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邵阳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文中“议会的国王”对应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制
D.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D2.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所学及材料“中世纪的衰落”、“新时代的兴起”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D。3.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参考答案:C4.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文艺复兴。通过分析题目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探索与发现的成就,使人类在每一个方面的行动都更加广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明显正确;宗教改革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②正确;③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成就之一,符合题意;④错误,其反映了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与题目的信息无关。综上分析,故选择A项。5.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D.日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等信息来看,说明当时的国际形势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即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因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形势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能得出日本经济是美国经济附庸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排除D项。【点睛】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除了削减和免除战争赔偿外,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朝鲜战争还促使西方国家扩军备战升级,从而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这些现象说明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6.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二月革命时期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C.攻占冬宫之后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参考答案:B材料中“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指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此应该是在二月革命之后;而这个政府还存在,说明是在十月革命之前,故答案为B项,排除A项;“攻占冬宫之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均属于十月革命时期,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7.“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材料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儒家强调的习惯法适用于“君主与士人”,而习惯法的核心是宗法制,故A项正确。B项不适应于君主,C项和D项不适应于士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8.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鉴别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学习科目设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根据材料文字“在长安兴办太学”可知,B项表述“地方教育”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太学生入仕是做官途径之一,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9.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为排序型试题,采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须知时间轴上的两个主要事实,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10.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参考答案:A考点:美国共和制的表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故“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本题应选A项;题目中未涉及美国的政党制度及联邦制度,故排除B、C、D三项。11.鲁迅于1898年从江南水师学堂肄业,后来他回忆说,“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这段回忆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
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
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
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参考答案:C12.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A.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B.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C.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D.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全球化参考答案:D由材料“WTO多边贸易谈判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可以得出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使得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走向停滞,体现了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主旨不符。点睛: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即是全球化的表现,但区域集团内部的新的贸易壁垒又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材料所述即是从这个角度考查的。13.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参考答案:B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14.“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C1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参考答案:B16.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参考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到朝鲜的产物,可见其所表达的是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在题干中不能体现。17.德、俄、日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其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勾结起来
B.垄断剥削方式仍旧保留下来C.垄断组织有封建家族管理的特点
D.原有统治阶级仍握有实权参考答案:D18.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参考答案:A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19.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参考答案:A20.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参考答案:C21.“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法国的启蒙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参考答案:B22.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参考答案:A古代天文学向着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方向发展,就使得天文与政治和人事联系密切,而减少了其作为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趋势,所以会使得古代天文学缺少对天文天象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故选A。23.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下列选项中,既对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又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
)A.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B.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
