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高鹗B.蒲松龄C.吴敬梓D.曹雪芹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范成大B.杨万里C.尤袤D.陆游

3.《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4.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听听那冷雨》B.《我与地坛》C.《废墟》D.《咬文嚼字》

5.《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

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挨受鞭子抽打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马崽儿

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母马却认真地倾听

6.《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风、雅、兴B.赋、比、颂C.赋、比、兴D.赋、比、风

7.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激烈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思想的文学家是()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黄遵素

8.下列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A.《汉宫秋》B.《长恨歌》C.《西厢记》D.《桃花扇》

9.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

A.老舍B.巴金C.余光中D.史铁生

10.元代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D.张养浩

11.《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

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

12.下列关于楚辞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的编订者是西汉的刘向

B.楚辞的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等

C.楚辞是在汉赋的基础上产生的

D.楚辞语言富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

13.小李杜中的杜指的是杜牧,李指的是()

A.李白B.李商隐C.李煜D.李贺

14.应用文对语言的使用有严格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文语言运用最基本要求的是()

A.准确B.简洁C.朴实D.得体

1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

A.江西四梦B.清远四梦C.玉茗堂四梦D.海若四梦

16.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化用古人诗句,化用的诗句出自()

A.《尚书》B.《礼记》C.《论语》D.《诗经》

17.下列属于刘义庆编撰的是()

A.《玉台新咏》B.《乐府诗集》C.《幽明录》D.《录鬼簿》

1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19.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钾离子平衡电位

B.钠离子平衡电位

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

20.下列文集中,属于柳宗元的是()

A.《柳河东集》B.《昌黎先生集》C.《东坡乐府》D.《壮悔堂文集》

21.《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用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为例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22.下列属于南宋四大家的作家是()

A.辛弃疾B.范仲淹C.杨万里D.文天祥

2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抒情特点是()

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写景、议论结合

24.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文学批评家钟嵘赞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他是()

A.刘勰B.陶渊明C.王粲D.曹植

25.下列不属于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是()

A.《紫钗记》B.《琵琶记》C.《南柯记》D.《牡丹亭》

26.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有《羊脂球》()等

A.《欧也妮·葛朗台》B.《竞选州长》C.《项链》D.《巴黎圣母院》

27.先秦时强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暗现实的人是()

A.庄子B.老子C.荀子D.墨子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29.总结的写作中最重要并且要详写的是()

A.前言B.成绩和经验C.问题和打算D.工作的重点

30.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A.《离骚》B.《春江花月夜》C.《短歌行》D.《孔雀东南飞》

二、填空题(20题)31.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

32.鸟飞反故乡兮,____。(屈原《哀郢》)

33.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34.____,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

35.纤云弄巧,____,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纤云弄巧)

36.春秋笔法的含义是____

37.寻寻觅觅,____,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8.李商隐《锦瑟》: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39.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____

40.荷马史诗包括《____》和《奥德赛》

41.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

42.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鹊桥仙·纤云弄巧》

4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

4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

45.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的是____

46.《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____

47.青青河畔草,____

48.柳宗元是中唐____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唐运动的倡导者

49.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长恨歌》

5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由____内流和____的外流产生的

三、判断题(10题)51.在《风波》中,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心境跃然纸上()

A.否B.是

52.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

A.否B.是

53.韩愈《祭十二郎文》采用了追叙的手法()

A.否B.是

54.《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文赋的特点是采取主客问答、抑主伸客的形式,骈散相间,讲求用韵()

A.否B.是

55.《我与地坛》一文在很多地方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类比手法与排比句式()

A.否B.是

56.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A.否B.是

57.余秋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和散文家()

A.否B.是

58.《米龙老爹》中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A.否B.是

59.《〈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重点阐发了作者蔡元培对大学的看法和他的办学原则()

A.否B.是

60.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阿Q正传》,这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6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

64.姜氏欲之,焉辟害?

6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本诗的体裁为()

A.词B.律诗C.乐府旧题D.曲

6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作文题(1题)6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人说,年味淡了;大年三十,很多人都低着头乐此不疲地抢红包,有人说,年味变了;春节长假,不少人举家出境旅游,有人说,年味没了。但也有人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年味也当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蕴。

你对年味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B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品为《聊斋志异》

2.D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陆游《书愤》(其一)

3.D白云一片悠悠之前,写的是人生的无限与循环。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则转向游子思妇的穷愁想念

4.AA《听听那冷雨》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的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5.DD《苦恼》一文中姚纳先后四次想向军人、三个青年、扫院子的仆人与年轻车夫诉说苦恼,但这些人对他都漠不关心。最后他来到小母马跟前,小母马不仅听着他的倾诉,而且还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马有情而人无情,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C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多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喻之意;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7.BB黄宗羲的《原君》仿韩愈《原道》《原毁》等作品,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激烈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思想,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私欲的罪恶

8.B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根据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9.A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老舍

10.B

11.AA王维《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

12.C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汉赋起源于楚辞

13.BB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14.AA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朴实、得体。准确是应用文语言运用的第一要求

15.CC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16.D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化用《诗经·郑风》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7.C

18.AA《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前期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后期因骄纵享乐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对比,总结出王朝的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19.BB当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首先是少量Na+通道开放,细胞膜对Na+通透性迅速增加,Na+在电-化学驱动力作用下发生Na+内流,结果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并且由于膜外Na+较高的浓度势能作用下,Na+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电位时仍可继续内移,直至内流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位足以阻止Na+的净内流时为止。细胞膜发生迅速去极化和反极化(超射),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Na+的平衡电位

20.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有《柳河东集》。《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韩愈,《东坡乐府》的作者是苏轼,《壮悔堂文集》的作者是侯方域

21.B

22.C南宋四大家是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爱国诗人的合称

23.DD《鹊桥仙》(纤云弄巧)将写景、抒情与议论、说理熔为一炉,用象征手法,以天上双星暗喻人间男女。全词以情景为辅弼,以议论点明题旨

24.DD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25.BB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26.CC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米龙老爹》等。《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27.AA庄子强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剥削阶级残暴和虚伪的本质

28.CC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9.B

30.BB《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该诗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是对它的充分肯定

31.鱼龙潜跃水成文

32.狐死必首丘

33.数罟不入洿池

34.此身行作稽山土

35.飞星传恨

36.微言大义

37.冷冷清清

38.此情可待成追忆

39.昨日之日不可留

40.伊利亚特

41.在地愿为连理枝

42.又岂在朝朝暮暮

43.江月年年只相似

44.何处春江无月明

45.方苞

46.却是旧时相识

47.绵绵思远道

48.古文

49.宛转蛾眉马前死

50.Ca2+

51.Y

52.N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3.Y

54.N×《前赤壁赋》的文赋特点是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

55.Y

56.Y

57.N×余秋雨是我国当代学者

58.Y

59.Y

60.N×1918年,周树人用鲁迅这一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鲁迅于1921年12月创作的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61.操:操作

62.言:说话

63.纤介:丝毫,细小

64.焉:怎能

65.树:作动词,种植

66.CC诗题行路难是乐府旧题,该题多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67.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失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

68.过年何须非磕头烟花爆竹禁放了,大年三十抢红包,春节长假举家出境游……于是有人哀叹,长此以往,年将何以为年?然而我说,长衫马褂有古风,西装革履也精神;中华古国多礼仪,过年无须非磕头。如何过年,实际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传统文化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精华,有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穿长袍马褂行磕头礼,这是古人过年不可或缺的礼仪。如今,这种礼仪在许多地方已经被其他拜年方式取代了。虽然不再磕头,但对长辈尊敬、对美好未来期待的心是不变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