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1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2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3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4页
语言模糊学资料汇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65年美国著名学者查德(L.乙deh)提出了“模糊集”(fuzzysets)的问题。服胃模糊集,是指由模糊概念所组成的集合。他指出模糊性应该用称之为模糊集理论的形式化的方法加以处理。从此,便产生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新学科:模糊逻辑、模糊数学等等。这些新学科的出现曾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查德的“模糊集”理论对语言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运用新方法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包括对语言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出现了模糊语言学。有的学者在模糊这一标题下讨论,范围包括歧义(ambiguity)、多义(polysemy)、概括(generality)、随机(randomness)等语言现象。近年来,人们开始把语用学和模糊语言学结合起来,对一些模糊语言现象进行语用分析,如广州外语学院的何自然教授(1988)。对语言现象的语用分析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模糊逻辑,正如oeoffreyLeeeh在《语用学原则》(PrineiplesofPragmatics,1983)—书中指出:“语用描述只能建立在连续、模糊不定的语言值之上”。模糊限制词语(hedges)最早是由GeorgeLakoff提出的。1972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国际性词汇学研讨会上,他宣读了题为《模糊限制词和语义标准》(HedsesandMeaninsc『iteria)—文,提出了自然语言中的概念模糊问题,并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词。同年,他在题为((模糊限制词:语义标准及模糊概念的逻辑》(Hedges: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10gicoffuzzyconcepts)一文中,指出模糊限制词就是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wordswhoseJob招tomakethings加zzyorlessfuzzy)。为了说明模糊限制词的语义功能GLakoff运用语义学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hierarchicalanalysis),并且以E.R.Heider在一次心理实验中所用的“鸟”这个概念为例:人们并不是象对待是或非的事情那样去理解鸟这一概念。这表明,鸟好象也有各种如下所示的等级(graduation)。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因此,就存在着为某种目的而使语言变得模模糊糊的方法和手段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模糊限制词语。《中国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述评》虽然石安石(1988)指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早在1959年就在《汉语的歧义问题》开篇就提出了要区别“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和“笼统”(generality),开创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但国内真正掀起的模糊语言学热却开始于伍铁平发表在5外国语61979年第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诞生于这篇论文的发表。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自然避免不了回答模糊性的根源问题,虽然从模糊语言学诞生那一刻起,学者们就开始了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探索,但从伍铁平(1979)指出语言模糊性是和语言中的通啟synaesthesia)现象以及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相联系在一起、到当前一些学者从现象学、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等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阐释,语言学家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答案,相反这引发了更多学者从更广泛的领域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加深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这正如陈维振f2001)在谈到外语研究创新时说的“对于语言研究中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就会得到不同的发现”,而语言研究的创新正是这种不同的发现的结果。关于国外在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方面的状况,伍铁平(1999:95-132)的“模糊语言学”第四章基本上有了概括性介绍,本文拟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总结,并从系统观点出发对语言模糊性及根源和前人的研究进行反思。一、我国语言学界对模糊性根源的探索历程1•语言模糊性的界定在模糊学的大家庭里,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数学、模糊系统理论和模糊推理等分支虽然对模糊性关注的角度不同,但就模糊性本质的认识则大同小异。在国内第一部对模糊学这个横向学科的各个分支作简单介绍的《模糊学引论》中,苗东升(1987:19-25)将模糊性与近似性、随机性和含混性作了区别,认为模糊性是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是”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亦即中介过渡性”。虽然我们在谈论语言模糊性时会从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考虑,如王逢鑫(2001)在其专著《英语模糊语法》中,就从语音、实词、虚词和语法四个层面举了丰富的实例对语言英语的模糊性进行了总结;但大部分学者对模糊性的界定都集中到了语义模糊性上,尤其是模糊(fuzziness)与含糊(vagueness)、概括(generality)和歧义(ambiguity)的区别和联系上。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读者可以参考石安石(1988),张乔(1998a,b),伍铁平(1999:143),刘佐艳(2003)等人的著作。张乔还系统地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这四个术语进行了辨别,基本上把这四个术语各自管辖的范围作了一个划定。张乔(1998a:174-175)认为:模糊词语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即使是模糊词语,它的内涵也是明确的,外延的模糊“也只集中在边缘成分上,中心成分一般都是不模糊的”另外,曹聪孙(1989)和将有经(1991)等学者还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的相区别提出了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这对概念。