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一)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一)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2阅读对象: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学习目的:1.通读《红楼梦》全书;2.在阅读实践中,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3.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特点阅读对象: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空前绝后的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迷”群体庞大而不乏名家巨匠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独立的学术门类——“红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空前绝后的高峰4
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理由一:人物众多,内容深广,覆盖历史、社会、文化、人生的各个角落。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理由一:人物众多,内容深广,5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它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艺术价值是空前绝后的。(五)《红楼梦》主题综述结尾建议有时候还要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建议。黛玉:不规劝,不在意。“背面傅粉”可用于塑造单个人物的形象。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红楼梦》第八回回目)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思考,提出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鲁迅评价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眉批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主人公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还有许多许多引起读者兴趣的其他人物1.栩栩如生、脍炙人口、复杂立体的众多人物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62.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它既表现了封建官场的官官相护、利益交换、倾轧矛盾,也表现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市井小民的人情冷暖。2.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它既表现了封建官场的官官相护、利益73.鲜活全面的时代风貌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灯谜笑话,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花果园艺,针黹烹调,以及宫闱仪制,寿丧宴饮,打醮祭祀,贸易钻营等内容全面表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风貌。3.鲜活全面的时代风貌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84.诗意、美好的青春及女子们令人慨叹唏嘘的命运描写了大观园中贵族青年男女生活的同时,也描写了身为侍女的女孩子们的人生和命运。4.诗意、美好的青春及女子们令人慨叹唏嘘的命运描写了大观9理由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红楼梦》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通过言行刻画人物的技巧,却又善于通过不同人物的性格对比相映成趣。理由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红楼梦》刻画102.《红楼梦》在叙事方面,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运用细节叙事的技巧,其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成为叙事的一个载体,故事的一个“部件”。2.《红楼梦》在叙事方面,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运用细节叙事113.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3.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124.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红楼梦》繁多的人物与事件互相影响、制约,纵横交错,层次分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4.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135.《红楼梦》达到无法企及的审美高度:众多审美特征独特的女性形象;诗词、戏曲、楹联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识的表现;
富有中国江南园林的典型特征、美轮美奂的大观园。5.《红楼梦》达到无法企及的审美高度:14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的研究材料。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可卿)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红楼梦》第八回回目)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众人看他三人对抢……”……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独立的学术门类——“红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充满文化气息的贵族家庭,多才多艺。(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那些最先提出或者最典型的观点。(2)巡盐御史之女,出身书香门第(《红楼梦》第八回回目)有的是为介绍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接着,我们尝试着想一想,在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诗歌中,看到“菊花”,我们能联想到哪些人,哪些诗句或哪些象征意义?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但究竟是谁,迄今并无定论。《红楼梦》阅读方法综述它带给人们无限思考的空间。宝玉托病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宴会;
理由三:深刻的思想性和复杂的主题“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的确是表现了渴望爱情自由的主题,但其所要抒写的却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151.“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思考,提出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1.“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162.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用道德的“善恶”来品评人物、设计结局的做法,表现出更为多元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三种思想方面,也表现出既有接受、融合,又有反思、质疑的态度。2.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用道德的“善恶”来品评人物、设计结局17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
