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_第1页
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_第2页
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_第3页
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_第4页
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公众参与基塘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

���ڮ؜��������i��i�_�]u��v��6�6�M��޿��u٨ky"http://./k/fangan/"target="_blank"class="keylink">方案

1)调查目的。通过走访调查基塘农户,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根本处境,调查基塘农户对于基塘生态和环境的认知、对重金属污染的认知、态度和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意愿和影响因素。

2)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土壤采样点为原点,在周边以随机样本抽样法发放调查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先走访佛山市顺德、南海两区和中山市民众镇等土壤采样点邻近村庄的农户和基层干部,举行小规模的调查,了解基塘大致分布和农户工作时间。基塘和其他农田不同,基塘承包权较少,经营有门槛,基塘农户人数相对较少,探索基塘农户集中劳作时间,才可能对农户举行有效调查。在3个地方发放15份调查问卷,收回调查问卷15份。调查之前还对工作小组举行培训,确保调查高效举行。

3)调查问卷补充与修改。经过三次预调研,对预调研问卷举行因子相关性分析,剔除问卷中相关性系数较高的题目,实时修正问题和提问方式,经过屡屡调整和修正,让问卷更加科学合理。

4)正式调查。组织包括2名博士、5名硕士和20余名本科生在内的调查小组,分5路于2022年7—8月奔赴调查区域,经过2个月的繁重工作,工程组共发放245份调查问卷。由于前期周密的打定工作,问卷有效率高,只有15份问卷展现遗失或者完整性严重欠缺。

5)调查问卷的处理。在回收调查问卷后,于2022年9—10月对调查问卷数据举行录入与整理,运用Excel、SPSS和SAS软件举行数据处理。

1.2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调查基塘农户对重金属污染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以及影响因素。依据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公众认知和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障碍,设计如下问题:1)受访者根本信息,包括受访者性别、年龄、受教导程度、家庭收入、基塘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信息;2)基塘根本信息,包括基塘面积、年租金处境、距离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3)农户经营行为,包括基塘利用频率;使用化肥、农药的处境;4)受访者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知程度,既包括受访者对土壤重金属来源、危害等认知了解程度,也包括受访者对自有基塘土壤质量的认可程度;5)为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处境,基塘农户参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意愿以及防治方式的选择。

2受访者根本处境

2.1受访者及其家庭根本处境

一般认为,农户特征抉择了其生产行为和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的途径、种类和数量多少。本研究对于农户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基塘占家庭年收入比例都做了调查。位于基塘生产第一线的农户可能囿于文化程度偏低,而对基塘环境治理缺乏意识。家庭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员能够影响农户的决策,提高农户的环境意识,因此,本研究还调查一个更加因素,即家庭中学历最高者的學历。

农户个体受访者的根本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受访者主要为男性,受访者中男性比例达成72.24%,即使有女性,大多夫妻同时参与生产。受访者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46.69岁,其中40~59岁年龄段人数比例最大,达成71.02%,还有12.65%的受访者超过60岁。可见,在基塘生产中,绝大多数为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受访样本文化程度也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总受访人数的67.76%。调查区域的受访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和年龄偏大,会对基塘土壤管理和环境养护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家庭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农户比例不到总受访者的人数的50%,容许为教导投入的家庭思想观念理应更为开放,也更可能采纳来自于高等教导的影响。该比例也不高,而受访者年龄偏大,观念更为保守,能否采纳家庭成员的环境养护意识[12]。

受访者家庭收入偏低,年均收入超过30万元以上的人口只占总受访者的2.04%。家庭年收入在几个收入区间分布较平匀。调查的地点还对比分散,由于不同乡镇区域经济差异,因此受访者收入差异较大。高收入者集中在顺德区,而江门市恩平市农户的平均收入偏低。

由表1可知,调查区域的好多基塘农户都存在兼业处境,假设基塘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10%,可以认为兼业行为明显。该比例若超过50%,那么说明受访者依靠基塘为主要收入来源。而35.92%的受访民众具有明显的兼业行为。以基塘养殖作为主要产业的受访者约占受访者总数的假设兼业行为明显,农户更加不容许参与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环境治理工作中[2]。

总体来说,调查结果表达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农户的人群分布特征,受访农户是基塘土壤重金属防治公众参与主体。

