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_第1页
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_第2页
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_第3页
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_第4页
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青春理想类素材---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目录:01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02青春绽放在创新赛场03青春力量驱动长沙发展04青言青语学党史05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正文:01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举办红色专项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川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6日

01版)这是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青春对话、一场追寻红色信仰的青春之旅、一场赓续红色基因的青春接力。在四川,四川大学学子追溯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路线,“对话”王右木、吴玉章、杨闇公、郭祝霖等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梳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四川大学及四川各地的早期传播路径;在湖南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学子沿循着青年毛泽东的红色足迹,从湖南省立图书馆到湖南第一师范,从新民学会到修业学堂,在青春脚步的求索中厘清青年毛泽东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在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子寻访着红旗轿车的诞生、发展历程,在一辆辆见证着历史的红旗轿车实物前,切身感受着中国汽车行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南京、西安、扬州,南京大学学子跟随着一个个基层共产党员的平凡步伐,聚焦中国基层党员面貌,用影像记录着一个个“九千万分之一”可爱、可敬的党员形象。……这是一场场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信仰”对话。自今年1月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启动以来,广大高校团组织、省级团委分别组织发动、开展交流、展示分享,1.7万多个项目参与了全国的交流比拼,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寻找心中的答案100多年前,当时偏处中国西南一隅、信息闭塞的四川,马克思主义是从何时传播的?是由谁最早带入四川的?传播有着怎样的一条路径?在专业学习中,这些问题引发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叶子的思考和关注。虽然文献书籍上有着记载,但叶子想通过自己的脚步重走这条路线,去实地感受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寻找马克思主义在四川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的答案。“我们梳理了两条调研脉络,第一条是选取川大校友王右木、吴玉章、杨闇公的历史事迹,梳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大学的传播概况及奠基作用;第二条是选取川大学生袁诗荛、廖恩波、郭祝霖,了解他们分别在学校、工厂、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作用。”叶子说。一路调研,叶子和团队成员先后奔赴成都、绵阳、自贡、眉山等地,走进王右木纪念馆、四川大学校史馆及档案馆、自流井老盐场遗址、公义场社区、袁诗荛纪念馆等地,行程1200余公里,走进历史的文字、影像和发生地,寻找答案。1920年,王右木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并于1922年创办《人声》报,启蒙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吴玉章担任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创办《星期日》报刊,积极宣传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1924年,杨闇公组建“中国青年共产党”,成为四川地区党组织的前身……四川地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脉络清晰了,答案找到了。叶子说,在采访郭祝霖的侄子郭崇虎时,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今年95岁了,我一生都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在郭崇虎老先生拿出党徽的那一刻,眼里泛着泪光,他身上传承着革命前辈的红色基因,用一生的言行,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叶子说。对于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张译文而言,她要寻求的答案则是青年毛泽东的信仰之路经历了什么样的思想历程,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从1911年至1923年,毛泽东曾在长沙求学、开展革命活动。张译文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研究、比较和检验各种主义学说,在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反复比较鉴别而形成的唯一正确选择。湖南省立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新民学会、修业学堂、岳麓书院、爱晚亭、清水塘,张译文和团队成员沿着青年毛泽东的革命求索之路进行走访,并从文献史料中考证在每个地方毛泽东的重要历史活动和思想发展认识,逐步明晰了青年毛泽东的红色信仰之路。张译文说,百年前的青年毛泽东胸怀“救国救民”初心,寻找救国真理,其路之曲折艰难,其志之坚忍不拔,让调研团队成员感慨万分、敬佩万分。调研过程期间,张译文团队手绘了一幅《青年毛泽东长沙红色足迹的地图》。地图上清晰地列出青年毛泽东走过的重要地点,张译文希望通过回顾青年毛泽东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探寻之路,给更多当代青年以启示和引导。“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带来新的希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过风雨走向美好,作为青年党员、青年学子,定不负党的厚望和嘱托,听党话、跟党走,接好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铸成的接力棒。”张译文说。不仅于此,自“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开展以来,从井冈山到沂蒙山,从抗战老兵到新中国建设者,从连片特困地区到美丽乡村,从长征精神到抗疫精神……众多青年学子探访革命遗址、走访革命老兵、寻访红色家书、挖掘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赓续红色精神,从实践到理论寻求着各自心中的答案。青年该有的样子“这里的每一种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都是4至5年,这里的每一位研究人员也是以这样的时间跨度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今年3月份,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胡茂龙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南京大学“九千万分之一:基层党员视觉档案”的团队成员。100年风雨兼程。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党员已由建党初期的50余名发展至今天的超过9000万人,其中的大部分都工作在一线基层,默默无闻,平凡朴实。作为团队成员,南京大学学生李远浩希望用视觉影像的方式,记录奋斗在基层的普通共产党员的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最平凡而生动的一面。他们默默无闻的奋斗形象,深深触动着当代青年。在宁夏白芨滩,团队记录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有德植树造林的故事;在南京市溧水区石头寨村,团队记录着共产党员、村医徐宗本救死扶伤的故事;在南京市养老服务联合会“时间银行”,团队记录着党员史秀莲志愿服务的故事……李远浩说,自2019年7月启动项目以来,近两年间,团队已经采访拍摄了50余位基层党员。“我们希望通过青年视角关注基层党员、认识基层党员、记录基层党员,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基层党员声音、展现基层党员形象,向青年传扬红色精神。”李远浩说。当走进中国一汽红旗文化馆和红旗创新大厦,一桩桩红旗人的传奇故事深深冲击着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陶柏亨。“1958年8月第一辆红旗样车试制成功后,来到一汽支援的陈富贵老师傅主动请战,不要设计师设计车身,只要两辆红旗样车的底盘和发动机,带了两名徒工在无图纸、无模型的条件下,自己在地上放样,手工敲制出了全部钣金件。他们凭借几十年的经验,先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制成两辆造型相同的无顶盖检阅车。”陶柏亨说,这辆红旗轿车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的奇迹。为了切身体悟“红旗精神”,陶柏亨和“我的红旗我的梦”团队成员走进中国一汽制造厂车间旧址、了解中国汽车工业拓荒创业史,走进红旗文化馆、了解红旗轿车的艰苦奋斗史,走进红旗创新大厦、了解新红旗的科技创新史。“走访中,大国工匠、校友李凯军告诉我们,‘会技术只是底线,能创新才是王者,作为一名好工人,就要件件出精品’,一句话诠释出了一汽匠人的‘红旗精神’。”陶柏亨说。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像李凯军一样的一代代汽车专业学子从这里成长、成才,奔赴国家汽车行业生产一线。陶柏亨说,要将“红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汽车专业学子,要立足专业技能,学好专业知识,为打造民族自主汽车品牌贡献青春力量,回报培养自己的这片沃土。这些只是“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17000多件作品中的几个缩影。4个多月来,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期待中,广大青年学子踏上红色实践的征程,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体认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在一次次观看、倾听、讲述与记录中将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个青春涌动的5月,经网络评审后,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106支参赛团队齐聚在四川大学举办的线下终审决赛,采用公开答辩的形式,现场介绍作品情况、分享实践心得,并将优秀作品搬到云上“红色课堂”,将实践成果集锦转化为云上“红色教材”“红色课堂互动区”,辐射带动更多青年突破空间限制,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川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6日01版02青春绽放在创新赛场本报记者丁雅诵闫伊乔《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2日

