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柏拉图实例课件_第1页
QC七大手法-柏拉图实例课件_第2页
QC七大手法-柏拉图实例课件_第3页
QC七大手法-柏拉图实例课件_第4页
QC七大手法-柏拉图实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一、圖表的功用:

圖表的應用,可以將繁雜的數字情報轉化,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易看易懂,一目瞭然.在爭取時間,講求效率的今天,對管理者尤為重要.二、制作圖表的原則:

圖表的必備條件,是要能認用表者迅速內了解全盤,把握重點,作出正確的判斷,下訂對策.所以圖表應簡單明瞭,重點突出.CHART/GRAPH/SHEET–圖表一、圖表的功用:二、制作圖表的原則:CHART/G幾種常用的圖表幾種常用的圖表DOCHECKPLANACTIONDOCHECKPLANACTION制定達成目標的計劃(P)實施溝通與教育訓練(D)設立目標(P)實施計劃(D)查核實施結果(C)對異常現象進行處置(A)前言:PDCA循環DOCHECKPLANACTIONDOCHECKPLANAC七大手法簡介:1.查檢表: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容易收集資料2.特性要因圖:尋找因果關係.………告訴你原因在那3.柏拉圖:找出“重要的少數”.………告訴你重點在那4.層別法:按層分類,分別統計分析.………告訴你問題在那裡5.散布圖:找出兩者的關係.………告訴你如何調整6.直方圖: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品質是如何不良7.管制圖:了解制程變異.………告訴你出問題了趕快處理七大手法簡介:1.查檢表: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2.全面預防.3.全因素、全過程的控制.4.依據PDCA循環突破現狀予以改善.5.層層分解、重點管理.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一.查檢表:為了解情況、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作法:1.明確目的.2.決定查檢項目.3.決定檢查方式(抽檢、全檢).4.決定查驗基準、數量、時間、對象等.5.設計表格實施查驗.6.記錄下查檢資料.一.查檢表:為了解情況、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查檢表的種類:1.記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收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必要時,對收集的數據要予以層別.ABNo.1No.2No.1No.2合計作業者機械不良種類日期尺寸疵點材料其他尺寸尺寸尺寸疵點疵點疵點材料材料材料其他其他其他月日月日查檢表的種類:1.記2.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設備的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這種點檢表可以防止遺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產生.

把非作不可、非檢查不可的工作或項目,按點檢順序列出,逐一點檢並記錄之.2.點檢用查檢表:點檢用查檢表實例:編號1234567891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2操作按鈕功能確認3氣缸及操作手柄是否正常4電機,傳動鏈條聲音是否正常5自動上料系統是否正常6光電感應系統是否正常7自動送料是否到位8手動送料是否正常9放鬆手柄功能確認10各部位之清潔(含內輥輪)141011121315OK劃“O”NG劃“X”未作業劃“/”不需點檢項目劃“△”點檢點檢人審核工務稽查設備每日檢查表項目日期點檢用查檢表實例:編號1234567891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二.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與原因間或所期望之效果與對策間的關係,

以箭頭連結,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工程魚骨圖或因果圖.

它為1952年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所發明,又稱“石川圖”.二.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與原因間或所期望之效作法:1.4M1E法:(人、機、料、法、環境)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

How)3.創造性思考法:希望點例舉法、缺點列舉法、特性列案法.4.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嚴禁批評、自由奔放.特性60°小因子小小因子人機材料方法環境作法:1.4M1E法:(人、機、料、法、環境)特性60°小因兩類特性要因圖:1.追求原因型:定位方式不合理折彎間隙變化影響大多次折彎累積偏差工程人員未切實驗證模修人員維修方式不當品管人員未作CSI驗證實配間隙小對變異要求苛刻產品產品產品鎖扣不回彈兩類特性要因圖:1.追求原因型:定位方式不合理折彎間隙變化影2.追求對策型:提案8件改善系統文件規格執行度94%所有產品導入SPC兩個產品導入CCD應用QANetwork干部學習FMEA開始研究衝件CSI改善品質記錄稽核100%執證上崗他山之石檢討觀摩兄弟單位5次教育訓練140hr/人/年IPQC與FQC交叉擔綱每日始業點檢推動模具稽核每日IPQC作業點檢點檢結果反饋隨時問題反饋模具問題反饋規格問題反饋來料問題反饋每周品質狀況匯整QIT活動10次以上協助生產品質教育訓練品質檢討會推動成立QCC18圈以上他山之石匯整完善相關品質系統開發導入品管新技術提升品管人員素質加強生產作業稽核品質情報及時反饋推動品質活動達成年度工作目標2.追求對策型:提案8件改善系統規格執行度94%所有產品三.柏拉圖: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撬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現絕大多數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稱為“柏拉法則”.美國質量專家朱蘭博士將其應用到品管上,創出了“VitalFew,TrivialMany”(重要的少數,瑣細的多數)的名詞,稱為“柏拉圖原理”.定義:根據所搜集之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狀況或位置的一种圖形.三.柏拉圖: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撬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作法:注意事項:1.橫軸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下來,“其他”項排末位.2.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歸納成“其他”項.3.前2~3項累計影響度應在70%以上.4.縱軸除不良率外,也可表示其他項目.ABCDE不良率100%累計影響度項目作法:注意事項:ABCDE不良率100%累計影響度柏拉圖的用途: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2.決定改善的攻擊目標.3.確認改善效果.4.用於發掘現場的重要問題點.5.用於整理報告或記錄.6.可作不同條件的評價.柏拉圖的用途: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柏拉圖應用範圍:1.時間管理.2.安全.3.士气.4.不良率.5.成本.6.營業額.7.醫療.ABC法應用:A.時間管理.B.倉務管理.C.其他.柏拉圖應用範圍:1.時間管理.柏拉圖實例:柏拉圖實例:四.層別法:定義:為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之影響,而以個別原因為主體,分別作統計分析的方法,稱為層別法.分類:1.時間的層別.2.作業員的層別.3.機械、設備層別.4.作業條件的層別.5.原材料的層別.6.地區的層別等.四.層別法:定義:為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之影響,而以個別原實例一:材料人員美國臺灣大陸周師傅

