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史(中古史)教程导论
世界史(中古史)学习、研究方法论一、“中世纪”、“中古史"概念•中世纪15世纪,(意)比昂多:《罗马帝国衰亡后的历史》17世纪末,(德)凯列尔:《历史全程》(通史)“古代”、“中世纪”、“近代”18世纪初,(意)维科:《论民族共同性的科学原理》(新科学)“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中世纪学的内涵:广义、狭义•中古史韩非子:古世、中世、近世之说•趋势:把古代历史统一称为工业前文明,或传统社会史二分期问题封建社会建立的三种基本方式・・中国式(烂熟式)、西欧式(综合式)、跨越式(直接过渡式)封建社会衰亡的两种基本方式・・革命式、改良式•分期方法:传统方式: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中国)以284提戴可里先即位为开端,以1453年拜占廷灭亡为结束(欧洲)目前流行的方式:全球史观“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研究史回溯“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研究史回溯“封建”概念来源:中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欧:(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Feudalism严复译为“拂特之制”。爱德华■詹克:《政治制度史》,译成封建)18世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设有'封建法律”条目,从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来研究封建制。基本内容:封建主之间基于封土制所形成的封君封臣关系比较Feudalism和封建:西周的封建制度是指封邦建国,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上,君主对各诸候有着地位上和权力上的全高无上,基础是血缘关系。而西欧的Feudalism是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只对封君有责任,而不对封君的封君有责任,基础是土地关系(采邑制)。(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共同特征:尽管封建的内容不同,但都是作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而存在,并未涉及社会经济、社会形态层面。(狭义)马克思观点19世纪中,马克思创建的历史唯物论,在著作中直接使用”“中世纪”这个概念,特指西欧封建社会。-针对东方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当时的东方在政治是专制主义,经济上是农业、手工业相结合,即亚细亚生产方式,但马、恩又认为:这是原始社会解体后还没有形成新的社会所出现的一种过渡阶段。•斯大林提出社会历史发展五阶段论:封建社会是其组成部分•存在问题:封建制度是否适用于东方(中国)?学术界通行作法(广义界定)•20世纪30年代末,(法)布洛赫:《封建主义》(商务04年版)对封建主义作广义解释•对封建主义的阐述:依附农民;附有役务的佃领地(即采邑)而不是薪俸制的广泛使用--薪俸制是不可能实行的;专职武士等级的优越地位;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服从-保护关系-这种关系在武士等级内部采用被称作附庸关系的特定形式;必然导致混乱状态的分割;在所有这些关系中其他组织形式,即家族和国家的存留-在封建社会的第二了阶段,国家将获得复兴的力量--这些似乎就是欧洲封建主义的特征。•影响:“封建社会”成为称呼中世纪欧洲的流行语马克垚(指导我们学习封建社会史的原则)•《英国封建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北大04版)•明确把“封建”当作一种社会形态,是大土地所有制与小生产相结合,是农民和地主对立的社会,而不仅仅是政治和法律制度。•中西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经济方面: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生产关系方面:大土地所有制与小生产相结合;•政治方面:国家形态主要是君主制的统治。四、推荐配套教材:马克垚主编:《世界史■中古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一一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美]C.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朱寰:《世界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古史: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第一章公元前后民族大迁徙一、农耕、游牧.人类文明的两个世界【农耕世界】从亚洲东端日本、朝鲜,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到西亚和小亚细亚,再连结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想望的不列颠岛,形成一条长弧形的农耕世界。【游牧世界】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细亚、里海、威海和高加索,直至欧洲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麓,形成一个大体与农耕世界南北平行的游牧世界。【南富北穷---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二交流与冲撞…两大世界交往方式•【和平往来---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暴力冲撞---两个世界交往的另一种基本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撞构成了人类交往史中的二重奏。.古代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及历史影响•第一次冲击: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代,断续绵延至公元前1000年代。冲击主要来自塞姆人和印欧种人。塞姆人进入两河流域,建立阿卡德王国和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国家。印欧种人一部分移入小亚,建立赫梯国家,一部分迁入马其顿,创建迈锡尼文明,一部分迁入意大利;•第二次冲击:浪潮开始于公元2ja3世纪,延续至7世纪。这次冲击的最初发动来自匈奴人、突厥人,后来还有进入黄河流域的鲜卑和拓跋各部。日尔曼人西迁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7世纪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帝国。•第三冲击:爆发于公元13世纪,主要入侵者是蒙古人相与之联合的突厥人。冲击范围是空前的,包括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和中欧。历史影响: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推动了人类历史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在冲击过程中,两者间的联系加强,彼此都从对方尝到了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如中国的赵武灵王从北方胡人那里学到了骑射之术;蒙古入侵中原,带走了一些技术工匠等。