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_第1页
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_第2页
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_第3页
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_第4页
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

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5月5日,广东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主任陈仲伟被砍30多刀,肇事者行凶后跳楼自杀。多位医生证实,肇事者自称25年前被陈仲伟“弄坏了牙”。5月7日,陈仲伟医生伤重不治去世,终年60岁。5月5日,广东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主任陈仲伟被砍30多思考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第一、医疗资源发布不均匀,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制度根源;

从医30年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专家郝国平说:“压力是潜意识的,多年来做梦梦见的不是家人,都是诊断不完的患者。”

第二、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渐淡化、商业性日益浓厚,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体制根源;

第三、患者期望值无限,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有限,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客观根源;

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第四、医生缺乏仁爱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人意识太浓,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主观根源;第五、舆论媒体环境不佳

思考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第一、医疗资源发布不均匀,是造成医患纠学习目标

1.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

2.了解医患关系的两种形式与水平

3.掌握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4、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

5、学会处理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医患关系

第一节医患关系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设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二)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第二,融洽的医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也是对病人的一种心理和社会支持。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二、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

(一)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1、言语交往形式;2、非言语交往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

(二)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

1.技术水平

2.非技术水平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二、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一)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医患交往时的心理状态医生、护士: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诊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病人:生病、求医都是压力源,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无助等。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医患交往时的心理状态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二)、医患间的冲突医患双方在医疗事物中地位不相当。医患双方对对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医务人员:期望病人无条件执行医嘱。病人:难以公开说出自己的需要;间接表示不满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二)、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医患间的交往障碍在医务人员方面:缺德;功利;实利;在病人方面:由于疾病的折磨而变得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反应敏感,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期望和要求过高,因脱离实际情况而产生失望及沮丧,影响了病人与医务人员沟通的主动性。(并非有意作对)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三)、医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四)、医患交往的信息量过少的问题医院诊疗模式的影响:医生的听、病人的说医学发展的影响:技术化、专门化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四)、医患交往四、医患关系模式模式特征医患关系优点适用人群主动——被动型“医生为病人做什么”医生占主导地位,医患双方为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充分发挥医生的积极作用昏迷、休克、有严重创伤及严重精神病病人指导——配合型“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医生占主导地位,医患双方为微弱的心理差位关系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急性病病人共同参与型“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医患双方为平等地位进一步提高患者主动性,提高诊疗效果慢性病病人四、医患关系模式模式特征医患关系优点适用人群主动——被动型“第十章病人心理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希波克拉底第十章病人心理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几个概念患病:机体组织的器质性病变、生理功能的损害、个体主观体验的病感心理和社会功能异常病感:是个体患病的主观体验。(病人患病的主观体验与医生对疾病的实际判断在性质和程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几个概念患病:机体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几个概念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个体,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病人角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几个概念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一、病人角色适应问题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2.病人角色行为冲突3.病人角色行为减退4.病人角色行为强化5.病人角色行为异常一、病人角色适应问题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2.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3.患病期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4.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5.患病时的自我成就的需要二、病人的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

三、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认知功能的变化2.情绪活动的变化:(1)情绪活动的强度的变化(2)情绪活动的稳定性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三、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认知功能的变化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2.恐惧心理3.抑郁心理4.孤独感5.依赖心理6.退化心理7.猜疑与怀疑8.愤怒9.否认心理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11.过高的期待12.遵医行为问题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7.猜疑与怀疑1.焦虑心理(1)期待性焦虑

(2)分离性焦虑

1.焦虑心理(1)期待性焦虑2.恐惧心理担惊受怕有具体的危险和威胁。2.恐惧心理担惊受怕3.抑郁心理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①抑郁多见于重危病人或有严重丧失的病人。②病情加重时常会产生忧郁。

③易感素质者更易产生忧郁。

④病理生理因素。

⑤有些疾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3.抑郁心理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

4.孤独感孤单寂寞安排亲人探访或陪伴,组织病友间交谈,多与病人沟通等。4.孤独感孤单寂寞5.依赖心理医护人员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5.依赖心理医护人员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

6.退化心理主要特征有:①高度的自我中心②兴趣狭窄③依赖别人④对自身状况的全神贯注6.退化心理主要特征有:

7.猜疑与怀疑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主要应该向其讲述有关本病的病因、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诊断的依据,使病人相信诊断的正确性,消除病人的错误认识,激发其自觉的遵医行为。7.猜疑与怀疑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主要应该向其讲述有关本病8.愤怒病人受挫的障碍主要有:①自然环境不利②社会与家庭障碍③与所患疾病有关的障碍④医、护、患间的冲突8.愤怒病人受挫的障碍主要有:

9.否认心理否认疾病存在的严重性!9.否认心理否认疾病存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主要原因有:①疾病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损害病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②疾病使病人丧失了包括健康在内的许多东西③疾病的应激往往会使病人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外界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心下降。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主要原因有:11.过高的期待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说好解释工作:一方面降低病人过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让病人接受治疗须循序渐进的事实。使病人明确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11.过高的期待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说好解释工作:12.遵医行为问题记不住医嘱交往障碍(行话)疗程长,病人缺乏耐心医生同情心不够病人是从技术能力和同情心两个方面来审视一个医护人员的,所以,他们只愿意与理解自己的医护人员进行交谈和接受劝告。12.遵医行为问题记不住医嘱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特点(二)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征(三)康复期病人心理问题及干预(四)临终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五)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六)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七)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八)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干预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对急性期病人的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二)慢性期病人的心理干预生物-心理-社会的干预思路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二)慢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特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六)癌症病人的心理干预

1、告诉病人真实的信息

2、纠正病人对癌症的错误认知

3、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

4、减轻疼痛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六)癌症病人的心理干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七)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

-肾脏移植病人中,32.2%个体发生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是焦虑和抑郁,严重的有自杀行为

-就移植成功率而言,活体供者高于尸体供者,而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恰恰相反。有报道,供着是活着的亲属时,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57%,而供者为死者时为31%。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七)器官移植病人的心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八)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八)医疗美容领域中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复习思考题医患关系中有哪两种形式和水平?其中两种水平之间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医患关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有哪些?病人往往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面对病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医生该如何处理?复习思考题医患关系中有哪两种形式和水平?其中两种水平之间应当视窗: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何在?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相继出现医患关系矛盾升级而引发医疗工作人员被伤害的恶性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何在?多方因素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有医疗资源的缺乏和分配不平衡造成了医患供求上的矛盾的突出,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二是一些不正之风蔓延,医疗工作者的形象受到损害,病人对医疗工作人员的尊重和理解被敌意所取代;三是医疗工作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有病人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付了钱你就得给我等值甚至超值的服务,往往就会引发不满和冲突。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满足群众基本的看病需求;医患双方加强沟通、理解和信任;增强服务能力,为病人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视窗: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何在?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相继出现医

谢谢!谢谢!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

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5月5日,广东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主任陈仲伟被砍30多刀,肇事者行凶后跳楼自杀。多位医生证实,肇事者自称25年前被陈仲伟“弄坏了牙”。5月7日,陈仲伟医生伤重不治去世,终年60岁。5月5日,广东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主任陈仲伟被砍30多思考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第一、医疗资源发布不均匀,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制度根源;

从医30年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专家郝国平说:“压力是潜意识的,多年来做梦梦见的不是家人,都是诊断不完的患者。”

第二、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渐淡化、商业性日益浓厚,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体制根源;

第三、患者期望值无限,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有限,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客观根源;

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第四、医生缺乏仁爱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人意识太浓,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主观根源;第五、舆论媒体环境不佳

思考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第一、医疗资源发布不均匀,是造成医患纠学习目标

1.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

2.了解医患关系的两种形式与水平

3.掌握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4、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

5、学会处理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医患关系

第一节医患关系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设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二)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第二,融洽的医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也是对病人的一种心理和社会支持。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二、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

(一)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1、言语交往形式;2、非言语交往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

(二)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

1.技术水平

2.非技术水平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二、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一)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医患交往时的心理状态医生、护士: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诊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病人:生病、求医都是压力源,会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无助等。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医患交往时的心理状态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二)、医患间的冲突医患双方在医疗事物中地位不相当。医患双方对对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医务人员:期望病人无条件执行医嘱。病人:难以公开说出自己的需要;间接表示不满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二)、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医患间的交往障碍在医务人员方面:缺德;功利;实利;在病人方面:由于疾病的折磨而变得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反应敏感,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期望和要求过高,因脱离实际情况而产生失望及沮丧,影响了病人与医务人员沟通的主动性。(并非有意作对)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三)、医