它带给人们无限思考的空间。每个读者都会借助眼前所有的资料以及自我的研读,做出无限的想象与推断。“续红楼”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18开启红楼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校注,1996年和2008年先后出版。开启红楼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校注,1996年和191.以学界公认的历史抄本为底;2.倾注了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心血;3.根据各种历史版本勘校而成;4.针对普通高中读者,加注了详略适宜的注释。1.以学界公认的历史抄本为底;20《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作者是谁?2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充满文化气息的贵族家庭,多才多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在江南富贵荣华之中,壮年和中年的曹雪芹走向落魄,生活日益贫困,堕入贫寒。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22《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二府;讲述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一百二十回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描写了23首先,我们尝试着把这一部分中的前四回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段落。在这四回中,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把人物关系用图的形式画出来,也可以一边画一边根据自己读到的情节将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批注在图的旁边。后面阅读再次遇到时,将这些人物做好标记。怎样来读这一部分首先,我们尝试着把这一部分中的前四回看做是一个独立的24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庭走向衰亡的趋势,形象而浓缩地反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过程,也预示了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衰败。“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庭走向衰亡的趋势,形象而浓缩地反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过程,也预示了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衰败。积累并形成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红楼梦》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红楼梦》中塑造次要人物的笔法。(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表现了对纵横千年的封建社会兴亡轮回的思考。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俞平伯、李希凡、何其芳、蔡义江、王蒙、马瑞芳、余英时、蒋勋……还有许多许多引起读者兴趣的其他人物“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略写那些影响力不大或者太过标新立异因而曲高和寡的观点。有涵养,自尊心强。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其研究《红楼梦》之目的在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芒种时节,百花凋零。wanfangdata.象征与隐喻在很多细小、看似不起眼的叙述与描写中,甚至是一个名字中,都藏着象征与隐喻,预示着未来或命运。培养阅读《红楼梦》重要习惯:细心思索。怎样来读这一部分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25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情节不要急于找波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理解人物杜绝贴标签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情节不要急于找波澜26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1:日志法《红楼梦》阅读日期回目今日所读梗概今日原文摘要今日思考问题请教或查阅之后的收获情节·人物·思想认识阅读方法上的收获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1:日志法《红楼梦》阅读日期回目今日所27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2:任务法第一步画出主要人物关系图;第二步添加新出现的人物;第三步建立他们的“红楼人物卡”;第四步回看摘录《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和曲词
等,并据此猜测这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2:任务法第一步画出主要人物关系图;28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或从情节线索结构入手,或从自己感受最深、最获得启示的写法入手,或从自己最深受震撼的思想入手去解读《红楼梦》,尝试着做一个“解味人”。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或从情节线索结构入手,或从自己感29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30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二)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二)31如何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一、梳理人物关系如何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32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可卿)
贾惜春荣国府:……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
贾迎春
贾政(王夫人)—贾元春
(赵姨娘)
贾珠(李纨)
(周姨娘)
贾宝玉
贾探春、贾环……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33二、整理、分析人物信息1.身份、经历2.外貌3.居所4.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5.判词、回目对该人物的评价等二、整理、分析人物信息34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如:“一僧一道”、“风筝”、“北静王”……后面阅读再次遇到时,将这些人物做好标记。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王熙凤的形象,先后通过多个事件,在多种关系中表现出她精明能干、八面玲珑、争强好胜、贪财擅权、又对聪明的人充满欣赏、不乏怜老惜贫、也有对女儿的慈爱等多重个性。理由三:深刻的思想性和复杂的主题第三步建立他们的“红楼人物卡”;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灯谜笑话,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花果园艺,针黹烹调,以及宫闱仪制,寿丧宴饮,打醮祭祀,贸易钻营等内容全面表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风貌。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表现了对纵横千年的封建社会兴亡轮回的思考。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红楼梦》中的饮食、游戏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文化因素。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三、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不可思议不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其研究《红楼梦》之目的在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三、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不可思议不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林黛玉:俏皮、爱吃醋的玩伴(《红楼梦》第八回回目)例:林黛玉1.身份、经历(1)绛珠仙子(2)巡盐御史之女,出身书香门第(3)家中独女(4)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之女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例:林黛玉352.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第三回)2.外貌363.居所(1)贾母处(2)潇湘馆
