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_第1页
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_第2页
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_第3页
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_第4页
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吴文佳【摘要】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而日本的现代设计却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跻身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是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留存及应用。本文尝试从艺术分析和文化内因思考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加以简要分析并指出其在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体现及其认识意义。【关键词】日本;现代设计;传统文化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吸收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上的,他们把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融会贯通,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此时的日本设计家试图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却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随着现代设计走向成熟,他们发现融合了日本民族艺术传统的作品反而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现代的设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一、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精神总的来说,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构成了日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永井一正把日本设计家分为四代人:其中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为龟仑雄策、早川良雄、伊藤光治等人;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为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等;第三、四代的代表人物有石岗瑛子、浅叶克己、伊藤晃一和上条乔支等。第一、二代的设计家尽管各自风格相差很远,但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永井一正用几何框架勾画出一种特定的画面空间气氛,又着重具象的装饰性图形的研究和应用;早川良雄则用水彩、色粉等材料以透明且柔和的手法绘制招贴形象。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梦幻般的韵味,各种隐喻的图像间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诗意;田中一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他对日本的字体和符号有着很深的研究,试图通过现代的方式将他们在招贴上重新加以诠释和表现,他强调设计的平面型和空间型,作品具有高度的秩序感和工整性,在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平面符号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有典型的国际风格;中村诚则主要以摄影的手法进行设计,在为资生堂化妆品公司设计的系列招贴中,他以日本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去揭示日本女性的美,选取最具日本风格的细节,以点带面,戏剧性地夸张处理,对肌肤、睫毛等细节的细枝表现,对画面朦胧气氛和色调的把握,使招贴画面充满着一种东方的审美意蕴。在第一、二代设计家中,最为突出的是龟仑雄策和福田繁雄。龟仑雄策是日本被称为国际设计大师的第一人。他的画面具有强烈而又稳重的色调对比,对每一细节一丝不苟地精细刻画,表现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典雅而细腻的审美情趣。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使以龟仑雄策有机会在全世界展示才华。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日本设计家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位。福田繁雄可能是最为其他国家所熟知的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欧美设计家誉为“经济简洁又复杂多变”。他的设计风格幽默生动,设计思维既继承了日本传统中追求典雅的风格又反映了追求间接新奇的日本现代设计新潮流。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力图以各种图形矛盾性的复合,引导观众产生设定的联想,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传统,又掌握现代感之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同时又极其简洁,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第三、四代设计家则从摄影、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表现上的自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元素。佐藤晃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色彩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分离感和张力,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的印象派的光表现与色渐变手法融为一体。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进一步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的思想为精神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清愁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这在表面上指出了日本设计的形式风格特征,也不无巧合地印证了日本人审美的两重性。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对日本民族精神作过较恰切的表述:“菊花与刀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这同样体现在日本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创造中:日本的审美观念中充满优雅和谐的情趣又不乏阴郁和深沉的审美趣味;热衷于事物优雅的姿态和幽玄的意境又崇尚激越和狂热的情绪;敬仰崇高对象和悲剧精神,同时又爱好滑稽和幽默。日本的艺术可能简朴自然也可能繁复华丽,既平常又怪诞,既有抽象的浪漫精神又有现实主义精神。从地理环境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两重性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提到:“日本地理环境中有三个基本因素对于形成日本文化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森林、海洋和农耕。”日本多森林,植被覆盖面广,森林在日本人的生活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森林文明使日本人崇尚生命之美。森林在不同季节变换的缤纷色彩和自然物千姿百态不仅有助于日本人对寂静、闲适之美的感受,而且还促进了对事物色彩和姿态的审美敏感和对瞬间状态的留恋,日本美学中关于优美、和谐的审美观念,同森林环境密不可分。日本列岛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日本人对大海的冒险和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征服性格和追求壮美的崇高精神。森林与海洋共存于日本人的生活中,日本人自然把森林文化的优雅精神与海洋文化的狂暴精神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日本文化的主体内容。止匕外,日本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古代日本人对季节时令变化的敏感,也促成他们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日本人的传统神道信仰使日本的传统艺术在崇尚自然外还带有特别干净、整洁的特点;而日本人对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俭朴、单纯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精神上则推崇内敛,自我控制,自我修养。日本17世纪到19世纪经历了高度商业化的江户时期,商业文化高度发展,形成日本人重视和喜爱奢华平面装饰的特性、喜欢商业修饰和大众化的文化特征。二、传统带动现代设计日本设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跻身世界设计大国。“日本制造”甚至作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非西方国家,它的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大相径庭。