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7《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521006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大类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该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性质与地位。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我国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类平台课程。2.该课程与先修课程的关系。作为专业类平台课程,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应以一定的地理学和旅游学等知识为基础,所以课程前期应进行一定的理论铺垫。但为了避免与后续相关课程发生不必要的重复,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中国这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地理研究对象上。(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该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该课程要求学生构建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体系,旅游地理基础理论够用,着力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在中国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旅游市场、中国旅游区划与旅游路线设计等方面的实用性教学。2.该课程设置依据近些年来,旅游地理学在我国获得相当迅速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地理学家广泛参加区域旅游开发、旅游资源普查、风景旅游区规划等多方面实践工作,做出了具体成绩,并且已获得旅游界和其它社会各界的承认。作为区域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旨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旅游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3.该课程内容结构该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中国旅游地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总论、中国旅游地理分论,其中,中国旅游地理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学及地理学基本理论,中国旅游地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市场和产品、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分区,中国旅游地理分论部分主要介绍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东南、西南、青藏、西北等八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以及各旅游省概况。4.理论与实践比例该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方式进行实践,实践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不单独安排课时。5.课时安排说明课程内容教学时数理论实践小计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22第三章中国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22第四章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22第五章中国旅游地理分区22第六章东北关东文化旅游区22第七章华北黄土文化旅游区22第八章华东吴越淮河文化旅游区22第九章华中荆楚巴蜀文化旅游区22第十章东南沿海闽粤文化旅游区22第十一章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区22第十二章青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22第十三章西北丝路文化旅游区22复习答疑22合计28286.考核评价方式该课程属于考试课程。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作业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旅游地理学及其发展动态,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了解我国旅游市场形成与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的旅游区划方法,掌握我国各旅游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及其旅游价值、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与发展方向、主要旅游区和景点的分布、重要的旅游线路构建等。(二)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旅游地理学基础理论指导中国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评价中国旅游地理现象,用空间、地域的观点和思维分析、解决相关旅游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旅游与旅游系统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3.中国旅游地理实践教学要求: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任务,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教学内容:1.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2.中国的旅游环境与资源特征3.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价值及分布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涵义,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中国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价值及分布情况。第三章中国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教学内容:1.旅游市场的概念2.旅游产品的概念、构成要素3.中国旅游市场4.中国旅游产品教学要求:了解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的概念涵义、旅游产品的构成;掌握中国旅游市场的形成与特点、发展状况、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旅游产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第四章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教学内容: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2.21世纪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教学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涵义;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一般途径;掌握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五章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教学内容:1.中国旅游地理区划2.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教学要求:了解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材分区方案的基本内容及特点。第六章东北关东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东北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主要旅游景点、旅游线路。第七章华北黄土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华北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八章华东吴越淮河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华东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九章华中荆楚巴蜀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华中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十章东南沿海闽粤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东南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十一章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区教学内容:1.西南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云南、贵州、广西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云南、贵州、广西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十二章青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青藏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青海、西藏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青海、西藏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第十三章西北丝路文化旅游区教学内容:1.西北旅游区的地理环境概况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4.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教学要求:理解本区旅游地理环境特征,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条件与开发利用状况,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的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线路等。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该课程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和适应学生的专业及其就业需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2.该课程灵活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并结合学生的课内外练习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二)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标准体系。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思想深度、价值判断及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综合评价。以学生和社会为主体,以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欢迎程度和社会对学生的欢迎程度作为重要参照系数。2.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学校督导员听课评教等。(三)教材选编1.教材的选用[1]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参考资料的选用[1]王辉.中国旅游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保继刚.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黄远水.中国旅游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刘咏梅.中国旅游资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四)课程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TML5+CSS3+JavaScript网页设计基础与实战》课程大纲(42学时)
- 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题库标准卷
- 弘扬民族文化:《创意美术字》与少数民族文字设计的融合
- 2020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小数加减法教学新策略:2024年课件设计展望
- 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伦理
- 大数据数据挖掘案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磁场第2节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 高中英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Unit-3-Faster-higher-stronger-Starting-out
- AE软件快速入门:2024年基础教程全攻略
- 针刺伤标准预防
- 团播主持人协议
- 《急救药品》课件
- 氯酸盐行业分析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6实训报告
- GB/T 34120-2023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要求
- 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
- 《道路交叉设计》课件
- 《活着》读后感-课件
- 体检报告汇总分析中风险的防范
- 村里建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