98%

95%

94%李師傅

95%

96%

93%劉師傅

94%

93%

92%結果顯示,周師傅的方法配美國材料良品率最高,為98%.實例一:材料美國臺灣實例二:序號廠商生產數良品數制程不良數制程不良率來料不良率總不良率制程不良項目小計拉裂其它1234512345眼睛裂嘴巴裂前角裂后尾裂變形缺料刮傷壓傷12345法拉利籠衝壓成型品質狀況日報表日期:班別:□白班□夜班模號: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15實例二:制程不良某電子廠有批精密零件在下工程裝配時發生困難,經直方圖分析,超出規格甚多,再將此100個數據,按A,B,C三種機種別加以層別,發現A機種的產品低於規格下限的很多,而C機種的產品超出規格上限的很多,B機種的產品完全在規格內.因此,只要針對A,C兩機種著手改善即可.實例:規格規格1規格規格2BABC規格規格3某電子廠有批精密零件在下工程裝配時發生困難,經直方圖分析,超五.散布圖: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二組數據(如溫度與濕度或海拔高度與濕度等),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圖形,稱之為“散布圖”.

關係的分類:A.要因與特性的關係.B.特性與特性的關係.C.特性的兩個要因間的關係.五.散布圖: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散布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

一.資料搜集二.找出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三.畫出縱軸橫軸刻度,計算組距四.將各組的對應數據標示在座標上五.記下資料和圖的條件.散布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散布圖的判讀:1.強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稱為強正相關.2.弱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顯著.YXYX散布圖的判讀:1.強正相關:2.弱正相關:YXYX3.強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稱為強負相關.4.弱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但幅度並不顯著.YXYX3.強負相關:4.弱負相關:YXYX5.曲線相關:X開始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達到某一值后,當X增大時,Y卻減小.6.無相關:X與Y之間毫無任何關係.YXYX………………………………5.曲線相關:6.無相關:YXYX…………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1.注意有無異常點.2.看是否有層別必要.3.是否為假相關.4.勿依據技術、經驗作直覺的判斷.5.數據太少,易發生誤判.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1.注意有無異常點.六.直方圖: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亦稱柱狀圖.製作步驟:1.製作次數分配表:A.由全體數據中找到最大值與最小值.如:200個數據中之

170和124.B.求出全距(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全距=170-124=46C.決定組數,一般為10組左右,不宜太少或太多.

參照下表進行分組:數據數組數8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六.直方圖: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附表:……………………………………………………………………………….…………………………………………...…………………………………………………………………………….……………………………………………………………………………………………………………………………………………………………………132162166137145153148127155136144157150136126132127147144151137150133162147150157145156152150167152142147142137148143152145136134160142149167146157163139160153147148140152150142153142152144158143148152147153164126159154156147141170151141150137151147152144147142142150150127162160142140143126152147149170124最大值最小值附表:………………………D.決定組距:組距=全距/組數E.決定各組之上下組界.1.最小一組的下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數/22.最小一組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123.5+4=127.5

依此類推.F.作次數分配表.(如附表)D.決定組距:組距=全距/組數組號組界組中點劃記次數

1123.5~127.5125.5ⅤⅤ

10

2127.5~131.5129.5ⅤⅡ

7

3131.5~135.5133.5ⅤⅤⅠ

11

4135.5~139.5137.5ⅤⅤⅢⅣ

17

5139.5~143.5141.5ⅤⅤⅤⅤⅤⅤⅣ

34

6143.5~147.5145.5ⅤⅤⅤⅤⅤⅤⅤⅡ

37

7147.5~151.5149.5ⅤⅤⅤⅤⅤⅤⅡ

32

8151.5~155.5153.5ⅤⅤⅤⅤⅢ

23

9155.5~159.5157.5ⅤⅤⅢ

13

10159.5~163.5161.5ⅤⅤ

10

11163.5~167.5165.5Ⅳ

4

12167.5~171.5169.5Ⅱ

2合計200附表:組號組界組中點2.製作直方圖:畫出短形方塊及規格的上限及下限.(如附表)125.5133.5141.5149.5157.5165.5129.5137.5145.5153.5161.5169.5次數10203040Sl=130Su=190n=200x=145.5s=9.76制品名:工程名:期間:作成月日:作成者:2.製作直方圖:畫出短形方塊及規格的上限及下限.(如附表)1直方圖常見的形態:

2.鋸齒型:(如附圖)

3.偏態型:(如附圖)說明:中間高兩邊低,有集中趨勢結論:制程在正常運轉下.說明:高低不一,有鋸齒情形.結論:分組過細,造假數據.說明:高處偏向一邊,另一邊低,拖長尾巴.結論:尾巴拖長時,應檢討是否在技術上能夠接收.多由工具磨損、松動及加工習慣引起.1.正常型(如附圖)直方圖常見的形態:2.鋸齒型:(如附圖)3.偏態4.絕壁型:(如附圖)5.雙峰型:(如附圖)說明:有一端被切斷.結論:數據經過全檢過,或製程本身經過全檢.說明:有兩個高峰出現結論:有兩種分配混合4.絕壁型:(如附圖)5.雙峰型:(如附圖)說明:有一端被6.離島型:(如附圖)7.高原型:(如附圖)說明:在左端或右端形成小島.結論: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不同原料引起.說明:平頂狀.結論: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6.離島型:(如附圖)7.高原型:(如附圖)說明:在左端或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統計制程管制.

☆管制圖係由統計方法,將蒐集的資料計算出兩管制界線,也就是其所能做到之製成能力水準.☆由制程調查來改進制程能力,不斷降低產品品質變異性,而提升產品品質的一種方法.☆七十年代風行於日本,以至於仍有不少日本人至今仍深信其功效,而抵觸ISO9000的導入.☆它的主要工具為管制圖.SPC---StatisticalProcessCo概述◎統計方法的定義: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解釋,並導出結論或加以推廣。◎資料種類:計數值(間斷資料,DiscreteData)計量值(連續資料,ContinuousData)◎資料來源:原材料製程(製程參考)檢驗(產品特性)概述◎統計方法的定義:製程管制系統1.

製程:製程乃指人員、設備、材料、方法及環境的輸入,經由一定的整理程序而得到輸出的結果,一般稱之成品。成品經觀察、量測或測試可衡量其績效。SPC所管制的製程必須符合連續性原則。2.

績效報告:從衡量成品得到有關製程績效的資料,由此提供製程的管制對策或改善成品。3.

製程中對策:是防患於未然的一種措施,用以預防製造出不合規格的成品。4.

成品改善:對已經製造出來的不良品加以選別,進行全數檢查並修理或報廢。製程管制系統1.

製程:統計製程管制的意義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簡稱SPC。對任何場所依計劃收集之數據資料;譬如,成品特性、零件尺寸及簿記抄寫錯誤….等,提供各種統計分析及管制圖之處理、分析、計算、圖示及列表。在製程管制系統中提供客觀之績效報告,以達成預先防止,避免浪費的管制要求。統計製程管制的意義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Pr管制圖與常態分配μ±Kσ在內之或然率在外之或然率μ±0.67σ50.00%50.00%μ±1σ68.26%31.74%μ±1.96σ95.00%5.00%μ±2σ95.45%4.55%μ±2.58σ99.00%1.00%μ±3σ99.73%0.27%管制圖與常態分配μ±Kσ在內之或然率在外之或然率μ±0.6常態分配常態分配管制界限的構成管制界限的構成質量有兩大特性:1.規律性2.波動性:正常波動異常波動

管制圖的功效:及時掌握異常波動,克服影響因素,維持制程穩定.B.了解制程能力.(Cpk、Ca、Cp)C.應客戶的要求,提供給客戶作為質量控制的依據.質量有兩大特性:1.規律性製程中只有共同原因的變異一定發生,非人為因素,共同原因。製程中只有共同原因的變異一定發生,非人為因素,共同原因。製程中有特殊原因的變異可避免,人為因素,特殊因素,異常因素。製程中有特殊原因的變異可避免,人為因素,特殊因素,異常因素。共同原因與特殊原因之對策1.特殊原因之對策(局部面)通常會牽涉到消除產生變異的特殊原因可以由製程人員直接加以改善大約能夠解決15%之製程上之問題2.共同原因之對策(系統面)通常必須改善造成變異的共同問題經常需要管理階層的努力與對策大約85%的問題是屬於此類系統共同原因與特殊原因之對策1.特殊原因之對策(局部面)管制圖之用途管制圖最主要隻用途為察覺製程有無產生變異之非機遇原因存在.所謂非機遇原因,究是引起產品品質大變動之原因.