日本的传统精神,无论在深层民族特性层面还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都决定着日本设计的命运。.民族特性层面日本的历史是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日本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最好的学生,也是最能够把作别国的经验和本土国情结合,发展自己独特文化体系的国家。日本美术也不外如此:“但凡触及外来文化时,日本美术总是以柔和的立场受其影响。……这种随遇而安、广泛吸收的情况,显示了日本美术的广泛适应性,或称反预见性”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方法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而非国货的时候,中国禁用,日本仿造,这是两国截然不同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但这种学习和模仿只是在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及其所急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会。“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日本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无原则地彻底吸收而又有选择地为己所用的方式下经历了模仿、折衷转化进而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制造”。另外,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单一种族基础,使得他们非常重视集团和团体,因此文化可兼具活跃和稳定两重因素。日本社会重视集体和团体,轻视个人,因此无论是在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问题上,还是像每个具体设计这样的小问题上,都能兼有大而稳定的方向,小而活跃的因素这双重特征。.技术层面日本传统中有几个因素是它的设计与现代迅速接轨的重要原因。第一,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并且因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视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经掩饰的裸露的材料,装饰性地使用结构部件,完全暴露并体现结构,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第二,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从建筑到用品,日本人形成了长期对基本单元为设计中心的习惯,这使他们很快接受了从德国引进的模数概念。这也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要素。第三,日本领土狭小,人口密度大,长期以来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重视细节并喜爱装饰功能部件。而现代的国际市场趋势恰恰是倾向袖珍化、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化。这些传统的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别国所难以具备的特点。另外,日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工作方式,完全不追逐个人出名,以集体的成就而骄傲。企业内部力量比较容易得以集中。这也使得日本的设计可以飞速地发展。.体制层面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设计以来,它的传统设计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被破坏。这与政府对传统设计的重视与扶持不无关系。日本战后的设计发展与其战后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历程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国内市场,从而促进日本设计的成熟。政府对设计的大力扶持,企业对于设计的高度重视,是促成日本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1918年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1951年访问美国后便积极推动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率先在公司成立工业设计部。之后各产业界均在自己公司内部相继设置设计部门,积极改善产品设计,使产品打开世界市场。日本在50年代建立一系列的机构以帮助设计进步。这种特别为促进设计而成立的机构和机制,使日本设计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例如1951年日本成立的隶属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和1928年成立的日本工业艺术院。日本政府的这种完全利用国家力量来促进私人企业产品竞争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是使日本产品赢得国际商业竞争的唯一途径,这已不在局限于文化这一层面上,而是商业、经济甚至日本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设计是日本民族的发展生命线,是政府的发展重点之一。但是,日本的这一系列政府保护产品设计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即保护日本的出口产品设计专利。而对于外国产品,日本则几乎是肆无忌惮地仿造和学习。甚至一度出现大量抄袭和剽窃欧美设计的现象,但这只是设计发展道路上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日本走传统文化与高技术向结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再三强调“和魂洋材”坚决拒绝这种物质层面的模仿发展到精神领域。另外,重视教育事业也是日本设计界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在明治时期就设立了美术及工艺学校,为二战后的日本工业的崛起打消了坚实的基础。50年代日本的设计教育开始大规模发展。设计学院纷纷成立,这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和传承起了积极的作用。日本的设计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与企业复杂结构中的一个难以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启示与反思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设计的物化,从而使之成为方便实用的产品或商品。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设计理念及高科技设计手段的应用,使得设计与科技结合更趋紧密,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之一,设计自身的“先进生产力”性质也日益明显。因此,设计行业受到空前重视势所必然。同时,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与更新。因此,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外国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中国的设计起步比较晚,就设计理论上来讲还相对薄弱,设计作品也还停留在对外国设计在物质层面的模仿上。我们应该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只有潜心研究、挖掘、融合传统文化,才能使设计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其意象特征和抽象性广为现代艺术及设计所利用。把华人文化作为一个积极的设计因子进行利用、推广和发展,对于保护民族艺术、保留华人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在文化深层上实际上是大异小同,但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日本政府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与传统文化,重视设计的传承和教育,日本的设计师对待传统文化,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些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白一”模型众所周知,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名片,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成为城市精神与文化的象征。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城市雕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雕塑家接手了大量雕塑作品,由于缺乏城市雕塑规划,也有人过分追逐利益,导致城市雕塑良莠不齐。有关城市雕塑科学管理、合理规划、持续发展的话题引起政府与市民的关注。城市雕塑是一门艺术,但城市雕塑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门科学。“白一模型”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研究,针对中国城市雕塑规划现状提出完备的管理模式可谓当逢其时,有效填补了我国城市雕塑规划理论体系科研方面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一模型”现实意义共有三点:一、指导性作用。