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1页
(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2页
(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3页
(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4页
(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考点分析考点考情回顾命题规律分析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从内涵角度考查(2016·4,T23)(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时代感、现实感非常强烈。欧盟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几年的考题一直围绕着这个热点。相比之下,美苏争锋这个历史问题相对关注较少(2)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与现实联系密切。备受关注的有两大方面:①二战后的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仍然起到作用的国家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②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直接面临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要关注与中国相关的一些活动,如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共体的形成:以图片形式考查西欧经济一体化(2015·10,T25)2.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以主观题形式考查[2016·4,T32(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影响: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2016·4,T32(2)]2.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以主观题形式,从欧盟成立角度考查(2016·4,T3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贸总协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关贸的宗旨[2015·10,T32(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查其时间及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联系(2016·4,T2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查其宗旨和使命(2016·10,T25)考点分析考点考情回顾命题规律分析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从内涵角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运作方式的特点及其体现亚洲合作的经验[2017·4,T32(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中国加入世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中国入世的理由[2015·10,T32(2)]2.经济全球化:考查文化的冲突和融合(2016·4,T25)3.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图片形式考查乌拉圭回合(2017·4,T2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主观抓基础考点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西欧衰落,美苏争夺世界霸权。(2)表现领域国家时间事件意义(或者目标)政治美国1947.3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经济美国1947.6马歇尔计划①对西欧经济的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②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控制西欧;③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基础考点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领域国家时间事件政治苏联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统一各国党的行动经济苏联1949.1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军事美国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军事苏联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苏联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政治苏联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统一各国党的行动(3)标志: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状态,加剧了世界动荡局势。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②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参与,1953年战争结束。这是二战以来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遭到美国的封锁,结果苏联被迫撤出。体现了紧张关系中的相互妥协及苏联在这一时期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2)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整体发展;壮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3)标志: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提能力★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1.区别(1)所谓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英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2)两极格局是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对抗为特点的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2.联系(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又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3)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提能力★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的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冷战。(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替,伴随着冷战的进行,美、苏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3)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美国对外政策(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孤立;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2)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逐渐走向政治同盟关系。(3)对日本:美国从独占日本到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谋求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练考题审题定位: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解题思路:C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提出的援助欧洲的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使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符合“1949年”“欧洲”“自立”“美国纳税人”等信息,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当时冷战还没有开始,美国还没有采取冷战措施,B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于195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D项错误。1.如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练考题审题定位: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1.如图取材2.2018年是苏联解体27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2018年是苏联解体27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审题定位:美苏冷战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将材料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教材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答案: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审题定位:美苏冷战抓基础考点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2)过程: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抓基础考点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主要发起人有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两大军事集团外,出现了一支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阶段美国与西欧美国与日本战后初期西欧全面衰落,在政治上、经济上听命于美国美国独占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紧随美国冷战爆发后经济上扶植西欧,政治上、军事上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结束对日占领,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济上日本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双方竞争加剧,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作双方竞争扩大,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歧加剧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阶段美国与练考题1.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审题定位:欧洲煤钢共同体解题思路:D

首先我们要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条约而成立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练考题1.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2.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2.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题思路:A

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

解题思路:C

根据材料中“1960年”及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可以推断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D项材料未反映,排除。3.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抓基础考点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订,苏联完全解体。(2)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2.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1)一超: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多强:欧盟成立;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抓基础考点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1)标志: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正式生效。(2)影响:欧元的启用和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的努力,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1)政治地位: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挫败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大国。(2)经济地位: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稳定人民币汇率。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提能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说明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增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提能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说明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1.一种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政治格局的瓦解,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2.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1)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3)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4)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练考题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审题定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解题思路:C

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美苏两极对峙期间随着国家实力变化,关系呈现缓和与紧张并存的态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意识,D项错误。练考题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解题思路:A