例如:生產條件設定錯誤或使用不合格之原材加工,使產品品質發生大變動之原因.

所以必須徹底尋求其發生之原因,採取適當之對策去消除,並使以後不再發生管制圖之用途管制圖最主要隻用途為察覺製程有無產生變異之非機遇管制圖的應用決定管制項目決定管制標準決定抽樣方法選用管制圖的格式記入管制界限繪點、實施重新檢討管制圖管制圖判讀處置措施OKOKNG管制圖的應用決定管制項目決定管制標準決定抽樣方法選用管制圖管制圖之種類項目計量值計數值特性可測量的;連續的可數的;分離的;好的/壞的資料種類長度;量;時間缺陷(不良)數;缺點數;報廢數範例說明錫厚;預熱溫度錫溫;輸送帶速度

ICT測試不良;每單位錫面缺點;印刷不良數資料範例245℃;1.8m/s;0.181mm7片測試不良;25個焊接不良;6個不良品管制圖之種類項目計量值計數值特性可測量的;可數的管制圖的選擇計數值計量值n=1管制圖的選擇數據性質?樣本大小n=?數據係不良數或缺點數CL性質?n是否相等?單位大小是否相關n=?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n≧2n=2~5n=3或5n≧10不是是不是是缺點數不良數puC管制圖的選擇計數值計量值n=1管制圖的選擇數據性質?樣本大小計數及計量值管制圖之比較

優點

缺點計量值1.用於製程之管制,甚靈敏,很容易調查事故發生之原因,

因此可以預測將發生之不良狀況2.能及時並正確找出不良原因

,可使品質穩定,為最優良之管制工具在製造過程需要經常抽樣並予以測定及計算,且須點上管制圖,較為麻煩而費時間計數值1.只在生產完成後,才抽取樣本,將其區分為良品與不良品,所需數據能以簡單方法獲得之2.對於工廠整個品質情況了解非常方便只靠此種管制圖,有時無法尋求不良之真正原因,而不能及時採取處理措施而延誤時機計數及計量值管制圖之比較優應用範圍管制圖之應用有許多方式,在大多數之應用上,管制圖是用來做製程之線上(on-line)監視。亦即收集製程樣本數據用來設立管制圖,若樣本值落在管制界限內且沒有任何系統性之變化,則稱製程在管制內。管制圖也可以用來決定過去之製程數據是否在管制內,及末來之製程是否將在管制內。管制圖也可用來做為估計之工具,當製程是在管制內時,則可預測一些製程參數,例如平均數、標準差、不合格率等。此種製程能力分析對於管理者之決策分析有相當大之影響,例如自製或外購之決策,工廠及製程之改善以降低變異,及與供應商或顧客間之合約。應用範圍管制圖之應用有許多方式,在大多數之應用上,管制圖是用管制圖之畫法1.畫出管制圖的管制上/下限及中心線2.管制圖的管制上/下限用紅色虛線表示,管制中心線用藍色實線表示。3.依各組樣本量測值之統計量(平均值、全距值、個別值、移動全距)大小,描點於管制圖上。4.將各點以實線連接。管制圖之畫法1.畫出管制圖的管制上/下限及中心線

X–R管制圖(平均值與全距)1.公式:(1)

X管制圖CL=UCL=+A2LCL=-A2(2)

R管制圖CL=UCL=D4LCL=D3X–R管制圖(平均值與全距)1.公式:P管制圖(不良率)1.公式(1)公組樣本大小n相等時:CL=UCL=+3LCL=-3(2)n不等,且相差小於20%時:CL=UCL=+3LCL=-3P管制圖(不良率)1.公式P管制圖(不良率)(3)n不等,且相差大於20%時:CL=UCL=+3LCL=-3