“白一模型”不是坐在书斋里空想出来的,而是在长期城市雕塑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广阔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大量的城市前期研究及城市规划分析和城市艺术经济比较,形成了雕塑规划设计建设整体性指导高地,有着明确的指导性作用;二、理论性作用。“白一模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对城市雕塑规划理论进行了高度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涵盖规划布局、分期建设、实施对策等完整体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规划的科学性与严肃性;三、规范标准参考作用。我国城市雕塑尚处在发展初期,城市雕塑管理无历史经验可遵循。“白一模型”具有切实的实用性和清晰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对城市个案的分析研究。对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白一模型”的理论精!=一、“白一模型”的理论精!=髓“白一模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江河、山林等自然条件,和城市结构、建筑、道路及公共场所等人工条件等,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公共艺术的高度、广度、深度全方位考虑。凸显城市精神和文化特色,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将现代城市文明与历史文脉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并利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达到提高城市雕塑整体艺术水平以及城市文化品味和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之目的。“白一模型”总共可分割为五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阐述城市雕塑规划的基本规则与意义。模型在总则中涵盖了规划目的、规划目标、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依据、地位和作用、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等基本内容。第二部分针对城市雕塑题材元素的遴选。雕塑取材要从城市历史文脉、文化精神、公共艺术价值取向、规划集群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等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角度考虑。第三部分指出城市雕塑规划布局时要根据总体规划特点进行具体考察,分别从结构、空间、竖向、性质、景观效果、风格多样性及生态环保发展等多角度进行立体式分析。第四部分为确保城市雕塑建设顺利完成,重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对分期建设与实施对策进行规划。确立规划期限、原则与目标,并对近期、中期、远期以及愿景规划做出了明确的建议。第五部分讲塔、楼、桥、阁和其他古建等“广义雕塑”的控制、开发和延续。二、“白一模型”理论原创性亮点解释.城市雕塑题材元素关于雕塑题材元素的遴选是个十分繁琐而重要的内容,直接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精神、公共艺术价值取向、规划集群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有密切的关联。城市文化精神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城市文化精神主题是城市历史文脉、地域风情、都市生活等城市特点的综合归纳,代表城市性格。也是城市雕塑有效题材选择的精髓所在。公共艺术价值取向是以人(社会公众)为价值核心,以公共空间环境和公众活动为对象,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结构形态。坚持遵循城市雕塑建设的公共价值、指导价值和创新价值的建设方向理念,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形象品牌与对外宣传名片,无论从人文价值还是艺术审美价值上,都突显公共艺术的强大功用。不仅显示它作为文化载体的巨大辐射与推广作用,而且也显示了其作为城市各项事业推动剂与敲门砖的作用。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其自身有着多重且复合的价值。价值取向关联城市现代精神、社会主旋律、积极向上等多方面复杂因素。规划集群彰显是指城市雕塑规划须注重城市结构、城市文化等主次关系,采用强化重点、淡化一般的手段,形成有规律、有主次、有韵律、有强弱的城市雕塑交响曲。强化城市公共艺术的渲染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达到寓教于乐、美化城市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通过雕塑造型而使之长久留住和再现。.城市雕塑规划布局关于城市雕塑规划布局方面,模型分别从结构、空间、竖向、性质、景观效果、风格多样性及生态环保发展等多角度进行了立体式分析。在这种严谨而科学的分析下,才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规划布局。其中结构、竖向、性质和生态环保发展是规划布局中特殊的规划要素。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结构,在进行城市雕塑规划布局时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特点进行认真考察所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并据此空间结构形成重点突出、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主题明确的点、线、面城市雕塑网络。在规划效果上,要注意几点。一、竖向高度的比较和控制,取得以点成形、事半功倍的空间视觉效益最大化。同时必须注重周边道路、广场、建筑等“城市人工建筑竖向”空间关系的研究比较,进行科学的竖向空间控制和“建筑尺度”的比较,更好地发挥雕塑艺术感染力和空间关系谐调。二、紧密结合城市精神,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紧扣时代文化主旋律,确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雕塑的性质规划内容。性质规划主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和职能定位的规划来制定。三、正确规划协调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雕塑规划以生态环保城市规划为重点,以生态建设、功能恢复、重点保护、系统管理和单元调控为手段,围绕生态市、生态区、生态街道、环境优美区块建设开展系统的规划。要鼓励和支持新兴的以植物为主的造型艺术雕塑。通过大小乔木等的组合结构,形成生机盎然的生态雕塑群落。.建设规划分期与实施为确保城市雕塑建设顺利完成,要进行分期建设规划。设定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期限,并在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布局的框架下,结合城市近、中、远期重大工程建设,拟定雕塑重点建设区域与重点项目。规划原则上要遵循统筹规划、分期实施、远近结合、滚动发展。近期建设目标一般设定为3—5年,结合近期城市景观节点建设情况,基本按五年建设完成,中期建设目标为8—9年,以中期城市景观节点建设项目为重点,完成近期城市雕塑建设,在十年内基本建设完成,远期建设目标则为10—12年,重点建设围绕远期城市景观节点,完成中期建设项目,计划在20年内完成,为远景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城市雕塑规划在分期建设体系中,为提高城市整体艺术水平,规划提出建立完善的城雕储备库和城市主题雕塑公园,加强城市各项精神文化特色及遗址的保护、发掘与修复,努力打造自然、生态的艺术之都的愿景规划。以便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开创公共艺术建设新局面,达到科学有效的持续发展。愿景规划的提出给城市雕塑建设带来了美好的未来。.广义雕塑的控制、开发和延续在城市雕塑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且应适当保护或修复现有广义雕塑。广义雕塑主要指城市中的塔、楼、桥、阁等古建和具有城市文化精神的“地标”建筑。首先要重视古建遗址的保护,发展科学技术、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以及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力,使塔、楼、桥、阁和其他古建等“广义雕塑”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彰显。在科学保护的同时,对“广义雕塑”还需做到科学有效的范围控制,使“广义雕塑”在城市中能够彰显城市文化和魅力。其次加强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性,标志性建筑不仅是一张城市名片,而且体现一种城市精神。俗称“地标”,与标志性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展示等方面具有相同特性。加强城市标志性建筑、重要公共交通场所构筑物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性,发扬城市精神,展现城市魅力。还要彰显独特自然地貌的城市公共性,在城市雕塑规划设计过程中,把保护城市中历史人文景观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加以考虑利用,以起到彰显独特自然地貌的城市公共性。中国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段正洁【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体现,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现代设计思想。