“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红楼梦》第四十回)3.居所374.其他人物对黛玉的评价(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贾府众人(《红楼梦》第三回)(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红楼梦》第三回)4.其他人物对黛玉的评价38(3)“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小红(《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李嬷嬷(《红楼梦》第八回)(3)“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395.判词、回目对黛玉的评价等(1)谶画、判词“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红楼梦》第五回)(2)回目中对人物的评价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红楼梦》第八回回目)5.判词、回目对黛玉的评价等40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1.代入法:将自己代入人物所处情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感情、做法等。(1)联系前后情节;(2)结合人物身份、地位与经历等。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41例1:林黛玉葬花时的悲伤(1)联系前后情节:担心宝玉来怡红院探望却被拒之门外;无人可倾诉;芒种时节,百花凋零。(2)结合黛玉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巡盐御史独女,贾母疼爱的外孙女;寄居贾府。例1:林黛玉葬花时的悲伤42这一段情节中林黛玉的形象:心思细腻、充满才情,在贾府中感到孤独无助。这一段情节中林黛玉的形象:43例2:薛宝钗的怒(1)联系前后情节:宝玉托病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宴会;当众把宝钗比作杨妃;黛玉面露得意。(2)结合宝钗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大家闺秀;客居贾府;比宝黛年长。例2:薛宝钗的怒44这一段情节中薛宝钗的形象:学识渊博、大度有涵养,同时展现出聪明机智、伶牙俐齿的另一面。这一段情节中薛宝钗的形象:452.比较法:在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比较分析人物形象。(1)比较同一事件中不同人物的表现。2.比较法:在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比较分析人物形象。46例:宝玉去家塾上学袭人:长姐般的忠仆“坐在床沿上发闷”。“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红楼梦》第九回)例:宝玉去家塾上学47贾政:口中严厉,内心又十分关心儿子课业的严父“……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红楼梦》第九回)贾政:口中严厉,内心又十分关心儿子课业的严父48林黛玉:俏皮、爱吃醋的玩伴“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
(《红楼梦》第九回)林黛玉:俏皮、爱吃醋的玩伴49(2)比较同一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表现例:芦雪广聚会之联诗环节:宝钗:组织能力出众
“薛宝钗道:‘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说着,便令众人拈阄为序。”(《红楼梦》五十回)黛玉、湘云、宝琴:才思敏捷
“众人看他三人对抢……”
(《红楼梦》五十回)(2)比较同一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表现50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李纨:贤惠,周到
“李纨早命拿了一个大狼皮褥来铺在当中。”
“早又捧过手炉来……”(《红楼梦》第五十回)探春:细心,落落大方
“探春另拿了一副杯箸来,亲自斟了暖酒,奉与贾母。”(《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51(3)特别关注比较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身份地位相同之人的不同表现。(3)特别关注比较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身份地位相同之人的不52相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在同一事件面前的不同表现:例:贾府的三位表小姐面对宝玉不喜科举:黛玉:不规劝,不在意。宝钗:规劝宝玉;
有涵养,自尊心强。湘云:规劝宝玉;
豪爽直率。相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在同一事件面前的不同表现:53相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在同一场景中的不同表现:例:抄检大观园时的袭人与晴雯袭人:无条件顺从“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晴雯:愤怒,敢于反抗
“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相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在同一场景中的不同表现:54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55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三)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三)56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它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艺术价值是空前绝后的。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它57《红楼梦》的艺术技巧:通常应该主要关注“人物塑造”与“叙事艺术”两个层面,以及一些非常独特的、几乎只属于《红楼梦》的写作手法。《红楼梦》的艺术技巧:58作为小说,《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复杂及其发展变化,善于运用鲜明生动的语言、人物间的对比、环境描写等多种手段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擅长以丰富的手段刻画人物心理。作为小说,《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59背面傅粉在文学作品中,指不用全力描绘塑造人物,而是尽力描绘突出与人物特质相近、相反的人物或特质,用以突出人物形象,类似修辞手法中的衬托。背面傅粉在文学作品中,指不用全力描绘塑造人物,而是尽力描绘60“背面傅粉”可用于塑造单个人物的形象。比如: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背面傅粉”可用于塑造单个人物的形象。61
“背面傅粉”还可能是同时写两个人物而反衬突出其中一个人物。例如:在第二十四回,以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自私市侩,鲜明地衬托出底层小人物“醉金刚”倪二的大方任侠。“背面傅粉”还可能是同时写两个人物而反衬突出其中一个人物。62多重皴染在刻画人物时多次在不同情境下去刻画人物,通过不同的事件展示人物的不同侧面,从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立体起来。多重皴染在刻画人物时多次在不同情境下去刻画人物,通过不同的事63王熙凤的形象,先后通过多个事件,在多种关系中表现出她精明能干、八面玲珑、争强好胜、贪财擅权、又对聪明的人充满欣赏、不乏怜老惜贫、也有对女儿的慈爱等多重个性。王熙凤的形象,先后通过多个事件,在多种关系中表现出她精明能64草蛇灰线“草蛇灰线”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常见技巧。“草蛇”指蛇在草中爬行会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灰线”指线在灰烬堆中拖行,也会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草蛇灰线”是一个比喻,比喻文学作品中时断时续的线索、伏笔与照应。草蛇灰线“草蛇灰线”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常见技巧。“草蛇”指蛇在65“草蛇灰线”不仅是叙事方面的技巧,更可以借此成为整个故事的结构线索。如:“一僧一道”、“风筝”、“北静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正是《红楼梦》叙事巨细适宜、行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有致的艺术魅力所在。“草蛇灰线”不仅是叙事方面的技巧,更可以借此成为整个故事的结66谶语和谐音“谶”(chèn)语,泛指未来能得以应验的预言或隐语。谶语和谐音“谶”(chèn)语,泛指未来能得以应验的预言或隐67例如:太虚幻境的仙曲《红楼梦》曲词;在第十七到第十八回中,元春回贾府省亲,点了四折戏;在第二十二回中,贾府中众多女子各自制了灯谜。《红楼梦》中还有一些谶语,好像是人物随口说出,却一语成谶。例如:太虚幻境的仙曲《红楼梦》曲词;在第十七到第十八回中,元68《红楼梦》中有很多人名、地名、物名,其谐音有特殊的含义,这也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贾府中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的名字首字“元”、“迎”、“探”、“惜”一般认为其谐音为“原应叹息”,意在感叹她们的悲剧命运。