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1页
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2页
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3页
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4页
期末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各类微生物比较分类地位:高→低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一、各类微生物比较分类地位:高→低1类别细胞类型形态DNA/RNA真菌真核、多(主)或单绒毛状+放线菌原核、单分枝状+细菌原核、单球、杆、螺形+螺旋体原核、单螺旋状+支原体原核、单不定形+衣原体原核、单椭圆形+立克次氏体原核、单短杆、球状+病毒非细胞球、杆为主仅一种类别细胞类型形态DNA/RNA真菌真核、多(主)或单绒毛状2类别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情况繁殖方式核糖体真菌+孢子、菌丝、裂殖+放线菌+孢子、菌丝+细菌+二分裂+螺旋体+二分裂+支原体+二分裂+衣原体-二分裂+立克次氏体-二分裂+病毒-复制-类别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情况繁殖方式核糖体真菌+孢子、菌丝3类别常见抗生素敏感性干扰素敏感性其它真菌--孢子和菌丝组成、无性和有性放线菌+-孢子和菌丝组成、产抗生素最多细菌+-典型原核微生物螺旋体+-无鞭毛,能运动,不同于螺形菌支原体+-无胞壁,最小独立生存细胞衣原体++独特周期(原、始),专性活寄生立克次氏体+-专性活细胞寄生病毒-+专性活细胞寄生类别常见抗生素敏感性干扰素敏感性其它真菌-4

细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形态

杆、球、螺

分枝状分枝状椭圆细胞壁肽聚糖肽聚糖几丁质酵母多糖生长温度

37℃28-32℃

22-28℃酸碱度

6.8-7.47.2-7.64-6常用培养基营养肉汤高氏一号沙保培养基

查氏培养基代表二、微生物的培养(一)培养条件: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菌放线菌5(二)培养基1、概念、种类及用途(固、液、半固、鉴别)2、必备条件:四个3、配制过程:固体?(二)培养基1、概念、种类及用途6(三)培养现象1、固体:2、液体:3、半固体:菌落(纯、多、可见)和菌苔沉淀、均匀浑浊、菌膜检查细菌动力(鞭毛)(三)培养现象1、固体:菌落(纯、多、可见)和菌苔7(四)细菌鉴别1、形态结构:2、染色性革兰染色:原理、步骤、试剂与结果3、培养现象:菌落特征、液体生长现象4、生化反应球、杆、螺形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涂片→干燥→固定→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初染(草酸铵结晶紫)→媒染(卢卡氏典液)→脱色:关键(95%乙醇)→复染(复红或沙黄)→结果:紫为G+;红为G-(四)细菌鉴别1、形态结构:球、杆、螺形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8吲哚试验(I)硫化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尿素酶试验常用的生化反应甲基红试验(M)单糖发酵试验VP试验(Vi)糖发酵蛋白质分解其它IMViC试验吲哚试验(I)硫化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尿素酶试验常用9三、消毒灭菌1、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杀死病原微生物杀死所有微生物抑制,生长繁殖2、消毒灭菌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及其适用范围三、消毒灭菌1、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杀死病原微生10空气:滤过、紫外、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臭氧等)车间地面、墙壁:紫外、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新洁尔灭、煤酚皂、臭氧等)制剂设备:蒸汽、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新洁尔灭、煤酚皂、臭氧、乙醇等)操作人员:乙醇原辅料:干热、湿热、辐射、过滤制剂:滤过、干热、湿热、辐射、防腐剂围绕药物生产空气:滤过、紫外、化学(甲醛、过围绕药物生产11仪器:接种环、培养皿、吸量管、三角瓶、试管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温度、时间围绕药物检验仪器:接种环、培养皿、吸量管、围绕药物检验12四、微生物与药物检查(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稀释法、纸片法、挖沟法、联合抑菌试验四、微生物与药物检查(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13(二)药物的卫生学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阳性:加供试液+菌液→有菌生长供试品:加供试液→无菌生长,判合格

有菌生长,判不合格

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1、无菌检查:无菌制剂(如注射剂、植入剂)方法: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优先)(二)药物的卫生学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无菌检查142、微生物限度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如口服液、外用制剂)控制菌检查细菌总数检查非全检真菌总数检查活螨检查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限制数量限制种类不超标,判合格超标,判不合格未检出,判合格检出,判不合格2、微生物限度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控制菌检查细菌总数检查非全15

