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_第1页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_第2页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_第3页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_第4页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纲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答题模板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读图归纳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答题模板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考纲要求区域的含义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区域特征分析2017全国Ⅱ,6—82016全国Ⅰ,37区域特征综合分析区域差异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3S”应用的辨析

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区域特征分析2017全国Ⅱ,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试题通常以地理特征突出的区域切入,要求通过所学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然后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考主要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三种技术之间的差异等。命题分析预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试题通常以地理特征突出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位置内(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4)土壤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1.区域发展阶段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发展阶段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早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或一、二、三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晚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区域发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1.“3S”的联系“3S”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1.“3S”的联系考点4“3S”应用的辨析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地理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2.“3S”的功能特点比较

主要功能简单理解遥感(RS)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定位系统(GPS)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如何利用、解决?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3S”的功能特点比较

主要功能简单理解遥感(RS)地表3.“3S”选取的技巧(1)“点”与“面”判断GPS、RS、GI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选用“3S”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计算,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用“看”不用“想”的选用RS。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3S”选取的技巧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答题模板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读图归纳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答题模板1.命题方向分析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1.命题方向分析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2.自然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自然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或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大(小)。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土壤(紫色土、黑土等);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3.人文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人文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示例1

[2015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1[2015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题思维(1)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2)答案(1)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答案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反思地理特征描述类试题解答思路一般比较清晰,影响答题的关键是信息解读。例如,本题第(1)问要求判断地形特征,海拔的高低可从等高线数值获得,判断地形类型要将海拔和等高线的特征结合,高于1000m的地方等高线较为稀疏,低于1000m的地方等高线较为密集,则为高原地形。特殊地形类型,如黄土高原要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反思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直接判定法在卫星遥感图像上,较大型的地物可根据其色调、形态等直接判定,而一般地物个体的细部特征都看不清楚。因此,在卫星遥感图像上直接判定地物一般是依据其色调和形态进行。下表示意部分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形状和色调特征。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1.直接判定法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地物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湖泊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城市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是很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夜晚城市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为点状或面状亮区。道路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农业用地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林地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地物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图像与地面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或现象的对应关系,使判读结果更为准确可靠。3.逻辑推理法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对卫星图像的判读可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或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例如,从水系分布的格局,可推断出当地的岩性、地貌类型等方面的信息;从植被类型分布,可推断出土壤类型等方面的信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对比分析法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示例2

[2015江苏地理卷]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2[2015江苏地理卷]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 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位置,甲所在位置用“星号”表示,不是文字甲所在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在河流上,可推断其所处的地形是山谷。(2)根据材料,每格占900平方米,比较不同时期变化,可知冰川面积减少了2700平方米。答案(1)A

(2)D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位置,甲所在位置用“星号”表示,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首先,要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叠加形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例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表现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再次,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图,在这幅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进行选择或评价。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首先,要明确GIS图层是由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主体: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的分类和评价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深埋垃圾场选址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方向滑坡易发区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主体: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示例3

[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3[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地理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居民点、水系和地形等主要分布在地表,因而其信息容易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一般位于地下,其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较弱。(2)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是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除了地形和土壤图层外,与水源密切相关的水系、地下水图层也应组合在图层中。答案(1)A

(2)C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遥感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的必考点,因为区域特征分析是探究区域发展的必备前提,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高考通常以体现区域特征的文字材料与区域图,要求考生应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流方面)及其差异、自然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工农业发展),进而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主要涉及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的考查。考情揭秘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的必考点,因为区域特征分析示例4

[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示例4[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考向(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地理第十四命题立意