P管制圖(不良率)(3)n不等,且相差大於20%時:管制界限之延用1.管制界限每月根據製程狀況做調整;一旦製程到達穩定狀態時,就不允許放寬管制界限,以達到持續改善品質之目的。2.若當月之製程呈管制狀態(無異常發生)時,則可延用至下個月;若當月製程有異常發生時,則需重新計算管制界限。3.當製程改變(參數、原物料或操作方法有變更)、樣本的抽取方法改變或條件與原來不一樣時,其管制界限需重新計算。4.製程雖未改變,但管制界限若繼續使用到一個時期後,製程狀態可能改變,過去所使用的管制界限為基準的管制圖就不適合了。這樣的話,就需要重新搜集最近的數據,重新計算管制界限;或者另一種情況,當Cpk值到達1.33以上時,則以Cpk值等於1.33之管制界限為其管制底限。5.調整後之各管制上下限將以SPC參數發行表公告。管制界限之延用1.管制界限每月根據製程狀況做調整;一旦製程到製程異常1.有點超出管制上/下限。2.連續7點出現在管制中心線的一側。3.連續7點出現持續上升或下降。4.連續3點中有2點靠近管制上/下限。製程異常1.有點超出管制上/下限。點子分佈圖點子分佈圖正常層別型不穩定型混合型樣本中可能包括兩種群體,其中一種偏上,另一種偏下圖形範例說明正常層別型不穩定型混合型樣本中可能包括兩種群體,其中一種偏上連續七點在中心線一側連續七點在中心線一側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1)1.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流程參照製程品質異常狀況處理流程處理。2.「當非管制狀態」發生時,則停止該管制站作業(停機),生產人員須立即 寫「製程異常處理表(OOCReport)」,並依據製程品質異常狀況處理流程之內容進行異常排除。3.若生產單位於現場自行點檢、調整後重測OK,則生產單位將處置內容記錄於「製程異常處理記表(OOCReport)」並記錄處置終止時間、處置人員,經製造品管單位(IPQA)確認後,才可恢復生產。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1)1.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流程參照製程品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2)4.計數值管制圖重測OK為不良狀況排除後,需持續30片良品產出。5.計量值管制圖重測OK為不良狀況排除後,重測的樣本量測值需使趨勢反轉。6.若生產單位於現場自行點檢、調整後重測NG,則需通知製工單位到現場處理,處置方法需先依據「製程異常處理記表(OOCReport)」之內容進行異常排除,而處置是否有效之判定及相關作業同2~5。7.若生產與製工單位依「製程異常處理記表(OOCReport)」之內容進行異常排除無效時,則生產單位需立即依據「CLCA流程」將異常狀況向上級及品保單位報告,並填寫「LineStopRecord」,並將異常情況記錄於表單中。製程異常之反應處理(2)4.計數值管制圖重測OK為不良狀況製程能力指數Cpk製程能力指數Cpk等級評定等級評定測試題:1.根據下列數據做排列圖:圖1圖2測試題:1.根據下列數據做排列圖:圖1圖2測試題:

車間包裝段量測每箱成品主機板的重量,從一批中隨機抽取50箱進行稱重,其數據如下(單位:Kg):

5.05.15.25.35.15.55.65.45.05.3

5.25.45.05.15.65.35.25.45.05.0

5.15.35.15.55.55.35.45.25.15.1

5.35.65.35.45.45.05.05.14.95.0

5.45.85.25.05.44.85.25.55.35.6

請根據上述數據制作直方圖,並分析。測試題:

車間包裝段量測每箱成品主機板的重量,從一批中隨機抽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一、圖表的功用:

圖表的應用,可以將繁雜的數字情報轉化,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易看易懂,一目瞭然.在爭取時間,講求效率的今天,對管理者尤為重要.二、制作圖表的原則:

圖表的必備條件,是要能認用表者迅速內了解全盤,把握重點,作出正確的判斷,下訂對策.所以圖表應簡單明瞭,重點突出.CHART/GRAPH/SHEET–圖表一、圖表的功用:二、制作圖表的原則:CHART/G幾種常用的圖表幾種常用的圖表DOCHECKPLANACTIONDOCHECKPLANACTION制定達成目標的計劃(P)實施溝通與教育訓練(D)設立目標(P)實施計劃(D)查核實施結果(C)對異常現象進行處置(A)前言:PDCA循環DOCHECKPLANACTIONDOCHECKPLANAC七大手法簡介:1.查檢表: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容易收集資料2.特性要因圖:尋找因果關係.………告訴你原因在那3.柏拉圖:找出“重要的少數”.………告訴你重點在那4.層別法:按層分類,分別統計分析.………告訴你問題在那裡5.散布圖:找出兩者的關係.………告訴你如何調整6.直方圖:了解數據分布與制程能力.………品質是如何不良7.管制圖:了解制程變異.………告訴你出問題了趕快處理七大手法簡介:1.查檢表:調查記錄數據用以分析.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2.全面預防.3.全因素、全過程的控制.4.依據PDCA循環突破現狀予以改善.5.層層分解、重點管理.品管七大手法所體現的精神1.用事實與數據說話.一.查檢表:為了解情況、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整理,以作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作法:1.明確目的.2.決定查檢項目.3.決定檢查方式(抽檢、全檢).4.決定查驗基準、數量、時間、對象等.5.設計表格實施查驗.6.記錄下查檢資料.一.查檢表:為了解情況、收集數據,使用簡單記錄填記並予統計查檢表的種類:1.記錄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在於根據收集之數據以調查不良項目、不良主因、工程分布、缺點位置等情形.必要時,對收集的數據要予以層別.ABNo.1No.2No.1No.2合計作業者機械不良種類日期尺寸疵點材料其他尺寸尺寸尺寸疵點疵點疵點材料材料材料其他其他其他月日月日查檢表的種類:1.記2.點檢用查檢表:

主要功用是為要確認作業實施、機械設備的實施情形,或為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確保安全時使用.這種點檢表可以防止遺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產生.

