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_第1页
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_第2页
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_第3页
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_第4页
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xxx公司2019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2019中考记叙文阅读汇总训练50篇附答案001与草化敌为友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父亲跟草势不两立。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心血。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的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摞luò在田埂上晒太阳。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充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⑦有次下班回家,我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边缘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⑾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藏在葳葳蕤蕤地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⑿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他拔除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让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⒀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⒁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但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⒂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⒃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⒄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陈立明/文,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30日,有改动)1.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

心态变化:父亲性格:2.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根据提示品析语言。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1)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

4.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

1.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或:父亲进城后变得孤寂、迷茫。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表述不同,意思相近亦可)2.①细致地表现了父亲心理的变化。父亲离开了庄稼,在城里种花,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种花失败,表现出父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他对农村生活的念想和回味。②为后文做铺垫。种花的经历促使父亲接纳了花盆里的野草,为后文“与草化敌为友”做了铺垫。3.(1)神态:像个将军一样、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瞄。(可用自己语言归纳概括)心理:父亲对草恨意浓浓,势不两立。(2)动作特点:快、准、狠。或:迅速、毫不留情、急不可待、赶尽杀绝。干农活的特点:干练、干脆、麻利、熟练、坚决。4.示例一:是城市的硬冷。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比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无所适从,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与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示例二:是父亲对田野的思念。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示例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①城市的硬冷令父亲感到迷茫、孤寂,见到同是来自乡间的草,父亲感到欣喜。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002手掌里的清凉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垒的垛子,大的孩子把砖垛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的枝丫上拿下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合,,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儿地给弟弟扇着。【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个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礅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立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diǎn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即,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荫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妈妈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背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段奇清/文,选自《铜陵目报》2016年1月19日,有删改)1.本文标题曾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2.按要求品析语言。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析加点词语。)3.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垛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4.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1.①题目新颖,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以《手掌里的清凉》为题,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由手掌里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2分,扣住“新颖”或“线索”得1分,扣住与中心的关系得1分。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2.①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哥给弟弟传递清凉做铺垫。(2分,指出“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得1分,指出其表达效果或作用得1分。)②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的费力。(2分,指出是拟声词得1分,指出其表达效果得1分。)3.【甲】4.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脑(聪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正因为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3分,扣住“有爱心”“懂事”“肯动脑”“肯吃苦”“有毅力”中的任意三点答即可。)003年灯①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②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③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我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的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对于我:灯,就是家;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④因为老爷子的儿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们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八十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他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年灯。⑤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⑥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kuī然不动的样子,那执着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⑦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⑧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⑨大年初五的早展,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⑩正有些奇怪,我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两人做起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但是毕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1.文章围绕“年灯”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2.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3.全文反复出现“年灯”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加以分析。4.文中老爷子年年亮起年灯,期盼儿孙回家过年。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回家过年”却观点不一。下面是某社区工作人员就“我们是否应该回家过年”的100份抽样调查结果。(1)请根据调查结果,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2)针对本话题你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陈述。1.①年轻时,母亲为“我”点灯,温暖着“我”;②老爷子从美国回来后,年年点亮年灯,但没能盼回儿孙;③去年大年夜老爷子挂年灯,初五年灯没有了,全家团聚。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爷子年年挂年灯的执着及期盼全家团圆的强烈愿望。3.①结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形成整体;②内容:写出了老爷子每年点年灯,盼儿孙回家团聚,突出他内心的执着。4.(1)大多数人都赞同回家过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赞同回家过年的人数更多。(2)(略。2分,言之有理即可。)004那时候有多美十年前的那个五月,我们班换了班主任。外面下着雨,那个老师穿着茅草扎的蓑衣进屋,头上还戴着斗笠。我们那里不是很偏远的南方,并不流行这身行头,所以,当他立在教室门前,严肃地看着我们时,嘈杂的议论声戛jiá然而止。大家都诧异地盯着他看。“今天的作文课,请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也就是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①他就如同一股晚春的风,携着标志即将步入夏天的雨水,呼呼地刮进我们这群顽劣孩童的心里。写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这是第二节作文课的内容。孩子自然是喜爱玩耍的,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不但上作文课出了校门,而且平时语文课他也不愿意在教室里上。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背苏轼的词,在潺潺chán的小溪边念余光中的《乡愁》……。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半学期在“草原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全年级最高,其他科的成绩简直惨不忍睹。孩子玩心大,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忽略窗外的诗意?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神色还是正常的,下午家长会前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既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下午,全班同学的家长几乎都到场了,他们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jiù,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地盯着了。当最后一个家长拿到分数条之后,他们纷纷举着自家孩子的分数条,以讲桌为中心,把老师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中考”“升学率”“大学”,这些字眼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很难说老师是不是妥协了,期中考试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有节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这一天,阳光十分灿烂,风把一湖水都吹皱了,波浪反射着光线,映在我们双双略有些尴尬的眼睛里。在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个平时就不怎么配合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没必要来这里的,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颜色是一不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我想回学校了!”这个同学的语气明显急了,“我不关心湖水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我只关心期末考试后还会不会再挨打!”说完,他走了,大部分同学陆陆续续也跟着走了。老师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甚至有些哀伤。剩下的同学看着老师,老师也看着我们,②风呼啸着从我们之间吹过,我们都有些摇晃。老师看看我们,又望了望背影逐渐模糊的离去的同学,说:“我们也回去吧。”他低头走了。从那以后,我们班再也没有在外面上过作文课,老师也开始在教室里给我们读作文、弹吉他。不知由谁发起了“签名上书”的倡议,主要内容是反映语文老师讲课不达标。这引起了教导主任的注意,他派过来几个人向学生询问老师平日里的表现。大部分想要提高成绩的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可能他是一名好的作文老师吧,但不是一名好老师。”一名学生如是说。一小部分学生,包括我在内,在大家的“举报”面前沉默了。我们时不时会有目光交流,却没人站起来替老师说一句话。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只不过没穿蓑衣,而是穿着西装,打了一条草绿色的领带。这抹清亮的颜色使我想起他到来的那个雨天。他是微笑着向我们告别的,大家心里都有鬼,不敢抬头看他的眼睛。后来,听到讲台上毫无动静了,大家抬起头才发现,他走了。后来,我偶尔也会到母校附近的湖边转一转,看一看阳光下湖水的颜色,③这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看来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不同:春季的水是嫩绿色的,夏季的水是碧蓝色的,秋季的水是深蓝色的,冬季的水是冰蓝色的。而且,④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白色雾气,细密的水蒸气里有青草的香味。