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_第1页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_第2页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_第3页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_第4页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多源信息类型不一致影响信息利用效率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传统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架构及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的软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关键词:多源信息;信息融合;软件开发多源信息融合是通过将多种信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互补与冗余信息依据某种优化准则组合起来,产生对特点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获得的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决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各类信息源给出有用信息的采集、传输、综合、过滤、相关及合成,以便辅助人们进行态势/环境判定、规划、探测、验证。数据格式统一是进行数据处理的前提。由于信息的来源多,数据格式类别差异较大,对于数据处理带来不便。多源信息融合软件能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信息整合,对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数据处理系统性能具有实用价值。1多源数据融合模型根据对输入信息的抽象或融合输出结果的不同,可以将信息融合分为不同的3级,包括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及决策级融合。作为数据级的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多源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形成有效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形成数据挖掘分析等处理工作的有效数据。数据清理是指去除源数据集中的噪声数据和无关数据,处理遗留数据和清洗脏数据,去除数据域的知识背景上的白噪声,考虑时间顺序和数据变化等。主要包括处理噪声数据,处理空值,纠正不一致数据等。数据集成就是将多文件或多数据库运行环境中的异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将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结合起来存放在一个一致的数据存储中。数据变换就是将数据变换成统一的适合处理的形式。数据变换主要包括平滑、聚集、属性构造、数据泛化和规范化等内容。2多源信息融合软件设计2.1软件架构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技术要求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向指定关系数据库进行可靠转换。就是按照指定关系数据库的表结构要求,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导入及格式转换问题。软件的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软件主要包括2个主要模块,多源数据预处理模块和数据导入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主要进行数据清理及格式转换,实现常用的数据(txt、xls、关系数据库等数据)转换为目标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格式。数据导入实现指定类型数据转换为指定结构数据。2.2关键技术为了保证多源信息软件的可靠运行,需解决数据类型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问题,以及数据转换的可靠性、可预制性、数据转换过程的可监督性问题。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虽然目前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数据转换功能,但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类型有限,对于新增类型数据,只能通过升级或更换数据库解决。即使对于支持类型的数据,有些情况不能实现正确转换,例如文本文件只能识别典型分隔符(制表符、空格等),不具有按指定分隔符实现转换功能。存在数据库版本问题,高版本数据不能直接转换低版本数据库数据。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需有管理员权限,但为了保证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不便于开放管理员权限,影响数据转换。模块化设计思想在类型转换中的运用就是通过建立统一的类型转换输入接口,对于新增类型数据的转换问题,只要将新增类型转换模块按照标准格式定义接口,就能实现新增模块的可靠增加,减少系统二次开发成本,有效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及扩展性。多线程机制是指在单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完成不同的工作,每个线程与其他线程并发执行。多线程适合执行占用大量时间的操作,执行区分不同优先级的任务,能够满足用户界面在将时间分配给后台任务时仍能快速做出响应的需求。由于需转换的数据量较大,使得数据转换时间较长,如数据不一致或不完整等问题将出现转换中断或数据遗漏等情况,所以及时了解转换进度以及实现异常快速响应对于保证有效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软件采用多线程技术解决数据处理进度、过程可见性以及及时进行异常处理等问题。软件通过实时显示转换进度及转换状态,有利于实现转换进度和状态的有效监督。对于数据转换异常,能够及时终止转换进程或者调整转换策略,保证数据转换的有效性。数据预处理获得的数据还需转换为数据处理所需格式的数据,即将转换的源数据可靠导入到指定格式的目的数据表。数据的可靠导入不只是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保证大量数据的导入,更主要是保证在人为终止、系统故障等情况引起异常的情况下,有效实现断点续导。基于任务管理的数据导入的思想是将数据导入分成导入任务创建、导入任务管理、导入进度监督、导入异常处理4个部分。其中导入任务创建就是确定源数据表导入字段与目的数据表相关字段的对应关系;导入任务管理就是实现任务名称,对应关系等任务相关数据源信息管理;导入进度监督就是展示导入任务的完成情况,即通过已导入的数据量与源数据总记录数量的比较,确定任务完成情况,有利于指导后期导入工作;导入异常处理就是根据导入任务异常结束情况,进行无效信息处理,保证有效进行可靠导入。基于任务管理的数据导入,保证了数据导入的完整性和可靠性。3软件性能及主要界面多源信息融合软件能够实现如下功能:(1)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向指定数据库的数据导入,有效地实现数据集成。(2)实现数据清理及有效信息提取。(3)实现断点续导,提高数据导入的可靠性。(4)方便新增类型数据转换模块添加,提高系统扩展性。系统的主要工作界面如图3-5所示。通过设置文本文件的分隔符,实现文本信息的有效分割,方便文本数据向数据库格式转换(见图3)。利用多线程技术,实时观察及控制数据导入和转换进度,保证可靠运行(见图4)。任务管理由于确定导入关系,保证导入进程可靠有序实施(见图5)。4结语未经处理的多源异构信息,严重影响数据利用效率。多源信息融合软件运用数据融合思想并结合实际需求,有效解决处理信息途径庞杂、资源分散、数据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于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韩崇昭,朱洪艳,段战胜.多源信息融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何友,薛培信,王国宏.一种新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21(3):241-244.[3]纪希禹.