要求做到以“人文关怀”为理念的“人性化设计”;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绿色设计”;以“整体之美”为理念的“和谐设计”。【关键词】传统美学;工业设计;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和谐设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世界存在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革。然而,我们看到,现代化在促进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的物化和工具化的弊端也愈发明显,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设计师们更多地以冷静、理性的思维来反省一个世纪以来工业设计的历史进程。展望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时期,更需要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关怀”、“天人合一”、“整体美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价值作用。一、“人文关怀”与“人性化设计”崇尚人文关怀的美学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周易》就阐释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即人能做到言行合乎礼仪而不逾越,就是人格完善的人,将“人文”与人的发展联系起来。正如《中庸》中所说的“道不远人”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美学始终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贯穿着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这一主旋律,重视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生存价值的实现。“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中国古代哲人所宣扬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便反映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设计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这便是人性化的内在含义。“人性化设计”作为当今设计界与消费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联系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二、“天人合一”与“绿色设计”我国传统美学一直主张万物一体,天人亲和,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密不可分的、平等的存在,对自然一直抱着一种热爱、崇敬、保护和欣赏的态度,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中吸取美的营养,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从道家的“以道观之,何足贵贱”、儒家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佛家的“众生平等”,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观点中对人与自然的观点从来都是以平等、和谐为指归的。古人认为,“天人合一”是宇宙的一种原初的、本真的、自然的状态,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因此,古人不仅将自然本身作为美学欣赏的主要对象,而且在欣赏、评价美的事物时,一贯主张“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将自然作为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们无限制地推崇科技的发展,以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来满足自身控制、享受的欲望,导致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着污染,这种恶性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构成严重的威胁。教训让人们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投向了“天人之意,相与融洽”从中去寻求平衡发展与生态间关系的合理途径。“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通过体味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安享大自然对人性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安顿,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协调自己的情感,调剂自己的生活,取得人格理想的平衡。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梦想,也未尝不是我们当代人的向往。设计师在设计中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利用资源,善待环境。抱有一份对自然的欣赏和崇敬,保护自然和自然的美,享受大自然和谐的共鸣。三、“整体之美”与“和谐设计”我国传统美学自来崇尚完整性和一体性,反对局部和分裂,提倡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反对个人与社会的相分相离,认为美在整体,美在和谐。在古人眼里,天、地、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艺术的使命就是反映、展现、参悟这一整体,反映这一整体的艺术才是美的。《抱朴子》言“匪和弗美”,意即只有充分包容不同个体的整体和主动融入整体的个体才是“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度,从而能够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走向未来。譬如在对待外来生活器具上,中国古代从很早就与外来文化开始了交流。西汉卜千秋墓门上额的壁画约作于昭、宜之际,造型呈现人首鸟身像,象征升仙。这类画像受到美索不达米亚艺术的感染,同时又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有翼天使和蛇形怪人神像雕刻有关。汉代铜镜制作精巧,大多采用西域传入的葡萄、翼兽作为图像。汉代西域乐舞流入内地,这些乐曲来自印度和中亚细亚,再经中国音乐家的配曲,创作出新的乐曲,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有道是“合则兼美,分则两伤”,作为社会构成体的个人,与社会应相“合”而非相“分”,个体应主动、充分地实现社会化过程,从社会情感的养成、社会责任的承担和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感知生命的意义。美学号召人们认识到整体的美,回到团体之中。产品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融合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在团队中与他人开展良好的互助合作。倡扬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主动融入团队实现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以上所述仅仅是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工业设计的一些影响。这些美学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现代设计思想。中国传统美学的要旨正是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切实引导,其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考文献[1]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刘光复.绿色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陈汗青.设计艺术原理.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城市艺术责任白一本文指出公共艺术与架上艺术的本质不同,抛开材质、形状、色彩、样式等表面因素,归纳为一种“公共精神”。所以在新时期,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市雕塑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普遍认同,比雕塑家个人的喜好更重要,致力于公共艺术的雕塑家需要一种强烈的社会艺术责任感作支撑。同时,为使之行之有效,城市雕塑迫切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开启一个辉煌的公共艺术新时代。一、强烈的艺术责任奠基公共艺术的辉煌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环境雕塑”这些概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初的公共艺术就是指城市雕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范围得到了逐步的扩大,它包括人们公共生活空间中所有可以艺术化的东西,试图让人们在生活的任何角落都能发现美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它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城市雕塑作为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它涉及到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环境因素。