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xxx公司教师业务素质考试复习资料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教育学心理学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利手段。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4、什么是智力为什么要发展智力答: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因素。发展智力的原因:(1)它不仅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有极大的客观性。(2)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开发智力的重要。5、教师应该怎样热爱学生

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学生思想、智力、身体要全面关怀,对学生的情感要求稳定性。6、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修养

答:(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2)热爱学生。(3)有集体协作精神。(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7、论述对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的能力素养的要求。答:(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级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等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程度。8、德育过程由哪四个因素构成

答: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9、我国普通学校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原则。10、试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答:(1)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时代挑战,在众多的人才素质中,突出人的进取性和创新精神,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需要。(2)未来社会要求人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未来的人应持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3)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竞争意思、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和国际意识。(4)未来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1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2、什么是教材什么是教学大纲

答:教材(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分说明,本文、附录三部分。13、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答:(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通过独立的,自主的及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以实现。(2)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4、你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和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1)教师结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2)针对目前教师队伍中的“人才积压”,和“人才浪费”并存以及“近亲繁殖”等现象,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逐步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其次。对相对薄弱而又急需教师的专业,学校和地区,可借助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形成教师结构的合理布局。再次,通过教师合理流动,可改变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一是补充教师,尽可能选留不同学校毕业生或选调外校教师,二是教师定期流动制。(3)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形成教师合理结构,还应有完善、健全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做保障,及时向教师提供教育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15、简要回答教师的作用。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尊师爱生,指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应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2)民主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关系的反映,师生关系在政治、经济、法律、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学生。(3)教学相长、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教可以促进学,二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学生可以超过教师。17、教学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答:(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是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那种特点

答:示范性。1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辅导形式是什么答: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辅导形式是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20、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21、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答: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体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22、什么是通才教育?什么是专才教育?答: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同时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培养和情感的陶冶。答: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23、如何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答:(1)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全部认识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处于积极状态,教学内容可带些探索性,要留下让学生思考的余地。(2)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4)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24、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书育人相一致

答:(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25、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自觉纪律教育;(5)劳动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2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样全面发展人唯一方法是什么答:社会分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7、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从事的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精深的了解,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3)具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等,只有具备了教育理论,才能自觉,有目的的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28、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答:(1)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依附性、向师性说明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对象,处于客体地位,(2)学生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点。29、对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有哪些要求

答:(1)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要适度(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以便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30、试论启发性的教学原则。答:这一原则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波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原则是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的,它要求:(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整个体系;(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3)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1、试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答:这一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既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原则既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普遍性,可顾及到可变性、特殊性,又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有利于选拔特殊人才,他要求:(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教学,把主要精力用于全班集体教学,同时兼顾个别;(2)面向学生大多数,使学习深度、速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的;(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人才的学生;(4)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要求。32、如何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答:(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系热爱后进生;(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33、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环境教学法。34、上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3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1)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影响的多角性、多层次性决定了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会出现反应。(3)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和发展双向性特点,好的、坏的都易接受。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抓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反复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使学生在每一次教育中逐步提高思想品德。36、当前,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个特点

答:长期性。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也有明显的缺点,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忽略学生实践活动,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39、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答: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协助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必须做到:(1)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在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工作时,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和教育各有自己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3)增强学校与家庭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通过采取互相访问、举行家长会、建立通讯联系等方式,加强与家庭间的联系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并取得一致意见,教育影响学生,(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教育服务。40、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五个部分。(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②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③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提高;④概括性更强。(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4)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高中生的情感特点: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热情。(5)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41、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

(1)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2)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3)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都是最佳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方法。42、有效教学的指标:①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②清晰的阐述学习目标;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⑤师生均有方向感;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43、教师角色:①教员;②学生模仿的榜样;③课堂管理者;④办事员;⑤团队活动领导者;⑥公共关系人员;⑦学习与学习者;⑧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⑨父母;⑩权威人物。44、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①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45、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①课堂教学能力;②组织班集体能力;③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能力: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信格;⑤公正不自私。46、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47、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要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想像力)48、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1.教师的教学;2.课堂的领导方式;(权威式、放纵式、民主式);3.校风与班风;4.师生人际关系;5.班级的规模。

49、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的原因:1.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寻求其他剌激;2.学生学习过于紧张、困难、害怕失败,从而产生挫折与焦虑,进而寻求发泄;3.希望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或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课堂管理技巧: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2.邻近控制;3.提高学习兴趣;4.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6.劝离课堂;7.移除诱因;8.提出要求(三)利用强化技术管理课堂:(正强化)50、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在先,奖惩管理在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用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校内及校处剌激因素。51、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

①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②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④关心他人;⑤团结互助精神;⑥事业心;⑦创造性;⑧尊重男女平等;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学习的四个层面:①自尊;②生活技能培训;③学会怎样学习;④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学习的三重目的:①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②培养综合概念技能;③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生存。52、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专业化: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即专业能力)。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人性化: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爱护、关心、体贴)。53、遗忘的主要规律:

1.遗忘和保持曲线:德国,艾宾浩斯,用无意义材料进行保持进程的研究表明,保持率最初急剧下降但渐趋稳定。在学习1小时后,仅保持40%左右,一天时,降到2/3,6天后,趋于25%左右。2.保持内容的质变和歪曲: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分解为片段,回忆时需重组片段,但会用旧经验中类似的记忆片段填补间隙。54、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即要有健康的身心)。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即要自信、主动)。3.理解记忆,合理记忆。4.复习。5.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6.记忆术:即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来提高记忆能力。(有环境联结法,连锁法,数文变换法)55、知识掌握的过程:(一)知识的理解,(二)知识的巩固,(三)知识的应用。56、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2.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57、智力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教学)。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58、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59、学习注意状态:注意分无意和有意注意两种。(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①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①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②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③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④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60、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A.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的目的、任务;B.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C.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D.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E.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F.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61、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62、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1.学习目标的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教学对象分析;4.学习目标的编写;5.教学策略的设计;6.教学媒体的选择;7.教学评价。63、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首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应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最终,教学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64、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1.集体授课:老师通过自己讲授把学习内容传递给一个班的学生。2.师生相互作用:可分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等。3.个别化教学: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65、什么是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66、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1.引起注意;2.告诉学习者目标;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显示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诱引行为;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9.增强记忆与迁移保持。67、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和管理目标;2.理解有效的测验与评定的条件;3.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4.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5.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出评定;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管理工作。68、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1.效度:测量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即该测验与所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

2.信度: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稳定性的可靠性标准,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

3.难度: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4.区分度:是测量题目对学生水平鉴别的能力。5.可用性。69、影响学习测量和评定的心理因素:(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怯场。防止怯场的基本做法:1.做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2.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3.锻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二)教师心理因素的影响:1.宽大误差;2.光环效应;3.集中趋势:即教师自觉地避免对学生的极端评定,从而使评分有接近中点的倾向。4.逻辑误差:即评定时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而给予同样的评分的倾向。5.对比误差:指对与自己倾向相反的学生给予较低的评价。6.邻近误差:即相对邻近的几张试卷给予较一致评分的倾向。7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教学案例[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案例7]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A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B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B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生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案例8]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分析]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案例9]常州实验初中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案例10]高老师今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到:“高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上初中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理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高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分析]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①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②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③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④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共4部分22章70条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

序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2、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四)战略主题。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坚持德育为先。3、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4、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务教育

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2、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4、

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

5、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继续教育

1、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3、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