仁5两,五味子3合,甘草4两(炙),麻黄1斤(去节),款冬花3合,紫菀3两,干姜3两,桂心4两。 4042.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4042.3. 加:杏仁、甘草、麻黄、紫菀 4042.4. 减:附子、巴豆 4142.5. 功效: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 4142.6. 来源:《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4143. 相似度50%:匈奴露宿丸 4143.1. 组成:礜石2两,桂心2两,附子2两,干姜2两。 4143.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4143.3. 加:礜石 4143.4. 减:款冬花、五味子、巴豆 4143.5. 功效:寒冷积聚。 4143.6. 来源:《千金》卷十六。 4144. 相似度50%:小女曲散 4144.1. 组成:女曲1升(生用),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炮)1两,桂心1两。 4144.2. 原方对照:干姜4两,桂心1两,款冬花1两,附子4个(炮),五味子2两,巴豆60枚(老者30枚,去心,研)。 4144.3. 加:女曲、细辛、椒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