14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梭动力”团队研发的“北航4号”飞行器,实现了固液动力飞行器高空高速有控长时飞行;东北大学“管道侦察兵”团队研发的新型深海管道全息内检测机器人,为我国深海管道安全运输保驾护航……这些成果,都来自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0月13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在南昌大学拉开帷幕。自2015年举办以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了2533万名学子、603万个团队项目参赛,日益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据了解,今年大赛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的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同时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有展示机会。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从去年起担任大赛的点评嘉宾,“展现原始创新驱动的创业越来越多,新兴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越来越多,带动了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吴晓波说。

7年来,以大赛为抓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累计3万多门,建立3.5万余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200所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目前,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约34万个国家级项目获得了总计超过58亿元的资助,内容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宋哲团队研制了我国首套卫星通信阵列参数矩阵并行测量仪,真正做到测得了、测得快、测得起。“创新创业大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感受到创业的艰辛,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坚定了求学报国的决心。”宋哲说。多年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不少项目涵盖学科交叉和跨行业创新,体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轮工业革命重点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今年大赛新增了产业赛道,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南昌大学“珍蚌珍美”团队通过“鱼减蚌加”生态治水模式,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同时推动产业发展;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彩云本草”团队带领乌蒙山区老百姓种植千亩中药材,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自2017年第三届大赛、百余支大学生创业团队走进陕西延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正式开启。青年学子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创业温度。经过5年的实践,累计450余万大学生走进井冈山、古田、延安、西柏坡等地,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吴岩介绍,今年共有2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参加活动,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订合作协议3万余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3青春力量驱动长沙发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洪克非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6日