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ulti-sourceInformationIntegrationSoftwareZhangYunfeng,LuCanju,LiChao(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te,Hefei230037,China)Abstract:Multi-sourceinformationisalmostincoherence.Thisproblemaffectsinformationutiliz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multisourceinformationfusionmodel,informationintegrationsoftwareisdesignedanddeveloped.Thesoftwarehascertainpracticalvalue.Keywords:multi-sourceinformation;informationintegration;softwaredevelopment南昌市市科技局科技与攻关统一信息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南昌大学目录TOC\o"1-3"\h\z一、选题的必要性 3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3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4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6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6二、技术方案论述 71、项目技术关键点或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72、项目技术方案论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83、项目技术质量指标: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等 94、分阶段描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目标 95、项目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和投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10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111、项目技术来源 11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11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技术人员总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11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12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12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131、预期市场需求 132、预期盈利水平 133、预期产业化前景 13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14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5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52、对资源利用情况 153、对人才培养情况 154、环境影响及效益 16一、选题的必要性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现在是全球化时代,需要信息进行流通与共享。目前我国发展比较快速的领域,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物流等,它们都需要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信息进行传递、处理与共享,这些信息可能是存储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这样数据交换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需求就非常迫切。对信息共享的“就事论事”的解决方案出现了很多(可见下节介绍),它们没有统一标准、复杂混乱、难于维护等缺点。这是限制我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领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目前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化,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推进政策。同时,也为规范发展及标准的统一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如电子政务方面,2002.5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出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了规范。在该标准中,还对信息交换及元数据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另外,在物流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第二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联合运输,并进入了综合的现代物流阶段(有人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它们是需要将社会上各种物流资源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进行集成,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它们将突破信息局限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流动与处理,而是要集成不同的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第二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等形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已经联合发布了《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文件精神,建立统一、科学、完整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随后今年国家标准委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编制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21年发展规划》。该《规划》从我国物流业和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出发,旨在密切物流各相关产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的衔接,推动物流业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当前社会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解决物流标准管理分散、标准体系不统一,制修订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本项目就是研究在满足统一标准的框架与大环境下,通过科技攻关,设计和实现一套通用的统一的信息交换系统,使其能在电子政务、物流信息化等领域进行应用与推广。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得系统彼此独立,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由于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原因,目前国内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大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它们各自完成相应的特定功能、保留一定的信息资源。由于这些单位和部门之间并没有一套很好的信息共享、同步更新的机制,使得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并降低了工作效率。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向深度与广度方向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与物流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和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能进行协同处理工作,完成目前更大范围内业务处理应用。所以,信息资源共享是目前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人们信息化不断追求的目标。针对上述问题,重新开发已经存在的业务应用系统显然是不可行和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另外开发一个信息交换系统来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人们传统的做法是开发针对特定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EDI)来实现。但是在某些应用领域中,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及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如医疗信息化的基于HL7的交换产品)。