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4800字》_第1页
《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4800字》_第2页
《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4800字》_第3页
《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4800字》_第4页
《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论文)4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安蜜桃简介1.1历史渊源据秦安县志记载,秦安蜜桃早在汉代时就已广泛栽培,在唐宋时期,“齐桃”、“二格子桃”和“秋桃”就以个大、色艳、味美而远近闻名。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乡的蜜桃,专门派遣使者快马兼程到秦安采摘,从此秦安蜜桃被作为朝廷贡品,名扬四海。北宋时期秦安就有“城北十里桃花川”之说。长期的蜜桃栽培,在葫芦河流域形成了自兴国镇庙咀村到郭嘉镇邵咀村全长30余公里的数万亩桃园,每到春季,桃花竞放,香气四溢。1.2品牌的创立京红、大久保桃1987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优质农产品;八月脆桃在1997年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荣获铜奖;2000年3月,秦安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2003年秦安蜜桃被S市政府命名为优质农产品,2004年秦安蜜桃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奥运推荐果品评选会”上,秦安县生产的“北京七号”秦安蜜桃被评为一等奖,同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会上,“秦安蜜桃”被评为“甘肃省十大名果”红雪桃被评为金奖。秦安蜜桃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在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举办的全国首届早熟桃评比活动中,我县生产的“砂子早生桃”荣获“龙泉杯”优胜奖。2010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组织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秦安蜜桃品牌价值为4.87亿人民币。2

秦安蜜桃发展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秦安蜜桃因原产于甘肃"瓜果之乡"秦安地区而得名。得益于当地特殊的气候水土环境,秦安蜜桃色艳味美,营养价值高,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之美誉,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蜜桃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土壤资源优势孕育出了独特的秦安蜜桃。2.2人力资源优势客观分析,我们认为秦安桃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除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品牌优势外,S发展林果业还具备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该市580多万亩土地中非常适宜发展干鲜果的土地面积约200万亩。农村劳动力约150万人,大量剩余劳动力可弥补林果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的不足。同时,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科研体系建设,目前,S市已涌现出一大批果树方面的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农民技术员有1.2万多人,基层果农协会170多个,市、县两级果树科研推广机构9个,其中S市果树研究所是我国知名的地级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可以为当地果品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3区位优势

S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处,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S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处,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S又是甘肃省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S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济作物达20多种,是我国北方的最佳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市内有林木资源2500多种,林副产品百余种。2.4投资环境优势

中央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三个优先”和“三个扩大”的政策,省上出台了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扶持办法,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关中—S经济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更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市将全力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强与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3S市发展秦安蜜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科研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技术选育推广速度慢由

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投入少,金融信贷对农业特色产业的

支持渠道不畅,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资金投放不足成为

阻碍S市秦安蜜桃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S市大部分秦安蜜桃加工企业因起步晚,自身实力较弱,贷款困

难,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不能形成

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各相关部门和行业未形成合力,有些部

门、行业大局意识差,各自为政,造成产业化各个环节无法

紧密联结在一起。科研经费紧缺,新品种新技术选育推广速

度慢,严重制约了秦安蜜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3.2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和农民素质低等原因,使桃子的生产管理停留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新技术难以迅速推广、规范、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难以实施,桃子生产标准化难以实现,从而影响了桃子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蜜桃”桃子大部分果园目前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差;低档果品多,优质果品少;普通果品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果品少。虽有不少名、优果品,但大多只有样品,没有产品,或者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有了品牌,也随着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时间的延续而丢失。3.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秦安蜜桃特色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的服务能力弱农业技

术推广服务机构没有覆盖宜农区全部乡(镇),即使有机构的

地方,也由于技术人员队伍势力不强,专业技术人员中知识老

化现象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无法适应秦安蜜桃产业化发

展的要求,科技推广能力弱。对农民的培训面小量少,大多停留在以宣传代替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的低水平上。一些适宜推广的