《红楼梦》中有很多人名、地名、物名,其谐音有特殊的含义,这也69人物的服饰;贾府房宇院落的装饰;大观园里的山水楼台、精巧的摆设、对联匾额以及发生在其间的诗社酒令……《红楼梦》融汇了诗、词、曲、赋、对联、灯谜、偈、诔等各种文学体裁,真正称得上是“文体皆备”。诗意的笔触,优雅的审美趣味人物的服饰;诗意的笔触,优雅的审美趣味70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言芒71《红楼梦》在此处就充分将这种审美意蕴融化进情节,并和对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林黛玉的形象塑造结合得水乳交融。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红楼梦》在此处就充分将这种审美意蕴融化进情节,并和对多愁善72“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73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首先,我们看看在“菊花社”之前有什么样的情节发生?大家的情绪是怎样的?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首先,我们看看在“菊花社”74接着,我们尝试着想一想,在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诗歌中,看到“菊花”,我们能联想到哪些人,哪些诗句或哪些象征意义?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接着,我们尝试着想一想,在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诗歌75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我们可以试着看一首“菊花社”的诗,看看大观园中的诗人在她们吟咏菊花的作品中,表现出怎样的自我。咏菊潇湘妃子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我们可以76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菊花社的情境,找一个你觉得最富有诗意美的画面品味一下。比如:“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个针儿穿茉莉花。”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菊花社的情77毛泽东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评价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学家冯其庸盛赞它:“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作品力图反映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诡谲,力图传达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力图表现历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思考女性价值。毛泽东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评价说:“传统的思想78作品中每个人的悲剧,不仅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个人思想、性格的直接影响。处在看似波澜不惊,却又矛盾重重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他们的命运往往由一些细微小事而注定,揭示出人性善恶的复杂。作品中每个人的悲剧,不仅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和价值观79如:薛宝钗的命运悲剧如:晴雯的不幸结局如:薛宝钗的命运悲剧如:晴雯的不幸结局80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他们的性情、才华、遭际如同中国几千年优秀知识分子和女性命运的缩影。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他们的性情、才华、遭际如同中国几千年优秀81如:贾宝玉的痛苦如:林黛玉的悲伤如:贾宝玉的痛苦如:林黛玉的悲伤82《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表现了对纵横千年的封建社会兴亡轮回的思考。《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83《红楼梦》中无论是开头的甄士隐的“枯荣”还是小说中若隐若现的“江南甄家”的兴衰,还是读者可以亲眼目睹的贾府的势微,都体现着作品对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规律的揭示。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庭走向衰亡的趋势,形象而浓缩地反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过程,也预示了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衰败。《红楼梦》中无论是开头的甄士隐的“枯荣”还是小说中若隐若现的84探索主题思想示例——尤三姐与柳湘莲一、梳理一下有关尤三姐的信息。二、梳理一下有关柳湘莲的信息。三、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不可思议不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四、想一想:尤三姐和柳湘莲的爱情与宝黛的爱情有哪些异同?探索主题思想示例——尤三姐与柳湘莲一、梳理一下有关尤三姐的信85探索主题思想示例——尤三姐与柳湘莲我们发现封建社会放任贵族对下层女性的玩弄,使得男女之间无法正常追求爱情。五、为什么作品要写这样的爱情呢?让读者忍不住质疑当时的社会文化,忍不住否定当时的婚姻制度和对待女性的态度。探索主题思想示例——尤三姐与柳湘莲我们发现封建社会放任贵族对86推荐研读与探究:《红楼梦》中塑造次要人物的笔法。“大观园”中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与认识。《红楼梦》中的饮食、游戏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文化因素。《红楼梦》中贾府主子们身边奴婢的名字反映出的审美心理。小说中写到贾府之外的事件表达了什么主题?推荐研读与探究:《红楼梦》中塑造次要人物的笔法。87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四)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四)88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红学曹学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红学曹学89如何学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何学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90本课学习目标1.促进对《红楼梦》思想主题的深入理解。2.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写作综述的能力。3.积累并形成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红楼梦》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本课学习目标1.促进对《红楼梦》思想主题的深入理解。91综述综述:综合叙述。综述:是指主要采用综合叙述的方式写成的一种论文类型,一般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综述:综合叙述。92综述的用途有的是为介绍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的研究材料。综述的用途有的是为介绍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93综述的基本原则全面、准确、客观、清晰综述的基本原则全面、准确、客观、清晰94一、《红楼梦》主题综述(一)明确综述主旨、目的。简要梳理和《红楼梦》主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对《红楼梦》的主题研究有一个大体了解。一、《红楼梦》主题综述(一)明确综述主旨、目的。95(二)查找、搜集、梳理资料。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学习要求: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二)查找、搜集、梳理资料。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96查询学术论文的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index.html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超星发现/……查询学术论文的网站中国知网ki.971.查找对象文章与书籍并重,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并重。