03版)从一座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古城,到GDP跻身“万亿俱乐部”,成为“工程机械之都”,长沙的惊艳蝶变,也让原有电力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要求。为此,长沙电力公司投资150亿元,开展了《供电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相当于再造一个长沙电网。新电网的智慧化建设,重任落到了供电公司一群群青年身上。32岁的高春雷负责长沙主城区电网的主网规划。以220千伏洞井铺变电站为例,该站属于两个市辖区的交接处,占地9000多平方米。第一次拟定的站址是一处大约90多米高的小山。按照坡度不超过10度的要求,必须削掉这座山,土石方开挖运输加上拆迁费用,大约需要6000多万元。这无疑会给地方财政增加一笔巨额开支。而选择其他地点,又面临与高速公路和加油站太近、在企业厂房红线内、与规划地铁线路冲突等问题。高春雷顶着烈日实地走访、察看、测量,一步一步优化修改方案,同时积极与政府对接,终于确定站址,并把线路投资成本控制在2亿元以内,比原设计节约数千万元。90后原浠超负责长沙主城区电网的主网设备智慧化升级及智能运检模式变革的工作。在长沙110千伏梅溪湖变电站,传统倒闸操作需人工依次完成填票、审票等11个作业环节。原浠超拟推行一项“一键顺控”的操作技术,如此可在5分钟内实现对变电站主设备的送电,工作效率较以往提高94%。然而,一键顺控系统改造是一个整体工程,很多个单列项目操作高达上百项。他带着几个年轻技术骨干同调度、通信、自动化等智能运检柔性团队通力合作,修订实施方案8次,反复实践,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安全是电网工作的核心。梅溪湖变电站的智慧化改造过程中,10千伏高压室轨道机器人运行不稳定,任务执行经常失败。原浠超与项目经理刘长青深夜排查问题,一次次记录每次巡视失败原因,多次与其他团队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难题,保证了长沙公司第一座试点智慧变电站高质量投运。目前,长沙地区完成岳麓山等7座变电站在线智能巡检系统部署,每年可减少数千小时的工作量。长沙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大、雨期长。受雷击、电网故障等影响,近些年工业重镇长沙县的榔梨工业园区电压暂降问题频发,容易导致区内汽车、新材料等高端智能制造业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2019年进入国网湖南电力长沙公司调控中心的青年工程师彭清文,带领团队9名技术人员,针对敏感用户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从电压暂降在线监测及成因分析、高端制造业敏感负荷特征分析、敏感负荷电压暂降治理设备研发的全过程管控入手,联合相关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攻关,最终形成了电压暂降全方位智能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每年为用户减少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一串串闪亮的数字,是青春力量驱动长沙发展的剪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洪克非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6日03版04青言青语学党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通讯员翟莹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5月27日

06版)近日,山东“青年讲师团”郑敬斌教授从两个辛丑年对比图入手,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为主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Ted演讲。“壮哉我大中国!”“老师讲得真好!”青年纷纷点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共青团立足青少年思维特点,运用青言青语,持续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这里有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有用鲜血和生命掩护和养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在“青年大学习”第十一季第五期“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拍摄期间,团山东省委邀请山东省青联副秘书长、《山东新闻联播》主持人黄凯实地走进沂蒙革命老区,向青少年介绍老区儿女奉献牺牲的精神。今年以来,山东各级团组织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系列网上主题团课,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9期,吸引3300余万人次参学。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团山东省委依托“青春山东”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学党史·正青春”“党史·青课堂”栏目,每周讲述一个初心故事、一部爱国电影、一首革命歌曲、一个红色地标、一本党史书籍,每天分享党史上的今天,深挖党史感人细节,讲透党史来龙去脉,截至目前已推出142期,累计阅读量逾3000万次。同时,团山东省委依托“青春山东”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了#致敬1921#、#了不起的青春#、#唱支歌儿给党听#等网络互动话题,积极融入青年声音,截至目前,累计阅读量突破6亿次。“他是大明湖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文艺青年’,还是南湖红船上的山东籍‘中共一大代表’……”100年前的“斜杠”青年王尽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还是一名怀揣革命理想,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相连的普通青年。把党史“大事件”分解成青年“小故事”,团山东省委制作推出原创视频《“斜杠青年”王尽美》被“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转载,广受青年欢迎;上线原创视频《如果》,发布当天阅读量就超过50万次。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省各级团组织还依托青年讲师、青年典型等制作推出系列网上精品课程,全网发布。4月26日至5月7日,团山东省委推出12期《新时代·青年说》线上节目,邀请青年讲师、青年榜样对新技术、新理论、新热点进行讲解,从党的百年历史、生态文明建设,到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热门话题,把知识变成故事,全方位展现新时代山东青年的奋斗面貌。把红色故事搬上屏幕,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让青少年在“接地气”的红色历史和“冒热气”的榜样故事中增强爱党爱国情感。5月4日,团山东省委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理想中国》制作推出百名青年宣讲微视频《百人百年·理想青年说》,请青年榜样以青年视角、鲜活故事、真实感悟引导同龄人学习党史知识,倾听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之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通讯员翟莹来源:中国青年报打破束缚让青年人才挑大梁谢军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5日