他们认为模糊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语言的模糊性,后者指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这样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言语是语言应用中人们可以觉察到的各种没有具体含义而不影响成功交际的话语,是个人在交际中的产物。陈志安、文旭(1996)将两者的关系总结为:“模糊语言是产生模糊言语的基础,但模糊言语却不一定都要表现为模糊语言,非模糊语言也能构成模糊言语。”2•学者们关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不同回答关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国内学者曾经就此展开过热烈的讨论。这场辩论开始于石安石(1988)《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的发表;随后,符达维(1990)用《模糊语义辨析》对其进行了点评。石安石(1991)用《模糊语义再议一一答符达维同志》进行了答复。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客体的模糊是否是造成了语义的模糊的原因。符达维区分了客体模糊、主体模糊和语义模糊;而石安石(1994:94-96)认为“在笼统或概括的条件下,对模糊语义的形成,具有决定的因素”有两个,即“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离散性与许多事物的连续性的矛盾”以及“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对“客体的模糊造成了语义的模糊”的观点,石安石持否定态度。其他一些学者也参加了这场辩论,除了陈维振(2000)在总结时提到的外,近年来吴振国(2001)、赵德远(2001)、唐锋卢(2003)和张华茹(2004)等也对前辈学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陈维振(2001)《从现象学的角度反思范畴和语义模糊性研究》,陈维振、吴世雄(2003)《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张良林(2004)《语言模糊性的符号学解释》和赵亮(2004)《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来看模糊语言》还从新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吴世雄、陈维振的总结比较有概括性,他俩将国内外的观点概括为三类: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伍铁平和张乔二位在语言模糊性根源方面的探索。伍铁平(1989)在《再论语言模糊性》首次较系统地提出相关思想,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到其专著《模糊语言学》里面作为第五章。他谈到“在讨论模糊性时,必须区别本体的模糊性(ontological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糊性(epistemological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的模糊性”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1999:141)“前者即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反映了客观世界中颜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泾渭分明的连续统;后者指的是像亲属称谓这种属于“认识上或者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的模糊性。张乔(1998b:95-96)在有关词义模糊性的研究中阐明了她在模糊性根源方面的意见。她认为词义模糊性产生的基础是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对于客观事物本身模糊的说法,她是不赞成的。她认为模糊性主要与主观性有关,这里的主观性是指“人们对同一词义的适用极限在主观理解上的差异”。这是因为从词义的约定俗成性出发,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直观地感觉和运用语言的。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主观判断。比如说对于同一盘菜,有人认为是“淡”的,也有人认为过“咸”了,正是这种众口难调的不同主观判断,使得“淡”和“咸”之间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界限,其词义也就模糊了。她还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化造成的对象复杂化作为模糊性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模糊科学的发展是当代科学精确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二、 对语言模糊性根源在哲学上的把握在语言学界对语言模糊性关注的同时,李晓明(1986)、苗东升(1987)及钱冠连(2002)等还从哲学研究的高度对模糊性的本质和来源进行了反思。1•李晓明从哲学认识论出发对模糊性根源的认识李晓明依据人类思维发生、发展史实,引进了模糊学、现代思维科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领域的现代研究成果,以思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主线,阐述了模糊思维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基本作用。关于模糊性的根源,李晓明(1986:12-13)谈到,在国外人们普遍认为“模糊性关系到主体对对象类属边界、性态的把握其测度与主体密切相关,因而是主观的不确定性”查德本人就持此种看法;而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模糊性首先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内在属性,主体的模糊认识不过是对模糊事物的反映,并在这个意义上把模糊性理解为客观的”而他自己的观点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精确性和模糊性是在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过程中产生的。它们表征的不是客体固有的内在属性,而是主客体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关系和客观特性,是反映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重要范畴。作为-网上的纽结•,它们表征着人类认识辩证发展的客观进程。我们知道,人关于确定与不确定、精确和模糊概念的使用,总是直接或间接的相对于某个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状态。2•苗东升在模糊学框架下对模糊性的辩证认识从哲学的高度把事物的模糊性概括为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和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不同于近似性、随机性和含混性,它和清晰性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模糊的。从我们的日常经验里我们知道,对事物作分析研究时容易见到清晰性,对事物作综合研究时容易见到模糊性。也就是说模糊性是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观察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关于事物整体性的特性,是反映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性特性。