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景理相契,情愈一瞬——《赤壁赋》中的自然与生命感悟导入1.人生如一场旅行:如果你在假期打算外出旅行,想邀一名“驴友”同行,现有三位人选,李白、杜甫、苏轼,你将邀请哪一位?并说说理由。2.《赤壁赋》是苏东坡最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它回答了人生须臾与时空无限这一永恒的命题,让黄州赤壁的山间明月照亮了每一个迷茫困顿的人的心田。那千年之前的江上清风穿越而来,吹散了每个人心头的阴霾。教学目标明确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词汇、句式及相关语法,认知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2.思维提升与发展:提升文本文脉梳理思维,能够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并对文章表达的景情理有所思考与感悟;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并实践情景交融之美,哲思理趣之美;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生命与自然”之理,培养积极乐观的生命价值取向。重点:1.掌握文言知识,学会迁移;2.领会文章“景情理”相融的微妙。难点:感悟文章中的自然、人生道理。学习任务一:听读梳理(圈划关键词句,理出文脉)1.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文脉结构是怎样的?学习任务二:景情理品读(小组合作探究)(一)景(赤壁江景)1.特点:水光接天,流光空明2.感受:澄静-空明-乐甚(属酒歌诗,浩浩飘飘,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情景美读(二)情(主客不一)1.面对良辰美景,饮酒歌诗,主客有何情感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细读第三段,客人有哪些悲情?请简要概括分析。(1)英雄人物功业再大,也难免会随着时间逝去而消失;(2)大多数人是平凡而渺小的,更容易在历史长河中消失;(3)人生短暂,万物长存;(4)修道飞仙,不可骤得。(据考,客是杨道士)(三)理(自然人生之感悟)1.面对悲情的客人,苏子如何宽慰?请简要概括分析。(1)变与不变(尽与无尽)之理:水月天地等万物之变: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曾不能以一瞬水月天地等万物之不变:未尝往、卒莫消长(不去不来,不增不减)暗喻人亦有不变:人生代代相承,生生不息(不生不灭)自其不变者而观:物与我皆无尽(换角度全面观待,解决123)(2)非取与适取之理: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造物者之无尽藏可共适(识取无尽藏,解决1234)2.文中主与客,其对象所指,除了理解为苏子与客人,你还有其他的理解吗?试作简要说明。苏子自身的对话、各人人生中的主客矛盾总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延伸拓展推荐阅读观看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2017年央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六集作业布置学习任务三:情景评论如果苏轼在当时游览赤壁后,把本文配图发到朋友圈,作为朋友的你,将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