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_第1页
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_第2页
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_第3页
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_第4页
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滑轮杠杆实验题汇编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试题一:定滑轮的使用特点1、(2014卢湾二模)小亮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内容.①由图的研究过程可知:小亮正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时,与的关系.

②由图的研究过程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2、(2004上海中考)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a)、(b)两图可知:比较(b)、(c)、(d)三图可知:.某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器材,用实验研究某个物理问题.实验过程以及可以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他每次都是匀速提起钩码).根据图中得到的信息,你认为该同学在研究这一物理问题.比较图中(a)、(b)、(c)三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试题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3、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滑轮的重力),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B两图可知:(2)比较B、C两图可知:.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是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4、(2007长宁区二模)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过程,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动滑轮的重为,

(1)比较(a)、(b)两可知:

(2)比较(b)、(c)、(d)三可知:.5、(松江三模)小丽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所用的钩码每个重?牛.她利用动滑轮将钩码缓慢提升,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b)、(c)可知:

(2)分析比较图(

b)、(d)、(e)可知:试题三:杠杆及综合题型6、(2010奉贤区二模)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所用的器材有带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P点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先后四次用弹簧测力计在Q位置沿不同方向向下拉提起重物,如图A、B、C、D所示,每次都能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以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为阻力F2,“动力的方向”用QR连线跟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结论.(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或(D)的操作和测量结果,可得到的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和(D)的动力F1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7、(2011?奉贤区二模)在简单机械中,把有倾斜的坡面称为斜面,它便于把重物推上某一高处.小明同学在某次课外活动课上设想研究斜面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把重为G的物体缓慢提起h高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把该物体沿着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拉到h高度,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知:

(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知:8、(2010卢湾区二模)某小组同学研究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两侧的直杠杆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已调平衡的直杠杆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如图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

②比较图(

b)与(c)与(d)三图可得:某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三个钩码.然后在杠杆上挂三个相同的钩码,且保持位置不变,他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杠杆水平静止,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图(a)、(b)[或(a)、(c)或(a)、(d)],可知:比较图中(b)、(c)、(d)可知:24.(2012?嘉定区二模)某同学在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时,他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重物A;然后在带有均匀刻度轻质杠杆上挂重物A,先后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静止,研究过程如图所示,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图中(A)、(B)[或(A)、(C)或(A)、(D)],可知:.

(2)比较图中(B)、(C)、(D)可知:某小组同学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们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秤、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秤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1)由a、b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关系可知:15.(2007?松江区模拟)如图所示,当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作用下保持时,这两个力方向应具备怎样条件.先,再利用弹簧秤、钩码分别支点同侧或异侧施加作用力,并改变力大小使,发现有时无论怎样改变力大小都无法使,如图5中(a)(b)和(c)(d)两种情况.

1)观察比较(a)、(b)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观察比较(c)、(d)两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7.(松江区2012二模)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9(a)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9(b)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如图9(b)、(c)所示。(a) (b) (c) (d)图9(1)比较图9中(a)与(b)两图,根据测力计示数大小与钩码和测力计位置等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比较图9中(b)、(c)、(d)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某同学在做实验时,用弹簧秤拉住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发现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会影响到弹簧秤示数(动力的大小),该同学想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是如何影响动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重是相同的,测量结果是F3<F1<F4<F2.1)比较图(a)与(b)或[(c)与(d)]两图可知:

(2)比较图(a)与(c)或[(b)与(d)]两图可知:(2011浦东二模)小华研究可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6所示,“动力的方向”用拉力F1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夹角θ表示(已知θ1>θ2>θ3)。请仔细观察图6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FF1=牛θ2(C)F1=2牛(A)θ1F1=牛(B)θ1(D)F1=4牛θ3图图6①小华认为图6(A)和(B)实验现象与研究的目标不符,其原因是:②分析比较图6(A)和(C)和(D)中动力F1的大小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当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时,且

。16.(2011徐汇二模)在学习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三个要素后,某小组同学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他们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保持阻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不变,在杠杆的另一侧用力(视为动力)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他们或改变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或改变动力与杠杆的夹角(即动力的方向,已知θ<90°)。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如图4中测力计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和测量结果,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