本题以堪察加半岛区域特征为背景,要求考生在分析自然区位条件基础上,确定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明晰区域差异的地理意义,最终实现对区域差异规律的应用。本题主要要求考生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命题立意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思维(1)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思维(1)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2)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第(3)问命题方向非常新颖,要求考生不仅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进行分析,还要运用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很好地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熊为大型野生动物,所以近距离拍摄熊时,首先需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就是怎样隐蔽不被熊发现。明确了必须有隐蔽的条件,才能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答题反思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第(3)问命题方向非常新颖,要求考生不仅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找新题,组好卷!智能筛选,一键成卷!强区名校,新题好卷,每日更新,智能选题,模板体例,3步成卷自动查重,一键替换,难度自定,天星原创题库,好题随选随用!免费组卷2019《高考帮》增值PPT课件查看更多>找新题,组好卷!智能筛选,一键成卷!强区名校,新题好卷,每日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双测卷·地理)课件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纲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答题模板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读图归纳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考向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答题模板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考纲要求区域的含义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区域特征分析2017全国Ⅱ,6—82016全国Ⅰ,37区域特征综合分析区域差异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3S”应用的辨析

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区域特征分析2017全国Ⅱ,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试题通常以地理特征突出的区域切入,要求通过所学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然后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考主要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三种技术之间的差异等。命题分析预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试题通常以地理特征突出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考点1区域特征分析位置内(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考点2区域差异分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4)土壤差异的形成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1.区域发展阶段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发展阶段考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早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或一、二、三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晚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区域发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1.“3S”的联系“3S”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考点4

“3S”应用的辨析1.“3S”的联系考点4“3S”应用的辨析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地理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2.“3S”的功能特点比较

主要功能简单理解遥感(RS)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全球定位系统(GPS)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如何利用、解决?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3S”的功能特点比较

主要功能简单理解遥感(RS)地表3.“3S”选取的技巧(1)“点”与“面”判断GPS、RS、GI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选用“3S”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计算,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用“看”不用“想”的选用RS。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3S”选取的技巧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答题模板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读图归纳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答题模板1.命题方向分析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1.命题方向分析模板区域差异分析的答题模板2.自然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自然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地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或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大(小)。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土壤(紫色土、黑土等);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3.人文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3.人文要素差异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环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要素关键词答题术语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示例1

[2015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1[2015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题思维(1)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答(2)答案(1)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2)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答案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反思地理特征描述类试题解答思路一般比较清晰,影响答题的关键是信息解读。例如,本题第(1)问要求判断地形特征,海拔的高低可从等高线数值获得,判断地形类型要将海拔和等高线的特征结合,高于1000m的地方等高线较为稀疏,低于1000m的地方等高线较为密集,则为高原地形。特殊地形类型,如黄土高原要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答题反思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直接判定法在卫星遥感图像上,较大型的地物可根据其色调、形态等直接判定,而一般地物个体的细部特征都看不清楚。因此,在卫星遥感图像上直接判定地物一般是依据其色调和形态进行。下表示意部分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形状和色调特征。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1.直接判定法读图1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地物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较深。湖泊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城市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是很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夜晚城市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为点状或面状亮区。道路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农业用地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林地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地物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河流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图像与地面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或现象的对应关系,使判读结果更为准确可靠。3.逻辑推理法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对卫星图像的判读可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或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例如,从水系分布的格局,可推断出当地的岩性、地貌类型等方面的信息;从植被类型分布,可推断出土壤类型等方面的信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对比分析法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示例2

[2015江苏地理卷]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2[2015江苏地理卷]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 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读图指导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位置,甲所在位置用“星号”表示,不是文字甲所在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在河流上,可推断其所处的地形是山谷。(2)根据材料,每格占900平方米,比较不同时期变化,可知冰川面积减少了2700平方米。答案(1)A

(2)D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解析(1)解答此题要仔细观察位置,甲所在位置用“星号”表示,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首先,要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叠加形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例如,从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表现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再次,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图,在这幅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进行选择或评价。读图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首先,要明确GIS图层是由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主体: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的分类和评价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深埋垃圾场选址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方向滑坡易发区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下面列举一些图层叠加后产生的新主体: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示例3

[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地理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示例3[2016江苏地理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