(王璐琪/文,选自《中国校园文学》2015年第21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把新老师比喻为刮进孩子心里的春风,表现了新来的语文老师对孩子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同时暗示着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将正式走进课堂。B②句中描写突如其来的大风,表达的是师生之间矛盾的公开化和关系的紧张化;“我们都有些摇晃”的描写,表达了大部分同学走了,只有小部分留下,班里的同学对老师的喜爱之情产生了动摇和分化。C③句表面证实从前老师对湖水的描述是正确的,暗含之意是:事过多年之后,结合回母校的观察,我”才真切地认识到,老师当年教学中所说的所是正确的、所作的都是正确的。D④句中雨天湖中雾气里的青草香味,照应前文老师鞋上水灵灵的草叶子,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我”对语文老师的思念之情。2.下列对标题中“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是指同学们在教室外草原牧歌式语文教学中体验到的新鲜、自由、有趣和诗意的美好感觉。B.“美”是指在老师新颖、开放的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都能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共同唱响学习之歌的美好向上的氛围。C.“美”是指别具一格的语文课满足孩子玩心大的特征,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成功。D.“美”是指湖、田野、草坪、小溪边等校外大自然语文教学环境的美好景色。3.下列四个同学对文中老师的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甲说:“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喜欢标新立异的老师,很有个性,教学也不落俗套,很有特色。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喜欢这样的老师,也喜欢生活中有更多这样的语文老师。”B.乙说:“我基本同意文中一位同学对这位老师的评价,我认为他是一位很好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成功的作文老师,但还不算是一个好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他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学好语文,还要配合其他老师引导学生学好其他科目,均衡发展。”C丙说:“我觉得这位老师书呆子气过重,不接地气,很多做法都不切实际。他穿着蓑衣来上第一课,在教室里弹吉他、唱歌,到校外去上语文课,都显得很另类,虽然一时讨喜,但是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取的。”D.丁说:“文中的老师是一个艺术形象,他真诚投入,目光敏锐,锐意改革,值得称颂,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理想和期望。他最终在不被大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领导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走了,这不是他的自我否定和逃避;他的失落而去,表达的是作者对当前教育的失望之情。”1.B2.D3.C005最美的姿态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成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是物质与金钱,再则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因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怜的生活圈juàn栏,而进入一个无边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fāng间情趣……。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pī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但是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时,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时,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些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及姿态的地方。但你们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张鸣/文,选自《北大中文系第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有删改)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阅读第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1.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阅读对人有益。)2.读书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充盈人的心灵;读书养就人的高贵气质。3.示例一:对比论证,如文章第①③段通过对比,突出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一观点。示例二:比喻论证,如第④段中“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读书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影响。示例三:举例论证,如第⑤段举了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4分。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作用2分。)006唯有垂杨管别离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原本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那时起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每一天,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③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结束“考试”,那就简直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皮,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说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但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户。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在喊。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刻,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李修文/文,有删改)[注]①垂杨:垂柳。1.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概括。2.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B】每一天,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4.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1.①岳老师在病房里给从未踏足过学校的小病号上课;②岳老师在小病号愤怒发问后,不仅教他更多,还给他喂饭,让他喝水,陪他采花;③岳老师听说小病号要转院,为小病号编写教材;④岳老师听到小病号离别时背出了诗,大哭起来。2.第一次大哭的原因:①小病号“反正活不了几年”的话深深刺痛了她;②为自己只顾教学,忽视了小病号的感受自责。第二次大哭的原因:①为与小病号离别而伤感;②为小病号背出诗而欣慰、激动。3.【A】从“终年苍白”到“一丝红晕”,抓住脸色变化这细节,表现出岳老师成为小病号老师后感受到成就感和喜悦之情。【B】“每天”“一输完液”“马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起使用,写出了岳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给小病号上课的情形。4.①暗示文章的主要情节是岳老师教小病号背诵这句诗;②奠定了全文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③凝聚了小病号对岳老师的留恋、感激之情;④诗意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一面对厄运,唯有抗争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4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007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①惊蛰zhé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正铺展着边缘如锯齿般的细小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呢。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在那里抽青,铺展开边缘如锯齿般的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花盘,并绽开黃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在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瓣开始脱落,花托上长出一个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上飞出无数把“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④那是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很有感情。在古典文学和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农村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野菜,他也参与其中。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一起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语文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原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原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矮小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做药,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们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原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语文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xièhòu,语文老师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原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不过是常见的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大地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的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王本道/文,有改动)1.阅读文章,请你说出作者在与蒲公英的“默契”中得到了哪些感悟,这些感悟又是怎样形成的。2.老师在原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3.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1.作者的感悟:①默默挺立着朴实的身躯,不懈不息固守一处,绽放自己的价值;②虽然平凡,但是顽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即使无人问津也努力完成人生历程,在奋斗的过程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心怀感恩和爱。感悟的形成:①在自家的庭院中,连续十年,蒲公英每年都会和“我”默契地相逢,而且固守一处,伴“我”晨昏;②高中语文老师和我们探讨理想、人生。2.①同学们谈到自己的理想和前途,都是“志存高远”“栋梁之材”;②老师说成为栋梁之材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是庸常的普通人,就像“遍地的蒲公英”;③蒲公英虽然普通,但是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就像人一样,不管命运如何,都努力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让人生有意义;④我们和老师之间不同的认识,让我们陷入思考。3.[示例一]问题:对蒲公英绽放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说明:让“我”能够感悟到蒲公英的品质,更好地理解文章。[示例二]问题:将蒲公英和其他的花、树进行对比有什么用意?说明:让“我”充分认识到蒲公英与众不同的品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008一棵小白杨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那个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奔去。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王克怀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山岗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他们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冲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他们只好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很远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用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莱。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参加一百米射击考核。一阵枪响过后,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⑧作为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战士在上级组织的射击比赛中次次名列前茅。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离爱人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fěi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⑩三岁多的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⑾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⑿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⒀1983年,连里一名战士探亲回来,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⒁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从那棵白杨树树根上冒出来的。⒂看着眼前普通但实在是不平凡的白杨树,《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朱金平/文,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0日,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的典型代表。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战士在射击比赛中次次名列前茅。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略写。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开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2.王克怀从新兵成长为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概括。

