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互联网)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日期:20xx年X月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2、学科:地理(湘教版)3、课题:第三章第七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4、课时:15、课前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澳大利亚》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指出并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范围。(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3)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发展的影响。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2)学生通过对澳大利亚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了解,逐步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3、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拥有一个大陆;②低平的地形;③古老的动物;④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本节教材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结合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2、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3、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古老性及其原因【教学方式】1、教法: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等2、学法(1)动手画图,动眼看图,动口议图,图文结合,把知识落实到图上,强化对地图的认识。(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综合分析获取新知,提高学习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教学过程】(播放歌曲引入新课)播放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然后让学生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民歌,歌曲中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什么业发达。把学生直接带入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百度视频】澳大利亚虽然在羊身上发了羊财,可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却没有它的身影。那么,是哪些动物荣登国徽呢?(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活动一:猜动物名称,归纳其特点,认识“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国徽,让学生说出上面的动物名称并简单介绍他们的特点。然后媒体展示另一些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的文字资料,让学生猜他们的名称。2、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出澳大利亚动物的特点:原始性、古老性。如有袋类、卵生哺乳类。3、媒体出示有关澳大利亚动物的统计材料。这些动物虽然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有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称号,有谁知道(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百度图片】过渡: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独特的古老生物呢?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澳大利亚特有生物古老性的原因1、先来看看澳大利亚的位置,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请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白纸,仿照教材上的图,画一幅澳大利亚轮廓图,并在自己画的图中填出赤道、南回归线、太平洋、印度洋。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修改所画地图,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百度图片】过渡:为什么说澳大利亚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就会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呢?
2、展示“大陆漂移假说”图片,学生观察澳大利亚位置的变化,然后小组结合三个探究性的问题分析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古老性、原始性的原因。①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②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③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为何没有古老的生物?
【百度图片】小结:澳大利亚孤立地存在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惟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干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在这里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过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还特别适合羊的生长和繁殖。教师简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史。二、骑在养背上的国家组织学生通过以下探究活动探究学习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活动一:探究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指导学生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图阅读教材中的“低平的地形”及“澳大利亚的气候“图,分组合作分析讨论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原因: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百度图片】活动二:探究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个牧场主,你会将自己的牧场建在哪里呢?为什么?”2、多媒体出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印证学生的选择。【百度图片】小结:澳大利亚合理地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归纳总结反思升华)1、学生交流收获与体会。2、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自己是否达到学习要求。(反馈练习运用知识)一、基础演练(一)填空1、澳大利亚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是一块相对独立的大陆,线穿过它的中部,位于带和带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数和出口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的国家。(二)选择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稠的国家
B.是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C.位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属于北半球的国家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是()A.鸭嘴兽B.大食蚁兽C.巨嘴鸟D.卷尾猴二、知识应用1、我们马上要放暑假了,澳大利亚的学生也要放暑假吗为什么(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填充图册P33—34第一题、第二题。2、请查阅资料,看看澳大利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骑在养背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独特的自然环境【教学反思】1、基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应该创造性地开发、使用教材的理念,我在拟定课程目标后,重组教学内容,没有按照教材标题的顺序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以三个非常形象的标题即“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从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点;从发达的养羊业,引出地形、气候特点等,这种设计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用解决问题的模式完成新课题的要求,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空间,教学效果不错。2、学生在小学学过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所以播放这首歌的动画MTV既吸引学生,又引起共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3、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小组合作活动,但有一些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讨论,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要明确、具体,也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石嘴山市第八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伏安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白城市镇赉县公安局选调事业编制人员的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6届新高三起点检测数学试卷 含解析
- 市场部物料管理课件
- 工装衣服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问题趣味课件
- 工程造价专业试讲课件
- 二零二五年第三章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操作规范
- 农村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合作合同
- 工程考试课件教学
- 2024齐鲁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多选题题库及答案(共70道题)
- 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深圳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西药药剂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私企退休员工管理办法
- 方城县招教小学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期末考试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名校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