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一.任务来源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84号文《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将原《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两本标准合并成《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本进行修订。编制组于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以来,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调查研究的工作。现已有建设部正式批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现将修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来源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84号文《二00一2二.主编及参编单位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市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商丘市建委人工砂应用研究会,济南市四建集团总公司,绍兴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东星建材设备有限公司二.主编及参编单位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3三.《标准》修订工作概况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编制大纲,分工和进度计划。2002年10月~2003年3月,翻译国外相关标准,编制成译文集;对修订项目进行验证试验,并形成初稿;于3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初稿。2003年4月~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03年7月~10月,全国范围征求意见。三.《标准》修订工作概况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42003年11月~2004年3月,收集并整理征求意见。2004年4月~10月,形成送审稿(草案),在网上征求意见,并通过信函及座谈会形式征求有关专家意见。2004年11月,召开第三次编制组工作会议,确定送审稿和条文说明。2005年10月,召开审查会。2006年1月,报批。2006年12月,正式批准。2003年11月~2004年3月,收集并整理征求意见。5四.主要修订内容(一)增加了人工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1、修订的意义及内容: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是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砂资源特别是优质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用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局面已成为砂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四.主要修订内容(一)增加了人工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6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标准。我国部分地区和部门,在三、四十年前开始研究利用人工砂。近年来,人工砂混凝土在国内建筑工程中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各地区进行的“人工砂高强混凝土”、“人工砂流态混凝土”、“高性能人工砂混凝土”等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为我国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7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扩大混凝土用砂的来源范围,故增加了人工砂。主要修订内容为:在总则中增加了人工砂,在术语中同时增补了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定义,在质量要求中增设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颗粒级配的要求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并设置了检验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的试验方法。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8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中,只要适当控制人工砂中的粉末含量(一般将小于0.075mm部分控制在5%以下),人工砂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在28d时可以达到50-60MPa;如果在混凝土中掺用高性能流化剂和掺合料等,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而使用适当的配合比和外加剂,可使人工砂混凝土的坍落度轻易达到200mm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和易性和工作性。2.关于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问题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中,只要适当控制人9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年开始研究使用人工砂,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0~30%时,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中、低等级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无影响,C50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也极微,收缩与河砂接近。铁科院的试验研究也证明,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更好一些。(在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相等的条件下)。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10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石经开采(爆破)——机械破碎——筛分而成,人工砂中小于0.075mm颗粒一般称之为石粉,人工砂颗粒组成分析大于0.075mm的颗粒均在75%以上属于砂类,小于0.075mm的粉末,其中:大于0.05mm的颗粒均在50%以上,不属于砂土的范畴;小于0.005mm的颗粒不到4%,属砂质粘土类。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石11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析,石粉比重均在2.8~2.84之间,与白云石(比重2.8~2.9)矿物相似,而土固体颗粒比重一般在2.5~2.8之间。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12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惰性物质,掺入水泥中不参与水化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砂的粒形多棱角,砂表面与水泥石粘结比较好,同时骨料骨架刚度大,都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这两种互相矛盾的作用导致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会有一个最优临界值。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13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低等级混凝土中人工砂中含有一定量石粉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石粉含量应控制在5%-10%。2.石灰石质尾矿类人工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能、抗冻性能及收缩的影响。石灰石质尾矿类级配人工砂(混合砂)砼,除了前期干缩值较大(需要施工时加强养护)外,其抗折、弹性模量、抗冻性能都高于河砂混凝土。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14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砂进行研究并把人工砂列入国家标准,现将我国有关标准及国外标准对石粉含量的指标列入下表: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砂15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强度等级