本项目就是根据这些技术,在元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应用范围更广的、基于统一模型的信息交换,并对其体系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在实现信息系统之间连接与共享方面,国内外采用传统的技术包括:数据交换(EDI)技术、可信总线法和适配器法、数据仓库技术等。下面就对这些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专门开发数据交换接口该方法是根据用户自己的具体要求及用户的具体应用系统,通过手工编程开发专用的接口来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但是这种方法的开发工作量是巨大的,且如果某个单位的信息应用系统发生了变化,则相应的接口都要进行调整。根据一项统计调查,世界上每年花在应用接口上的开发与维护费就占全球IT投资的30%以上。总线和适配器技术在上述专门接口的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总线和适配器法,即各个应用系统通过适配器与总线相连,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在总线上,点与点之间交换是对等的,通过总线,应用之间的维护、信息过滤已经容易得多。但是,由于个人、企业、政府部门都是用已有的工具或系统设计表格、填写表格、审批表格,所以信息的格式、描述方法、传递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异构数据源环境下,要进行信息交换,特别是实现电子政务方面的信息交换应用还是十分困难的。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具有面向主题的数据交换的功能。它能支持决策,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且能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的进行有效集成。但这些主题数据是具有较长时间且具有战略性定义的主题,它不能满足实时的、各种业务类型的数据。目前已经出现了基于元计算的信息资源共享与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的概念。我国实现信息系统信息交换与连接还主要是上述前两种方式。数据仓库的面对的主要是具有较长时间且具有战略性定义的主题数据,但不是如电子政务系统所要求的实时的、各种业务类型的实时数据。所以数据仓库技术也不能完全满足信息系统连接的广泛的实际需求。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是更广泛意义的资源共享概念,是网络上所有资源(硬件、系统软件、信息与知识资源)的集成。基于统一的信息交换技术与模型,实现信息系统连接与信息共享,国外发达国家从研究到产品化都走在前列。最典型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HL7(网络交换层第7层(应用层)以病人医疗信息为主题的HealthLevel7-HL7标准),但我国HL7的引进与创新还是起步与初级阶段。从相关查询国内有北京中网公司、深圳黎明等公司在研发基于应用层的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信息系统之间无缝连接的产品,但他们在面对主题的统一数据表示方面不够,生产的产品侧重于交换安全方面。也没有在信息与知识的表示方面能从统一到专用,从个性到标准转换的灵活机制。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虽然有一些技术实现系统之间连接,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缺陷,不能满足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系统的连接的理论及该方面的成果与应用据查新国内外还比较缺乏。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电子数据的数据,它能体现某电子数据的逻辑关系并包含其各种规则集。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的电子数据都可以对应一个由元数据组成的模型。应用系统中一个实际的电子数据,其语义通过其数据模式确定下来的,而其数据模式又是由其元数据所定义的。通过元数据与电子数据之间的定义关系以及电子数据元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先对它们的元数据进行集成,最终实现信息交换与信息资源的共享,这就是基于元计算的信息资源共享。本项目的先进性是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灵活的、平台无关的元信息模型及流程处理模型,设计一套通用的、能适合各项标准的、面向主题的统一信息交换机制并进行实现。从而各种具体的应用系统可以利用该信息交换系统进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本项目将对数据交换、信息交换领域,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应国家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模型驱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的发展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本项目已经做了许多前期工作,有一定的进展。如在国家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相关的标准的研究;基于元信息模型的统一信息交换的现状与前沿技术的研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该项目总体系统设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有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如:牛德雄等著的“基于统一信息交换模型的信息交换研究”在国家核心刊物“计算机工程与应用”(CN11-2127/TPISSN1002-8331)2005年7月第21期发表;牛德雄著的“ResearchandDesignofUnifiedInformationExchangeCenter”在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SemineronEngineeringEducationCooperation&AcademicResearchforChinese-FrenchUniversities(北京:兵器出版社,ISBN7-80172-421-6)上发表。同时,本项目小组还与江西长运物流公司就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的需求方面做了调研。在项目处在研发阶段,该项目具体在总体设计阶段。二、技术方案论述1、项目技术关键点或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该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基于平台无关模型的信息交换技术。该平台模型是提供了各种功能与接口的模型,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建立统一元信息模型。它包括规范与科学的政务叙词表、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表,和数据模型定义、数据抽取规则、映射转换规则、主题定义、资料分类和维护定义、决策模型定义等。统一信息交换系统中的各功能部件,都是围绕XML标准统一表示的信息进行管理与实现。由于信息交换标准统一,从而有利于标准化和信息互连。应用层统一信息交换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应用系统之间按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应用系统内部依靠接口提供服务。统一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与老系统在元数据层面上及应用层面上的集成。根据用户实际情况灵活配置,满足不同行业的数据表示要求。采用业务接口注册机制,数据对外共享接口可以随需应变,并能使整个系统各部分能灵活配置,协同工作。对业务数据库对外接口可配置,从而大大减少开发工作量。系统可以分步、分模块实施,各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装与拆分。该项目的创新点包括:基于平台无关模型的信息交换技术。该平台模型是提供了各种功能与接口的模型,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平台无关模型是对系统高层次的抽象,是通用的且不包括任何与实现技术相关细节信息;特定平台模型是跟特定平台相关的模型,是具体使用的。在具体实现时,首先使用平台无关的建模语言来搭建平台无关的模型,然后根据特定平台和实现语言的映射规则,将平台无关模型转换以生成平台相关的模型,最终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建立统一元信息模型。即利用元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和信息中心的元信息模型,它是一个元数据库。它包括规范与科学的政务叙词表、数据模型定义、数据抽取规则、映射转换规则、资料分类等。应用层统一信息交换模型。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注重网络信息交换国际OSI七层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在这个模型中,应用系统之间按应用层协议进行通信,应用系统内部依靠接口提供服务。