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市的发展后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未成年人生活在家庭中,家庭就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作为牵头部门的妇联,也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家庭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家长教育知识传播渠道增多、家长的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在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方法正逐步趋于化。但是,我市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总体归纳有两大方面的问题:一、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存在的问题。即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的家长,在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李岚清副总理曾经说过,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1、家长的素质问题。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父母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老师,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他们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对子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城区某家长,经常在所住的小区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她的子女也有样学样,随便将垃圾从楼上扔下来。这就是家长给孩子树立坏榜样的典型例子。还有一些家长复制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父辈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解决现在孩子的困惑,不能有效指导孩子的问题。一些家长沉湎于打牌、搓麻将,无暇顾及孩子,孩子自然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而负面影响则是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问题时,父母的道德素质是否也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者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金钱观呢?一个真实的例子,某个离异家庭的母亲,当他的孩子吸毒被强制戒毒后,她舍不得孩子在戒毒所受苦,保释了他出来。孩子又复吸最后竟走上了偷抢的道路。但身为母亲的她,不肯让他重新收戒,竟然说:他在外面好赖还可以一个月拿回几百元回家来。她根本想不到这些钱她的儿子是从何得来的。在与不少家长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思想上普遍重视,但他们有时也觉得力不从心,有的家长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甚至更低,自己没有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起。三角镇的段美娟老师,本身素质较高加之家庭教育方法得当,培养出了品学兼优的女儿。2、家长的家教观念的问题。家长的家教观念跟不上形势,知识更新缓慢。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误区:一是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是负责让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就行了。一些家长认为,我交了钱给学校,学校理所当然要给我教育好孩子,包括孩子的成绩和道德。一些父母忙于做生意,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学业不闻不问,实际上有些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及学习成绩都挺差。二是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第一所学校,一些家长只注重考试分数,认为考试高分的就是好学生好孩子,忽视了对孩子道德方面的教育,忽略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市家教讲师团曾作过调查,75%的孩子反映父母平时最关心他们的是学习成绩如何,考试排第几名,一些学校开家长会只是讲成绩,而把关心他们心理人格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仅达五分之一。可见“应试教育”还深深地左右家长们的教育观。三是盲目地进行早期教育。许多父母误认为开发智力越早越好,过早地让孩子识字读书,参加各种兴趣班,盲目地进行超前教育,拔苗助长,打乱了儿童身心正常发展的秩序,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妨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家长的家教方法上的问题。一是置之不理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单亲离异家庭、与祖父祖母居住或超生的家庭。据石岐区某社区居委会的妇代会主任介绍,该居委会有一离异家庭的13岁孩子,父母离异后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孩子本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差,经常逃学,在社会不良青年的唆使下,走上了吸毒的道路。二是教育手段单一,简单粗暴,与孩子缺乏沟通。孩子稍有错误,非打即骂。坦洲某学校学生,因为父母教育方法失当,与子女缺乏交流,整天打骂,该学生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某公务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竟用皮带抽打孩子,物极必反,这个孩子居然喊着要拿刀杀死父母。还有的家长担心当今社会的复杂性,生怕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想方设法阻碍孩子接触社会。在前段时间市妇联组织开展的“中山市儿童论坛”中,就有不少儿童反映,家长为了孩子多些时间看书,不准孩子上网,将家中的电脑锁起来,其实,这无疑给一些黑网吧有可乘之机。三是过分宠爱型。据调查显示,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有“4+2+1”的家庭中,60〜70%的父母祖辈过分地宠爱孩子,孩子稍有一些不如意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家长都一味地满足,导致孩子缺乏应有的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面对挫折的良好心态,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律性差。一些孩子在市一中和中住校,家长每周煲好汤送到学校,可谓无微不至。四是父母未能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两人各弹各的调,甚至明争暗斗,互相拆台,令孩子无所适从。二、家庭教育组织、管理、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1、缺乏一个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管理。现在我市家庭教育的现状是各级妇联在抓,教育部门也在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也在抓,但是缺少一个整合的力量,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使大家拧成一股绳,将家教工作的具体指标细化出来,从人员到经费进行落实,使家教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全市铺开。2、对儿童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我市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书籍、电视节目太少,媒体仅仅在“六一”儿童节的一段时间对儿童节目进行宣传,电台的《亲亲孩子天》节目甚至从最初的一个小时缩减到现在的不够30分钟,对儿童方面的宣传也渗杂了太浓的商业味道。3、一些不良因素带给孩子负责影响。日前,就有孩子反映,一些网吧、游艺厅虽然门口张贴“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字样,但不良商家甚至为孩子提供免费的食品引诱未成年人进入,并给他们赊帐上网。某镇学生中甚至出现了打游艺机“领头羊”,经常带领本班无心向学的男生在放学后或周六周日去镇上游艺机室狂玩。社会一些不良风气也造成了孩子攀比、请客送礼,在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评“三好学生”也要拉票的现象。早恋的现象在校园中屡见不鲜。据我市南头、横栏等镇妇联反映,目前出现了插足破坏别人家庭的居然有学校的未成年少女。4、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相当部分家长学校以会代课流于形式。三、对于家庭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性对策。各级妇联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职责,选好角度,明确定位,以家庭为主要阵地,深入到家庭、农村、社区,做好工作。1、各级妇联要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实际,深入调查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总结家庭教育的工作经验,要加强对现代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规律、新途径,增强家庭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创新家族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争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提供依据。2、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教知识观念。每一个家庭都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习科学的人才观育儿观,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要把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孩子作为首要职责,不要把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推给学校和社会;要讲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安排适当的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适时适当地加以辅导、疏导。