冲击的结果是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一些在冲击以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民族,几乎放弃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走上了农耕化道路,渐渐融入农耕世界。游牧民族建立起的大帝国同样促进了亚欧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古代亚欧大陆由于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崩溃而中断了千年之久,蒙古帝国把它予以恢复,而且还扩大的范围。阿拉伯帝国除了发展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外,还发展了连接红海、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三、亚欧民族大迁徙(自学)-【亚洲民族大迁徙过程】-【欧洲民族大迁徙过程】-【意义】•1、改变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历史格局,从宏观上讲,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亦是两大世界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过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2、民族大迁徙是造成亚欧大陆文明国家历史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民族大迁徙,世界的现状,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3、民族大迁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两大世界的形成造成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鲜明差异,这种差异在强大历史动力的作用下,必然寻求两者的统一和平衡,造成先进与落后的交流和渗透作用,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历史平衡.中世纪欧洲文明第一节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与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一、西罗马奴隶制危机与封建关系萌芽.3世纪危机:◎经济方面:农业萎缩,手工业衰落,商业萧条,城市衰落;◎政治方面:政治混乱,皇位更替频繁。◎阶级及民族关系方面:国内民众起义不断.封建关系萌芽隶农(封建因素)。◎来源:自由租佃者;授产奴隶;蛮族”移民;自由小农。◎影响:税源和兵源枯竭,4世纪强化奴隶制四、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史学界对此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日耳曼人的入侵是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决定性力量;■2.日尔曼征服者给了帝国统治最后一击,对加速奴隶制政权的解体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奴隶、隶农起义才是摧毁西罗马帝国、完成根本变革的决定因素。.3.西欧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罗马因素和日尔曼因素相互影响与综合的结果,但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基本观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表明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经腐朽,但新来的征服者不可能把大量的罗马人收容到氏族内部来,同时,日耳曼人也不可能长期保留公社制,用简单的氏族组织去统治罗马人,因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在形势的发展变化,氏族组织变成国家组织,军事领袖成为国王,亲兵成了贵族,并在罗马已经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向封建制转化。第一,“蛮族”统治者在取得政权后,首先把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在分封过程中是以政治权势和军阶高低来划分的。这种“赏赐”和“瓜分”,打破了日耳曼农村公社的平等原则,从而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形成;第二,“蛮族”统治者也吸收一部分罗马贵族进入新政权,这是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合流。如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曾任命罗马贵族卡西奥多尔为首相,还邀请罗马元老利伯里为土地划分委员会首脑。在后者的策划下,凡未经该委员会许可而非法强占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第三,统治阶级的合流还表现在宗教上,“蛮族”国王为了取得罗马教会的支持,纷纷皈依基督教。最先采取行动的是法兰克国王克洛维。496年,他率领3000名亲名接受洗礼。第四,在西欧封建化过程中除了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宗教的合流以来,还存在另外一种性质的合流,即被统治者的合流。在一些“蛮族”国家颁布的法典中,一方面明显地反映出公社自由农民的贫化和法律地位的下降,另一方面也看到释放的奴隶、隶农和半自由人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法律地位有所抬高,他们与破产的自由农民逐步合流为依附农民阶级。综合;西欧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是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的共同结果,主要受罗马社会生产力影响。第二节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一、墨洛温王朝■二、加洛林王朝克洛维时期(481-511年):■克洛维的政治活动保留罗马大土地所有者的权益,政治上进行合流。皈依基督教。496年他率领3000名亲兵接受洗礼,511年克洛维召开宗教会议重申古罗马法所规定的神庙特权。第三,剪除政敌。克洛维采取各种阴谋手段,消灭他的政敌,使法兰克走向统一。编撰《萨利克法典》,加强统治。“懒王”时期(639-751年)■后期的墨洛温王朝国王无能,7世纪中叶实权落到宫相手中。687年奥斯达拉西亚的宫相赫斯塔尔■丕平战胜了纽斯特里亚的宫相,成为全法兰克的主宰者,而国王成为傀儡,国王闲散不问政事期间,被称为“懒王”时期。查理■马特改革■背景:查理■马特在任宫相期间,对土地占有形式作了重大改革。由于墨洛温王朝所实行了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因此马特采取“采邑”分封制,使领受土地的贵族和军政官员,都与王室建立紧密的联系。■内容:1、把没收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贵族和教会。采邑的领受者必须为赐予者服骑兵役,并向他宣誓效忠;采邑的赐予者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领受者,使其不受他人侵害;采邑分封,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被没收土地的反叛大贵族和教会,在表示忠顺以后将其土地的全部或一部分,当作采邑重新授予他们,但必须履行所规定的义务。■影响:中央把上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阶梯式的等级制。这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加强了。