特色产业、试验、示范成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无法在生

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

市、县、乡现有技术服务机构均严重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

导致农民群众难以得到特色产业建设的技术服务和信息引导。

3.4产业化程度有待提升桃子产业链不长,产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贮藏、加工、运销、市场体系基础薄弱、产销不配套、销售渠道不畅等等,极不适应市场要求,问题的关键是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的带动。据了解,果品公司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其果品贮藏和加工能力不足全市果品总产量的20%,对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力非常有限。由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目前在S还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把蜜桃的产业做大做强。因此造成在品牌使用、包装上比较混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桃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此外,由于没有与果品生产相配套的贮藏、加工设施,致使占产量绝大多数的蜜桃不得不在采收期集中上市、低价销售或经过短期的简易贮藏便匆匆抛售,结果往往是卖果难,果品滞销,丰产不丰收,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大量贮藏、加工增值利润流失,不但不能满足桃子大发展的需要,反过来还制约了产前、产中的生产发展和果品质量的提高。4促进秦安蜜桃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4.1政府加大政策扶持面对S市在发展蜜桃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要使S市蜜桃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向更大、更强、更好的方向发展,

必须做好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

推动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政府作为本地区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

应加大对秦安蜜桃的产业化的政策扶持,

比如:针对特色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应邀请技术人员向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形成产品有特色,

加工有深度,

产销有保证的畅通链条。4.2做大做强秦安蜜桃品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价值,品牌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只有企业走联营联合之路,打造一批能在国内、国外市场参与竞争的拳头产品,才能尽快走进国际市场,才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但在构造蜜桃农产品品牌时应坚持按市场竞争构造品牌的原则,用质量标准体系构造品牌,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经营品牌,但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应严格监控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力超各个国家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获得国外消费者的信任。4.3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在规范完善现有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载体以及技术入股等合作方式,按照“五有”标准,积极探索龙头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产业带动型、示范推广型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每年新建果品、畜牧、瓜菜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0个,到2010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00个[22]。不断创新利益联结的“双赢”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供销合作社要深化改革,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选传统经营网络,搞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及宏观性、指导性、预测性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导向安排生产和经营。

4.4提升产业化程度要将“品牌”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也绝非一蹴而就。首先要尽快实现桃子从“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强果园管理,全面推广喷施果型剂、水果套袋、果树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努力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和商品化进程。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快调整品种结构,进一步强化品牌战略,力争让名、特、优产品和规模优势逐步占领市场。同时,要加快果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近年来,S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与机构以及果农在这些方面意识逐步增强,虽然桃子的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毕竟目标明确了,也采取了切实的行动,S桃子业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低估的。5总结本文综合分析了秦安蜜桃的发展历史,认为S秦安虽然具备生产蜜桃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趣味优势,但是目前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秦安蜜桃发展之后,与此同时,秦安蜜桃产业本身也存在加工管理不规范,科研开发不足等问题,同时农业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以上导致了秦安蜜桃特色产业无法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秦安蜜桃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几点建议,主要从政府,服务体系以及秦安蜜桃本身的产业化和品牌化程度着手,实现特色农产品的转型升级,希望能够为S市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王学军.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1):23-29.[2]王生林,王文略,马丁丑.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SWOT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4(16):51-53.[3]张华,王存河,段廷玉.甘肃特色农产品发展之路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0-11.[4]刘建平.秦安桃树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3(05):65-66.[5]王广科.秦安县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1):19-20.[6]胡利平,许彦平,秘晓东,张华兰.S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04):37-38.[7]蒲金涌,乔艳君,陈薇.S桃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02):10-11.[8]胡涛波,聂志刚,李广,刘强,刘欢.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以S市为例[J].电子商务,2016(01):376-378.[9]宋永永,马建波.S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01):24-27.[10]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陈琳,张璐,李文和.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2):1405-1408.[11]赵贵宾.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3(31):12-13.[12]高媛,马丁丑.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2014(19):92-93.[13]单立山,李毅,王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路径探析——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5):103-104.[14]陈建军,王玉安,欧巧明,王鸿,赵秀梅,王发林.甘肃地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