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民航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民航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民航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民航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疫情防控消毒知识讲解目录常用消毒剂机场疫情防控消毒设备及环境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消毒疫情防控消毒知识常见消毒剂01

为科学指导公众正确使用消毒剂,充分发挥消毒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国家卫健委于2月19日发布《消毒剂使用指南》,明确在合理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应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点击输入正文

五加强(1)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2)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3)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4)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5)做好个人手卫生。

七不宜(1)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2)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3)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4)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5)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6)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7)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00mg/L)做预防性消毒。常见的消毒剂1.醇类消毒剂1.1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1.2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常见的消毒剂2.含氯消毒剂2.1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2.2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常见的消毒剂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1有效成分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3.2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常见的消毒剂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3使用方法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3~20mL/m3(1g/m3)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3计算,熏蒸作用1~2h后通风换气。

皮肤伤口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皮肤表面,作用3~5min。医疗器械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毒结束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设备及环境消毒02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依据民航局《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六版/第七版

《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肺炎机制发〔2020〕13号机场疫情防控消毒(1)按需对室内空气、公共环境及物表进行预防性消毒。根据人流量大小,按不同频次对高频接触物表进行消毒。(2)旅客聚集重点区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两次环境消毒。(3)如发现疑似、确诊病例或可疑旅客,或发现呕吐物、血液等感染性体液时,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处理。(4)环境消毒操作规程,参考附录1。机场公共区域设备及环境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机场环境及公共物表消毒操作规范(一)预防性消毒1.空气消毒: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以自然通风为主,不建议采取化学消毒。空调通风系统应定期清洗、消毒。可采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250mg/L二氧化氯等喷洒、或擦拭,作用10-30min。2.物体表面消毒:重点对人群聚集区域、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自助/人工值机柜台、证件查验柜台、电梯间按钮、扶手等),可考虑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等喷洒或擦拭作业,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3.除有可疑污染物外,不建议对一般公共场所进行地面、安检隔离带等区域进行消毒,以防止带来次生危害。在条件允许时,部分场所可用紫外线代替消毒液对环境物表进行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机场环境及公共物表消毒操作规范(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推荐选择下列方法之一:1.汽化(气化)过氧化氢消毒装置消毒法,可对空气和环境物表进行一体化消毒,具体操作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2.采用含0.5%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或500mg/L二氧化氯,10~20ml/m3的量采用气溶胶喷雾方式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对表面及空间均匀喷雾,作用60min后开窗通风。喷雾消毒后,按日常消毒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拖)拭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机场环境及公共物表消毒操作规范(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推荐选择下列方法之一:3.对于旅客重点区域采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min以上;有呕吐物、血液等感染性体液时,使用浓度为10000mg/L,作用30min以上进行移除后再行清洁、消毒。

机场室内场所不同人员密度的防控措施建议设备及环境消毒人员密度(人/100m2)高频物表消毒频次(次/H)通风措施人群控流措施

≤50

1次/4H

保持良好通风

50-100

1次/3H

增加通风换气效率

适当控制人员进入

100-1501次/2H

进一步加大通风换气效率广播告知室内人数接近上限,限制人员进入

≥150

1次/H

最大效率通风换气

停止人员进入消毒方法参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肺炎机制发〔2020〕13号)。每日停运后进行预防性消毒,采用擦拭或喷洒消毒法,对吊环、扶手、座椅等高频接触物表重点消毒,轮胎不用消毒。如搭载过可疑旅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设备及环境消毒重点区域摆渡车摆渡车做好物体表面消毒。日常情况下,应保持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环境整洁卫生,并采取预防性消毒措施;运行结束后,对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司机方向盘、车内扶手、桌椅等),采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摆渡车

当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现人员呕吐时,应立即采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新洁尔灭等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摆渡车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1)安检通道配备手消液。(2)每日定时清洁消毒,根据人流量调整频次。(3)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安检现场、垃圾桶等区域及设施进行湿式清扫,完成后进行全面消毒。(4)对重点区域(如:验证柜台、行李整理区域、行李筐、手持金属探测器)和民航安检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安检区域设备及环境消毒重点区域(1)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和清理,及时清运,垃圾回收后用含氯消毒剂(500mg/L)喷洒或擦拭垃圾桶。(2)如发现可能具有传染性的污染废弃物时,应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垃圾桶设备及环境消毒机场疫情防控消毒知识