苗东升(1987:26-31)认为模糊性就来源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性,但他同时又认为模糊性在本质上是客观的,但又包含一定的主观成分。在质量互变定律中,对于模糊事物,我们无法用确定的度来表现一定的质,其量的变化过程中两个在质上有区别的事物或阶段之间都有一个各依具体情况而大小不等的模糊带。在这个模糊带中,既不能说这个事物完全具有某种性质,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具有那种质,而应考察其具有那种质的程度如何。3•钱冠连用宇宙全息论对语言模糊性的阐述钱冠连(2002:172-176)用宇宙全息论来解释语言的模糊性,他认为语言模糊性是指“通过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言词来描述对象的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从宇宙全息论的角度来看,宇宙间不存在任何独立的、固定的实体,一切系统都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实体只是凝聚着、散射着的关系,事物只是关系的集合体,是一组关系网,一旦切断了这些关系,这个特定的系统也就解体了。这就是全息元的非定域懺nonlocality),或全域性。全息性也正是事物的模糊性的根源,因为全息性表明事物只是关系凝聚体,而关系时时处于变动之中,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一个特征。0(王存臻、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第54页,转引自钱冠连(2002:174))”三、 近年来学者们关于语言模糊性根源探索的新进展近年来不少学者又从新的角度对这问题进行了思考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考吴世雄(1996)、谭鉴琴(2003)、赵亮(2004)和张良林(2004)等,1.陈维振和吴世雄的模糊认知语义学研究陈维振早在1990年就开始主持了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范畴分析在模糊语义研究上的应用》,着手开展语义模糊性的认知研究;他和吴世雄承担的科研项目《模糊认知语义学研究》还于2001年获得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金的资助。该课题组的成果包括2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其阶段性成果《范畴与模糊语义的研究》也于2002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学。陈维振、吴世雄认为当前的主要观点都单方面重点强调了语义三角形的三要素的某一个因素作为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难免具有片面性,其实语言的模糊性是由语义三角的三个要素(所指活动、符号、所指物)同时决定的,是主体和客体发生认知关系的结果。他们强调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是认知结果的反映,而这一反映又能再参与人类的认知活动从而促进人类认知的进一步发展。语义模糊性特征则源于人类的范畴化的意识活动。他俩认为范畴化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范畴化过程中,人们对连续的客体进行分割或者将数目无穷多的客体划分成有限数目的范畴,这二者都将导致模糊性。前者是因为无论怎样切分,相邻的范畴建都不存在确定的中介,因而造成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后者将产生包含无数个成员的系数范畴,其边界也是模糊的。因此,模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在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类属划分(categorization),语义范畴作为人类范畴化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具有模糊性。2•张良林在符号学视野下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研究张良林(2004)利用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从客观世界、所指观念世界和能指语言形式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对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进行了分析。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又是欧洲符号学创始人的索绪尔(F.de.Saussure)提出了语言的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的概念,认为二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同时又是任意组合的。能指(声音形象)与所指(思想)从任何单个方面看都像云朵一样飘浮不定的,二者的结合才导致语言事实的一系列相连接的小区分语言符号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模糊不清的,所指也就是思想概念离开了能指或者说是词语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而超越符号表达而预先存在的观念也是没有的。张良林认为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模式我们可以得出“语言形式本身及其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内容原本是'浑沌的''模糊的'结论。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C.S.Peirce)弥补了索绪尔的符号模式排除了客观世界的作用的不足,他认为符号模式应该是一个包括符号,对象和解释项的三项式(triad),其中符号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解释项相当于索绪尔的所指,而对象则是被索绪尔忽略的客观世界。皮尔士认为,符号特别是相似符号(icon)不可避免地要带有客观世界(对象)的烙印,象形文字就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人类对客观世界是非常有限的,其大部分对人类来说是未知的,模糊不清的。同时他的解释项不像索绪尔的能指那样是一个先验存在封闭世界,其中掺杂了人的主观因素,是思想意义变得更为模糊。四、系统观点下的语言模糊性根源探索1•系统观点下的语言模糊性在上文讨论模糊性的界定时,我们已经看了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但笔者认为他们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模糊学的奠基人的札德是以系统科学家的身份提出对模糊性的研究的,那么,在系统科学的范围内,一个系统是否存在模糊性呢?我们知道,凡系统,除了形式化系统都必然地存在模糊性,只是不同系统的模糊性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情况下,系统越复杂,则系统的模糊性也就越强。札德(1973)提出了不相容原理来对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的联系作一个概括,这个原理的基本观点就是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我们对系统行为的精确而又有意义的陈述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准确性和有意义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