2.2调查的基塘处境

经营规模大小和投入多少会影响农户的行为特征。而基塘面积是衡量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调查区域的基塘经营大多规模较小。基塘平均面积1.65hm2,只有3.38%的农户经营的基塘面积超过6.7hm2,基塘面积标准差为58.79。除去少数基塘面积偏大经营户的影响,大多数经营户的规模不大。基塘租金差异大,每667m2租金最低仅为200元/年,最高租金水平位于顺德区,每667m2租金可达6800元/年[4]。

3基塘的农户经营行为

农户行为是指农户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对外部经济信号做出的回响[12]。

农户行为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制约,其中,自然环境有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社会环境那么包括经济政策、文化传统等,自身条件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阅历等方面。其中农户认知、态度与行为精细联系,彼此影响。认知抉择态度,态度对认知有反作用,而态度抉择了行为[13]。基塘农户通过生产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基塘环境质量,尤其是农药、化肥和饲料的投入,直接抉择了对于基塘重金属污染状况,也是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关键切入点。调查农户的经营行为,尤其是新型基塘农户对于一些农业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投入[6]。

3.1传统工序的变迁

桑基鱼塘将蚕茧、基塘、鱼塘和家畜结合起来,这种多种经营,循环利用的生产布局更趋完善,其布局如图1[14]。这样实现了连环式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传统基塘农户大多精耕细作,提防定期晒塘、抛洒生石灰。晒塘和抛洒生石灰的频率确定程度反映了养殖的强度和密度。定期晒塘能够使水质稳定,裁减鱼虾病虫害,由表2可见,有约75%的农户每年或者每2~3年晒一次塘。而生石灰能够消毒,有效杀灭草、蚂蟥和各种病原体,此外还有改善水质、防治鱼病等作用。有93.73%的受访农户每年或者无意抛洒生石灰。但通过调查,也察觉受访农户的生产方式较传统基塘发生了变更,戽泥上塘的方式变更巨大。传统基塘是水陆交互作用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戽泥上基可增肥土壤,让基面保持生产力[1],由调查可知,5年才戽泥甚至不用戽泥的受访农户达成了69.39%。其中33.06%的农户其塘底已经硬化,不再需要定期戽泥。展现该现象的理由是现存基塘,基面和塘面的交互作用裁减,基面的生产功能逐步下降,戽泥上基工序的必要性也随之降低[1]。

3.2现代农业资源投入

现代农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本文主要指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本文细化为肥料、农药、饲料等。

根据曾维军386份农户调查问卷的研究,农户施肥施药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13]。能够显著提高产量的农业资源的大量投入已经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基塘农户受现代农业影响,也会投入化肥、饲料等资料。施肥的行为和基面利用处境直接相关,由于被调查区的基地普遍存在高强度养殖的特点,基面利用频率不高,因此化肥的需要程度不高。245位受访者中,有79%的受访农户表示不施用化肥,只有21%的农户施用化肥,除3家农户表示会使用秸秆、农家肥等,剩余施用化肥的农户只能描述厂家、品牌等信息,无法回复概括成分及比例。

由表3可知,有近50%的受访农户表示会喷农药,但表示不会定期喷洒,而只会无意施用。提及的农药类型包括百草枯、甘草磷、丁草胺等毒性猛烈的除草剂以及乐果、敌百虫等杀虫剂。

饲料是淡水养殖主要原料。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珠三角传统基塘实现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将蚕沙、废菜叶等重新作为鱼饲料[1],而现有的基塘由于追求鱼的产量,务必大量投入工业化养殖饲料。在被调查农户中,仅有16.32%的农户表示会将废菜叶、草作为主要的饲料,其余农户都通过市场添置饲料,凭借市场购置饲料的农户中有14.28%的农户不知道购置市场的饲料主要成分,其余农户会通过阅历获知饲料的主要成分,譬如顺德养殖户直接从市场添置冰鲜饲料。

调查的结果,受访农户对于施肥和饲料投放依据阅历举行,89%的农户对于饲料和肥料的投放有很明显的概念,但是还有11%的农户那么对基塘疏于管理,饲料和肥料的投放采取一种粗放的方式,特别随性。但是即使对于投放量有明确认知,对于化肥和农药的种类、如何科学施用和投放数量都没有明确认知,对于农药的毒副作用更加没有认知。