书籍既要看专门的著作,也要看各种教科书。1.查找对象文章与书籍并重,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并重。982.查找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建议从“红学”流派入手注意:查原始文献。2.查找方式按照时间顺序993.查找要求要求:标记重点,做好记录;记下出处,力求准确。建议:在不同的纸上按照流派做记录,或者在电脑中建立一个文件夹,按照不同的流派或者主题,分别记录下各个文献中所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3.查找要求要求:标记重点,做好记录;记下出处,力求准确。1004.梳理方法示例(1)红学流派有人把“红学”纵向划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三个时期,横向划分为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创作派四大学派,各派又细化为若干分支,主要包括题咏、评点、鉴赏、百科、批评、曹学、版本学、本事学、脂学、探佚学等等。4.梳理方法示例(1)红学流派101①评点派“评点派”,就是运用评点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评批。比较早而且影响比较大的有脂砚斋、畸笏叟,后来还有王希廉、张新之等人。①评点派“评点派”,就是运用评点形式对《红楼梦》进行102脂批脂批103脂砚斋
可能是曹雪芹的平生挚友,或是曹氏家族里熟悉曹雪芹的人。但究竟是谁,迄今并无定论。脂砚斋可能是曹雪芹的平生挚友,或是曹氏家族里熟悉曹雪104“评点式”看法的梳理方法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批注,然后加以归纳总结。“评点式”看法的梳理方法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批注,然后加以归纳总105脂砚斋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万境归空说。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中,在“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几句话旁边,脂砚斋批注了“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在“大展幻术”旁边有一句批注“明点幻字好”。可见,脂砚斋认为《红楼梦》的主旨在于表现人生如梦,最终一切都是一场空。脂砚斋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万境归空说。在《脂砚斋重106脂砚斋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无材补天说。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无材可去补苍天”旁边有一句批注“书之本旨”。脂砚斋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无材补天说。在《脂砚斋重107②索隐派这一派著作的主要篇幅用于探寻《红楼梦》隐去的“本事”和“微言大义”,实则是作者从主观臆想出发,把一些历史著作、野史杂记、文人诗词或随笔传闻中搜集到的材料,与《红楼梦》里的人物、事件互相比附、印证,从而去评论《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最早起于清朝乾嘉年间,民国初年比较兴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有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阚铎的《红楼梦抉微》等等。②索隐派这一派著作的主要篇幅用于探寻《红楼梦》隐去的108蔡元培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清康熙朝政治小说。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一书中认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他使用了三种索隐方法:“一曰品性相类者;二曰轶事有征者;三曰姓名相关者。”按照这样的方法,他把小说中的人和事,一一与清代史事比附。如以宝玉为太子胤礽,“十二钗”为当时十二个著名文人高士奇、冒辟疆等人。并谓“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等等。其研究《红楼梦》之目的在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此说影响极大,但正像胡适在《〈红楼梦〉考证》里评价的一样,是“很牵强的附会”。蔡元培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清康熙朝政治小说。蔡元培109“论文论著”的梳理方法除了概述作者的观点,还要留意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材料及结论。有时候还要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建议。“论文论著”的梳理方法除了概述作者的观点,还要留意作110③考证派“考证派”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他们主张用考证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的作者生平家世和版本等问题。代表人物有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周汝昌、冯其庸、张爱玲等。③考证派“考证派”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他们111胡适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自叙说。胡适在1921年以《〈红楼梦〉考证》一书开始了“新红学”的研究。他采用“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考据方法,在考证曹雪芹生平和家世的基础上,批判了索隐派的“牵强附会”,认为“《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他用作品来证实作者的身世经历要比索隐派的研究更令人信服,但是他太过求实,忽略了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胡适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自叙说。胡适在1921年以112(2)几位重要研究者王国维、鲁迅、周汝昌、冯其庸、李广柏……(2)几位重要研究者王国维、鲁迅、周汝昌、冯其庸、李广柏……113王国维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一文是中国文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论文,对小说题旨和美学、伦理学价值有独到认识。他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在于“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是“彻头彻尾的悲剧”。王国维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114鲁迅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在《中国小说史略》的“清之人情小说”一节中,鲁迅写到:“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鲁迅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在《中国小说史略》的“清之115周汝昌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红楼小讲》:“全书宗旨,正文本有交待:记述当日的‘闺女闺情’,皆属亲见亲闻,追踪蹑迹;大旨是谈情;故事是‘悲欢离合,炎凉世态’”。周汝昌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红楼小讲》:“全书宗旨116冯其庸和李广柏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红楼梦概论》:“《红楼梦》揭示出这个‘太平’世界的积弊和深刻危机,从‘盛世’里发出了哀音与危言。”冯其庸和李广柏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红楼梦概论》:117(3)其他重要研究者俞平伯、李希凡、何其芳、蔡义江、王蒙、马瑞芳、余英时、蒋勋……(3)其他重要研究者俞平伯、李希凡、何其芳、蔡义江、118(4)教材及其他资料查找中学及大学的相关教材、现行出版成书的《红楼梦》的“前言”等——尽量做到“全面”。(4)教材及其他资料查找中学及大学的相关教材、现行出119示例反封建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红楼梦》(1996年12月北京第2版)的前言中持此观点,认为《红楼梦》“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示例反封建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中国古典120(5)最新论文、论著在相关学术网站可以查找一下近些年的专家学者对《红楼梦》主题研究的最新论文、论著,也可以查找和《红楼梦》主题综述相关的论文,譬如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的赵静娴在2006年发表的《20世纪〈红楼梦〉主题研究综述》一文。