方法:常规平板法和薄膜过滤法细菌、真菌总数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供试品:加供试液→不超标,判合格

超标,判不合格

方法:常规平板法和薄膜过滤法细菌、真菌总数检查阴性:加16数据处理

混合平板的制备细菌、真菌的培养结果观察与计数供试液的制备书写检验记录单常规平板法基本过程:配制培养基数据混合平板的制备细菌、真菌的结果观供试书写检常规平板法基本17控制菌检查方法:常规方法法和薄膜过滤法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阳性:加供试液+菌液→检出控制菌供试品:加供试液→未检出,判合格

检出,判不合格

控制菌检查方法:常规方法法和薄膜过滤法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18

供试液制备增菌培养鉴别培养基培养挑取疑似菌落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书写检验报告单供试品控制菌检查的基本程序:供试品控制菌检查的基本程序:19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一)细菌的致病性1、影响因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机体免疫力侵袭力毒素:内、外毒素比较2、感染类型:隐性、显性、带菌状态菌血症:菌入血,不繁殖毒血症:菌不入血,毒素入血败雪症:菌入血且繁殖,毒素入血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一)细菌的致病性1、影响因素毒力侵20(二)免疫基础1、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骨髓、胸腺外周:淋巴结、脾脏等补体:概念干扰素:作用、产生(二)免疫基础1、免疫功能免疫防御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213、抗原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构成条件:异物性、复杂大分子、特异性主要医学抗原:哪些4、抗体概念产生规律:初次反应、再次反应作用:哪些3、抗原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4、抗体概念22以一抗原进入机体后所发生的免疫过程说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5、免疫防御机能非特异性特异性特点、组成以一抗原进入机体后所发生的免疫过程说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236、超敏反应:类型及其常见疾病7、特异性免疫获得:类型及其示例6、超敏反应:类型及其常见疾病7、特异性免疫获得:类型及其示241、微生物遗传物质:

真菌:DNA原核:DNA:核质(必需)与质粒(非必需)病毒:DNA或RNA六、微生物的遗传与变易2、微生物遗传变异现象形态结构菌落形态毒力酶活性R质粒:组成、耐药机制1、微生物遗传物质:六、微生物的遗传与变易2、微生物遗传变异253、原核微生物基因转移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噬菌体转变4、菌种保藏方式斜面低温保藏法液状石蜡封存法砂土管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超低温保藏法3、原核微生物转化4、菌种保藏方式斜面低温保藏法26七、实训操作(一)显微镜使用技术1、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2、使用原则:由低到高;先粗后微;宜慢忌快低:4×;10×高:40×油镜:100×(加香柏油)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窄,越暗七、实训操作(一)显微镜使用技术1、放大倍数=2、使用原则:273、使用后处理:清洁:油镜清洁“三步曲”还原:载物台、镜头、聚光器、虹彩光圈、调光螺旋、玻片夹教师检查放回镜箱3、使用后处理:28(三)微生物培养技术1、培养基配制2、接种技术3、培养技术:温度、培养时间(二)染色技术(四)对流免疫电泳技术(三)微生物培养技术(二)染色技术(四)对流免疫电泳技术29一、各类微生物比较分类地位:高→低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一、各类微生物比较分类地位:高→低30类别细胞类型形态DNA/RNA真菌真核、多(主)或单绒毛状+放线菌原核、单分枝状+细菌原核、单球、杆、螺形+螺旋体原核、单螺旋状+支原体原核、单不定形+衣原体原核、单椭圆形+立克次氏体原核、单短杆、球状+病毒非细胞球、杆为主仅一种类别细胞类型形态DNA/RNA真菌真核、多(主)或单绒毛状31类别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情况繁殖方式核糖体真菌+孢子、菌丝、裂殖+放线菌+孢子、菌丝+细菌+二分裂+螺旋体+二分裂+支原体+二分裂+衣原体-二分裂+立克次氏体-二分裂+病毒-复制-类别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情况繁殖方式核糖体真菌+孢子、菌丝32类别常见抗生素敏感性干扰素敏感性其它真菌--孢子和菌丝组成、无性和有性放线菌+-孢子和菌丝组成、产抗生素最多细菌+-典型原核微生物螺旋体+-无鞭毛,能运动,不同于螺形菌支原体+-无胞壁,最小独立生存细胞衣原体++独特周期(原、始),专性活寄生立克次氏体+-专性活细胞寄生病毒-+专性活细胞寄生类别常见抗生素敏感性干扰素敏感性其它真菌-33