统一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与老系统在元数据层面上及应用层面上的集成。该项目完成,将达到国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2、项目技术方案论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系统大部分技术关键,如可组装与集成性,通用设计模块化的、灵活的基于多层结构的软件体系来实现。在中间层中,设计了许多专业的应用程序接口,可以对许多应用模块进行集成与拆分。在统一表示数据方面遵循XML标准表示共享数据及元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围绕主题,建立全面完整的主题叙词表,对所有入库资源进行科学标引、描述与分类,通过叙词严格的语义内涵和位置关联,建立所有资源在主题层的映射关系。通过翻译功能翻译成标准的大家都可“理解”的符合统一信息表示的标准格式主题内容,实现在应用层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集成。基于XML设计统一的面向主题的信息与知识表示结构,并设计不同业务系统到通用模型的映射模型及服务与工作模型,以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互通。XML作为复杂的数据结构的表现形式,具有可扩展定义及跨平台的特点。基于XML技术与标准的数据处理,根据XML解析器及编程实现,将关系数据库记录转换成XML格式的数据,以供加工处理、传递、交换与共享。同时,可以将不同系统提供的XML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本系统数据库中的记录。具体的开发流程:以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现实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技术演练→原型开发→试用→发现与提出问题→继续完善→实际应用,及上述过程的循环。最后进行产品集成、最后到实际应用进行推广。采用建模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总体上以原型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但完散理论体系及实际应用模型;每个阶段根据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各个阶段的控制与管理。系统采用基于三层结构(或称多层结构),并在中间层开发中间件或服务程序,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3、项目技术质量指标: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等本项目将创建统一的信息资源编码体系及统一信息表示格式,满足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统一的标引、描述与分类的要求。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著,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2002年5月颁布的“电子政务数据元(第一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等标准。在元数据表示及元语言方面将满足XML标准。每个阶段的开发与实施流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系统实施、用户培训、维护与升级等过程。在每个过程的实施时,严格按照软件开发与实施的ISO9000的质量控制,分步骤、分过程地进行组织开发,做好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实施、维护的过程化控制。4、分阶段描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目标具体的按年度分阶段的项目执行过程目标如下: 2006年度上半年(2006年1到6月):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整合内容的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国家信息交换标准;面向主题的元数据模型的研究、分析与设计;统一信息交换体系结构的设计;统一信息交换模型的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该阶段的预期成果是研究设计出面向主题的元信息模型的原型,并面向该模型进行统一信息交换模型及系统的设计。2006年度下半年(2006年7到12月):统一信息交换系统的开发实现;系统的测试;系统试用;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统一信息交换的试运行;进一步完善,并进行推广;总结研究成果,结题。本阶段的预期成果是面向该模型的工作模型的实现。并在研发出一套统一信息交换系统的情况下,指导实际的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完善。最后通过总结的成果及并结题。5、项目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和投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见附表)。该项目首期总投资额约为12万人民币。用于该项目的南昌大学已完成项目投资5万元,用于有关的设备、场地费。该项目须新增投资7万元人民币,用于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应的流动资金的开支。在已经有的固定资产的基础上,新增固定资产购置PC服务器一台,三台微机及相关网络设备与正版软件,约3万元。新增服务器用作Unix服务器,用以建立异构型网络系统,用于该项目实现在不同系统平台的信息交换与集成环境下的模型实验。新增流动资金4万,其中用于调研、资料、鉴定、耗材2万;南昌大学新增自筹2万用于管理费、水电费、劳务费等。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见附表。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1、项目技术来源项目由项目组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指导规范及市场需求自主研发。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该项目组的实验与检测条件可利用南昌大学计算机系现有教师与研究生机房,其中可支配的专用服务器1台及微机5台。在技术管理方面,项目小组严格按照ISO9000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进行阶段性控制,分若干开发与实施小组,进行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每个小组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评审,如果经过审查,没有完成好,不能开始进行下一个阶段,并要找出原因。对各个程序员开发的程序,经过严格的测试。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技术人员总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南昌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江西省与教育部实行省部共建的高校。1997年学校被正式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12月,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决定共建南昌大学,并签署了省部共建协议,使学校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截止2004年10月,原南昌大学有专任教师1496人,其中正副教授791人,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42人,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5%。目前南昌大学已经与原江西医学院合并,在规模上与层次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开发人员及专业结构见下表:序号姓名分工专业所在单位1牛德雄课题负责人、总体规划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2林仲达管理咨询、需求分析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3周明建分析研究、总体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4张文全分析调研、系统测试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5任燕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6洪胜华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7伍军云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8邬昌兴详细设计、程序编写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9王员云详细设计、程序编写计算机应用南昌大学项目小组中,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3人,占33%,中级职称的有2人,占22%,初级职称1名。