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四)、医患交往的信息量过少的问题医院诊疗模式的影响:医生的听、病人的说医学发展的影响:技术化、专门化三、医患交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四)、医患交往四、医患关系模式模式特征医患关系优点适用人群主动——被动型“医生为病人做什么”医生占主导地位,医患双方为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充分发挥医生的积极作用昏迷、休克、有严重创伤及严重精神病病人指导——配合型“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医生占主导地位,医患双方为微弱的心理差位关系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急性病病人共同参与型“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医患双方为平等地位进一步提高患者主动性,提高诊疗效果慢性病病人四、医患关系模式模式特征医患关系优点适用人群主动——被动型“第十章病人心理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希波克拉底第十章病人心理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几个概念患病:机体组织的器质性病变、生理功能的损害、个体主观体验的病感心理和社会功能异常病感:是个体患病的主观体验。(病人患病的主观体验与医生对疾病的实际判断在性质和程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几个概念患病:机体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几个概念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个体,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病人角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几个概念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一、病人角色适应问题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2.病人角色行为冲突3.病人角色行为减退4.病人角色行为强化5.病人角色行为异常一、病人角色适应问题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2.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3.患病期间的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4.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5.患病时的自我成就的需要二、病人的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

三、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认知功能的变化2.情绪活动的变化:(1)情绪活动的强度的变化(2)情绪活动的稳定性

3.人格变化和意志、行为变化三、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1.认知功能的变化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2.恐惧心理3.抑郁心理4.孤独感5.依赖心理6.退化心理7.猜疑与怀疑8.愤怒9.否认心理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11.过高的期待12.遵医行为问题四、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7.猜疑与怀疑1.焦虑心理(1)期待性焦虑

(2)分离性焦虑

1.焦虑心理(1)期待性焦虑2.恐惧心理担惊受怕有具体的危险和威胁。2.恐惧心理担惊受怕3.抑郁心理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①抑郁多见于重危病人或有严重丧失的病人。②病情加重时常会产生忧郁。

③易感素质者更易产生忧郁。

④病理生理因素。

⑤有些疾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3.抑郁心理产生抑郁的原因包括:第十、十一章医患关系与病人心理康课件

4.孤独感孤单寂寞安排亲人探访或陪伴,组织病友间交谈,多与病人沟通等。4.孤独感孤单寂寞5.依赖心理医护人员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5.依赖心理医护人员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

6.退化心理主要特征有:①高度的自我中心②兴趣狭窄③依赖别人④对自身状况的全神贯注6.退化心理主要特征有:

7.猜疑与怀疑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主要应该向其讲述有关本病的病因、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诊断的依据,使病人相信诊断的正确性,消除病人的错误认识,激发其自觉的遵医行为。7.猜疑与怀疑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主要应该向其讲述有关本病8.愤怒病人受挫的障碍主要有:①自然环境不利②社会与家庭障碍③与所患疾病有关的障碍④医、护、患间的冲突8.愤怒病人受挫的障碍主要有:

9.否认心理否认疾病存在的严重性!9.否认心理否认疾病存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主要原因有:①疾病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会损害病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②疾病使病人丧失了包括健康在内的许多东西③疾病的应激往往会使病人担心自己不能应对外界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心下降。10.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主要原因有:11.过高的期待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说好解释工作:一方面降低病人过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让病人接受治疗须循序渐进的事实。使病人明确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11.过高的期待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说好解释工作:12.遵医行为问题记不住医嘱交往障碍(行话)疗程长,病人缺乏耐心医生同情心不够病人是从技术能力和同情心两个方面来审视一个医护人员的,所以,他们只愿意与理解自己的医护人员进行交谈和接受劝告。12.遵医行为问题记不住医嘱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特点(二)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征(三)康复期病人心理问题及干预(四)临终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五)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六)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七)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干预(八)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干预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对急性期病人的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一)急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二)慢性期病人的心理干预生物-心理-社会的干预思路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二)慢性期病人的心理五、不同病期、类型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