城市雕塑要充分地融入到周围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反映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装点出城市最美丽的一隅,传承城市的气息风貌与历史文化。城市艺术就是以城市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个城市的面孔,反映着一个城市独特的个性气质,它可以美化环境空间,展现地方艺术风貌,提升人文素养。城市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与架上雕塑不同,它必须具备更深层的社会艺术责任。抛开其材质、形状、色彩、风格、样式等表面因素,深入公共艺术的内涵便是时代精神与公众意志的高度契合。城市艺术不完全是个人的艺术行为,必须服从公共环境的需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要,甚至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与情感诉求。作为一名献身公共艺术事业建设的雕塑家而言,不仅热衷于自我表达。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一种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去传达人类至纯至真的崇高情感,一种“公共精神”。二、城市艺术责任感的培养公共艺术的特性决定了雕塑家必须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豁达的跨域视野、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力。所以创作者需要把责任与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将属于创作者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审美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当一个艺术家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其对艺术手法的运用才能得心应手,其创作才会有艺术力量,才会有一种恒定的艺术价值。当下,雕塑艺术家们过于将城市雕塑与纯艺术割裂开来,城市雕塑更多的呈现出牟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而没有上升到艺术的高度。雕塑家缺少对“公共精神”的深刻认识,对城市雕塑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缺乏足够的尊重。城市雕塑始终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导致很多城市雕塑质量低劣与城市精神脱离,丧失艺术水准而成为城市垃圾。改变这种现状使城市雕塑设计者充分认识到城市雕塑的重要性,需要进行城市雕塑规划。公布的《中国雕塑家公约》第一条要求雕塑家在参与雕塑设计制作时应秉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城市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机体,随着时间而生长、繁茂。城市雕塑也要在与城市的对话中检验,它的公共精神也是被时间不断地赋予与认证的。在城市雕塑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普遍认同,比雕塑家个人的喜好更重要。因为是公共性艺术就需要个人意志向公众意志的妥协,这是对雕塑家本身的要求,需要一种强烈的社会艺术责任感作支撑。三、公共艺术步入规划时代公共艺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科学方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我国还缺乏实践。“白一城市雕塑规划体系模型”就这一崭新的课题和研究领域,尝试把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探索了规划方法和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现状分析入手,建构公共艺术规划的总体框架,对公共艺术总体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做了规划研究,对城市特殊环境中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与创作提出了控制原则,并探讨了规划实施方法与策略。在艺术流派,观念百家争鸣的时代,来自不同意识的能量都有效地左右着城市的热情,同时也在消解着城市独特的个性,城市雕塑的规范化迫在眉睫。只有细流无法汇成大江大洋,城市雕塑规划正是构造与聚合这些元素使之成为一股力量的行动指南,使公共艺术更能引导人们的情感上升,更具有代表性与象征性意义,最终成长为城市历史的不朽光环。制订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城市雕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市雕塑的建设布局与艺术水平展现城市的地方性和文化特色,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相协调,更好地适应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雕塑规划主要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把城市雕塑纳入到城市整体环境建设中,不是代替和指挥雕塑创作的具体活动。通过雕塑规划建立一条城市设计和艺术创作的桥梁,使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合作,体现百花齐放的方针,展现城市艺术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城市雕塑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因此,城市雕塑应体现城市的性质定位。既有能反映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风情雕塑,也有能够反映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的雕塑。雕塑体系成为反映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步入规划时代,公共艺术才能迎来新的辉煌,整个城市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制定出有效的法令,杜绝城市垃圾的出现,使整个公共艺术行业良性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城市公共艺术出现频率的增加,使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青睐,地位也越来越高。由于现代城市中艺术作品的误设和人为破坏,以及“垃圾雕塑”的出现,种种原因,致使城市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侵害。因此,在城市艺术创作进程中,城市的公共艺术迫切需要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总之,由于城市雕塑本身烙印着鲜明的社会意义,所以对从事城市雕塑的主体一一艺术家提出要比创作架上雕塑具有更高的素养,不仅需要比较广泛的城市公共知识和人文知识及雕塑专业素养,更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单方向依靠艺术家的自知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建立起完善和科学的城市雕塑规划理论体系,使城市雕塑艺术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才是关键所在。相信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发达,城市艺术会越来越昌盛,公共艺术必将有着美好的未来。城市广场设计之艺术初探全惠民李亚南【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人们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往往成为城市开放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本文着重探讨了广场设计艺术运用的符号语言与几种主要手法。【关键词】广场设计艺术环境1、前百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往往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它们是结合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满足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要求而建。具体地说,城市广场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这是广场内在美的体现;它们运用对比与统一、变化与协调、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呼应与衬托、节奏与韵律等美学设计思想与技术手段,使广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和谐魅力、良好景观给人们以美妙的视觉艺术享受,这是广场外在美的体现;而当它们以其庄严、宏伟、明朗、壮丽、祥和之气氛,使人油然产生向上、自豪和欢快、向往的情绪,唤起人们由此而产生的情感,达到陶情冶性、愉悦身心的目的,这是广场意境美的体现。当城市广场体现了这些美的时候,也意味着它们上升到了物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高度,即艺术的高度。2、城市广场设计艺术运用的符号语言广场环境的造型、色彩、材料和艺术意象,共同组成了城市广场设计艺术的符号语言。广场环境的造型要素是最能表现广场设计的艺术特色的。设计师在考虑各要素功能的同时,创造出直观的感性的造型符号,使人们能在体验广场环境时,重新审视生活,从个人的经验中寻找出意料之外而又活生生的感性形象。