其中,成员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人,硕士学位的有2人,现在在读的研究生有3名。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南昌大学无偿提供给该项目小组的计算机等固定资产的费用5万元,水电及管理方面的费用2万元,合计7万元。通过南昌市科技局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资助5万。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1、预期市场需求随着国内各个行业特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与集成将是大势所趋。江西省目前正在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物流行业将是经济发展的瓶颈,物流信息化将是关键中的关键。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信息在不同领域中的传递。另外,国家正在进行推广电子政务,它也需要将不同的政务系统、各种应用系统进行互连互通,这里有许多对信息交换的需求。所以该项目的市场需求预期将非常巨大。2、预期盈利水平本项目拟投入12万元成本用于研发如果一年能实施2套,每套3万元,则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首期投资回报率为50%。全省范围或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行业、电子政务领域如果得到推广,则后期的相关应用的产品及服务的利润空间更大。企业使用该项目的产品,企业不需要重新更换系统,就可以集成到一起,进行信息交换,避免了重复投资的浪费。利用本产品同时可以节约在维护数据交换的成本开支,按权威部门的统计,传统的数据交换维护成本占信息化成本30%计,该产品的使用将为企业减少非常多的开支。所以本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3、预期产业化前景我们已经与江西长运物流公司进行了良好的项目合作。江西长运物流公司在江西物流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先进性。我们可以首先与其进行实施,如果成功,南昌市有几十家物流企业,他们是具有该项目成果的需求单位。另外,物流企业与主管部门、办证机关也有信息的交流,这些是电子政务的范畴,他们也会该成果具有非常大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可见的,另外,在其他行业的信息化方面,需求也非常大。该项目的市场需求很大,前景乐观。从本项目小组挑选出精干的成员联合其他公司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可以首先选择江西省一个有实力的物流公司进行实施与试用,待产品成熟后则在其他物流公司进行推广。本产品还可以适应电子政务及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当条件成熟,可以推出电子政务版,在电子政务领域进行推广。如果上述推广效果比较理想,则可以成立相应的组织,进行产业化。该产品的产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销售产品;另一方面是进行咨询与实施服务。在产业化过程中,由于首先已经有使用客户,则启动资金及样板工程都具备,对今后的推广与产业化方面会起到推动作用。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在建立统一信息交换系统方面,项目负责人已经做了许多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在建立统一的主题词表的逻辑结构、设计统一元信息模型时是针对具体行业的实际应用进行提炼与抽象,但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存在适应性方面的风险。该风险可以在对具体行业进行实施时,纳入该行业的具体需求,并对其进行完善。在满足标准的应用方面,由于企业贯彻标准的程度与认识等方面,会导致项目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行业信息交换的标准的建立与推广(如国家已经颁布了电子政务信息交换方面的国家标准)。我们已经对该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本项目研究的实现方法、技术路线正是服务国家的对该方面的要求。我们将加大力量对该方面的内容及应用进行研究与引进,依托南昌大学的雄厚的科技优势,并积极与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研发,将会减少该方面的风险。在统一信息的信息表示的技术方面,由于基于XML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成功应用方面非常多。基于XML建立统一信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交换,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应应用层信息交换有国际医疗信息系统交换标准HL7可借鉴。另外,由于我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较发达地区晚,我省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对其需求的迫切性方面导致其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在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的应用方面,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物流以及其他许多信息化的建设都有该方面的需求,我省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这方面的风险将越来越小。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该项目的能为企业及政府部门解决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能为更为广泛的用户所共享。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不但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电子政务、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成老系统,减少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及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具有非常大意义。本项目对于物流企业,可以扩大企业的服务范围,不但增加企业的收入,改善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对于政府部门,通过信息交换使得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还能使政府部门能科学地进行分析,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快速地做出应急反应。所以本产品不但在经济效益方面是巨大的,而且该项目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2、对资源利用情况本项目研究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正是为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节省已有的投资服务的。该项目将能集成老的遗留系统,并共享与利用其上的信息资源,重复使用这些已有的资源。本项目将对其他行业的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连接,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3、对人才培养情况我们研发小组具有不同层次的结构,并有一些研究生参与。本项目的研发与科技攻关,包括理论研究、调研、分析、设计、开发实现、测试与实施等许多环节。这些环节中,除了项目的内容进行研发工作外,还能在各个方面的对这些人才进行锻炼与培养,使得他们分别成为熟练的项目管理人员、分析设计人员、测试人员、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及理论研究人员等。4、环境影响及效益本项目不对环境产生影响,没有污染问题。下载需知下载需知★本站上传的文档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以分享为目的,为有需要者提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提出指正,及时与网站客服联系,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如属实,网站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立即删除相应下载链接页面并将文档删除。★本站上传的文档,在文档排版上进行过整理,并未对内容进行增加或删除,因此,本站并不保证文档质量,因此下载之前,务必先预览一番,因为预览与下载的内容完全一样,所以如果发现内容有问题,请不要下载。