把非作不可、非檢查不可的工作或項目,按點檢順序列出,逐一點檢並記錄之.2.點檢用查檢表:點檢用查檢表實例:編號1234567891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2操作按鈕功能確認3氣缸及操作手柄是否正常4電機,傳動鏈條聲音是否正常5自動上料系統是否正常6光電感應系統是否正常7自動送料是否到位8手動送料是否正常9放鬆手柄功能確認10各部位之清潔(含內輥輪)141011121315OK劃“O”NG劃“X”未作業劃“/”不需點檢項目劃“△”點檢點檢人審核工務稽查設備每日檢查表項目日期點檢用查檢表實例:編號1234567891各部位油量是否正常二.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與原因間或所期望之效果與對策間的關係,

以箭頭連結,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工程魚骨圖或因果圖.

它為1952年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所發明,又稱“石川圖”.二.特性要因圖:對於結果與原因間或所期望之效作法:1.4M1E法:(人、機、料、法、環境)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

How)3.創造性思考法:希望點例舉法、缺點列舉法、特性列案法.4.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嚴禁批評、自由奔放.特性60°小因子小小因子人機材料方法環境作法:1.4M1E法:(人、機、料、法、環境)特性60°小因兩類特性要因圖:1.追求原因型:定位方式不合理折彎間隙變化影響大多次折彎累積偏差工程人員未切實驗證模修人員維修方式不當品管人員未作CSI驗證實配間隙小對變異要求苛刻產品產品產品鎖扣不回彈兩類特性要因圖:1.追求原因型:定位方式不合理折彎間隙變化影2.追求對策型:提案8件改善系統文件規格執行度94%所有產品導入SPC兩個產品導入CCD應用QANetwork干部學習FMEA開始研究衝件CSI改善品質記錄稽核100%執證上崗他山之石檢討觀摩兄弟單位5次教育訓練140hr/人/年IPQC與FQC交叉擔綱每日始業點檢推動模具稽核每日IPQC作業點檢點檢結果反饋隨時問題反饋模具問題反饋規格問題反饋來料問題反饋每周品質狀況匯整QIT活動10次以上協助生產品質教育訓練品質檢討會推動成立QCC18圈以上他山之石匯整完善相關品質系統開發導入品管新技術提升品管人員素質加強生產作業稽核品質情報及時反饋推動品質活動達成年度工作目標2.追求對策型:提案8件改善系統規格執行度94%所有產品三.柏拉圖: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撬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現絕大多數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稱為“柏拉法則”.美國質量專家朱蘭博士將其應用到品管上,創出了“VitalFew,TrivialMany”(重要的少數,瑣細的多數)的名詞,稱為“柏拉圖原理”.定義:根據所搜集之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狀況或位置的一种圖形.三.柏拉圖:1897年,意大利學者柏拉撬分析社會經濟結構,發作法:注意事項:1.橫軸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下來,“其他”項排末位.2.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歸納成“其他”項.3.前2~3項累計影響度應在70%以上.4.縱軸除不良率外,也可表示其他項目.ABCDE不良率100%累計影響度項目作法:注意事項:ABCDE不良率100%累計影響度柏拉圖的用途: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2.決定改善的攻擊目標.3.確認改善效果.4.用於發掘現場的重要問題點.5.用於整理報告或記錄.6.可作不同條件的評價.柏拉圖的用途:1.作為降低不良的依據.柏拉圖應用範圍:1.時間管理.2.安全.3.士气.4.不良率.5.成本.6.營業額.7.醫療.ABC法應用:A.時間管理.B.倉務管理.C.其他.柏拉圖應用範圍:1.時間管理.柏拉圖實例:柏拉圖實例:四.層別法:定義:為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之影響,而以個別原因為主體,分別作統計分析的方法,稱為層別法.分類:1.時間的層別.2.作業員的層別.3.機械、設備層別.4.作業條件的層別.5.原材料的層別.6.地區的層別等.四.層別法:定義:為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之影響,而以個別原實例一:材料人員美國臺灣大陸周師傅

98%

95%

94%李師傅

95%

96%

93%劉師傅

94%

93%

92%結果顯示,周師傅的方法配美國材料良品率最高,為98%.實例一:材料美國臺灣實例二:序號廠商生產數良品數制程不良數制程不良率來料不良率總不良率制程不良項目小計拉裂其它1234512345眼睛裂嘴巴裂前角裂后尾裂變形缺料刮傷壓傷12345法拉利籠衝壓成型品質狀況日報表日期:班別:□白班□夜班模號: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15實例二:制程不良某電子廠有批精密零件在下工程裝配時發生困難,經直方圖分析,超出規格甚多,再將此100個數據,按A,B,C三種機種別加以層別,發現A機種的產品低於規格下限的很多,而C機種的產品超出規格上限的很多,B機種的產品完全在規格內.因此,只要針對A,C兩機種著手改善即可.實例:規格規格1規格規格2BABC規格規格3某電子廠有批精密零件在下工程裝配時發生困難,經直方圖分析,超五.散布圖: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二組數據(如溫度與濕度或海拔高度與濕度等),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出二個特性值之間相關情形的圖形,稱之為“散布圖”.

