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课件)2023年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_第1页
拉丁美洲(课件)2023年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_第2页
拉丁美洲(课件)2023年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_第3页
拉丁美洲(课件)2023年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_第4页
拉丁美洲(课件)2023年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拉丁美洲学习目标以拉丁美洲某区域的背景材料或区域图为载体,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结合拉丁美洲某区域图,从整体性角度明确区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地制宜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目录重要的地理区位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东西分异的地形湿热为主的气候世界第一大河丰富的自然资源居民、经济知识拓展重要的地理区位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由于这里离南极洲很近,许多南极考察队选择从这里的海港出发,前往南极洲。①(0°,50°W)亚马孙河河口;②(10°N,80°W)巴拿马运河;③西经60°南美洲的中分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纵贯巴拿马地峡,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从运河中线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达1432平方公里。意义: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影响:提高运输效率(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下图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次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位于南美洲北面,为大西洋及其属海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之间有一大片岛屿,它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由1200多个岛屿和暗礁、环礁组成。主要岛屿为牙买加岛、古巴岛等。其中最大岛屿是古巴岛。群岛位于北纬10°~27°之间,地处东北信风带,盛行暖湿海洋气团,暖流绕经各岛沿海,各岛向风的北、东北部与背风的南、西南部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存在着明显差异。东西分异的地形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是墨西哥高原,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山间有盆地、高原;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排列。其中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东西分异的地形分析安第斯山脉的形成过程?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块被挤压抬升形成山脉;【特别提醒】科迪勒拉山系北段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南段的安第斯山却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其界线大约在北回归线附近。湿热为主的气候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气候暖热潮湿,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温带面积较小,缺少寒带。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最广,除高山地区和南部的火地岛以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冬季比较温暖;而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28℃,远不如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炎热。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湿热为主的气候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安第斯山区随海拔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规律。湿热为主的气候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安第斯山区随海拔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规律。湿热为主的气候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规律。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常安第斯山脉南段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思考秘鲁全年降水量极少,但每年有8个月都被来自太平洋的浓雾笼罩,当地市民用与排球网类似的工具,使浓雾凝结出水滴,顺着排水管流入贮水池,进行灌溉、沐浴、做饭。分析秘鲁沿岸多雾无降水的原因?提示: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东南偏风为离岸风,加剧干旱;秘鲁寒流流经使大气层稳定,无法对流形成降水;纬度低,海洋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沿岸寒流降温,利于水汽凝结;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间降温快。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世界第二长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发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此外南美洲还有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有伊泰普水电站(仅次于三峡)。世界第一大河(1)亚马孙大潮和钱塘江大潮、恒河大潮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潮涌,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析亚马孙河航运条件优越但航运价值低的原因?水量大,航道深、宽;水量季节变化小,水量稳定;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河道淤积轻;没有冰期,全年能通航;干支流长,通航里程长;流经地区气候湿热,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航运需求小。世界第一大河(3)说明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3)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植被覆盖高,(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有暖流流经,泥沙被大量带走,沉积作用弱。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巴西的铁、墨西哥的白银、智利和秘鲁的铜,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这里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出地,主要输向美国。生物资源亚马孙河流域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渔业资源秘鲁沿海、巴西沿海为南美洲两大渔场。水资源与水能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奥里诺科河水量丰沛稳定,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仅次于亚洲,其中巴西水能资源居世界前列。丰富的自然资源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志碰撞,催生了地球上蕴藏最为丰富的铜矿层。自18世纪当地人从孔雀石中提炼铜矿至今,智利已成为全球铜矿储量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1)简述智利铜矿利于露天开采的地质过程?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带,多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冷凝形成铜矿。矿床上覆岩层在外力作用下被侵蚀,是铜矿出露;丰富的自然资源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志碰撞,催生了地球上蕴藏最为丰富的铜矿层。自18世纪当地人从孔雀石中提炼铜矿至今,智利已成为全球铜矿储量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2)为解决经济对铜矿的过度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你认为智利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大投资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产能;对铜矿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利用气候条件优势,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居民、经济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但仍属于地广人稀的大洲。人口稠密区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部和阿根廷沿海;热带国家人口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城市化速度快;首都等重要城市人口集中。种族复杂,混血人种多;历史上为殖民地,农畜矿产品基地,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现代: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发展迅速。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肉类加工,机械制造工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很多。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知识拓展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的一片辽阔的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在高原南端有一些冰川融化时留下的盐湖,高原上最大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乌尤尼盐沼。每年夏季(雨季12月至次年1月),它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冬季(旱季7月至10月),湖水则干涸,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质硬壳。尤其是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丽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知识拓展(1)分析乌尤尼盐沼的形成条件?(2)说出乌尤尼盐湖出现“天空之镜”所具备的条件?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位于内流区,河流稀少,不利于湖水交换;风力大加快水分蒸发,利于盐的析出、富集;盐湖面积大,湖面坡度小;雨后,盐湖表层形成薄层积水;大气稀薄、洁净度高,空气中杂质少;风力微弱,雨后天晴;巴西重要的地理区位纬度大致在0°和南回归线附近,经度在40°--60°附近;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拉丁美洲东部及中部,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五位。绝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巴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马孙平原约占国土面积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国土面积2/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气候巴西热带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明显的干、湿季;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自然地理特征河流巴西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为世界第二长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域内平原广阔,航运价值高。洪水期有“河海”之称。资源巴西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森林、水力和铁矿等尤为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伊泰普水电站是仅次于中国三峡的水电站。热带雨林亚马孙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林区蕴藏的木材占全世界总蕴藏的45%,蓄积着8亿立方米的木材,有红木、乌木等珍贵的木材。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1/2,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18%。热带雨林近些年来,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覆盖率已从原来的80%减少到50%左右。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的决心。人文地理特征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但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工业体系较为完整,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工业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工业部门主要有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造船、汽车、飞机制造、食品等。主要工业城市有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工业人文地理特征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巴西发展钢铁工业的优越条件。现在,巴西的钢铁工业已跃居世界各国的前列,所产钢铁近一半用于出口。巴西飞机制造业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水平居巴西产业界之首。巴西大规模发展汽车工业只有30多年历史,目前年生产汽车能力居世界前十位。2003年劳工党人卢拉执政以后,采取稳健务实经济政策,巴西经济逐步走上稳定发展道路,2010年曾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0年和2016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工业人文地理特征巴西土地辽阔,可耕地面积超过1.8亿公顷。热量充足,雨水充沛,全国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而且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是世界上适于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少数国家之一。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巴西的农产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甘蔗、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畜牧业发展快,牛肉大量出口。其他农产品有香蕉、剑麻、大豆、可可、玉米等。---农业人文地理特征巴西人口1.87亿(2008年),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集中分布在东部的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尤为稠密。人种复杂,白种人居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城市人口比重大。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巴西狂欢节每年2月中、下旬举行,桑巴舞是狂欢节上的主旋律。足球是巴西人非常喜爱的运动。---人口小结重要的地理区位东西分异的地形湿热为主的气候世界第一大河丰富的自然资源居民、经济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巴西自然地理特征热带雨林人文地理特征拉丁美洲自主检测智利内水道是指包括麦哲伦海峡在内,位于南美洲智利沿岸由极为复杂的海峡、海湾等组成的内水航路,尽管弯曲复杂,但是为了避开强烈的涌浪(涌浪是风停止后或风已削弱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可使船只失速),大多数船只都会选择智利内水道。下图为智利内水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智利内水道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沉积2.外部太平洋航道的涌浪来自()A.北部 B.南部 C.西部 D.东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