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_第1页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_第2页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_第3页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_第4页
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第四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1网点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为了把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网点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2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线多,使人感到阴暗;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3调幅加网(AM)由于网屏的网孔呈现有序的排列,因此,形成的网点在空间的分布不仅有规律,而且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是衡定不变的,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调幅加网(AM)4调频加网网点在空间的分布没有规律,为随机分布。每个网点的面积保持不变,依靠改变网点密集的程度,也就是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率,让图像的明暗层次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调频加网5因此调频式网点不存在网点角度的问题,正是这方面的原因,采用调频式网点进行印刷时,可以制作出多于四色的印版,以实现对原稿的高保真印刷,而且也不用考虑印刷过程中各色版的套准问题。因此调频式网点不存在网点角度的问题,正是这方面的原因,采用调6调频加网的优点?调频加网的优点?7调频网点的主要优点是:1、不会产生龟纹。由于调频网点是无规则排列,因此,从理论上彻底消除了龟纹(调频加网没有网角的概念)。2、由于调频加网不是靠网点大小变化调节油墨量,因此可以使用很少几个、甚至一个激光光点来构成网点,网点可以做得很小,使印刷品比较精细。3、一般来说调频网点在印刷中很少发生扩大突变。4、容易实现高保真印刷,由于不受印刷网角的限制,可以采用多于四色的印刷,加大颜色复制范围。调频网点的主要优点是:8调频加网的缺点?1、网点丢失严重。由于加网网点小,几乎达到了晒版和印刷的极限,所以在晒版和印刷过程中很容易丢失网点,造成图像层次的大量损失。2、对印刷条件要求苛刻。由于网点小,对印刷机的精度要求高,水墨平衡的条件不易掌握,也会造成图像质量变差(调频加网很适合无水胶印)。

调频加网的缺点?1、网点丢失严重。由于加网网点小,几乎达到了9网点大小网点大小10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11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12网点形状网点形状13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14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15网点线数网点线数是指单位长度(每英寸或每厘米)内所排列的网点个数,用LPI或LPCM表示。在习惯上也称之为“网屏线数”或“网目数”。目前常用网点线数。网点线数16网点角度所谓网点角度,就是相邻最近两个点的中心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网点角度所谓网点角度,就是相邻最近两个点的中心连线和水平线的17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18网点角度网点角度19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常用的AM网点呈规律性的排列套印不良会产生影响图像美感的斑纹,即印刷中俗称的“龟纹”。两组平行线群引起的龟纹(左)两组网点群引起的龟纹(右)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20为了减少龟纹对印刷图像的影响,推荐采用以下的网点角度。双色印刷:深色用45°(135°),浅色用75°(或15°)三色印刷:黄色用15°,品红色用45°(135°),青色用75°。四色印刷:黄色用90°(0°),品红色用45°(135°),青色用75°(或15°),黑色用15°(或75°)。

为了减少龟纹对印刷图像的影响,推荐采用以下的网点角度。21为什么要采用网点来印刷?为什么要采用网点来印刷?22在印刷过程中,对于连续调图像必须通过加网的方式转变成网目调图像才能完成印刷。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模拟印刷中,印刷过程的实现都必须要有印版的存在,而印版上永远只有两个元素——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也称空白部分)。如果印版上的两个元素没有任何微观上的变化,那么通过该印版印刷出来的印刷品只有两个层次——黑与白,颜色也只能表现出两种——黑色与白色(单色黑墨印刷时,如果是四色印刷颜色最多也只有8种),这样就无法表现出原稿上的丰富的阶调层次和多彩的色彩。在印刷过程中,对于连续调图像必须通过加网的方式转变成网目调图23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24加网方式玻璃网屏加网玻璃网屏是由垂直相交的等宽的黑线和白线组成,这样在网屏上就存在许多个大小相等的透明小方孔,称之为网目孔。当光线通过小孔时,则会形成中心光强大、边缘光强小的小亮点,小亮点在感光材料上日光后,就形成了印刷网点。加网方式玻璃网屏加网25接触网屏加网接触网屏是一种需要与感光材料紧密接触的网屏,与玻璃网屏不同的是接触网屏的透明小方格的透光能力有一定的变化,即中心透光能力强,四周的透光能力依次递减。由于原稿上表现出来的明暗差别,加之高反差的感光材料,从而也可形成大小不同的网点。

接触网屏加网26数字加网所谓的数字加网就是采用无形的电子或数字网屏完成网点的形成,其主要工具是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ImageProcessor,RIP),它可根据图文处理好的信息自动对网点的大小、网点的角度、网点的线数加以确定。

数字加网27印刷分色与合成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在于颜色再现。原稿上的颜色,是利用光和色之间的关系,被再现在印张上的。