广场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在对广场环境的要素进行塑造时,不是将传统的、古典的艺术造型加以克隆,或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形态加以翻版,而是将它们与时代的造型语言结合,在富有智慧的表现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如普普通通的直线、圆球、弧线等,这些最常见的形态语言在广场环境中,以人的活动为主题,可以转化为一种时代的艺术语言,使有形有体的“物”反映人们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以最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性特征与强烈而细腻的感性内涵呈现多样性,呈现与环境空间的视觉呼应。广场环境各要素的色彩在人们的直观感受中是最富情感表现的因素,它们的色彩展示了广场环境的个性,反映了广场环境的性格倾向,并成为广场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语言。广场环境各要素的色彩设计既要服从整体环境色调的统一,又要积极发挥色彩的对比效应,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对比而不杂乱。色彩在加强形的表现力中可以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如广场雕塑与背景采用对比色调时,可以拉开前景与背景的距离,突出雕塑的特征。巧妙地利用色彩特有的性能和错视原理,也可以使广场环境中艺术作品沉重的形体变得轻快,冷峻的面貌变得亲切,传统的格调透露现代的气息。总之,色彩以其鲜明的个性加入到广场环境的组织中,为广场的艺术性服务,从而赋予了广场环境更多的生气与活力。广场环境各要素不同的材料质感,能给人不同的触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如古希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广场环境小品,在石料上采用古典的手法进行雕刻,曾给人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震撼,让人体会到汉白玉、花岗石、岩石等不同材料质地的华贵与丰富。就是同类的石质材料也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材料质感的对比能呈现出极好的造型效果,使设计物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变化,尤其对现代空间环境而言,不是轻率地将传统材料搬进现代生活,也不是随意摈弃传统材料而使用新材料,而是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有机结合于环境中,使不同的材料组合产生丰富的艺术效应。广场环境各要素在唤起人们注目的同时,同样创造着特有的场所氛围,特有的艺术意象。它们使人们在欣赏广场环境、使用广场环境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想象。这些想象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呈现可见又不可见的状态。观看者并不一定要追求其是否真实,表现方式是否合理,重要的是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美的享受。虽然一般人也都有想象力,但并不具有把理想、观念、精神等抽象的思维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能力,而广场环境要素则以实实在在的视觉形象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需要那些超自然的意象形态,并渴望艺术的魅力来填补精神的空缺。当设计师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他们的心灵去呐喊时,便使观看者在心中构筑起一个和谐的精神空间,并与环境空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关系。3、城市广场环境设计艺术的几种主要手法雕塑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一个部分,它们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同样也形成了城市审美的中心景观。而在城市广场中作为“画龙点睛”的雕塑作品具有十分独特的位置,它是连接人与环境的媒介,是城市广场艺术升华的重要依托物。城市广场利用雕塑艺术直观、生动的形象,揭示特定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性质,有对重要事件、人物的纪念,有对特定环境、场所功能性质的点明,同时可以深化主题,烘托气氛。城市广场中雕塑小品则又呈现出不同精神氛围,有利于公众与广场环境的沟通与交流,增添大众对空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城市广场的雕塑小品往往成为城市广场空间景观的视觉焦点。对它们的设计不仅要考虑雕塑本身的艺术造型、比例、色彩等有形的层面,还要涉及外部环境各要素与人的行为整体和谐等无形的层面。有的城市广场以装饰性的雕塑作为广场标志,营造生动、典雅、舒适的环境,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在现代都市简洁明快的建筑形式下,广场的标志性雕塑更多以“新语言、新形式、新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重视交流性、可及性、亲和性,使装饰性的、抽象的、凸现生命力的雕塑小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公共精神与公共意识。有的城市广场在入口处等地方放置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装置艺术造型,参与整体景观的组织与构图,并起到标识引导的作用,强化特定环境的特定风貌。城市广场中的雕塑,有的运用极简主义、构成主义等表现手法,以抽象的、简练的几何形和综合材料,表现纯粹、机械、力度的美感,给人以更多的想象;有的运用现代金属材料,塑造夸张、变型的造型,在日光照耀下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使广场空间充满奇特的视觉景观效应;有的以人物为造型,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及神态反映出特定空间的不同信息,有休闲的、怀旧的、娱乐的等等,使空间中流动的人群与静态的雕塑产生一定的呼应;还有的以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或生活场景为素材,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水体城市广场中的水体设计是对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泊、瀑布、溪流和涌泉等自然景观的利用与再现,设计时既要师法自然,又要不断创新。就水景而言,有静水、动水、跌水和喷泉等几种基本形态。城市广场中的水景可以以一种为主,其他为辅,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创造出丰富的亲水体验。静水是成片汇集的水体,恬静、舒展中反映出周围物象的倒影,产生特殊的意境;动水以溪流、水坡、隧道、水涧等形式出现,有宽窄、高低变化,在阳光下呈现水的波光粼粼,晶莹剔透,充满着动感与活力;跌水是跌落的水帘、水墙、水梯等形式,光线照射下光影闪烁,并伴有落水的声响,形、声、色构成富有动感的美景;喷泉的自然现象很是美妙,现代城市广场中更多的是模拟喷泉的现象,可大可小,可聚可散,或小巧玲珑,或巍峨壮观。尤其与现代声控技术的结合,构筑出新型的音乐声控喷泉,常会使人流连忘返。在城市广场中充分利用水与人的亲和性,在设计水景形态的同时配以其它艺术小品的设计,无论是动物造型的点缀,还是抽象雕塑的强化,或是人与水关系的衬托,均能使水体的设计在自然的形态上更加艺术化,并给空间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与情趣。植物绿化城市广场中植物景观设计艺术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换言之,就是利用植物景观艺术原理,并充分地认识和顺应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广场植物景观。城市广场中的绿化植物具有生命,能生长变化,它们随季节的、生长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以及树冠形状等。设计师不仅要了解植物在某一季节中的变化情况和功能,还要知道其一年四季以及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和广场的功能特征、主题思想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铺地、台阶和各种分隔设施铺地是塑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在设计中通过不同铺装材料的运用,可以划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手法诱使行人达到观感高潮的极好手段。再加上台阶、坡道和路缘石丰富的造型,更能为广场空间的艺术感增添色彩。广场中围墙、篱笆、栏杆等分隔设施不仅创造出实际的或心理上的分隔和安全感,当它们与浮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时,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文化性。4、结束语“一切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标,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一一生活的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换句话说,一切艺术,都要为美化人类的生活服务。城市广场设计艺术,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人们使用的基础上的,它应该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即“欣赏的艺术”与“实用的艺术”相结合。所以,城市广场设计艺术,也应从人类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一定的符号语言和手法,创造出具有无穷魅力的广场环境。