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欣赏现代诗歌教学内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模块(第四版)《再别康桥》教学对象:高中学生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需要培养与养成,基础知识储备相当薄弱,有些许学生对基础课学习兴趣不强,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教材分析:《再别康桥》全诗共有七节。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教学目标:1、学会诗歌的鉴赏方法。2、感知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3、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4、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鉴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难点:赏析现代诗的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知人论世法品读入境法对比鉴赏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图片。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图片,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教学过程:导入青春如歌少年是诗一个中国诗人的爱与死一个从剑桥开始的中国诗人的爱情故事八十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就和英国这样接近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浪漫中国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盎然的生命力震动了保守的中国社会二、走进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82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他告别,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徐志摩与康桥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为“情才”“奇才”的本色。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二、走进康桥1、诗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情感,学习诗歌时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读)读诗:声音要洪亮,感情要丰富。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读时语调柔和、舒缓;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人对母校的深情;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2、注意字音青荇(xìng)
长篙(gāo)(蒿、嵩)
漫溯(sù)(朔)
笙(shēng)箫
满载(zài)
斑斓(lán)3、听范读诗歌,思考:读这首诗歌时用什么样的语调最合适?(轻柔、舒缓)三、感受康桥1、是什么内容决定了要这么读?(离别诗)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3、请学生带着作者依依不舍之情再读这首诗。四、品读康桥1、把自己欣赏的诗句朗读给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彩云、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2)讨论:选择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象,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了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1)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情深。全诗共七小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萧,桥;来,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五、走出康桥----志摩的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六、小结1、本课我们主要是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了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诗歌的方法。2、少年是诗,青春如歌.让我们去读诗吧!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让思绪飞扬在缪斯的殿堂.含英咀华,化育灵魂,提高你的文学素养,绽开你生命的纯美之花!七、挑战康桥1、背诵诗歌。2、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200字左右的文章进行探讨。3、试着赏析徐志摩另外的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板书:作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代管及租户租赁合同续签条件通知协议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关系解除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模具设计归属权及后续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对个人租赁带新风系统住宅合同
- 2025年度医师医疗信息安全管理聘用合同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子性质及相互作用预测算法研究
- 非热压罐预浸料层间滑移机制研究
- 一类有限p-群的Burnside环可逆元
-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商业空间装修保修合同范本
- 2025年02月黄石市残联专门协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 蚌埠介绍-蚌埠简介课件(经典版)
- GB/T 15561-2024数字指示轨道衡
- 探究烟花爆竹知识产权-洞察分析
- 网络保险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呼吸机湿化的护理
- 2025-2030年中国旅居康养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4“五史”全文课件
- 《汽车专业英语》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