★下载后的word文档均可进行复制、编辑,没有密码保护,PDF格式均可转换成word,PPT文档可直接进行修改。因上传需要对文档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有可能不能正常阅读或是下载后不能编辑,遇到这种问题,可以留言,留下邮箱地址,我们会把原始文档发送到你的邮箱。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也逐步由模拟走向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安全系统中最关键的子系统。系统通过遥控摄像机,直接观察被监视场所的情况,同时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情况进行同步录像。另外,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它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视频监控系统能在人无法直接观察的场合,适时、清晰、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在现代化管理中监控的最为有效的观察工具。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全数字化、全网络化的系统,可以同现有的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方便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在控制中心,只要有一个工作人员操作,就能够观察多个被控区域,以及远距离区域的监控功能。视频监控系统由实时控制系统、监视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实时控制系统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反馈的功能;监视系统完成对各个监控点的全天候的监视,能在多操作控制点上切换多路图像;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各类所需信息的采集、接收、传输、加工、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关键词:视频监控;采集;传输AbstractAlongwiththetechnicaldevelopmentofmodernelectronics,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alsograduallyfromimitatethealignmentnumeraltoturn.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isAnnetodefendtheimportanceintherealmtoconstitutethepart,isinallsafesystemsmostthesub-systemofthekey.Thesystempassestheremotecontrolcamera,thedirectobservationiskeepwatchontheamenitycircumstance,atthesametimecaniskeepwatchontheamenitycircumstancecarriesonrecordingtheelephantsynchronously.Moreover,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canalsowithguardagainstthefttoreporttothepolicethesystemetc.othersafetechniquesguardagainstthesystemtomovethemovement,usingasafetytoguardagainsttheabilitytogetthewholeexaltation.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abilityatthesituationthatpersoncan'tobservedirectly,welltimed,portrait,reallyreflecttobekeepwatchonappearanceofcontroltheobject.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hasbecomethemostvalidobservationtoolsuperviseandcontrolinmodernmanagement.The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isakindoftotalamountwordturn,thewholenetworkturnofsystem,canthetogetherexistingmulti-mediasystem,thecontrolsystemandtheinformationsystemsgather,carryingouttheshareofthedataandinformationinthecontrolcentreexpediently,theoperationofonlyastaffmember,canobservemaniestoiscontroldistrict,andlong-distanceleavethesupervisionfunctionofthedistrict.Videofrequencysupervisionsystemfromsolidthehourcontrolsthesystem,surveillancesystemandmanagementtheinformationsystemconstitute.Thesolidhourcontrolsthedataforsystemtocompletesolidtocollecttheprocessing,saving,thefunctionofthefeedback,keepwatchonthesystemcompletestheall-weathersurveillancethatorderstotheeachsupervision,theabilityisoperatingcontrolpointmoreupcutovermanyroadpictures,Managetheinformationsystemcompleteseachkindoftoneedtheinformationtocollect,receive,transmit,process,handle,isthewholecontrolcoreofsystem.Keywords:videosupervisionsystem;collecting;transmit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引言 51.2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5第二章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和分析 72.1视频监控系统概论 72.2设计原则 82.3系统功能构成 92.4视频监控系统内容结构 10第三章系统开发工具 133.1VisualBasic的特点 133.2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133.3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143.4VB的控件 143.5代码模块 16第四章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 184.1窗体的属性 184.2系统程序的结构 184.3图像的处理 204.4图像的显示 254.5图像的记录和回放 274.6用户权限设置 31第五章系统的实现评价及期望 335.1系统测试过程 335.2实现结果 355.3系统评价 355.4系统的不足和期望 35结束语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第1章绪论1.1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这种系统的应用在我国发展极快,市场竞争激烈。在本次设计中,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以下几部分组成:图像信息的采集和预览;对采集画面的简单控制以及存储和回放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整个系统的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一般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简单介绍这种技术的发展趋势。1.2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九十年代初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视频的采集和处理,利用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实现图像的多画面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这种基于PC机的多媒体主控台系统称为第二代数字化本地视频监控系统。