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1页
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2页
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3页
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4页
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1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2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就是人3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体性质对象实践的含义:自然界和主体性质对象4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5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6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具有客观性客观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体力、智力)(自然界、社会关系)(工具、设备)①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原因:客观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体力、智力)(自7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8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9社会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社会性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10(3)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B、变革社会的实践C、科学实验活动最基本的形式(3)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A、改造11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战士打仗演员表演教师讲课医生治病司法人员办案营业员售货科学工作者搞实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战士打仗演12A、蜜蜂筑巢B、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农民种庄稼D、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E、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训练巩固A、蜜蜂筑巢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13

一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恰逢王安石老先生不在家。苏东坡等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起身想拿本书看。忽见案头有一未完之诗稿,上书:“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东坡看后很是奇怪:“明月何言叫?黄犬又如何卧花心呢?老师也有错的时候啊!”他想了想,便提笔将诗稿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改完正在得意之时,王安石回来了。他看了被改之诗稿后,脸沉了下来:小故事苏东坡为什么会错改诗词?“无知啊无知!在广西之西南,有一种小鸟叫明月;在贵州之东北,有一种昆虫叫黄犬。你删改我诗,不只是无知,而且是无礼。”东坡窘然。

一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恰逢王安石14(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15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微服私访。途中,遇农民在田间劳作,农民请张英对对子。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回家后,张英与夫人谈起此事,被一侍女听到。侍女当即说出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大学士张英为什么对不出对子?

张英想了半天,无以言对。问: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微服私16(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名言评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认识1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一:走进文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竹外桃花三两支,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18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二:走进文学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19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20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21注意:认识的途径和来源的区别:

第一、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第二、一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二是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

第三、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最终也来源于实践。注意:认识的途径和来源的区别:22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23

思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思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24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镜头三:走进科学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25(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26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名言评析:吃一堑,长一智名言评析:27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练一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28用实践来检验

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镜头四:走近真理用实践来检验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29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30想一想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想一想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31A.认识本身不能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A.认识本身不能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2实践符合客观世界认识实践结果指导改造不符合错误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符合客观世界认识实践结果指导改造不符合错误正确实践是检33正确认识认识错误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主观与客观相悖实践…….结果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认识错误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主观与客观相悖实践…….结34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名言评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名言评析:35小马过河说明什么哲学道理?小马过河说明什么哲学道理?36

上述事例表明什么哲学道理?对你有何启示?镜头五:走进社会

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遥感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上述事例表明什么哲学道理?镜头五:走进社会人37(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

B、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38“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名言评析:“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名言评析:39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行动是老子40

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试一试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4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总结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1、实42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归宿动力唯一标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知识梳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目的、归43谢谢谢谢44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必修4优秀教案公开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必修4优45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46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就是人47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体性质对象实践的含义:自然界和主体性质对象48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教师讲课农民播种49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50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具有客观性客观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体力、智力)(自然界、社会关系)(工具、设备)①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原因:客观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体力、智力)(自51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52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53社会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社会性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54(3)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B、变革社会的实践C、科学实验活动最基本的形式(3)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A、改造55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战士打仗演员表演教师讲课医生治病司法人员办案营业员售货科学工作者搞实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牧渔民捕鱼战士打仗演56A、蜜蜂筑巢B、学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农民种庄稼D、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E、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训练巩固A、蜜蜂筑巢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57

一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恰逢王安石老先生不在家。苏东坡等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起身想拿本书看。忽见案头有一未完之诗稿,上书:“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东坡看后很是奇怪:“明月何言叫?黄犬又如何卧花心呢?老师也有错的时候啊!”他想了想,便提笔将诗稿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改完正在得意之时,王安石回来了。他看了被改之诗稿后,脸沉了下来:小故事苏东坡为什么会错改诗词?“无知啊无知!在广西之西南,有一种小鸟叫明月;在贵州之东北,有一种昆虫叫黄犬。你删改我诗,不只是无知,而且是无礼。”东坡窘然。

一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恰逢王安石58(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59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微服私访。途中,遇农民在田间劳作,农民请张英对对子。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回家后,张英与夫人谈起此事,被一侍女听到。侍女当即说出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大学士张英为什么对不出对子?

张英想了半天,无以言对。问: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微服私60(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名言评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认识6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一:走进文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竹外桃花三两支,镜头中的诗句表明了什么哲学道62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二:走进文学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幅63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64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65注意:认识的途径和来源的区别:

第一、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第二、一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二是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

第三、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最终也来源于实践。注意:认识的途径和来源的区别:66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67

思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思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68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镜头三:走进科学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69(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70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名言评析:吃一堑,长一智名言评析:71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练一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72用实践来检验

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镜头四:走近真理用实践来检验用客观事物自身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73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74想一想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想一想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75A.认识本身不能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须具备什么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A.认识本身不能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76实践符合客观世界认识实践结果指导改造不符合错误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符合客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