印刷分色与合成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在于颜色再现28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行颜色的合成(印刷)。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291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在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通过三棱镜试验可以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各占光谱的1/3。假若做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色光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1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在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通过30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31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32色光加色法: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蓝(B)+绿(G)=青(C)

红(R)+绿(G)+蓝(B)=白(W)色光加色法:33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34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若将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色(Cyan)料,每两种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又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的颜色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若将黄(yellow)、品红(M35色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色其明度降低,故称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色料减色法的呈色原理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达。

Y+M=W-B-G=R

Y+C=W-B-R=G

C+M=W-R-G=B

Y+M+C=W-B-G-R=K(黑)

色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色其明度降低,故称色料的混合为减36凡是某种色料与另一种色料相混合呈现黑色时,这两种色料互为补色料。凡是某种色料与另一种色料相混合呈现黑色时,这两种色料互为补色37色彩间的三角关系?RGBCMY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蓝(B)+绿(G)=青(C)

红(R)+绿(G)+蓝(B)=白(W)色彩间的三角关系?RGBCMY红(R)+绿(G)=黄(Y)383颜色的分解和颜色的合成颜色的分解颜色的分解是利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和吸收进行的。3颜色的分解和颜色的合成颜色的分解39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40颜色的合成:彩色印刷,利用缀有网点的黄、品红、青三原色和黑色再现颜色。颜色的合成:彩色印刷,利用缀有网点的黄、品红、青三原色和黑色41彩色印刷品的亮调部分在黄、品红、青、黑各块印版和原稿亮相对应部位的网点覆盖率都比较小,网点分布稀疏,因而印刷品亮调部分的网点大多处于并列状态。彩色印刷品的亮调部分在黄、品红、青、黑各块印版和原稿亮相对应42当黄网点和品红网点并列时,白光照射到黄网点上,黄网点吸收蓝光,反射出红光和绿光;白光照射到品红网点上,品红网点吸收绿光,反射出红光和蓝光。四种色光在空间进行混合,按照色光加色法,红光、绿光、蓝光混合成白光,而余下的为红光。若两个网点的距离很小,彼此十分靠近,人眼看到的是红色。当黄网点和品红网点并列时,白光照射到黄网点上,黄网点吸收蓝光43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44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45彩色印刷品的暗调部分,黄、品红、青、黑各块印版和原稿暗调相对应部位的网点率都比较大,网点密集,因而印刷品暗调部分的网点大都处于叠合状态,彩色印刷品的暗调部分,黄、品红、青、黑各块印版和原稿暗调相对46当品红色的网点叠合在黄网点上面时,白光先照射到品红色网点上,白光中的绿光被吸收,红光、蓝光透射到黄网点上,蓝光被黄网点吸收,透过品红网点照射到白,再从纸面上反射出来的只有红光,人眼看到的红色。当品红色的网点叠合在黄网点上面时,白光先照射到品红色网点上,47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48第四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第四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49网点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为了把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网点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50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线多,使人感到阴暗;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51调幅加网(AM)由于网屏的网孔呈现有序的排列,因此,形成的网点在空间的分布不仅有规律,而且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是衡定不变的,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调幅加网(AM)52调频加网网点在空间的分布没有规律,为随机分布。每个网点的面积保持不变,依靠改变网点密集的程度,也就是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率,让图像的明暗层次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调频加网53因此调频式网点不存在网点角度的问题,正是这方面的原因,采用调频式网点进行印刷时,可以制作出多于四色的印版,以实现对原稿的高保真印刷,而且也不用考虑印刷过程中各色版的套准问题。因此调频式网点不存在网点角度的问题,正是这方面的原因,采用调54调频加网的优点?调频加网的优点?55调频网点的主要优点是:1、不会产生龟纹。由于调频网点是无规则排列,因此,从理论上彻底消除了龟纹(调频加网没有网角的概念)。2、由于调频加网不是靠网点大小变化调节油墨量,因此可以使用很少几个、甚至一个激光光点来构成网点,网点可以做得很小,使印刷品比较精细。3、一般来说调频网点在印刷中很少发生扩大突变。4、容易实现高保真印刷,由于不受印刷网角的限制,可以采用多于四色的印刷,加大颜色复制范围。调频网点的主要优点是:56调频加网的缺点?1、网点丢失严重。由于加网网点小,几乎达到了晒版和印刷的极限,所以在晒版和印刷过程中很容易丢失网点,造成图像层次的大量损失。2、对印刷条件要求苛刻。由于网点小,对印刷机的精度要求高,水墨平衡的条件不易掌握,也会造成图像质量变差(调频加网很适合无水胶印)。

调频加网的缺点?1、网点丢失严重。由于加网网点小,几乎达到了57网点大小网点大小58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为“实地”。