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概述。1.C2.王克怀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将自己的射击经验传授给全班战士,让大家都取得好成绩。3.(1)“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登上哨所的艰难,突出了驻守小白杨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2)“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因为这一次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令人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从侧面进一步证明了王克怀射击成绩的优异。4.王克怀儿子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从侧面表现“部队锻炼人、出息人”。5.①指小白杨哨所;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009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地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家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板、木条,还有书,像是见到久别的朋友,感觉细腻、温暖。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我的课桌上,我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书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得到这样一个“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料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地说。我看那些木料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⑾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被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⑿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料,准备好锤子、钢锯、钉子、油漆等。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⒀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⒁小小的书架成了!⒂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然后说:“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⒃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花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⒄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⒅现在,家里早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少年时拥有的书架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也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它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⒆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会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书架伴“我”成长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给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花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喜悦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4.作者在第⑩段中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在第⒅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是如何陪伴你成长的请具体谈一谈。

1.(“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书架伴“我”成长2.“笑意”表现妈妈因为“我”如此爱书(书架)而高兴,对我”用字典做“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我”聪慧、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3.[示例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示例二]“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因即将拥有书架而产生的喜悦。[示例三]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表现“我”期待的心情。[示例四]“美丽的家伙”表达了“我”对书架亲呢的情感。[示例五]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因即将拥有书架而产生的愉悦心情。(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是因为“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这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如答成“一直与我不离不弃",得1分)。后来称书架为“我的长者”,是因为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5.[示例]陪伴我的是台灯。它一直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它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它给予我力量。(4分,物品1分,表述3分,言之成理即可。)010回家己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子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嘛,呵呵!”“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对苗苗说:“苗苗,你爸妈说要给奶奶一个惊喜,他们一会儿就到家喽,自己好妤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切好的还算丰盛的菜蔬,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到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儿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可无人应答。苗苗奶奶找遍了满屋满院,犄jī角旮旯gālá,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岀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呼喊着追出巷子,来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满是失望和惊恐。“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儿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呀!”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崩溃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大的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儿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儿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先后撵了上去。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车站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舔着棒棒糖。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就往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要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此时,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徐风/文,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