(5)最新论文、论著在相关学术网站可以查找一下近些年121近些年《红楼梦》主题研究“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为受压迫妇女鸣不平说”、“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说”、“封建贵族的挽歌说”、“双重悲剧说”、“无主题说”、“人道主义说”、“人性美及其被压抑毁灭说”、“女权问题说”等等。近些年《红楼梦》主题研究“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为122(三)《红楼梦》主题综述开头示例: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先生在《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中曾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一千个读者,可能就会读出一千个《红楼梦》主题。(三)《红楼梦》主题综述开头示例:关于《红楼梦》的主123作为中学生,撰写此综述的目的是对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的主题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因此我们主要梳理了与《红楼梦》主题相关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提供知识支撑和某些阅读思考的提示。作为中学生,撰写此综述的目的是对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4(四)《红楼梦》主题综述的主体结构建议1.有详有略可以详写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观点,就像前面提到的脂砚斋、蔡元培、王国维、鲁迅、胡适、周汝昌、冯其庸、李广柏等人的观点,或者相对而言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如“反封建说”、“作者身世说”、“为女性立传说”、“宝黛爱情悲剧说”等等。略写那些影响力不大或者太过标新立异因而曲高和寡的观点。(四)《红楼梦》主题综述的主体结构建议1.有详有略1252.脉络清晰——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那些最先提出或者最典型的观点。
可以就自己能找到的各种可靠的资料梳理出各种观点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归纳整理。譬如按照各种学说为纲,将持这种学说的所有研究者及其著作都列在其下。2.脉络清晰——时间顺序逻辑顺序126
掌握综述的方法。
搜集整理《红楼梦》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要量力而行。提醒掌握综述的方法。提醒127(五)《红楼梦》主题综述结尾建议
归纳性的综述:可以对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不写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评论性的综述:结尾部分除了对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还要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五)《红楼梦》主题综述结尾建议归纳性的综述:可以对128《红楼梦》的魅力因为太过广博精深,就其主题来说,研究者兴趣之浓,研究文章论著之多,研究结果的异彩纷呈,在文学研究界真可谓是出类拔萃,令人叹为观止。《红楼梦》的魅力因为太过广博精深,就其主题来说,研究129二、《红楼梦》综述任务建议
《红楼梦》艺术手法综述
《红楼梦》阅读方法综述二、《红楼梦》综述任务建议《红楼梦》艺术手法综述130冯其庸和李广柏
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评价“难以企及的艺术典范”——《红楼梦概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红楼梦》“前言”冯其庸和李广柏
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评价“难以企及131脂批脂批132《红楼梦》艺术手法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眉批《红楼梦》艺术手法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133“《红楼梦》阅读方法综述”资料查找脂批各个版本的《红楼梦》的“前言”辅助读物——冯其庸和李广柏合著的《红楼梦概论》,周汝昌著的《红楼小讲》,北师大出版集团整本书阅读系列中的《如何阅读〈红楼梦〉》等。“《红楼梦》阅读方法综述”资料查找脂批134三、《红楼梦》综述研究其他建议
《红楼梦》诗词研究综述,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综述,某一种物品如窗的文学功能研究综述,某一种意象如花的意象研究综述,某个人物如人物综述之贾宝玉,研究文献综述等等,也可以做《红楼梦》读书会活动综述。三、《红楼梦》综述研究其他建议《红楼梦》诗词研究综135结语希望大家能掌握综述的特点、方法,能对《红楼梦》的主题、艺术手法、阅读方法有更多的了解,能在阅读古典小说的经验上有所增加,能感受到《红楼梦》更大的魅力,更喜欢《红楼梦》,更热爱我们的古代文学、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结语希望大家能掌握综述的特点、方法,能对《红楼梦》的136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一)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一)13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138阅读对象: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学习目的:1.通读《红楼梦》全书;2.在阅读实践中,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3.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特点阅读对象: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的139《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空前绝后的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迷”群体庞大而不乏名家巨匠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独立的学术门类——“红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空前绝后的高峰140
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理由一:人物众多,内容深广,覆盖历史、社会、文化、人生的各个角落。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理由一:人物众多,内容深广,141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它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艺术价值是空前绝后的。(五)《红楼梦》主题综述结尾建议有时候还要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建议。黛玉:不规劝,不在意。“背面傅粉”可用于塑造单个人物的形象。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红楼梦》第八回回目)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思考,提出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鲁迅评价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一回眉批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主人公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还有许多许多引起读者兴趣的其他人物1.栩栩如生、脍炙人口、复杂立体的众多人物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1422.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它既表现了封建官场的官官相护、利益交换、倾轧矛盾,也表现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市井小民的人情冷暖。2.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它既表现了封建官场的官官相护、利益1433.鲜活全面的时代风貌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灯谜笑话,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花果园艺,针黹烹调,以及宫闱仪制,寿丧宴饮,打醮祭祀,贸易钻营等内容全面表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风貌。3.