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劳而无功的”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加多极的结合,A项符合题意。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题思路:A由1976年七国集团(西方大国)协调经济政策到后来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加入,一方面说明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这些都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旧有的西方大国主导世界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A项正确。贸易、金融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早已开始,并非开始于20世纪末,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早已进入世界体系,不过是处于被动地位,C项错误。无论是七国集团、八国集团,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集团都不是区域经济集团,而是全球性治理平台,D项错误。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抓基础考点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组成组织名称时间和宗旨评价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WB)建立:1945年运行:1946年宗旨: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以后,援助重点转为亚非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两个机构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1945年运行:1947年宗旨: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际收支平衡抓基础考点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特别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GATT)签约:1947年实施:1948年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提能力★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比较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建立方式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暴力方式)多边协商和组织协调(和平方式)力量中心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运行机制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提能力★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多角度看待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多角度看待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练考题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审题定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解题思路:A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材料信息看,到1981年时,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都显著增加,这是向广大新兴独立国家提供贷款的结果,故选A项。这一时期,欧共体成立,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C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D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练考题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审题定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解题思路:C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确立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保持固定价格即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1948年中国内战已经全面爆发而不是面临全面爆发,且不会影响美元与黄金之间价格,故A项错误;1948年上海并未沦陷,且不会影响美元与黄金之间的价格,故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美元与黄金固定的价格说明这一史实错误,故C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世界贸易规则,与货币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审题定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抓基础考点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亚太经合组织(1)标志:1989年,美、日、加、澳、韩、新西兰和东盟6国共12个国家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2)发展: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召开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3)特点:论坛式合作方式。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近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抓基础考点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亚太经合组织【特别提醒】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国1991年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北美自由贸易区(1)标志:1994年1月1日,美、加、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2)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3)影响:加快了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3.欧元的诞生和欧盟成立的原因及影响(1)欧盟成立与欧元诞生: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元问世,并于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特别提醒】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2.北美自由贸易区(2)欧盟成立原因: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政治因素——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3)欧盟成立影响: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就巨大,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提醒】欧洲一体化的特点(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2)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4)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2)欧盟成立原因: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政治因素提能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2)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3)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影响(1)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2)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提能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1.对立矛盾关系的表现:经济区域集团具有排他性,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经济的加速发展,但带有浓厚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割裂。因此,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抵触与冲突的一面。2.统一促进关系的表现:经济区域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经济区域集团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练考题1.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审题定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元)解题思路:A

欧元是欧洲身份的象征,加强了欧洲人的共同意识,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A项正确;B项“消除……”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D项错在“领导地位”。练考题1.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2.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2.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审题定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解题思路:B

1967年,欧共体成立,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A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错误;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有利于消除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也有利于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1993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审题定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欧洲一体抓基础考点6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前身:关贸总协定。(2)建立:经过乌拉圭回合(1986~1994年),1995年正式建立世贸组织(WTO)。总部在瑞士日内瓦。(3)宗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4)意义: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表明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抓基础考点6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2001年11月,在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批准加入。(2)意义: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①机遇: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在更广阔的天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②挑战:中国一些产业会遭受一定的冲击和压力。③对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存在问题①发展性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原因: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垄断着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左右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掠夺剥削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债台高筑、经济接近崩溃。)②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2)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3.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提能力★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1.机构性质: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管辖范围: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界贸易组织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3.争端解决: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界贸易组织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可见,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的效率更高。提能力★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认识1.原因(1)交通、通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3)两极格局的瓦解,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4)大多数国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2.认识(1)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应在积极主动中谋求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认识★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发展中国家要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2.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5.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6.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关规则的制定。★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练考题审题定位: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解题思路:B

漫画中标识“乌拉圭回合”的小车从1986年开始,经过曲折的历程,在1993年到达标志着“日内瓦”标识的终点附近。结合所学,1986年,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又称“乌拉圭回合”)启动,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1.(2017·浙江4月选考,25)如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练考题审题定位: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2017·浙江4月选2.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审题定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题思路:B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故出现题干所述情况,B项正确。人们使用“全球化”时,是没有进行明确区分的省略称呼,而非理解上逻辑混乱,也并非刻意淡化其政治意图或刻意彰显其经济意义,A、C、D三项错误。2.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3.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审题定位:经济全球化的弊端解题思路:B

材料时间为20世纪50~70年代,现象为出现了许多依靠原材料如“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进行联合的组织。联系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在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为维护国家独立发展,它们采取原材料联合的形式,以反对不合理的经济秩序,B项正确,A项错误。C、D两项材料均体现不出。审题定位: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专题总结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欧洲阶段政治特征经济特征15、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西欧主要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争霸时期,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随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及拓展,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德崛起冲击英国的霸主地位,但

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扩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专题总结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欧洲阶段政治特征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欧衰落,

.形成,冷战对抗为主体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至今

.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展,加速了

.