妇联还要提高母亲的素质,大力推进女性素质工程,提高母亲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3、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媒体有计划宣传育人先进经验和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的环境;要面向社会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老干部大学、家长学校开设育人专题讲座。妇联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配合有关部门对网吧、不良刊物的专项整治,为家长指导子女安全上网提供有效服务;妇联要充分利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一阵地,加强对它的建设和管理,坚持面向儿童、服务儿童,突出德育重点,以儿童和家长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开展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增强沟通。4、发挥社区作用,挖掘社区人才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要把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作为主要任务,增强家长学校的吸引力,提高办学质量。家长学校要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并大力宣传本社区家庭教育的成功例子,让成功家长走到讲台前谈感受,谈经验;开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讲座,使家长获得的知识更具体实际和有效,使家庭、学校、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5、要关注突出问题,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妇联要加强源头参与,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单新特困家庭子女的权益保护问题,对这类家庭的孩子多加关爱,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还可以研究这些特殊群体在家教方面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家庭教育方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如此可见,心理健康已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的不断变化。在各类人群中,由于升学、工作、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家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比过去频繁得多,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威协。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2001年10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了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共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疾病患者,每4人中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十分迫切。因为如何健康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学习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健康地成长,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心理学证明,心理支配行动。当前,有的父母对孩子只养不教,放任其自然生长,导致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父母重智轻德,忽视对孩子的心理诱导,把灌输知识看得高于一切;有的父母对孩子很严格要求,而自己却很放纵,在孩子面前暴露很多缺点,负面影响大。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长愿望与现实的不一样,也造成父母矛盾的变化和困惑,导致对教育方法与孩子特点不一致,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严重障碍。作为求学的学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意识和心理需求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据报刊报道,现在中学生业余时间泡在网吧、游戏机室时间最长。了解社会、成年内容的信息越来越多,心理变化尤为复杂。一、对全国学生调查研究中,学生心理的状况据一项对全国3000多大中学生调查表明了43.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198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对上海中学生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1988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1100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2项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低出现率为10%,最高出现率为40%。1989年在浙江省城市不同类型学校调查发现:有16.79%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994年黑龙江牡丹市调查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1994年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四个区1000多名中学生调查表明:53.2%有心理危机。据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做一项研究表明,在2000多名中学生中,有超过三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强迫意念等)。胡胜利运用SCL-90量表调查了500名厦门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表明,10.8%的高中生有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9.6%的高中生有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等症状。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的生活事件,其中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是首要因素。二、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之所以重要,从发生时间看,开始最早,持续最长;从作用空间看,范围最大,内容最广。有关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资料表明,相当数量的出现在成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个体儿童时期的经历。事实上每位家长就一直对子女进行着心理教育,只是这种教育是最自发地蕴涵在家庭教育的其它方面,没有单独地提出和认识。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尤其当他们进入学校之后,家庭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作用会降低,学校的作用则日益增长。这种变化使得比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学校生活成为他们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源泉。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而是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果父母对子女教育上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要求,这种教育影响力反而会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格外严重的伤害。许多孩子进入学校后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甚至障碍,就是由于父母在这方面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目的和主要任务上没完全一致。而这一致性,正是学生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现在许多子女与家长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家长压在子女身上的精神负担实在太重。陈忞教授调查到88.2%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家长完全不知道家庭教育知识或知之甚少的分别占7.6%和25.3%,学过一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知识的只有2.3%。据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对北京1800名家长近三年踉踪调查的结果显示:2/3的家庭教育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型家长占30%左右,过分干涉家长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占7%-9%左右,温暖型占30%左右。他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0名高考状元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状元家长都属于温暖型。据北京一项对1242户的家庭调查显示,家庭教育好的仅占8.7%,问题多的,不好的达70%。这种家庭环境既助长了女子的自私、霸道、任性、攀比、不愿吃苦、依赖、享乐、爱出风头等行为,也造就孩子畏缩、胆小、对抗、逃避、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另一项调查表明,学业欠佳的学生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期望不高、管教严而不当、家庭成员管教态度不一,家庭不和、父母无时间关注孩子等因素有着直接关联。此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会对孩子的心灵带来巨大创伤。