鲜活全面的时代风貌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1444.诗意、美好的青春及女子们令人慨叹唏嘘的命运描写了大观园中贵族青年男女生活的同时,也描写了身为侍女的女孩子们的人生和命运。4.诗意、美好的青春及女子们令人慨叹唏嘘的命运描写了大观145理由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红楼梦》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通过言行刻画人物的技巧,却又善于通过不同人物的性格对比相映成趣。理由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红楼梦》刻画1462.《红楼梦》在叙事方面,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运用细节叙事的技巧,其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成为叙事的一个载体,故事的一个“部件”。2.《红楼梦》在叙事方面,不仅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运用细节叙事1473.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3.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1484.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红楼梦》繁多的人物与事件互相影响、制约,纵横交错,层次分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4.布局精妙,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1495.《红楼梦》达到无法企及的审美高度:众多审美特征独特的女性形象;诗词、戏曲、楹联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意识的表现;
富有中国江南园林的典型特征、美轮美奂的大观园。5.《红楼梦》达到无法企及的审美高度:150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的研究材料。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可卿)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红楼梦》第八回回目)常读常新的奇书——《红楼梦》“众人看他三人对抢……”……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独立的学术门类——“红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充满文化气息的贵族家庭,多才多艺。(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那些最先提出或者最典型的观点。(2)巡盐御史之女,出身书香门第(《红楼梦》第八回回目)有的是为介绍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接着,我们尝试着想一想,在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诗歌中,看到“菊花”,我们能联想到哪些人,哪些诗句或哪些象征意义?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但究竟是谁,迄今并无定论。《红楼梦》阅读方法综述它带给人们无限思考的空间。宝玉托病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宴会;
理由三:深刻的思想性和复杂的主题“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的确是表现了渴望爱情自由的主题,但其所要抒写的却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有的是为展开专题研究而梳理既有的研究成果,或初步概括目前占有1511.“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思考,提出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1.“盛世危言”的思想意味:《红楼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1522.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用道德的“善恶”来品评人物、设计结局的做法,表现出更为多元的态度。甚至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三种思想方面,也表现出既有接受、融合,又有反思、质疑的态度。2.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用道德的“善恶”来品评人物、设计结局153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
它带给人们无限思考的空间。每个读者都会借助眼前所有的资料以及自我的研读,做出无限的想象与推断。“续红楼”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理由四:《红楼梦》原稿的残缺154开启红楼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校注,1996年和2008年先后出版。开启红楼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校注,1996年和1551.以学界公认的历史抄本为底;2.倾注了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心血;3.根据各种历史版本勘校而成;4.针对普通高中读者,加注了详略适宜的注释。1.以学界公认的历史抄本为底;156《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作者是谁?157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充满文化气息的贵族家庭,多才多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在江南富贵荣华之中,壮年和中年的曹雪芹走向落魄,生活日益贫困,堕入贫寒。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活在十八世158《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二府;讲述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一百二十回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描写了159首先,我们尝试着把这一部分中的前四回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段落。在这四回中,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把人物关系用图的形式画出来,也可以一边画一边根据自己读到的情节将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批注在图的旁边。后面阅读再次遇到时,将这些人物做好标记。怎样来读这一部分首先,我们尝试着把这一部分中的前四回看做是一个独立的160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庭走向衰亡的趋势,形象而浓缩地反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过程,也预示了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衰败。“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庭走向衰亡的趋势,形象而浓缩地反应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过程,也预示了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衰败。积累并形成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红楼梦》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红楼梦》中塑造次要人物的笔法。(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表现了对纵横千年的封建社会兴亡轮回的思考。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俞平伯、李希凡、何其芳、蔡义江、王蒙、马瑞芳、余英时、蒋勋……还有许多许多引起读者兴趣的其他人物“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略写那些影响力不大或者太过标新立异因而曲高和寡的观点。有涵养,自尊心强。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特有表现。比如:脍炙人口的《葬花吟》其研究《红楼梦》之目的在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芦雪广聚会之贾母到来: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芒种时节,百花凋零。wanfangdata.象征与隐喻在很多细小、看似不起眼的叙述与描写中,甚至是一个名字中,都藏着象征与隐喻,预示着未来或命运。培养阅读《红楼梦》重要习惯:细心思索。怎样来读这一部分在小说开篇不久,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揭示了这个显161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情节不要急于找波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理解人物杜绝贴标签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情节不要急于找波澜162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1:日志法《红楼梦》阅读日期回目今日所读梗概今日原文摘要今日思考问题请教或查阅之后的收获情节·人物·思想认识阅读方法上的收获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1:日志法《红楼梦》阅读日期回目今日所163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2:任务法第一步画出主要人物关系图;第二步添加新出现的人物;第三步建立他们的“红楼人物卡”;第四步回看摘录《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和曲词