關係的分類:A.要因與特性的關係.B.特性與特性的關係.C.特性的兩個要因間的關係.五.散布圖:為研究兩個變量間的相關性,而搜集成對散布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

一.資料搜集二.找出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三.畫出縱軸橫軸刻度,計算組距四.將各組的對應數據標示在座標上五.記下資料和圖的條件.散布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散布圖的判讀:1.強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稱為強正相關.2.弱正相關:X增大,Y也隨之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顯著.YXYX散布圖的判讀:1.強正相關:2.弱正相關:YXYX3.強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稱為強負相關.4.弱負相關:X增大時,Y反而減小,但幅度並不顯著.YXYX3.強負相關:4.弱負相關:YXYX5.曲線相關:X開始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達到某一值后,當X增大時,Y卻減小.6.無相關:X與Y之間毫無任何關係.YXYX………………………………5.曲線相關:6.無相關:YXYX…………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1.注意有無異常點.2.看是否有層別必要.3.是否為假相關.4.勿依據技術、經驗作直覺的判斷.5.數據太少,易發生誤判.散布圖判讀注意事項:1.注意有無異常點.六.直方圖: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的區間作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所出現次數累積而成的面積,用柱子排起來的圖形,亦稱柱狀圖.製作步驟:1.製作次數分配表:A.由全體數據中找到最大值與最小值.如:200個數據中之

170和124.B.求出全距(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全距=170-124=46C.決定組數,一般為10組左右,不宜太少或太多.

參照下表進行分組:數據數組數8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六.直方圖:直方圖是將所收集的測定值或數據之全距分為幾個相等附表:……………………………………………………………………………….…………………………………………...…………………………………………………………………………….……………………………………………………………………………………………………………………………………………………………………132162166137145153148127155136144157150136126132127147144151137150133162147150157145156152150167152142147142137148143152145136134160142149167146157163139160153147148140152150142153142152144158143148152147153164126159154156147141170151141150137151147152144147142142150150127162160142140143126152147149170124最大值最小值附表:………………………D.決定組距:組距=全距/組數E.決定各組之上下組界.1.最小一組的下組界=最小值-測定值之最小位數/22.最小一組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123.5+4=127.5

依此類推.F.作次數分配表.(如附表)D.決定組距:組距=全距/組數組號組界組中點劃記次數

1123.5~127.5125.5ⅤⅤ

10

2127.5~131.5129.5ⅤⅡ

7

3131.5~135.5133.5ⅤⅤⅠ

11

4135.5~139.5137.5ⅤⅤⅢⅣ

17

5139.5~143.5141.5ⅤⅤⅤⅤⅤⅤⅣ

34

6143.5~147.5145.5ⅤⅤⅤⅤⅤⅤⅤⅡ

37

7147.5~151.5149.5ⅤⅤⅤⅤⅤⅤⅡ

32

8151.5~155.5153.5ⅤⅤⅤⅤⅢ

23

9155.5~159.5157.5ⅤⅤⅢ

13

10159.5~163.5161.5ⅤⅤ

10

11163.5~167.5165.5Ⅳ

4

12167.5~171.5169.5Ⅱ

2合計200附表:組號組界組中點2.製作直方圖:畫出短形方塊及規格的上限及下限.(如附表)125.5133.5141.5149.5157.5165.5129.5137.5145.5153.5161.5169.5次數10203040Sl=130Su=190n=200x=145.5s=9.76制品名:工程名:期間:作成月日:作成者:2.製作直方圖:畫出短形方塊及規格的上限及下限.(如附表)1直方圖常見的形態:

2.鋸齒型:(如附圖)

3.偏態型:(如附圖)說明:中間高兩邊低,有集中趨勢結論:制程在正常運轉下.說明:高低不一,有鋸齒情形.結論:分組過細,造假數據.說明:高處偏向一邊,另一邊低,拖長尾巴.結論:尾巴拖長時,應檢討是否在技術上能夠接收.多由工具磨損、松動及加工習慣引起.1.正常型(如附圖)直方圖常見的形態:2.鋸齒型:(如附圖)3.偏態4.絕壁型:(如附圖)5.雙峰型:(如附圖)說明:有一端被切斷.結論:數據經過全檢過,或製程本身經過全檢.說明:有兩個高峰出現結論:有兩種分配混合4.絕壁型:(如附圖)5.雙峰型:(如附圖)說明:有一端被6.離島型:(如附圖)7.高原型:(如附圖)說明:在左端或右端形成小島.結論:測定有錯誤,工程調節錯誤或不同原料引起.說明:平頂狀.結論: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6.離島型:(如附圖)7.高原型:(如附圖)說明:在左端或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

統計制程管制.