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03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地面货运人员(1)口罩被分泌物浸湿或其他污染时,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洁消毒。(2)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应消毒干燥处理。如果护目镜带有防雾膜,应避免使用消毒剂擦拭,建议先清水冲洗,在室内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灯消毒,保持近距离直接暴露照射30min以上。(3)所有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后均放置于防护用品专用垃圾袋中,统一封装后集中处理。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1.卸机前消毒人员应对飞机舱门把手进行擦拭消毒。2.卸机后至装车转运之前,应完成对货物集装器外表面消毒,之后装车转运至货站分拣区域进行开箱拣货。开箱拆分的过程中,应对货物外包装进行消毒,完成后分别入库存放。3.货物装卸、转运、消毒的操作动线中,以两次消毒地点为分隔,由前至后依次视为货物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间应予以区分标记。作业时货物不得逆向流动。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货运操作人员的缓冲区应每日进行环境消毒,作业期间消毒应至少每4小时一次,脱卸的防护装备应按有害垃圾清运后集中处理。进口货物预防性消毒原则及流程1.应对高/中风险货运航班所卸所有货物(包含冷链货物)的外包装,以及集装器外表面、内壁及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2.货物外包装及集装器分别进行一次预防性消毒,原则上不进行重复消毒。3.需要开箱掏货的,对集装器消毒时,应遵循由外向内的原则,依次对其外表面、内壁及高频接触物表进行消毒。对于易造成腐蚀的材料,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去除消毒剂残留。进口货物预防性消毒原则及流程4.对货物外包装消毒时,应在条件允许时遵循“上—前—左—右—后—下”六个面的彻底喷洒消毒。5.对于危险化学品、粮食、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活体动物、精密仪器等不适宜实施消毒的商品,以及无外包装或外包装易造成消毒液体渗透污染的货物,不实施预防性消毒。6.对不适宜实施消毒的物品及完成预防性消毒的物品,应分别在外表面加以标识,利于区分识别。(五)机场货运设施及环境消毒1.货物提取或中转后,对存储场所、操作设备、车辆均应及时消毒。2.根据不同暴露风险,对公共区域、车辆、装卸设备等高频接触物表及区域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频次参考附表3。3.作业环节产生的外包装、塑料薄膜等垃圾须集中消杀、作无害处置。机场货运设施及环境消毒1.货物提取或中转后,对存储场所、操作设备、车辆均应及时消毒。2.根据不同暴露风险,对公共区域、车辆、装卸设备等高频接触物表及区域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频次参考附表3。3.作业环节产生的外包装、塑料薄膜等垃圾须集中消杀、作无害处置。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项 目要求备 注

进口高风险货运车辆驾驶室消毒频次司乘人员每次出入驾驶室均需重新消毒随车携带使用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车厢内部消毒频次每趟1次在货物装载前消毒车厢外部消毒频次每趟1次——

存储场所、操作设备、公共区域航空板、箱、网罩、绑带、集装器及其配件消毒频次

每日1次

——装卸机械消毒频次进、出各1次——存储场地消毒频次每8小时1次——餐饮区域消毒频次每日1次具备条件的,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休息室消毒频次每4小时1次——卫生间消毒频次每4小时1次配备84消毒液、洗手液办公区、餐饮区、卫生间通风持续通风——留观区设置测温点需设立留观区——进出场站车辆及人员信息登记100%实名制登记——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开展通过广播、电子屏、海报等形式开展进口高风险货物车辆、生产设备、场站防控要求(附表3)进口货物转运防控消毒

消毒液的选择

1.进口普通货物及相关设备的预防性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过氧乙酸(0.1-0.2%)、复合季铵盐类(1000-2000mg/L)、过氧化氢(1-3%)、二氧化氯(250mg/L)等消毒液。2.采用喷洒或擦拭消毒方法,将消毒液均匀喷洒于货物、货运设备的表面或场地表面,以轻微湿润为度,并保证达到作用时间。3.其他注意事项可参考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