浮雕的形式语言房中明【内容摘要】浮雕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造型语言和形式,有它特有的塑造方法。目前浮雕艺术作品在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颇。作者结合在教学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读者介绍了浮雕创作中如何把握形体和空间的关系、掌握透视和“企位”的经验。【关键词】浮雕形体空间企位透视浮雕艺术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和城镇城市化进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作为社会和公众所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目前浮雕艺术作品在创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颇。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教育入手,从学生入手。以下结合本人在教学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对浮雕艺术教学的课题研究。浮雕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造型语言和形式,有它特有的塑造方法,它是在有限的塑造空间里对自然物象进行体积上的合理压缩,并通过透视和错觉等方法向人们展示较抽象的空间效果。由于浮雕是在第三度空间上经过了压缩,立体的形象被压扁,形体上也见薄,所以又往往容易被人错误地认为浮雕就是“圆雕的一半”。不少本专业的学生开始也认为:浮雕头像写生就是塑造模特那所能看到的半边头形。因此,所做的形象好似半面圆雕头像贴在泥板上,不仅厚度上越做越高,立体感空间感也不强。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浮雕,以及浮雕的正确压缩。那么,浮雕和“圆雕的一半”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真正的理解和认识浮雕?一、浮雕的形体和空间雕塑的形式语言是形体。而所谓形是我们在观察物体时,用眼睛去把握这个物体的基本特征。无论物体如何放置,或者放在何处,其边缘的轮廓便揭示了它的形。而认识客观物体,也只有将其形和体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知觉概念。摩尔曾说过:要加强对任何形体的“三度空间感”,主要是“深度的距离感”的训练,要从理智和感情上进一步努力去体会一个立体在全部空间中的变化,要在看这一边的同时想到那一边,看一个物体,要在脑子里好像围着四周进行观察,不要满足于感受那看到的一面。摩尔对形体和空间的论述,虽然泛指雕塑而言,但圆雕和浮雕同理。浮雕再薄,它的形式语言也仍然是形体,也和圆雕一样都是在通过塑造形体来表现物象完整的空间关系,并且在对形体和空间的认识上也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物象的客观空间存在与真实感为目的,只是在形体的表现和观察方法上有所不同;圆雕是以真实的三度空间的形体来塑造和表现空间的。而浮雕的表现形式决定和限制了它的厚度,因此,它是在有限的凹凸起伏上,依据透视原理,通过压缩,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立体的空间效果。然而,尽管浮雕在体积上经过了压缩,但这并不影响它所塑造的整体形象和完整的空间关系的目的。那么,这所谓的整体形象,也就不仅指我们在观察物象时所能看到的一半,同时还包括看不到或者说被遮挡的另一半。要承认这一半也是客观存在,也是我们所要塑造的物象的整体组成部分。甚至,浮雕所要表现的空间还不只是形体空间(实空间),还要表现形象所处的环境空间(虚空间)。因为浮雕的形象是塑在底版上的,所以还要塑造和表现出这个形象后面的环境背景,以及与背景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也是对浮雕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一立体感和空间感。我们常见的长城纪念币就是很好的例子,设计者把万里长城的风景图案表现在厚度不到1mm的币面上,气势磅礴的长城,远近错落的烽火台,宽阔的景深,显得很有立体的空间效果。由此可见,浮雕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表现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厚度。二、浮雕的“企位”和透视由于浮雕的厚度限制了它的塑造和展示空间,尤其浅浮雕接近平面造型,要想使形体感鲜明,就要依靠“线”来加强轮廓形象,浮雕通常是用“企位”来表现外轮廓线的。“企位”就是指浮雕形象的外轮廓以及前后层次的轮廓和背景之间垂直突起的立面。“企位”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浮雕的薄厚与外轮廓线的清晰度,同时,“企位”在浮雕里还是表现空间和距离的重要手段。由于浮雕对形体进行了压缩,而在被压缩了的浮雕上,为了表现一个形体与另一个形体的前后的重叠和遮挡关系,就要利用企位线来处理。因此也可以说,在浮雕中前后两个形体之间的企位线的高低不同,也就表示了两个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的不同,没有企位就没有了形体的厚度,更谈不上要表现的空间和距离了。因此,真正的浮雕和“圆雕的一半”的区别之处也就在于看它有没有企位的表现;一个是在有限的塑造空间里,虽然形体压缩了,但仍表现了物象应有的整体形象及视觉上的立体空间效果,靠的就是企位。而另一个,虽然把形体塑造得很厚,但却只表现了物象的一半,就是没有很好的运用企位。因此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企位才可以把物象那看不到的另一半的体积厚度感表现出来。这就是企位在浮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浮雕这种表现形式所独有的空间表现方法。除此之外,被压缩了的浮雕要把立体的空间效果表现出来,还要靠透视。因为浮雕被压缩后,形体在厚度上不足的感觉是靠透视来弥补的。可以说理解和认识浮雕,就要首先理解和认识透视。然而,在初次上浮雕课时,做惯圆雕的同学还往往只习惯于用真实的形体来表现厚度,而不善于在泥上做透视,这种观念是需要转变的。这也是浮雕和圆雕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圆雕在写生时,是多角度的观察,为了看清形象的全貌,要想尽办法去观察每个面。因而在上课时,不仅要设置模特转盘,学生还要不停地对着模特前后、左右、上下、仰视、俯视的转着看。而浮雕写生却是在固定的视觉角度上观察,只能看到形象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被遮挡了看不到的。那么这就要在塑造上客观的表现:看到的部分要塑其形,看不到的要留其量,所谓的“留其量”,就是适当地留出一定厚的企位,来表示这个形体的完整厚度和空间距离,从而在视觉和影象上达到立体的空间效果。其实,浮雕之难就难于透视,而人们对浮雕透视的难以理解,又在于它的立体。因为在一般造型训练中,三维的训练掌握起来要比二维难度大些,透视也是如此。接受过素描训练的人掌握平面透视并不难,而在泥上做透视感觉就不那么容易了。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浮雕写生开始的画稿阶段,透视先是随着构图用刮刀画到泥上的,因为还是平面的,这时的透视一般,,画,,的还都比较正确。而随着浮雕整体步骤的深入和厚度层次的增加,开始逐渐走向立体时,透视也就慢慢随之消失,最后,浮雕形体的透视效果就被圆雕的真实厚度所代替了。由此可见,只接受过素描和圆雕训练的学生,在浮雕的空间表现上还仍然只习惯于两个极端:要么完全平面化的透视处理,要么用圆雕的真实体积来塑造,而对介于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和透视的处理还不是那么被理解和认识,或者说有所认识但表现起来困难。因此,要处理好浮雕的透视关系,只有通过训练,多动脑筋、多分析、多研究,去加深理解和认识。我总结了一条做浮雕透视的经验:就是从画稿到浮雕的层次深入,应遵循近厚远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透视在平面的基础上,只加深和调整薄厚层次与起伏,而轮廓线应始终保持不变。另外,浮雕因为有了压缩和透视,与圆雕相比,除了在形体的厚度上有所区别之外,还在形体的体面上,形成一定的坡度变化规律。例如:一个头像,用圆雕方法塑造时,其基本形为直角立方体,而压缩成浮雕后,基本形就会变成不同程度的扁方体或扁的菱形体。并且它的每个体面也会因形体透视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坡度,并与体面的宽窄形成反比。如果我们把头像的基本形分为六个面的菱形体,那么由于视觉角度的不同,颜面和侧面的体面宽窄与坡度就会因透视的角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体面越宽,那么这个面的坡度就越小;而相反,如果体面越窄,这个面的坡度也就越大,甚至如果是做正侧面浮雕头像时,头的前后两个面就会形成纵深的企位。这也就说基本形的体面,从坡面到企位是可以随着视觉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并且形成一定的规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透视和企位对浮雕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塑造好浮雕,就要认真的研究它、弄清它、掌握它。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浮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也是如此。既有它在透视上的科学性,又有它在视觉上的某些不科学的地方。同时和圆雕相比,既有在认识形体和空间关系上的相通之处,又有存在于形式和表现上的很大差异。浮雕不同于圆雕,它不是对形象和形体的直接表现,而是把所看到的和感知的立体形象,通过大脑的分析和理解,最终转化为近似立体的浮雕形象,不动脑筋是不行的。因此,只有客观地认识浮雕的形体与空间关系,认真地研究浮雕的压缩原理和透视规律,在塑造和写生中,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才能使浮雕尽可能做到在视觉上的合理、真实和自然,才能使相对圆雕而言不立体的浮雕近似立体,进而,使浮雕艺术在表现上作到更完美、更理想。