C.从秦汉至明清,历代政府都鼓励农民垦荒D.唐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筒车参考答案:B24.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参考答案:D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据题干“1911年”,可以排除A、B、C三项,A、B两项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1905年废除科举制,且传统教育体制晚清时进行了变革,排除C项;从英国留学归来参加晚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说明传统因素与近代教育的融合,答案为D。25.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32年”及“抗敌火柴”“十九路军”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与日本侵略有关,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故D项正确;民族工业举步维艰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运用爱国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早已出现,因此不是新的营销方式,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26.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B.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表明新兴大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故B符合题意;A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排除。C项,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并未正式形成,排除。D项,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全球化下趋势下只有大国间才相互依存。27.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参考答案:C28.20世纪60年代以来,过去的那种“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或者说“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对立,已经逐渐演变成“北方”技术与“南方”劳力的对立。这说明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A.各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B.南北方经济对立的形势严峻C.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D.世界城乡间的对立基本解决参考答案:A与20世纪60年代之前相比,“北方”更强调“技术”、“南方”更突出“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也就是说“北方”经济发展逐步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而“南方”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这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改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对材料理解有误,排除。29.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
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参考答案:B从材料可看出,主要体现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服从,不是反映地方长官的权力,故A项错误;从题干来看,中书省处于核心地位,地方行省治理地方要“遵成宪”,“决大狱”也要报中书省认可而后行,表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不是司法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地方行省的司法权没有任何关系,故D项错误。30.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材料提及“男人就是城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实质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这是小国寡民的产物,A项正确。B项与此无关,排除。改革与此现象无直接关系,C项排除。“男人就是城邦”强调的是男性公民的权利,不是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曾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记载的却是一系列惨痛的回忆。长期以来,中日关系一直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12月22日人民网刊文《环球瞭望:中日“世仇”可以法德历史为鉴》指出: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与中日关系有些相似,20世纪中期以前的百年间,法德两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战后法德两国和平发展,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渐渐走到了一起。……以前是所谓的“德法世仇”,今天,两国正在共同参与组织一个和平的、超越民族的社会。……中日两国可从中获得借鉴。(1)请列举至少三例19世纪末以来,造成中日两国“世仇”的重大事件。综合归纳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2)“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是如何打破外交关系的坚冰的?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3)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认为中日两国如何才能实现类似法德的合作?参考答案:(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积极侵略中国。(2)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3)历史问题;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两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等。考点:中日关系正常化;欧洲的联合。(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内容可直接找出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俄战争;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一战后取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奉行军国主义政策。(2)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德法世仇”化解的标志是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法德共同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后共同参加欧共体、欧盟;建国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签署建交声明;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推动。(3)依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两国的核心问题是日本正确处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处理两国关系;现代史中法德两国的和解采用的是化解仇恨和加强合作方式,中日两国也可以采取增进了解和互信,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的方式。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翁在担任蜀郡郡守期间,对蜀地民风进行教化改进。他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就学于太学,学成归来,让他们担任要职,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他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将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涕力田(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次到各县巡查时,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摘编自《汉书·文翁传》(1)根据材料,概括文翁改进蜀地民风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翁改进民风的意义。参考答案:3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9年各省相继建立谘议局。以下材料为江浙两省地方谘议局议员选举情况。材料一材料二、四月十五日乃浙江初选举投票之期,乃省垣全市不见一片国旗,往来者虽熙熙攘攘,未闻有一人论及选举投票之事者……台州太平县某,望得议员之心甚切,日前投票竞用墨币运动,凡有投其名入匦者,每票酬洋六元,闻共费去百八十元,居然当选,可谓有志竞成矣。——以上材料摘编白傅怀锋《试析清末民众的政治参与》(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末江浙谘议局议员构成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江浙谘议局议员选举予以评价。(9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特点:传统士绅阶层与新兴政治力量并存;接受新旧教育者并存;在朝与在野人士并存;谘议局议员以中年人为骨干。(6分)(2)评价:提高了各阶层对政治的关注度及参与度;出现了一批适应时代需要的政治人才;利于近代民主和民权思想的传播;民众缺乏民权意识,参选者政治不成熟。(9分)试题分析:清末民主化改革。(1)依据材料一分析议员构成的特点,从表1可知,传统士绅阶层与其他当选人代表的新兴政治力量并存;从表2可知,曾接受新教育者与未接受新教育者并存;有职衔的在朝者与没有职衔的在野者并存;从表3可知,50岁以下的中年人占到多数。(2)对清末江浙谘议局议员选举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从材料一分析可见,它调动了人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新的政治力量的加入,有力得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从材料二中“未闻有一人论及选举投票之事者”,以及台州太平县某的贿选可见,民众参与度还不高,民权意识缺乏,民主政治还不够成熟。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万历八年至十八年,葡商每年从中国运出生丝约3000担,获利约36万两白银。”明朝中后期,中国的丝绸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中转输往拉美各地。这些丝织产品基本上都是江南所产。时人张瀚曾说杭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父母分家协议书模板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4-2025学年“100以内数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数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青岛版
- 2025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工程咨询中间人佣金支付规范合同
- 2025年度公司股份协议书:股权激励与业绩考核
- 2025年度车辆牌照租赁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合作协议书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读与大单元设计思路
- 压疮护理质控反馈
- 山东春季高考Photoshop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 青海2024年01月青海省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69人^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一年级美术课后辅导教案-1
- 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智能化医疗与康养服务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大学英语精读课文第三册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