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及中国崛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欧衰落,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对比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领域经济、政治、军事经济经济各成员之间的差异多数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特点(1)最开始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2)合作程度最高,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1)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2)体现了南北合作(1)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2)具有松散性和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3)各成员间的差异最大影响(1)使欧盟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欧盟各国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打破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和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促进了三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1)促进了地区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2)各成员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对比名称_______________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十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考点分析考点考情回顾命题规律分析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从内涵角度考查(2016·4,T23)(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时代感、现实感非常强烈。欧盟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几年的考题一直围绕着这个热点。相比之下,美苏争锋这个历史问题相对关注较少(2)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与现实联系密切。备受关注的有两大方面:①二战后的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仍然起到作用的国家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②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直接面临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要关注与中国相关的一些活动,如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共体的形成:以图片形式考查西欧经济一体化(2015·10,T25)2.欧共体形成的基本过程:以主观题形式考查[2016·4,T32(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影响: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2016·4,T32(2)]2.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以主观题形式,从欧盟成立角度考查(2016·4,T3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贸总协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关贸的宗旨[2015·10,T32(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查其时间及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联系(2016·4,T2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查其宗旨和使命(2016·10,T25)考点分析考点考情回顾命题规律分析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从内涵角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运作方式的特点及其体现亚洲合作的经验[2017·4,T32(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中国加入世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中国入世的理由[2015·10,T32(2)]2.经济全球化:考查文化的冲突和融合(2016·4,T25)3.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图片形式考查乌拉圭回合(2017·4,T25)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主观抓基础考点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西欧衰落,美苏争夺世界霸权。(2)表现领域国家时间事件意义(或者目标)政治美国1947.3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经济美国1947.6马歇尔计划①对西欧经济的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②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控制西欧;③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基础考点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领域国家时间事件政治苏联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统一各国党的行动经济苏联1949.1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军事美国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军事苏联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苏联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政治苏联1947.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统一各国党的行动(3)标志: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2.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状态,加剧了世界动荡局势。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②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参与,1953年战争结束。这是二战以来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遭到美国的封锁,结果苏联被迫撤出。体现了紧张关系中的相互妥协及苏联在这一时期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2)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整体发展;壮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3)标志:1955年,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提能力★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1.区别(1)所谓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英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2)两极格局是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对抗为特点的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2.联系(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又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3)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提能力★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的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冷战。(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替,伴随着冷战的进行,美、苏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3)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美国对外政策(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孤立;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2)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逐渐走向政治同盟关系。(3)对日本:美国从独占日本到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谋求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练考题审题定位: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解题思路:C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提出的援助欧洲的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使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符合“1949年”“欧洲”“自立”“美国纳税人”等信息,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当时冷战还没有开始,美国还没有采取冷战措施,B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于195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D项错误。1.如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练考题审题定位: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马歇尔计划1.如图取材2.2018年是苏联解体27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2018年是苏联解体27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审题定位:美苏冷战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将材料中学术界的观点和教材表述进行有机整合,对“美苏冷战”从国际局势、科技发展等角度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答案: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审题定位:美苏冷战抓基础考点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2)过程: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抓基础考点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主要发起人有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两大军事集团外,出现了一支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阶段美国与西欧美国与日本战后初期西欧全面衰落,在政治上、经济上听命于美国美国独占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紧随美国冷战爆发后经济上扶植西欧,政治上、军事上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结束对日占领,扶植日本成为反共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济上日本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双方竞争加剧,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合作双方竞争扩大,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分歧加剧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阶段美国与练考题1.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审题定位:欧洲煤钢共同体解题思路:D

首先我们要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条约而成立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练考题1.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2.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2.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解题思路:A

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审题定位: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

解题思路:C

根据材料中“1960年”及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可以推断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D项材料未反映,排除。3.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抓基础考点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订,苏联完全解体。(2)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2.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1)一超: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2)多强:欧盟成立;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抓基础考点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1)标志: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正式生效。(2)影响:欧元的启用和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的努力,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1)政治地位: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挫败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大国。(2)经济地位: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稳定人民币汇率。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2)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提能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说明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增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提能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史实说明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1.一种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政治格局的瓦解,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2.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1)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3)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4)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练考题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审题定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解题思路:C

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美苏两极对峙期间随着国家实力变化,关系呈现缓和与紧张并存的态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意识,D项错误。练考题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解题思路:A

根据题干材料中“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劳而无功的”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单极加多极的结合,A项符合题意。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题思路:A由1976年七国集团(西方大国)协调经济政策到后来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加入,一方面说明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这些都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旧有的西方大国主导世界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A项正确。贸易、金融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早已开始,并非开始于20世纪末,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早已进入世界体系,不过是处于被动地位,C项错误。无论是七国集团、八国集团,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集团都不是区域经济集团,而是全球性治理平台,D项错误。审题定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抓基础考点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体系组成组织名称时间和宗旨评价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WB)建立:1945年运行:1946年宗旨:为成员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以后,援助重点转为亚非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两个机构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1945年运行:1947年宗旨: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际收支平衡抓基础考点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特别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GATT)签约:1947年实施:1948年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提醒】“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提能力★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比较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实力空前膨胀建立方式殖民扩张和对外战争(暴力方式)多边协商和组织协调(和平方式)力量中心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运行机制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提能力★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多角度看待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多角度看待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练考题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