九十年代末,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快速提高,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步入了全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称为第三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第三代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色,引发了视频监控行业的技术革命,受到了学术界、产业界和使用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制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由于视频控制系统应用领域广泛,而且发展迅速,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推出了数字控制的模拟视频监控和数字视频监控两类产品。前者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中型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后者是新近崛起的以计算机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解决了模拟系统部分弊端而迅速崛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第2章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和分析2.1视频监控系统概论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高新技术产品日益增加和完善。各行业为了提高和完善生产、管理水平和增加竞争性,都争先采用完善的高新技术产品,视频监控系统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之一。视频监控系统是管理人员高质量管理的理想工具;也是公共安全、防盗防范必不可少的强有力的得力助手。利用它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实时监视可视区域,做到控制现场实际工作现状,实时快速的反映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便于管理者及时应付处理突发事件等。

为了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按照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并结合现代化需求的特点,本文采取先进合理的设计思想和较为完善的设备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力争做到电子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完美结合。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在系统整体功能设施配备时依据功能齐全、实用、使用方便、质量可靠、技术先进具有扩容能力;认真分析各系统产品的价格、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据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原则,采用主流产品;按系统整体安全性高、性能稳定、可维护性故障少、系统操作简单的原则进行系统集成。总之要体现先进实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总体设计思想。

2.2设计原则在视频监控系统时,主要遵循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先进性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既满足当前的需求,又兼顾未来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先进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2)规范性

视频监控工程,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作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使用方存档。

执行的主要规范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3)实用性和可扩充性

在设计本监控系统方案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目前需要和将来长远利益。首先满足其基本功能需要,达到经济实用的要求,又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可扩充性,充分保护现有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系统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在没有标准与规范的情况下,要参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制订相应的标准与规范。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并尽可能采用开放技术和国际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符合国际上各种开放标准。(4)可靠性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采用最优化的方案。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服务等方面,充分满足可靠性的要求。(5)应用的广泛性为了提供使用者(在过程监视中,一般指管理人员及各级领导者)的监视区域(生产区域)以外场所的远程监视的需要,只需在现有的机器上安装应用软件或直接使用标准浏览器(不需任何安装),即可实现此需求。2.3系统功能构成本套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录制和视频回放两大功能模块构成。为防止其它非管理人员随意的进入、退出系统,随意的对一些摄像头参数进行修改,设计时在这两个模块中加入了一个权限加密模块。其中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不但可以用来实现摄像头的图像预览,以及视频的存储等功能,而且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中还可以对预览图像的大小、摄像头所采集到的视频信息的存储大小,摄像头的亮度、曝光度和颜色等进行设置。而且在视频监控录制模块为了不让其他人员随意的更改这些设置和随意的退出本套系统还应在本模块中加入权限设置密码。而在回放系统中为了不让其他非管理人员随意对历史的视频信息进行浏览,因此,在进入回放系统之前应设置一权限密码,若密码不正确者不能进入到回放系统中。本套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的两个方面:(1)监控功能①具备2屏同时预览功能;②用户权限密码管理,保证系统安全;③视频信号的丢失报警;④对视频信号进行高密度的压缩处理和记录处理;⑤按钮式管理界面,使用方便;⑥能实现对历史纪录的查找和回放;⑦WindowsXP操作系统,系统更加稳定可靠。(2)存储功能:①可以支持两个IDE硬盘,每个IDE硬盘的容量可达120GB;②硬盘文件系统同DOS兼容,可以在PC平台上操作;③硬盘上文件可以选择循环记录和非循环记录;④管理主机可以通过网络播放网络硬盘录像机上记录的文件;2.4视频监控系统内容结构视频信号处理部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在监控点设置视频信号采集用的摄像头;将摄像头摄取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电缆联入从事监控活动工作的控制室;在各个控制室利用视频分频设备及信号放大设备将视频信号分频放大处理后,一组信号用于现场的视频监控使用,另外的信号向其它控制室或调度室的信号提供;现场监控用的信号通过画面分割器或矩阵控制器与工业用电视监视器相连,完成现场的视频信息的监控目的。在调度室利用视频2分频设备将视频信号2分频处理后,一组信号用于调度室的综合视频监控使用,另一组信号提供给数字信号处理部分进行处理。图2.1系统结构示例图视频监控系统是由监控点和监控中心等组成的,它的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图2.1所示。正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当监控点的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息通过电缆线传到监控室,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屏上的预览图像来了解现场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与此同时监控室的控制人员还可以对摄像头所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录制存储,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控制监控点的每一个摄像头。并对其进行各种操作,如摄像头的转向、摄像头的取景范围等。管理人员还可以对摄像头的参数如亮度、曝光度和颜色等进行一系列的设置。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监视器所了解到的情况来指导现场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对外界发出警告或报警。如果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视频服务器之后,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远程监视权限。