等,并据此猜测这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2:任务法第一步画出主要人物关系图;164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或从情节线索结构入手,或从自己感受最深、最获得启示的写法入手,或从自己最深受震撼的思想入手去解读《红楼梦》,尝试着做一个“解味人”。从自己喜欢的人物入手或从情节线索结构入手,或从自己感165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166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二)统编版必修下第七单元高一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二)167如何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一、梳理人物关系如何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168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可卿)
贾惜春荣国府:……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
贾迎春
贾政(王夫人)—贾元春
(赵姨娘)
贾珠(李纨)
(周姨娘)
贾宝玉
贾探春、贾环……宁国府:……贾敬—贾珍(尤氏)—贾蓉(秦169二、整理、分析人物信息1.身份、经历2.外貌3.居所4.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5.判词、回目对该人物的评价等二、整理、分析人物信息170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如:“一僧一道”、“风筝”、“北静王”……后面阅读再次遇到时,将这些人物做好标记。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王熙凤的形象,先后通过多个事件,在多种关系中表现出她精明能干、八面玲珑、争强好胜、贪财擅权、又对聪明的人充满欣赏、不乏怜老惜贫、也有对女儿的慈爱等多重个性。理由三:深刻的思想性和复杂的主题第三步建立他们的“红楼人物卡”;大量的诗词歌赋,戏曲酒令,对联匾额,灯谜笑话,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匠作构造,花果园艺,针黹烹调,以及宫闱仪制,寿丧宴饮,打醮祭祀,贸易钻营等内容全面表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风貌。第六回起如何进一步阅读:阅读的总原则《红楼梦》不同于其他古代言情文学作品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言情,还表现了对纵横千年的封建社会兴亡轮回的思考。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红楼梦》中的饮食、游戏中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文化因素。以“菊花社”为例,鉴赏文化艺术妙味三、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不可思议不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其研究《红楼梦》之目的在于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三、找一个你自己觉得最不可思议不好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林黛玉:俏皮、爱吃醋的玩伴(《红楼梦》第八回回目)例:林黛玉1.身份、经历(1)绛珠仙子(2)巡盐御史之女,出身书香门第(3)家中独女(4)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之女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例:林黛玉1712.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第三回)2.外貌1723.居所(1)贾母处(2)潇湘馆
“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红楼梦》第四十回)3.居所1734.其他人物对黛玉的评价(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贾府众人(《红楼梦》第三回)(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红楼梦》第三回)4.其他人物对黛玉的评价174(3)“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小红(《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李嬷嬷(《红楼梦》第八回)(3)“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1755.判词、回目对黛玉的评价等(1)谶画、判词“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红楼梦》第五回)(2)回目中对人物的评价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红楼梦》第八回回目)5.判词、回目对黛玉的评价等176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1.代入法:将自己代入人物所处情境,体会人物的心理、感情、做法等。(1)联系前后情节;(2)结合人物身份、地位与经历等。三、体会、理解真实又复杂的人物形象177例1:林黛玉葬花时的悲伤(1)联系前后情节:担心宝玉来怡红院探望却被拒之门外;无人可倾诉;芒种时节,百花凋零。(2)结合黛玉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巡盐御史独女,贾母疼爱的外孙女;寄居贾府。例1:林黛玉葬花时的悲伤178这一段情节中林黛玉的形象:心思细腻、充满才情,在贾府中感到孤独无助。这一段情节中林黛玉的形象:179例2:薛宝钗的怒(1)联系前后情节:宝玉托病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宴会;当众把宝钗比作杨妃;黛玉面露得意。(2)结合宝钗的身份、地位、经历等:大家闺秀;客居贾府;比宝黛年长。例2:薛宝钗的怒180这一段情节中薛宝钗的形象:学识渊博、大度有涵养,同时展现出聪明机智、伶牙俐齿的另一面。这一段情节中薛宝钗的形象:1812.比较法:在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比较分析人物形象。(1)比较同一事件中不同人物的表现。2.比较法:在同一事件、同一场景中比较分析人物形象。182例:宝玉去家塾上学袭人:长姐般的忠仆“坐在床沿上发闷”。“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红楼梦》第九回)例: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装设计师年终总结范文
- 有关技术服务合同模板(19篇)
- 学生演讲稿关于父母(3篇)
- 教练员聘用合同
- 湖南省常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计时服务计费标准
- 设备及货物采购合同分析
- 设计服务合同创意样本
- 诚信大理石供应与安装协议
- 详尽完备的招标文件指南
-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件
- 2024年国家保安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3S”技术及其应用》试卷
- 2024-电商控价协议范本
- 中药养颜秘籍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手术切口感染PDCA案例
- 殡葬礼仪服务应急预案
- 校运会裁判员培训
- 烟雾病与麻醉
- 数字教育工具在智慧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 《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B/T32044-2018)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