4基塘农户参与基塘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调查分析

4.1基塘农户对于土壤污染危害性及其防治的认知

4.1.1基塘农户对于土壤污染危害性的认知

调查基塘农户对于土壤污染危害性的认知,问题设置为农户对于一些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重大事情了解程度。有59%的受访农户表示未了解“镉大米”“血铅中毒”等土壤重金属污染事情。由表4所知,年龄对于土壤污染的认知有确定的关系:40岁以下的基塘经营户对于“镉大米”等土壤污染事情对比了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一些出名的土壤污染事情了解的程度逐步降低。年龄越大,受教导程度越低,了解途径越窄,因此对重大事情了解的比例相应越低[9]。

被调查基塘农户对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情的了解途径主要依靠网络及电视(图2),少片面信息来自于村委和周边人。即使对一些重大的污染事情有所了解,也认为距离自己的生产生活分外遥远。由以上分析可知,大片面受访农户主要通过网络和电视途径对有关土壤重大污染事情有认知,其认知程度较低,仅停留在一些直观熟悉,这主要是由于了解的渠道不多、宣传不到位。也有个别工业园邻近居民看到污染偷排,假设未影响鱼的产量,农户都不会重视。

受访者对于基塘环境污染的知情权缺乏。经过实地走访,察觉受访者对于基塘的污染处境并不了解,大片面受访农户不领会所经营基塘有没有受到污染,无法表述基塘环境的内涵、经营行为与基塘环境的关系。

4.1.2农户对于基塘周边工业污染的感知

当问及周边是否有工厂影响,受访农户表示总体影响不大,其中36.7%的农户表示周边没有工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的顺德区,这一比例甚至达成了62.5%。这一结果和采土样时对周边环境的查看结果好像。一般处境下,基塘周边并不布局有工厂,尤其是排污对比明显的工厂,受访农户中仅有14.28%表示周边布局工厂,并且其土壤受到了这些工厂排污的影响。对于土壤污染可能对家人的危害,只有顺德区和斗门区受访者选择影响很大。顺德区有12.24%的受访者反映土壤污染已經危害到家人健康,且顺德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为5个样地中最高。

4.2基塘农户对于基塘土壤污染防治必要性的认知

245份问卷中,有175人认为有必要或者分外有必要尽快治理污染,占总受访人数的71.4%,而认为不必要和无所谓的农户占受访农户总数的仅占28.6%(见图3)。可见,基塘农户已熟悉到环境的治理必要性。而相当一片面受访者认为不必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该群体认为其土壤并没有遭遇污染。虽然一些基塘并不存在重金属污染,但是个别重金属元素如镉超过土壤背景值的现象还对比普遍,镉元素超过背景的样本达成所测样本总数约90%。而通过问卷调查,察觉农户施肥和投饲料的强度对比大且存在盲目性,假设不加强环境治理的意识,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农户的参与,土壤环境势必会恶化,环境治理更无从谈起。

4.3基塘农户对土壤环境治理的参与方式

4.3.1农户改善基塘土壤环境参与方式

作为基塘经营的主要参与者,农户对于基塘土壤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他们的行为直接抉择了基塘土壤的环境能否得到改善。调查显示,受访农人首选的改善土壤环境的方式为向村委反映(69.38%),其次选择向媒体爆料(25%),向上级政府投诉(14.28%)和联合其他农户与企业抗议(12%)的农户相对较少。但没有农户选择由于基塘土壤污染而弃耕。可见,农户仍旧选择村委作为改善土壤环境的主要渠道,作为基层工作机构,村委必然需要在农户参与环境治理方面发挥更多的组织作用,而农户生产意愿并不会由于环境污染就降低,在我国好多地方都曾展现越污染越生产,越生产越污染的恶性循环。

4.3.2农户加入土壤污染修复工作意愿

据调查,71.43%的受访农户容许加入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受访农户的参与意愿较高。明确表达不容许的受访农户的主要理由是认为土壤污染修复是政府的工作,不理应让农户参与(50%),或者是惦记土壤修复工作会花费时间和金钱(38%)。激励农户参与基塘土壤环境治理,崇敬农户意愿对于制定科学可行方案势在必行。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农户(见表5)。

4.3.3农户对土壤环境治理的方案偏好

针对现阶段基塘受污染状况提出几种适合基塘生态系统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概括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辅以测验验证。但是,让公众参与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