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B.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C.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D.C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2.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3.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下关于酿造52°二锅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发酵产物含量中52%是酒精B.酵母菌可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酿酒时的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菌液的浓度4.下列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结果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原理)步骤结果A基因重组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菌的提取物混合出现了R型菌和S型菌的菌落B同位素标记法标记人、鼠两种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并融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自身对照法将成熟的洋葱根细胞浸入高浓度(50%)的红色蔗糖溶液中细胞膜内出现红色D标志重捕法将已经统计数量且标记的小鼠放回原环境,短时间重捕统计结果与重捕时间有关A.A B.B C.C D.D5.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6.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浓度未达到饱和C.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浓度不足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不断降低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生产上要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8.(10分)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二、非选择题9.(10分)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____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导致的。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矮化植株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若________,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有关;若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科学家德迪夫将大鼠肝组织置于搅拌器中研磨,获得肝组织匀浆,然后检测匀浆中几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因此可作为溶液中酶量的反应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德迪夫判断这些水解酶位于一种具膜小泡内。1956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验证实,这种具膜小泡被命名为溶酶体。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水解酶是蛋白质,其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细胞器膜、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生物膜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提高植物的抗旱、抗逆性,主要针对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成分研究,还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净化。(2)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来进行细胞组分分离,相对于当时使用水或生理盐水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它避免了亚细胞成分分离过程中的粘着或涨破现象,结合图1,对图2中的蔗糖浓度分别为和作为提取液时出现的不同结果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噬是一个与溶酶体有关的严格调控下的细胞自身物质消化的过程,当衰老、损伤细胞器或错误折叠蛋白质较多时,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则是极低时均会触发自噬;反之则抑制。这种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调节。你认为上述调控机制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11.(14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的数量变化,A、B和C为HIV侵入后的不同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输血不当感染了HIV,在HIV侵入T细胞之前,通过体液免疫形成的___________能与HIV结合形成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同时一部分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使侵入T细胞内的病毒失去藏身之所最终被清除,即图中所示___________阶段。(2)B阶段,HIV快速繁殖,使T细胞___________而数量下降,血液中HIV浓度升高,但免疫系统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机体尚无症状,仍处于___________期。(3)C阶段,机体往往由于病原体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死亡。联系免疫系统的功能,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科学家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14C标记的14CO2,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离、鉴定光合产物。实验结果:若光照30s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C3、C4、C5、C6等);若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5s的光照后,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请根据材料分析下列问题:(1)卡尔文不断缩短光照时间,是为了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推理出CO2中C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样时,卡尔文和同事每次将小球藻放入热的乙醇中,从代谢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这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下丘脑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性腺产生的性激素又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使之分泌相关激素水平降低,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由图可知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详解】由图可知鸟类的繁殖活动受到日照长短的影响,日照长短是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到的,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因此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A正确;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B正确;B作用的靶细胞既有性腺又有下丘脑,C错误;C(性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D正确;因此选C。【点睛】能够把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知识迁移过来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在三大有机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选材时应主要选择鉴定物质含量高,且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为材料,以保证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详解】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正确;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都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在各自温度梯度下保温,然后再混合,相应温度梯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D正确。故选C。3、A【解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详解】A、酵母菌酒精发酵得到的并不是通常市场上见到的饮用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6-7%,一般需要蒸馏和浓缩,使酒精浓度达到50-70%,A错误;B、酵母菌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酿酒时的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C正确;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可检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从而检测菌液的浓度,D正确;故选A。4、B【解析】

1、基因重组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解】A、R型菌与S型菌的提取物混合,可形成R型菌和S型菌的菌落,这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利用荧光标记法标记人、鼠两种生物细胞膜的蛋白质并融合,可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C、利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内部出现红色,C正确;D、用标志重捕法统计小鼠的种群密度时,放回的时间短,小鼠没有混合均匀,短期内再捕会影响统计结果,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综合掌握生物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易错点是D选项中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5、B【解析】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B正确;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使细胞死亡固定在某个时期,可以找到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错误;D、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来,D错误。故选B。6、B【解析】

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还原氢和ATP,因此光的饱和点升高。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而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详解】A、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可能原因是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A正确;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饱和,B错误;C、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H]和ATP,因此,S2的光饱和点升高,C正确;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不足,还没有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D正确。故选B。【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7、B【解析】

分析曲线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也不断提高,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提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逐渐降低。【详解】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提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逐渐降低,A错误;

B、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减少,即脱落率随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不断降低,B正确;

C、生长素浓度较低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和叶片脱落率均增加,乙烯与生长素对叶片脱落不是拮抗作用,C错误;

D、由图可知,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成熟叶片脱落率,由于不同器官、幼嫩部位与衰老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降低了成熟叶的脱落率,但有可能提高了幼嫩叶或花的脱落率,此实验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农业生产,D错误。

故选B。8、C【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比较如表所示。有氧呼吸乙醇发酵(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葡萄糖→丙酮酸+[H]+能量(少)丙酮酸+H2O→CO2+[H]+能量(少)丙酮酸+[H]→CO2+乙醇

丙酮酸+[H]→乳酸[H]+O2→H2O+能量(多)【详解】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成水,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CO2和酒精,C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色氨酸非极性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喷施适量的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等量的燕馏水或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大致相同,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无关【解析】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脱落酸。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为矮化植株的株高;若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有关,则实验组植株的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若两者平均株高大致相同,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无关。【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0、核糖体核膜、细胞膜蛋白质控制物质进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当蔗糖溶液浓度为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反馈维持细胞内的稳态(或从物质、能量、结构角度作答,如:细胞“饥饿”状态下分解物质供能;分解后的物质作为细胞结构建构物质原料;有利于物质物质和结构更新等,)【解析】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在密度梯度介质(如蔗糖)中进行的依密度而分离的离心法,细胞各组分会依其密度分布在与其自身密度相同的液层中,从而进行细胞组分的分离。3、自噬作用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真核细胞通过形成“自噬体”用于清除细胞内聚物及受损细胞器,进而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一种途径。【详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酸性水解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是由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植物的抗旱、抗逆性主要与生物膜的蛋白质有关。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时的选择透过性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2)图1中,随着搅拌处理时长的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先增加后趋于平衡,说明搅拌会导致溶酶体破裂释放酸性水解酶,与溶液中反应物的接触量增加,导致酶活性增加,即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图2显示,随着蔗糖溶液浓度增加,两种酸性水解酶的相对活性降低,因为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说明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mol/L时,溶酶体膜破裂,酶溢出,与反应物接触的酶量最多。而蔗糖浓度为0.25mol/L时,接近溶酶体内浓度,酶溢出量极低,与反应物的接触量最少。(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当衰老、损伤细胞器或错误折叠蛋白质较多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极低时触发自噬;反之则抑制,这种调控机制属于反馈调节。与溶酶体有关的严格调控下的细胞自噬反馈调节机制,是真核细胞通过形成“自噬体”用于清除细胞内聚物及受损细胞器,分解后的物质作为细胞结构建构物质原料,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一种途径,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细胞组分分离、细胞自噬调控机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细胞组分分离与蔗糖浓度的关系,掌握反馈调节机制的意义,结合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作答。11、抗体沉淀A裂解(或被破坏)潜伏T细胞不断被HIV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丧失【解析】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在T细胞中会发生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这一系列的增值过程。当T细胞被攻击,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会导致人体的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丧失,使得免疫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