02版)视觉中国供图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浙江大学教师刘婉璐,在27岁时就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刷新了我国科研圈的“年轻”记录;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万龙未到而立之年,就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充式和摩擦焊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近20年封锁;中南大学教师刘慧颖不到28岁,就完成了其他人文社科领域教授10年甚至20年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崭露头角,成为国家科研创新的生力军。由于探索未知的意愿更为强烈,对创新活动更富激情,广大青年人才早已独当一面,从幕后走向科研创新的舞台中心。一支支青年科研团队并肩携手、顽强奋战,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井喷式”涌现。青年科研人员强,科研实力则强。科学发展规律表明,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一个国家想要在科学事业上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就要勇于发现青年人才、敢于起用青年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舞台。然而,仍有不少青年科研人员为现实所累。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奔波于“跑经费”“争项目”,又哪来时间做科研;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受困于“柴米油盐”,在“非升即走”的焦虑中为“稻粱谋”,又怎能沉下心来坐冷板凳;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忙于论文发表、职称评审,又怎会集中精力研究真问题;一些青年科研人员迫于应付“工分式”考核,又岂会啃硬骨头,专注于突破国际难题的科学研究。正因为“太难了”,一些科研工作者滋生了功利和浮躁的情绪,甚至在中途转换人生赛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科技人才挂帅出征,在顶层设计层面要确立“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理念,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在实践操作层面要敢于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为激活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要高度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科研评价回归价值本位,破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研生态。在这方面,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相继进行了探索。中南大学推出“青年教师不上讲台”措施,针对没有副高职称的新进青年教师,只设置科研指标,不设置硬性教学指标,相关考核也予以软化处理;中国农业科学院为青年科研人才“扶上马、送一程”,实行工资托底和青年英才培育工程,并为青年科研人员开通绿色晋升渠道,提供稳定持续经费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犹如孵苗育秧,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困难,才能实现幼苗长大、迎来丰收。科研成果转换渠道顺畅了,科研费用管理规范了,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确立了,青年科研工作者才能回归到科技研发的学术初心。没有了疲于发表论文的焦头烂额、应付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劳神分心、忙碌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青年科研人才有更多时间,对探索真理“夜半挑灯更细看”,在科研探索中“沉醉不知归路”。如果说科技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是道“方程式”,那么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科研生态并非这道方程式的全部解。科研事业开花结果,需要聚四海之才、借八方之力,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而如何造就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就要做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大文章。实现这些,还要

“乐业”与“安居”并举,消除科研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体面的薪资待遇、家庭住房、孩子教育、家属安排等。相较于其他年龄段,广大青年科研人员有着思维、行动力上的优势,也存在经验欠缺的劣势。为此,行业前辈的栽培与团队的指导,也就不可或缺。与此同时,青年科研人才作为科研主角,要以弄潮儿的姿态、踏浪前行的勇气,“甩开膀子”、埋头苦干。相反,眼高手低,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就很难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也不能为了所谓的弯道超车,动“歪脑筋”、走捷径、踏险路。在科技创新从“追赶”向“引领”转变的当下,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科技强国才能从口号变成行动。为此,需要更多富有创新激情与创新活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科研创新行列,接稳时代接力棒,用行动凝聚科技力量,用热情浇灌科研梦想,用耐心铺就攻坚道路,用拼搏激发创新梦想。谢军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5日02版05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4日

02版)太空又将迎来新“太空出差三人组”。近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就位、中国航天员即将启航”的消息刷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期择机实施发射。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已经取得20战20捷的成绩。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航天人才队伍。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介绍,多年来,该集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形成老一辈航天专家言传身教、新一代青年人才接续奋斗的人才培养链条,打造了以嫦娥、神舟、北斗和长征五号等为代表的大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在岗职工16.31万余人,35岁及以下占47.6%,45岁及以下占76.5%;在岗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占比27.9%,大学本科学历占比29.1%。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占52.5%,45岁及以下占83.1%。研究生学历占比49.8%;大学本科学历占比37.1%。吴燕生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现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1名,国家级专家130名,累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841名。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在中央企业位居前列。回顾过往,吴燕生认为,航天科技集团的人才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人才高度就是事业高度”理念,在重大工程主战场识别、培养、用好领军人才。吴燕生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计划地安排科技骨干经受多岗位、多专业锻炼,对善打硬仗、战绩突出的优秀科技骨干,及时推举为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目前已有一大批科技骨干走上型号两总岗位。他提到,集团精心选拔专业上具有深厚造诣、善于把握型号规律和技术进步的将才,让其经历大系统、多型号的磨砺,并适时担纲重大工程领域总指挥、总设计师。目前已有8人当选两院院士,入选数量在中央企业位居前列。二是坚持重大工程和重大研发项目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跟进一批、储备一批。按照“分层分类、差异培养、量化考核、动态管理”思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立了由院士、国家级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