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荷塘月色朱自清字音字形乘凉liáng煤屑xiè踱着duó点缀zhuì颤动chàn霎时shà敛裾jū媛女yuán蓊郁wěng
脉脉mò斑驳bó袅娜niǎonuó倩影qiàn船棹zhào一、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他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46年,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后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浑身散发着诗人的书卷气,英俊儒雅,于潇洒中自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忧郁。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受到的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与熏陶,其中没有小资情调的无病呻吟、士大夫式的故作高深,扑面而来的是通俗明了的语言,平实易懂,美不胜收。一、走近作者散文特点:善于融情入景,具有绘画美,富有情趣美、意墙美。他喜爱古典诗词,常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触为体,创造出诗情面意的境界。他的散文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叠音等修辞,所写景物生动鲜活,文章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他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但常在平实中蕴藏着极为精巧的构思。作品: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等。二、解题:荷塘夜色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三、写作背景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征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退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安心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朱自清《哪里走》)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2.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月下散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作者的行踪四、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划分结构层次。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四、整体感知4.与同学合作,逐段概括段落大意。第1段:点明心境,交代观赏荷塘夜色的时间、地点及缘由。第2段:写作者在小路上散步,概述周围的景物。第3段:写作者独处时的心境。第4段:观荷塘,写月光下的荷塘美景。四、整体感知4.与同学合作,逐段概括段落大意。第5段:流泻的月光,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第7、8段:写作者回忆江南采莲旧俗。第9、10段:写作者在思乡与遐想中踱步回家。5.请根据作者的游踪(地点变化)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次/段落概括内容第1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情,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和氛围,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第4~6段描写月下荷塘的景色,抒发自己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7~10段回忆江南采莲旧俗,表现对江南的怀念,再一次含蓄地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6.请同学们划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了解作者情感变化。段落句子情感第1段第3段第6段第8段第10段6.请同学们划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了解作者情感变化。段落句子情感第1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第3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暂得宁静第6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淡淡的失落第8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淡淡喜悦,继而怅然第10段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不宁静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段落景/物手法景/物特点第2段
小煤屑路荷塘四面的树第4段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段落景/物手法景/物特点第2段
小煤屑路
幽僻、寂静荷塘四面的树
蓊蓊郁郁、阴森森第4段
荷叶比喻繁密、圆润、亭亭玉立荷花拟人、比喻姿态各异、明亮晶莹、优美洁净荷香通感(嗅觉—听觉)美好、清香飘渺荷波比喻颤动、富有生气、凝碧流水
脉脉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段落景/物手法景/物特点第5段
月光青雾叶子和花云树影光与影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段落景/物手法景/物特点第5段
月光比喻幽静、(泻)有流动感青雾
轻柔叶子和花拟人、比喻洁白光滑、美好朦胧云
淡淡、朦胧树影比喻、拟人寂静无声、有趣味光与影通感(视觉--听觉)活泼、幽雅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第6段
(荷塘四面)树
远山
灯光
蝉声和蛙声
阴阴的、朦胧朦胧没精打采热闹7.品味写景段,体会作者情感。第7-9段江南采莲图
意境氛围情感热闹的、风流的、青春活泼的、富有趣味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充满生机的活泼、热闹、自由(这真是有趣的事)喜悦、作者所怀念、所追求的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怅然、失落五、探究交流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颇”是对不宁静的心情的强调,“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夜晚漫步荷塘的缘由,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诱因。下文中作者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句统摄全篇,是文章的文眼,为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五、探究交流2.请分析本段中“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中的“日日”“渐渐”悄悄”这几个叠词的妙处。作者用“日日”词,说明自己每天都经过这片荷塘,对荷塘中的景色了如指掌。用“渐渐”一词,以月亮渐渐地升高表示时间的推移,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模糊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拨动着作者的思绪。又用“悄悄”一词形容自己不想惊动妻儿的心情,给人一种孤独感。五、探究交流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拟人、博喻。分号前的句子运用了拟人,分号后的句子是三个比喻句连用构成的博喻。“袅娜”写出了荷花的轻柔优美,“羞涩”则极言荷花含苞待放之态,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娇媚多姿;“明珠”喻荷花之洁净,“星星”喻荷花之闪烁迷离,“美人”喻荷花之娇美,这三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淡月映照下荷花的洁净,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描绘出荷花的神韵。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通感。“缕缕清香”本是靠嗅觉来感知的,作者在这里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读者的感觉从嗅觉一下子转到听觉上来。“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让人捉摸不定的,用“渺茫的歌声”形容“缕缕清香”,更加准确地表现了荷香清淡、缥缈的特点。5.文章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1)写荷塘,动静结合。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零星地点缀着的荷花,这是静的画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则是动的景致。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月下荷塘幽静又富有生气的特点。虽无“月”字,但处处有月色。叶子、花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月色映射下才形成了动人的景致。5.文章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2)写月色,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是虚写,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写月的投影,有“灌木”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景。此处写月色,但处处有荷塘。6.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本文至此似乎可以收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1)从全文看,这是作者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作者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6.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本文至此似乎可以收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2)“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接着,作者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以谐音(“莲”谐音“怜”)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作者在此表达了他对时代的不满。“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作者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这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境。六、主旨作者通过描述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七、艺术特色(1)修辞美。①贴切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翩翩起舞般婀娜的丰姿。②生动的拟人。“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③巧妙的通感。“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小提琴演奏的名曲,把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七、艺术特色(2)映衬美。①远近映衬。“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远近映衬,将月光下舒展的荷叶以及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优雅之美。七、艺术特色(2)映衬美。②正反映衬。文中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段话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梦-般迷人的幻境,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接着作者写道:“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时树影明暗交替,错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房产交易平台参展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承包商履约保函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屋顶隔热保温维修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搬迁补偿及环保协议3篇
- 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范文(2篇)
- 项目立项管理制度(2篇)
- 中班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例文(2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合同6篇
- 2025年振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稿大学生范文(2篇)
- 2025年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 运动障碍护理查房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课件 第12章 Seaborn
- 初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广东省云浮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大唐电厂采购合同范例
- 国潮风中国风2025蛇年大吉蛇年模板
- 《信托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项目经理岗位竞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