网点大小是通过网点的覆盖率决定的,也称着墨率。一般习惯上喜欢59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60网点形状网点形状61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次的表现能力很强。适合线条、图形和一些硬调图像的表现。圆形网点无论是在亮调还是在中间调的情况下,网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只有暗调的情况下才有部分相连。

方形网点在50%覆盖率下,成棋盘状。它的颗粒比较锐利,对于层62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然,适合一般图像、照片的表现。菱形网点综合了方形网点的硬调和圆形网点的柔调特性,色彩过渡自63网点线数网点线数是指单位长度(每英寸或每厘米)内所排列的网点个数,用LPI或LPCM表示。在习惯上也称之为“网屏线数”或“网目数”。目前常用网点线数。网点线数64网点角度所谓网点角度,就是相邻最近两个点的中心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网点角度所谓网点角度,就是相邻最近两个点的中心连线和水平线的65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66网点角度网点角度67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常用的AM网点呈规律性的排列套印不良会产生影响图像美感的斑纹,即印刷中俗称的“龟纹”。两组平行线群引起的龟纹(左)两组网点群引起的龟纹(右)网点角度对色彩再现的影响68为了减少龟纹对印刷图像的影响,推荐采用以下的网点角度。双色印刷:深色用45°(135°),浅色用75°(或15°)三色印刷:黄色用15°,品红色用45°(135°),青色用75°。四色印刷:黄色用90°(0°),品红色用45°(135°),青色用75°(或15°),黑色用15°(或75°)。

为了减少龟纹对印刷图像的影响,推荐采用以下的网点角度。69为什么要采用网点来印刷?为什么要采用网点来印刷?70在印刷过程中,对于连续调图像必须通过加网的方式转变成网目调图像才能完成印刷。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模拟印刷中,印刷过程的实现都必须要有印版的存在,而印版上永远只有两个元素——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也称空白部分)。如果印版上的两个元素没有任何微观上的变化,那么通过该印版印刷出来的印刷品只有两个层次——黑与白,颜色也只能表现出两种——黑色与白色(单色黑墨印刷时,如果是四色印刷颜色最多也只有8种),这样就无法表现出原稿上的丰富的阶调层次和多彩的色彩。在印刷过程中,对于连续调图像必须通过加网的方式转变成网目调图71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积大小的点着墨后,着墨的多少也就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阶调层次。同样,着墨的多少,也反映出了色彩的千变万化。这些小点在印刷上称之为网点,所以印刷上一定要采用网点来印刷。

如果能将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分割成无数面积大小不同的小点,不同面72加网方式玻璃网屏加网玻璃网屏是由垂直相交的等宽的黑线和白线组成,这样在网屏上就存在许多个大小相等的透明小方孔,称之为网目孔。当光线通过小孔时,则会形成中心光强大、边缘光强小的小亮点,小亮点在感光材料上日光后,就形成了印刷网点。加网方式玻璃网屏加网73接触网屏加网接触网屏是一种需要与感光材料紧密接触的网屏,与玻璃网屏不同的是接触网屏的透明小方格的透光能力有一定的变化,即中心透光能力强,四周的透光能力依次递减。由于原稿上表现出来的明暗差别,加之高反差的感光材料,从而也可形成大小不同的网点。

接触网屏加网74数字加网所谓的数字加网就是采用无形的电子或数字网屏完成网点的形成,其主要工具是光栅图像处理器(RasterImageProcessor,RIP),它可根据图文处理好的信息自动对网点的大小、网点的角度、网点的线数加以确定。

数字加网75印刷分色与合成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在于颜色再现。原稿上的颜色,是利用光和色之间的关系,被再现在印张上的。

印刷分色与合成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单色印刷品的地方就在于颜色再现76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色),再进行颜色的合成(印刷)。彩色图像原稿的颜色要再现在印刷品上,必须先经过颜色的分解(分771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在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通过三棱镜试验可以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各占光谱的1/3。假若做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色光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1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在三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不充分,通过78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79数字印前技术第4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课件80色光加色法: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蓝(B)+绿(G)=青(C)

红(R)+绿(G)+蓝(B)=白(W)色光加色法:81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以上各式表明,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82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若将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色(Cyan)料,每两种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又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的颜色2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若将黄(yellow)、品红(M83色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色其明度降低,故称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色料减色法的呈色原理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达。

Y+M=W-B-G=R

Y+C=W-B-R=G

C+M=W-R-G=B

Y+M+C=W-B-G-R=K(黑)

色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色其明度降低,故称色料的混合为减84凡是某种色料与另一种色料相混合呈现黑色时,这两种色料互为补色料。凡是某种色料与另一种色料相混合呈现黑色时,这两种色料互为补色85色彩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