家长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教育好子女以及能否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家长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料理家务,还要进行家庭教育,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必须有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性和多种兴趣,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给家长提出社会卫生心理学的家庭应用建议,使家长改变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家长言传身教,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三、我县父母教养的现状1、父母对孩子的现状不满,过分期望,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读大学,最好读研究生、博士生。从不考虑孩子的能力,愿望和适应性,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分数,对想法和做法一贯持反对态度,抓住孩子一点毛病,就训斥没完。2、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需要、动机、兴趣、能力、个性和适应性等,不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情,不考虑孩子具体情况,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限制不多。3、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严重不足,部分家长只要求孩子不停地学习,而自己却经常沉溺在麻将桌上或半夜才回家,甚至夜不归宿。4、父母过于感情用事,对子女的态度关心过度,百依百顺,肓目娇惯孩子,孩子做错事也不批评,把一点优点总挂在嘴上,表扬不停。5、父母与亲属在教育上态度上不致,作为父母的处理这类问题感到很困难,无可奈何的态度居多。6、农村的家庭子女多,父母虽然也想端平一碗水,可常无意中表现编爱某一个孩子。女学生对此嫉妒心理反映较强烈,也是乡镇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之一。7、父母教子女方法简单,不够耐心、科学,常以训斥代替思想教育,为了子女学习成绩,一味要求子女读书,不考虑子女的具体情况,擅自请家教,强迫子女多补课代替科学地开发子女智力。概括来说,父母过分照顾子女,不放手让子女独立活动,造成子女消极、依赖、缺乏耐心和责任感;父母过分严厉,造成逃避、胆怯、没有责任感,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气。父母过溺爱,造成放肆,自我中心的心理状况比较严重。四、此课题研究的意义鲍姆瑞德(D.Banmrind,1971)有关父母子女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她认为父母对子女既不该过度惩罚,也不宜无度放纵,而应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对子女充满爱心。鲍姆瑞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独裁型、权威型和放纵型。其中权威型父母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但对其行为仍会有所限制和控制。允许子女与其就一些行为标准问题展开讨论。他们对子女的态度更多充满理性。他认为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子女往往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为主动、独立和自我肯定。黄河清研究认为,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溺爱型、专断型、纵容型、民主型。从家长行为看孩子的发展的后果,民主型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的值得推崇的模式。但他指出,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异不同,无论是溺爱型、专断型还是纵容型的教养方式,它们对孩子心理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一定是定因定果的关系。也就是说,同一种管教类型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引起的反应,可能是各式各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对所有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我课题组申报立项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与发展一一创新人才心理的整合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课题重点是探索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的实效性。此课题虽然以前有比较多心理专家、学者研究过,并结论出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结果。但根据我县的状况,我县学生所处的环境:在当地他们是优秀的学生,可是他们普遍存在对外竞争信心不强;我县经济发展与周围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但人的工作压力并不比其他地区少,作为家长都希望下一代能跑出这山区,因此一味要求子女读书,而其他关心的意识较淡,无形压力加重了子女负担,造成心理上的不良的发展;家庭经济贫富较悬殊,独生子女的增多,而教养意识的滞后,也使一部分青少年养成许多不良行为和产生不良的心理偏差。经济发达地区中的落后地区学生心理要求与现实要求相互矛盾,形成极其特殊的一些心理变化和变化快的特点。如何提高家长教养的科学性和教育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的有效路子,仍需我们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与研究。因此,我们研究的课题有实际的、现实的意义。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这是时代对教师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更进一步指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面对时代要求,一个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学生,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才能成立一个优秀教师。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村斯基曾指出:”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是很接近科学研究”。“教师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这正是创造研究性的最重要因素一一预见性之所在。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一一缺乏热性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现在,世界各国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如果说,过去,一个教师只要具有扎实、宽广的本学科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那么,现在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据统计,英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在他们的能力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美国教师也达到35%,而我国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仅有5%,因此,在我国教师中大力提倡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真正地把这些教育专业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可逾越的途径。主要参考文献: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丛立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青少年心理专题》陈会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3、《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陈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4、《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丁锦江王净著中国林业出版社5、《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岳晓东祝新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心理与人生》崔文风石竹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我校地处广东经济发达地区而相对落后的山区龙门县城,是该县唯一的县重点中学,市一级学校,具有74年历史,一直以淳朴校风、人本管理、求知学风浓而著称,是当地学子梦寐以进的学校。近几年来高考成绩飞跃,加上学校一直注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呈现教育教学齐发展的面貌,在市影响极大。去年我校刚初高中分离,创建示范性高中,教育科研列入学校重点发展工作之一。由于我县经济与四周地方差距较大,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又导致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变化尤为特殊而复杂。学校教育实践体会到:家庭教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父母教养方式又是这个因素的关键原因。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父母则是他们接触的人中最重要的人。心理学家把我国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放纵型、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类型。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本课题研究,从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侧面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以及探索出家校一体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对本地区及社会都起着积极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