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_第1页
新建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_第2页
新建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_第3页
新建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_第4页
新建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县布鲁氏菌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预案1总则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预防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确保发生突发疫情时能迅速查清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新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新建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布鲁氏菌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县内病例和暴发疫情相关信息核实、早期现场调查与处理、标本采集、保存和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工作;负责本县疫情监测与预警工作,组织开展相关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对事件信息进行收集、报告、分析与总结。新建县疾控中心专家组对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事件的调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原因和相应的级别的确定以及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等提出建议,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对疫情处置事件应急准备提出建议,参与制订、修订相关突发预案和技术方案。3病例诊断和报告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与家禽或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菌苗生产、使用或研究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痛等。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初筛平板凝集试验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阳性或可疑。皮肤过敏试验后24h、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x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滴度为1:50++及以上,或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周-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滴度1:400++及以上。诊断原则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性判断。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诊断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3.1、3.2和3.3.1中任何一项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3.3.2或3.3.3中任何一项者。隐性感染符合3.1和3.3.2或3.3.3中任何一项者,但不具备3.2者。病例报告所有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均应按规定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进行网络直报,无直报账户的医疗中心填写传染病纸质报告卡,于24小时内送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进行病例的网络直报。实验室诊断病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人员负责订正。4疫情分级和报告事件分级本病多见于人类与已感染布鲁氏菌的家禽、家畜密切接触而感染,少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此病我国多流行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发生1例或多例无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按照散发疫情进行规范的处置。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按照未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进行处置。事件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布鲁氏菌疑似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网络直报,并按规定进行初次、进程、结案报告的撰写和网络报告。同时应提前向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县卫生局电话报告。所有病例均要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进行个案网络直报,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关联。五、应急响应本省其它县区出现疫情暴发流行,本县无病例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县疾控中心应急办应及时向卫生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加强医疗中心布鲁氏菌病诊疗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全市范围内的疫情监测工作,适时开展预测、预警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建议县人民政府严格加强检验检疫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重点在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对特殊工作岗位的人(犬饲养员、接触布鲁氏杆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牧民等)应进行菌苗接种,同时做好防护措施。本县出现输入性散发病例时,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完善以下工作:我县出现散发病例时,县疾控中心应及时对事件发生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重点开展消毒、病例的监测和报告等方面的培训;组织人员开展疫情分析、预测、预警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报县卫生局和县政府;开展疫情监测,按规定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培训;对事件发生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建议卫生局、事件发生单位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人员开展对疫情所在地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联合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本县出现暴发疫情或大的流行时,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启动预案县疾控中心在本地区发生布鲁氏菌病散发病例时,应及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启动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新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标准和级别进行应急响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县疾控中心在核实情况后应及时向县卫生局建议启动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响应。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对物质、技术、人员等各项准备;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开展预测、预警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开展对疾控中心、事件发生单位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全市性健康教育、督导检查、技术指导等工作。建议县卫生局、事件发生单位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人员开展对疫情所在地传染病防制工作的联合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调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应急出动,制定调查方案接到疑似暴发疫情报告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立即向市疾控中心应急办进行电话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疫情调查和处理原则,组成现场所需的专业应急队,在2小时内到达事发地。调查开始前根据本预案的有关要求,需制定合理、规范的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方案,调查内容符合事件的初步假设、要素。开展调查,核实诊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确定流行或暴发的存在。通过医疗中心门诊日志、重点人员询问等多渠道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与疫情相关的所有病例均应及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格应使用《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采取病人标本送检。调查应注重基本信息的收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发病、住院日期、所在医院等),临床表现(发热、乏力、肌肉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玻片凝集反应、虎红平板凝集反应、皮肤过敏试验、病原分离等)治疗情况(抗生素、抗原治疗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动物接触史、个人防护情况、饮水、饲养)既往病史及布鲁氏菌菌苗免疫接种史等。疫情追踪调查和病例监测疫情处理期间,疫情发生单位应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本单位每日新增布鲁氏菌病人症状及数量、动物染疫情况,疫情的追踪应至少持续到事件结束后60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建立主动监测系统。根据集体单位、县内医疗中心、媒体监测、大疫情网及其他来源信息开展病例监测工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疫情趋势,适时开展预测、预警工作。报告撰写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疫情的背景、三间分布、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描述,查找可能的传播途径并对事件性质进行初步判定。初次调查报告需在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上报县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件结束后的15日内报送结案报告。主要防控措施目前,畜间采取“因地制宜,免疫、检疫、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人间抓好“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事件发生单位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制订应急预案和/或工作方案,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疾病监测、后勤工作、宣传、报告等均有相关责任人,发现布鲁氏菌病类似症状的病例应于2小时内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中心应加强预检分诊和消毒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检诊病人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未对双手消毒前,不得再接触其他病人。诊疗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出现暴发疫情的单位或在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医疗中心应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工作,登记本中地址栏应具体到门居住地牌号码,记录联系电话号码。卫生监督中心加强对事件发生所在地及周围使用畜产品的管理与监督。管理传染源对牧场、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卫生检查。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之。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必须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须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三个月以上,方准其运出疫区。病、健畜分群分区放牧,病畜用过的牧场需经三个月自然净化后才能供健康畜使用。本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病例住院或家庭治疗均可。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禁食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对与牲畜或畜产品接触密切者,要进行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除注意防护外,重要措施是进行菌苗免疫。对接触羊、牛、猪、犬等牲畜的饲养员,挤奶员、兽医、屠宰人员、皮毛加工员及炊事员等,均应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注射对孕畜可引起流产,故应在配种前进行。近年牧区试验的猪型2号苗饮水免疫、羊5号菌苗气雾免疫及对羔羊和犊牛口服(100菌)免疫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加强健康教育。在疫情发生单位可采用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书写板报、讲座授课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急状态解除暴发疫情经应急处置后,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60天)无续发病例出现,经县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确认后,可解除应急状态。但要建议长期开展县内动物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发生情况的监测工作。6疫情控制效果评价疫情控制期间和疫情控制后,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动态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附件1: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附件2: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 病例编码口□□□南昌市新建县县乡(农场、镇)村自然村.基本情况:1患者姓名: TOC\o"1-5"\h\z1.2性别:⑴男⑵女 口1.3年龄: □□1.4民族: 1.5职业: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 口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其他(H)家畜屠宰与畜产品加工(12)不详口1.6发病地址:——县(市、区)一—镇(乡)——村(街道)—号1.7发病日期:— 年 _月 日1.8住院日期:. 年 一月 日1.9报告日期:. 年 一月 日10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1症状体征:2.1,1发热 ⑴有⑵无□2.1.2发热持续(d)□□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⑴有⑵无□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2.1.6乏力⑴有⑵无□2.1.7肝肿大⑴有⑵无□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2实验室检查:2.2.1玻片凝集反应⑴一⑵+□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一⑵+□2.2.3皮肤过敏试验⑴有⑵无□2.2.4病原分离⑴从病人血液中 ⑵从病人骨髓中⑶其它体液中⑷从病人排泄⑸无□2.2.5SAT滴度为1:100++⑴有⑵无□2.2.6补体结合试验1:100⑴有⑵无□2.2.7comb's滴度为1:400++⑴有⑵无□2.3临床诊断: 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2.4.2抗原治疗法⑴有⑵无□2.4.3水解素治疗法⑴有⑵无□

2.4.4溶菌素治疗法⑴有⑵)无□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⑷死亡( 一年 月―—日死于——)3.流病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另1」: 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3.1.3屠宰⑴是⑵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