而管理人员则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只要使用PC机或笔记本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或宽带接入方式接入PSTN网或Internet国际互联网,就可以即时观看各个监控点的图像,以便掌握监控点的详细情况。因此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当管理人员需要某一天的监控录像时还可以调用监控的历史记录,来进行查找、回放以便于了解当时所发生一系列的情况。第3章系统开发工具3.1VisualBasic的特点VB是从BASIC发展而来的,对于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而言,VB是目前所有开发语言中最简单、最容易使用的语言。作为程序设计语言,VB程序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可视化的设计平台(2)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3)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4)结构化的设计语言(5)充分利用Windows资源(6)开放的数据库功能与网络支持3.2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传统的编程方法使用的是面向过程,按顺序进行的机制,其缺点是程序员始终要关心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处理Windows环境下的事件驱动方式工作量太大。VB采用的是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程序员只需编写响应用户动作的程序,如移动鼠标、单击事件等,而不必考虑按精确次序执行的每个步骤,编写代码相对较少。另外,VB提供的多种“控件”可以快速创建强大的应用程序而不需涉及不必要的细节。VB使用的“可视化编程”方法,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简化版。在VB环境中所涉及的窗体、控件、部件和菜单项等均为对象,程序员不仅可以利用控件来创建对象,而且还可要建立自己的“控件”,这是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新概念。3.3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对象的属性每个对象都有一组特征,称之为属性。不同的对象又不同的属性。在可视化编程中,每一种对象都有一组特定的属性。有许多属性可能为大多数对象所共有,还有一些属性只局限于个别对象。每一个对象属性都有一个默认值,如果不明确地改变该值,程序就将使用它。通过修改对象地属性能够控制对象的外观和操作。对象的事件事件就是对象上所发生的事情。在VB中,事件是预先定义好的、能够被对象识别的动作,不同的对象能够识别不同的事件。事件过程是一段独立的程序代码,它在对象检测到某个特定事件时执行。对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仿佛就是要执行的动作。VB的方法与事件过程类似,它可能是函数,也可能是过程,它用于完成某种特定功能而不能响应某个事件。方法只能在代码中使用,其用法依赖于方法所需的参数的个数以及它是否具有返回值。3.4VB的控件控件是VB中预先定义好的、程序中能够直接使用的对象,每个控件都有大量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可在设计时或代码中修改和使用。利用控件编程使程序员免除了大量重复性的工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开发工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VB中的控件通常分为3种类型:(1)内部控件。在默认状态下工具箱中显示的控件都是内部控件,这些控件被“封装”在VB的*.EXE文件中,不可从工具箱中删除。如命令按钮、单选框、复选框等。(2)ActiveX控件。这类控件单独保存在*.OCX类型的文件中,其中包括各种版本VB提供的控件,如数据绑定网格、数据绑定组合框等和仅在专业版和企业版中提供的控件,如标准公共对话框控件、动画控件和MCI控件等,另外也有许多软件厂商提供的ActiveX控件。(3)可插入的对象。用户可将Excel工作表或PowerPoint幻灯片等作为一个对象添加到工具箱中,编程时可根据需要随时创建。工具箱中的每个控件都用一个图形按钮来表示,主要包括并用到表3.1中列出的20个内部控件。表3.1常用的内部控件图标说明图片框(PictureBox)控件――用于显示图形文件或文本文件,也可以作为其他控件的容器标签(Label)控件――创建一个标签对象,用于保存不希望用户改动的文本文本框(TextBox)控件――创建用于显示和输入数据的文本框对象,用户可以在其中输入或更改文本框架(Frame)控件――用于美化其他控件并提供分组功能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控件-创建命令按钮对象,用于执行命令复选框(CheckBox)控件――创建复选框对象,允许用户选择开关状态,或显示多个选项,用户可从中选择多个选项选项按钮(OptionButton)控件――创建选项按钮对象,用于显示多个选项,用户只能从中选择一个选项组合框(ComboBox)控件――创建组合框或下拉列表框对象,用户可以从列表项中选择一项或人工输入一个值列表框(ListBox)控件——创建列表框对象,用于显示供用户选择的列表项。当列表很多,不能同时显示时,列表可以滚动水平滚动条(HScrollBar)与垂直滚动条(VScrollBar)控件――用于提供简便的定位。还可要模拟当前所在的位置计时器(Timer)控件――创建计时器对象,以设定的间隔捕捉计时器事件。此控件运行时不可见驱动器列表框(DriveListBox)控件――显示当前可用驱动器,供用户选择目录列表框(DirListBox)控件――显示目录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列表框(FileListBox)――显示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名列表,供用户选择形状(Shape)控件――创建形状对象,设计时用于画各种类型的形状。可以画矩形,圆角矩形,正方形,圆角正方形,椭圆或圆线条(Line)控件――创建线条对象,设计时用于在窗体上画各种类型的线条图像(Image)控件――创建图像对象,设计时用于在窗体上画各种类型的线条数据(Data)控件――用于连接数据库,并在窗体的其他控件中显示数据库信息OLE容器(OLEContainer)控件――创建OLE容器对象,用于把其他应用的数据嵌入到VB的应用程序中3.5代码模块在建立VB的应用程序时,应首先设计代码的结构。VB应用程序的结构通常如图3.1所示:图3.1VB应用程序的结构图VB将代码存储在3种不同的模块中:窗体模块、标准模块和类模块。第4章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4.1窗体的属性通过修改窗体的属性可以改变窗体内在或外在的结构特征,控制窗体的外观。通常用的窗体属性如表4.1所示。表4.1常用的窗体属性属性用途Name决定窗体的名称,同时也是磁盘上窗体文件名,扩展名为.FrmCaption决定标题栏中显示的文本BackColor用于确定窗体的背景颜色Bodestyle用于决定窗体的边框风格ControlBox决定窗体是否拥有控制菜单MaxBotton决定窗体标题栏中是否具有最大化按钮Movable决定控制窗体是否可以移动Window通过取值决定窗体是正常、最小化还是最大化状态4.2系统程序的结构随着电视监视器材、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图形监视系统在电视系统或监控场所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用图形来实时显示被控对象(摄像机、终端设备等)在操作过程中的状态,具有清晰明了、形象直观且可以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它比数字仪表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多,因此使现场监控人员的工作方式得到了改进,效率也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由实时控制系统、监视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实时控制系统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反馈的功能;监视系统完成对各个监控点的全天候的监视,能在多操作控制点上切换多路图像;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各类所需信息的采集、接收、传输、加工、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由于VisualBasic在界面制作上的优越性,我们采用VisualBasic来进行系统的快速开发。本系统必须对硬件进行实时监视控制,从而实现监控功能。VB应用程序VB应用程序控件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底层硬件图4.1VB访问底层硬件的实现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主控模块监控模块回放模块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主控模块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捕捉视频设置设备设置报警打开视频时间选择快进快退图像处理监控模块回放模块退出模块退出系统图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