封臣得到采邑时同时获得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了。采邑改革后,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也为日后加洛林朝的强盛创造了条件。西欧封建时期的封君封臣制(1)封君对封臣关系的确立——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2)封臣对封君的义务:1、效忠;2、帮助;3、劝告(3)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持”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4)封臣封君关系也是世袭的;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其法权形式上受到封臣制极大影响,称为封土制,具有等级性和条件性两大特点。(5)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权力分散的产物。(6)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所谓“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丕平与教皇国查理曼帝国(768-814年):对外征服。改革行政机构。查理为了加强统治,将全国分为98个州郡,由皇帝任命伯爵进行统治。伯爵是当地最大的领主,代表皇帝负责征税、司法、征兵、维持治安等事。完善封君封臣制建立巡按使制度,经常由中央派出巡按使团,巡行各地,进行调查,防范伯爵势力坐大。举办学校,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查理曼帝国的分裂:843年凡尔登条约内容:帝国三分,些耳德河和缪斯河以西地区,归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王国;莱茵河以东地区归日尔曼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介于东西法兰克之间地区,北起北海,南全意大利中部,包括罗尼河流域,归罗退耳领有,并让他继承皇帝的称号。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第一节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乡村和城市)■农奴■公社运动对庄园的认识: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虽然土地的分封和国家权力的分割影响了王权的发展,但也使西欧各国走向不同于东方的道路,特别是不同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道路。西欧各国的王权全始终也没有强大到与中国皇权相当的程度,即最为强大的英国王权也没有。而在德国和意大利,王权形同虚设。农业的发展•荒地开垦■重犁■三田制垦殖运动: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了这场运动。先是迫于生计的农民自发地进行,后来封建贵族为增加自己的收入,招徕农民进行垦荒,教会和修道团体也以积极的姿态、完善的组织加入进来。垦殖运动的两种形式.内向性垦殖;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垦辟。.外向性拓殖:对西欧周边地区,如对中欧斯拉夫地区的移民垦荒和对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土地的争夺和开辟。这种外向性垦殖往往又演化成西欧封建势力的对外扩张。历史意义:■这场运动使西欧内陆的广大地区首次成为农耕地区,奠定了后世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轮廊,也使西欧的地理面貌变生了较大改观,并确立起以扩大耕地面积、促进粮食供应的外延性增长模式。■垦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西欧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铁制农具愈发普及,犁铧一律包上铁片;行走较快的骡马普遍地用于牵耕,因而可耕地数遍,以耙松土壤;耕地单位面积的收获也有较大提高。■大垦殖运动带动着农业全面发展,为西欧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在11-13世纪期间,西欧的人口有了较大增长。同时西欧社会经济的结构在农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新的变革。不断增长的人口、比较充分的粮食、原料供应都
刺激着社会消费的扩大,从而为于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市场。11、12世纪,西欧各地涌现出许多乡村市场。■总之,以大垦殖为中心的农业大发展是10-13世纪西欧社会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存在、发展、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城市二、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兴起的原因和类型城市旧城市的复兴领主建立的城市发的聚集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手段:赎买、武装斗争。琅城起义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一一市民阶级。而在此之前,西欧社会只有农奴和在农奴之上的贵族、教士.而且,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及其他们的对外冒险事业.此为社会变化..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此为经济变化.■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此为政治变化.■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就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这是文化变化.工商业•作坊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匠师、帮工、学徒。)•行会(行业性组合),特征:反竞争作用:保护、桎梏。.商人公会.行会革命十字军东征1.原因:.第一,十字军东征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各国的教俗封建主企图到先进的东方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公司培训课程设计
- 眼珠制作课程设计意图
- 虚幻渲染课程设计
- 音乐歌词模板课程设计
- 风险度量课程设计
- 钢铁创客实训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飞机大战csdn软件
- GB/Z 45113-2024纳米技术单壁碳纳米管挥发性组分测试逸出气体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
- 2024版聘用临时工合同
- 2024年电子产品出口合同模板2篇
- 公务员考试工信部面试真题及解析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2023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金红叶纸业简介-2 -纸品及产品知识
-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毕淑敏文集》电子书
- 颈椎JOA评分 表格
-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 定量分析方法-课件
- 朱曦编著设计形态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