国外产品设计安全理论述评江牧【摘要】随着安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安全理论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在产品设计领域,安全只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方面,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人机工程学也要因为安全问题而拓展它的范围。近些年国外工业设计界出现了产品设计中应对安全隐患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国外特别是位于产品安全科学研究最前沿的欧美国家的关于产品设计安全理论的新进展。【关键词】产品设计;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安全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繁衍的大问题,正因为其无所不在,人们习以为常而往往忽视它。美国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都更加关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艺术设计领域,产品设计由于其与工业生产密切的联系,它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传统上产品设计的安全内容属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领域,而以往人机工程学多关注于产品使用的舒适度研究,产品安全还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几年,对安全的关注渐渐多起来,也促使人们深入研究产品设计中的安全理论,并探究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较新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并行设计的理念现在欧美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发展出一种新的设计模式,主要是出于对用户安全的考虑,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了与以往不太一样的人机工程学运用方式,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安全性和舒适度上有了提高,这就是“并行设计”的理念。“并行设计”也称作“协作设计'、或“整合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线性流程的产品研发,这种设计模式是一种网络状、多线程并行的流程,这使得设计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设计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这种方法不仅降低了设计成本和产品的危险因素,而且改善了产品质量、使用价值和产品安全。产品设计也由过去对产品坚固性的追求转变为一种多目的诉求的设计流程,并联系到制造、售后服务以及可再生循环使用等问题。这其中通过产品设计获得使用安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为了产品达到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并行设计”理论要求把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和理论结合到实际设计的每个阶段和每个步骤当中,即在设计最初的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设计中就要将安全因素整合到产品中。这种整合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即国外人机工程学专家对于产品设计安全隐患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是导致用户抱怨、事故灾难、职业疾病以及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低下、成本增加的根源,没有将用户作为一个可靠性和安全的因素来考虑,而只有社会和工程科学的综合才能很好地将人因考虑到产品设计中。在这里人机工程学属于工程科学的范畴,它主要可以解决产品的生理安全和舒适度等问题,而用户心理和环境伦理、用户行为等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主要解决产品的心理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在如何运用人机工程学研究结果的问题上,“并行设计”理论与传统的要求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像传统一样,利用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兼顾人和产品两方面的特点和需要;另一方面它要求“人的研究”不能像以往那样孤立地考虑功能,而是要动态地看待人机关系,把姿态、视野等人在使用产品时的种种行为也考虑进去。这样人机工程学从传统静态的人机工程研究发展到动态的人机工程研究,它将更多地解决安全、健康、舒适和人机系统中如何提高效率等问题。二、人机工程专家在设计安全中的新角色传统上人机工程专家只是在产品设计师需要的时候,提供自己的意见,例如在用户使用产品时是否舒适等等,而最新的趋势是人机工程专家在整个产品设计过程都发挥着很重要的建议者的角色,他们不仅仅告诉设计师各类用户的差别,而且积极地基于“对潜在使用者行为的预测”的方法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设计产品最终的使用效果,这样,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不仅像以往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安全和舒适的建议,它还成为一条产品创新设计的道路。人机工程专家则由以往单一层面的角色向多层面的角色转变,一方面他们担任顾问咨询的角色,不仅在个体和群体层面关注用户的行为和认知过程,而且关注设计师的行为,通过认知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设计师行为及潜在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他们还是产品研发过程积极的参与者,在设计中成为直接的合作设计师。人机工程专家不再只是依据人体测量文献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考察充分有代表性的样例,掌握第一手的、自己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应该包含社会文化的内容,诸如技能训练、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等,对潜在使用者的生理数据评估也不仅是人体测量学的内容,还有健康条件、生理特征等内容,这样人机工程专家让设计师意识到人的能力和局限以及接受信息的潜在方式等等,更好地让设计师了解和预测使用者、产品、场所、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在设计最初就介入的方式,使得设计师可以设计出适应潜在使用者特点的产品,而增进安全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三、采用设计模拟器研究产品安全模拟产品在使用当中的环境,研究较真实环境中用户使用产品的状况,这在产品设计的研发中早就存在,但是以往的环境模拟比较简单原始,一是模拟环境粗糙,离真实环境较远;二是往往在产品设计后期,才让人机工程专家加入模拟测试。最新的设计模拟器与此不同,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中,这些模拟器都是全尺寸,与最终产品完全相同的产品,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和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项目中“机遇”号和“勇气”号都有地面的全尺寸设计模拟器,以便于工程师随时研究解决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这种模拟器已不仅仅是以往概念中的先制造出一个与产品等大的、逼真的样品来研究产品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甚至包括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环境的模拟。这就使得对于产品安全性的考察不再是孤立的、理想的状态,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系统中的组成来看待,更接近实际工作的状态,其对产品的评估和把握也更客观。另一方面,“参与设计”、“协作设计”的理念已经让设计师、人机工程专家、执业医生和使用者组成为一个设计团队。这样一来,设计师不再像以往那样独自地闭门造车,等到产品原型出来以后再接受所谓人机工程的检验,而是让使用者随时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产品,验证产品安全等设计的作用,并随时提供反馈意见。人机工程专家则将使用过程量化整理,并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预测令潜在使用者安全、愉悦、舒适的使用行为,设计师据此调整设计方案之后,再在产品设计模拟器中检验方案的效果,这对于提高未来定型产品的安全非常有帮助。在法国新一代的高速列车TGV-NG机车驾驶室的研发当中,设计模拟器的运用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这个项目中人机工程专家不但建造了一个真实的驾驶室,而且还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驾驶室前方的玻璃窗外逼真地再现机车运行时的各种景象,这是为了机车驾驶员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而为了研究驾驶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动作,他们用法国达索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CATIA虚拟出使用者的三维动态模型,有助于直观地研究使用者的使用姿势和姿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