☆管制圖係由統計方法,將蒐集的資料計算出兩管制界線,也就是其所能做到之製成能力水準.☆由制程調查來改進制程能力,不斷降低產品品質變異性,而提升產品品質的一種方法.☆七十年代風行於日本,以至於仍有不少日本人至今仍深信其功效,而抵觸ISO9000的導入.☆它的主要工具為管制圖.SPC---StatisticalProcessCo概述◎統計方法的定義:資料的收集、整理與解釋,並導出結論或加以推廣。◎資料種類:計數值(間斷資料,DiscreteData)計量值(連續資料,ContinuousData)◎資料來源:原材料製程(製程參考)檢驗(產品特性)概述◎統計方法的定義:製程管制系統1.

製程:製程乃指人員、設備、材料、方法及環境的輸入,經由一定的整理程序而得到輸出的結果,一般稱之成品。成品經觀察、量測或測試可衡量其績效。SPC所管制的製程必須符合連續性原則。2.

績效報告:從衡量成品得到有關製程績效的資料,由此提供製程的管制對策或改善成品。3.

製程中對策:是防患於未然的一種措施,用以預防製造出不合規格的成品。4.

成品改善:對已經製造出來的不良品加以選別,進行全數檢查並修理或報廢。製程管制系統1.

製程:統計製程管制的意義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簡稱SPC。對任何場所依計劃收集之數據資料;譬如,成品特性、零件尺寸及簿記抄寫錯誤….等,提供各種統計分析及管制圖之處理、分析、計算、圖示及列表。在製程管制系統中提供客觀之績效報告,以達成預先防止,避免浪費的管制要求。統計製程管制的意義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Pr管制圖與常態分配μ±Kσ在內之或然率在外之或然率μ±0.67σ50.00%50.00%μ±1σ68.26%31.74%μ±1.96σ95.00%5.00%μ±2σ95.45%4.55%μ±2.58σ99.00%1.00%μ±3σ99.73%0.27%管制圖與常態分配μ±Kσ在內之或然率在外之或然率μ±0.6常態分配常態分配管制界限的構成管制界限的構成質量有兩大特性:1.規律性2.波動性:正常波動異常波動

管制圖的功效:及時掌握異常波動,克服影響因素,維持制程穩定.B.了解制程能力.(Cpk、Ca、Cp)C.應客戶的要求,提供給客戶作為質量控制的依據.質量有兩大特性:1.規律性製程中只有共同原因的變異一定發生,非人為因素,共同原因。製程中只有共同原因的變異一定發生,非人為因素,共同原因。製程中有特殊原因的變異可避免,人為因素,特殊因素,異常因素。製程中有特殊原因的變異可避免,人為因素,特殊因素,異常因素。共同原因與特殊原因之對策1.特殊原因之對策(局部面)通常會牽涉到消除產生變異的特殊原因可以由製程人員直接加以改善大約能夠解決15%之製程上之問題2.共同原因之對策(系統面)通常必須改善造成變異的共同問題經常需要管理階層的努力與對策大約85%的問題是屬於此類系統共同原因與特殊原因之對策1.特殊原因之對策(局部面)管制圖之用途管制圖最主要隻用途為察覺製程有無產生變異之非機遇原因存在.所謂非機遇原因,究是引起產品品質大變動之原因.

例如:生產條件設定錯誤或使用不合格之原材加工,使產品品質發生大變動之原因.

所以必須徹底尋求其發生之原因,採取適當之對策去消除,並使以後不再發生管制圖之用途管制圖最主要隻用途為察覺製程有無產生變異之非機遇管制圖的應用決定管制項目決定管制標準決定抽樣方法選用管制圖的格式記入管制界限繪點、實施重新檢討管制圖管制圖判讀處置措施OKOKNG管制圖的應用決定管制項目決定管制標準決定抽樣方法選用管制圖管制圖之種類項目計量值計數值特性可測量的;連續的可數的;分離的;好的/壞的資料種類長度;量;時間缺陷(不良)數;缺點數;報廢數範例說明錫厚;預熱溫度錫溫;輸送帶速度

ICT測試不良;每單位錫面缺點;印刷不良數資料範例245℃;1.8m/s;0.181mm7片測試不良;25個焊接不良;6個不良品管制圖之種類項目計量值計數值特性可測量的;可數的管制圖的選擇計數值計量值n=1管制圖的選擇數據性質?樣本大小n=?數據係不良數或缺點數CL性質?n是否相等?單位大小是否相關n=?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管制圖n≧2n=2~5n=3或5n≧10不是是不是是缺點數不良數puC管制圖的選擇計數值計量值n=1管制圖的選擇數據性質?樣本大小計數及計量值管制圖之比較

優點

缺點計量值1.用於製程之管制,甚靈敏,很容易調查事故發生之原因,

因此可以預測將發生之不良狀況2.能及時並正確找出不良原因

,可使品質穩定,為最優良之管制工具在製造過程需要經常抽樣並予以測定及計算,且須點上管制圖,較為麻煩而費時間計數值1.只在生產完成後,才抽取樣本,將其區分為良品與不良品,所需數據能以簡單方法獲得之2.對於工廠整個品質情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