细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形态

杆、球、螺

分枝状分枝状椭圆细胞壁肽聚糖肽聚糖几丁质酵母多糖生长温度

37℃28-32℃

22-28℃酸碱度

6.8-7.47.2-7.64-6常用培养基营养肉汤高氏一号沙保培养基

查氏培养基代表二、微生物的培养(一)培养条件: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菌放线菌34(二)培养基1、概念、种类及用途(固、液、半固、鉴别)2、必备条件:四个3、配制过程:固体?(二)培养基1、概念、种类及用途35(三)培养现象1、固体:2、液体:3、半固体:菌落(纯、多、可见)和菌苔沉淀、均匀浑浊、菌膜检查细菌动力(鞭毛)(三)培养现象1、固体:菌落(纯、多、可见)和菌苔36(四)细菌鉴别1、形态结构:2、染色性革兰染色:原理、步骤、试剂与结果3、培养现象:菌落特征、液体生长现象4、生化反应球、杆、螺形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涂片→干燥→固定→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初染(草酸铵结晶紫)→媒染(卢卡氏典液)→脱色:关键(95%乙醇)→复染(复红或沙黄)→结果:紫为G+;红为G-(四)细菌鉴别1、形态结构:球、杆、螺形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37吲哚试验(I)硫化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尿素酶试验常用的生化反应甲基红试验(M)单糖发酵试验VP试验(Vi)糖发酵蛋白质分解其它IMViC试验吲哚试验(I)硫化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尿素酶试验常用38三、消毒灭菌1、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杀死病原微生物杀死所有微生物抑制,生长繁殖2、消毒灭菌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及其适用范围三、消毒灭菌1、概念: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杀死病原微生39空气:滤过、紫外、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臭氧等)车间地面、墙壁:紫外、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新洁尔灭、煤酚皂、臭氧等)制剂设备:蒸汽、化学(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新洁尔灭、煤酚皂、臭氧、乙醇等)操作人员:乙醇原辅料:干热、湿热、辐射、过滤制剂:滤过、干热、湿热、辐射、防腐剂围绕药物生产空气:滤过、紫外、化学(甲醛、过围绕药物生产40仪器:接种环、培养皿、吸量管、三角瓶、试管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温度、时间围绕药物检验仪器:接种环、培养皿、吸量管、围绕药物检验41四、微生物与药物检查(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稀释法、纸片法、挖沟法、联合抑菌试验四、微生物与药物检查(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42(二)药物的卫生学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阳性:加供试液+菌液→有菌生长供试品:加供试液→无菌生长,判合格

有菌生长,判不合格

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1、无菌检查:无菌制剂(如注射剂、植入剂)方法: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优先)(二)药物的卫生学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无菌检查432、微生物限度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如口服液、外用制剂)控制菌检查细菌总数检查非全检真菌总数检查活螨检查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限制数量限制种类不超标,判合格超标,判不合格未检出,判合格检出,判不合格2、微生物限度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控制菌检查细菌总数检查非全44

方法:常规平板法和薄膜过滤法细菌、真菌总数检查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供试品:加供试液→不超标,判合格

超标,判不合格

方法:常规平板法和薄膜过滤法细菌、真菌总数检查阴性:加45数据处理

混合平板的制备细菌、真菌的培养结果观察与计数供试液的制备书写检验记录单常规平板法基本过程:配制培养基数据混合平板的制备细菌、真菌的结果观供试书写检常规平板法基本46控制菌检查方法:常规方法法和薄膜过滤法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长阳性:加供试液+菌液→检出控制菌供试品:加供试液→未检出,判合格

检出,判不合格

控制菌检查方法:常规方法法和薄膜过滤法阴性:加稀释液→无菌生47

供试液制备增菌培养鉴别培养基培养挑取疑似菌落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书写检验报告单供试品控制菌检查的基本程序:供试品控制菌检查的基本程序:48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一)细菌的致病性1、影响因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机体免疫力侵袭力毒素:内、外毒素比较2、感染类型:隐性、显性、带菌状态菌血症:菌入血,不繁殖毒血症:菌不入血,毒素入血败雪症:菌入血且繁殖,毒素入血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免疫(一)细菌的致病性1、影响因素毒力侵49(二)免疫基础1、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骨髓、胸腺外周:淋巴结、脾脏等补体:概念干扰素:作用、产生(二)免疫基础1、免疫功能免疫防御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503、抗原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构成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