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_第1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2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3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4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初中化学教案

中学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立场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同学关怀环境,乐于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培育同学的观测试验技能,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说明,培育同学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改变现象,培育同学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下同学自主观测和争论法。

教具预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激疑:

1、与同学一起回顾所学过的四种物态改变。回顾时要用多媒体协作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同学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假如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想假设:

1、同学分组争论,老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观测同学的动向,须要时进行个别启发。

2、同学各抒己见。老师要鼓舞同学尽量把各种猜想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试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同学进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试验进行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试验:

1、老师介绍试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测的物质是碘。

2、同学分组争论设计试验的方案。老师巡回视察,须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争论结果,组织全体同学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留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测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试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留意观测是否真的由固体径直变成了气体,而后停止加热再观测气体是否真的径直变为固体.

四、进行试验:

同学分组进行试验,老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同学汇报、沟通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涌现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同学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行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径直变成气态,汲取热量.物质由气态径直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同学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和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巩固提高:

1、巩固结论:全体同学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同学边读边想。

2、应用知识:先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同学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老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协作.同学未提到的例子老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同学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同学,鼓舞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改变,以及它们发生的须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讨论物理问题离不开试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2)、老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径直变成气态,汲取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径直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中学化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洁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试验的操作、观测、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约的防治方法。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峻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喜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同学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同学只知其重要,却又不非常清晰空气究竟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中学化学中接触详细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由于学校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淌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亲密,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自然物质;还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当地引导同学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究物质的神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同学熟识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那么的。同学对空气已有肯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学校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爱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亲密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爱护空气(污染与爱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简单引起同学学习爱好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讨论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学校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同学有肯定的知识基础。“从熟识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育同学的爱好。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同学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调查与争论,试验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漂亮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约的试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的确存在吗?

争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的确存在的试验或实例。

同学相互评价。

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放松心情,默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同学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同学的思维。

试验导学探究原理

(过渡)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解并描述拉瓦锡发觉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着名试验的原那么,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试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同学抢答以下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同学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试验,适时指导同学观测试验现象、记录试验结果。

听故事、思索问题:

拉瓦锡在试验过程中是如何发觉气体减削了1/5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试验,观测现象并实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知道试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同学自主的试验探究过程,体验试验过程中的胜利与失败。

观测记录分析争论

你在试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缘由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沟通一下。

引导同学从两方面来分析:

1、试验胜利,描述现象;

2、试验失败,查找缘由。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试验现象;

2、小结并沟通胜利的阅历;

3、查找并分析失败的缘由。

让同学在观测与争论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育科学观测、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技能。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立场。

分析争论

1、依据拉瓦锡的讨论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削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缘由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分组争论、沟通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缘由有:

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

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没有对试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

形成归纳总结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同学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育同学的规范表达技能。

观看课件

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

观看思索

通过课件,加深同学对空气成分的测定的认识

收:

分析争论

合:

得出结论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洁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让同学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掌控概念。

总结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让同学了解空气的成分。

中学化学教案3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同学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运用范围。

2、初步掌控依据化合价的改变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改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并描述〕对中学学习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回顾一下,详细的类型以及表达式。

〔板书〕基本类型反应

〔讲解并描述〕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争论〕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cuso4+fe=cu+feso4从中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分析〕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能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全部化学反应。

通过cuso4+fe=cu+feso4的反应说明中学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中学化学,我们曾经学习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2

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夺取cuo中的氧变成二氧化碳,而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氧,变成铜单质而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说明〕“氧化”与“还原”尽管表现不同,彼此对立,但它们相伴而生,同时进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设问〕请分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改变,争论氧化还原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分析〕

同时介绍一下,用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双线桥法。

书写步骤:

1、标出改变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3、箭头指向同种元素。

4、升价在上,降价在下。

从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uo中cu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cu单质中的0价,cu的化合价降低了,我们说cu被还原了;同时h元素化合价上升了,我们说h被氧化了。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物质化合价发生改变〔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上升,被氧化,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反应。

〔同学活动〕同理请分析:h2o+c高温==h2+co

fe+cuso4=feso4+cu

〔结论〕通过fe和cuso4的反应可知,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1)分析以下各反应中判断以下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哪个元素被氧化,哪个元素被还原?

1、caco3+2hcl=cacl2+h2o+co2↑

2、2h2o通电==2h2↑+o2↑

3、naoh+hcl==nacl+h2o

(巩固练习2)在3cu2s+22hno3=6cu(no3)2+10no↑+3h2so4+8h2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a、cub、nc、cu和sd、o和s

总结:通过化合价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

1、正确判断各反应和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改变。

2、凡是有化合价升价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关系。

中学化学教案4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改变,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省运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留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自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改变中能量的改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运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运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运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自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阅历,思索: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下列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自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繁复改变而形成的。使同学联系生活,关怀生活从已有的阅历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留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同学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