<C20
C20~C30
>C30
石粉含量
<20%
<15%
<10%
国标《建筑用砂》
强度等级
I类Ⅱ类Ⅲ类石粉含量
<3.0%
<5.0%
<7.0%
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强度等级<C20C20~C16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美国
英国日本
德国(0.063mm以下)
5~7%
用于承重砼≤9%一般砼≤16%
<7%
4~22%
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美国英国日17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凝土强度比普通天然砂的强度稍高,当石粉含量为14.5%时,配制C35的强度比普通天然砂高。因此现将石粉标准定为大于等于C60≤5%、C55-C30≤7%、小于等于C25≤10%是可行的。石粉在C10以下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用量少,可弥补人工砂和易性差的短处,因此可以放宽至20%左右。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18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或有土的夹层会在人工砂中夹有泥土,标准要求人工砂或混合砂需先经过亚甲蓝法判定。其原理是试样的水悬浮液中连续逐次加入亚甲蓝溶液。每次加亚甲蓝溶液后,通过滤纸沾染试验检验游离染料的出现,以检验试样对染料溶液的吸附。当确认游离染料出现后,即可计算出亚甲蓝值(MB或MBF),表示为每千克试验粒级吸附的染料克数。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19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值是变化不大的,当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和粘土时其测定值有新变化,其相关系数在0.99。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20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粘土成分的纯石灰石石粉10%、15%、20%,测定其亚甲兰测定值MB分别为0.35、0.75和0.75,依此绘制图,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制砂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石粉,亚甲蓝测定值变化不大,说明亚甲蓝对纯石粉不敏感。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2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22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MB)100.35150.75200.75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100.35150.23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物,分别加入固定量的蒸馏水中,用亚甲兰测定其MB值,依此绘成曲线,见附图。求得其相关系数高达0.9959。这说明用亚甲兰法检测石粉中的粘土含量精确度是很高的,是可用的。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2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25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MB)00.45100.85201.1301.35401.6501.85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00.45100.8265、人工砂压碎指标值及试验方法:参照贵州省地方标准及铁道部的企业标准,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高等级混凝土与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耐磨性有明显下降,因此将总压碎指标定为30%。5、人工砂压碎指标值及试验方法:参照贵州省地方标准及铁道部的276、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这部分人工砂级配可调整,但其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加工碎石时筛除大于4.75mm颗粒后的下脚料,俗称石屑,也有称尾矿,这部分颗粒级配差别很大。一般前者2.36mm以上的颗粒较多,后者0.300与0.150mm的颗粒较多,根据贵州省关于山砂的地方标准及铁道部有关企标,砂的颗粒级配中I区、Ⅱ区对人工砂在300μm,150μm的累计筛余下限均可以下调15%,2.36mm的累计筛余上限可以上调15%,均可在工程中使用。6、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28(二)特细砂1、增加的原因:本次修订增加了特细砂。考虑到天然砂资源越来越溃乏,使用特细砂的地区已不限于重庆地区。原建筑工程部标准(BJG19-65)关于《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至今一直未修订,本次修订将特细砂纳入本标准范围内。(二)特细砂1、增加的原因:29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经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许多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相当或接近,只要材料选择恰当,配合比设计合理,完全可以用于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与人工砂复合改性,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30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较大,主要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拌合时间应比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延长1-2min,混凝土成型后宜进行二次振捣与抹面。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31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配制材料的种类、质量及各原材料之间的相对比例,配制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作细骨料,需将特细砂与天然中、粗砂或母岩强度满足要求的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323)抗拉强度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近中、粗砂混凝土,该比值在5.5%-7.5%之间。3)抗拉强度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334)抗折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与中、粗砂混凝土相当,该比值在13.9%-16.5%之间。4)抗折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与中、粗砂345)轴心抗压强度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一般在73.3%-84.1%之间。5)轴心抗压强度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之356)弹性模量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压强度和粗骨料的品种,且与中、粗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当,一般采用花岗岩碎石作粗骨料所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同条件下高强石灰岩岩碎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6)弹性模量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压强度和粗367)耐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差,其磨损试验值为3.42-17.35g/cm2,而中、粗砂混凝土的磨损试验值仅为0.43-3.58g/cm2。7)耐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差,378)收缩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同龄其的收缩值稍大,通常180天龄期的收缩值约350×10-6~400×10-6,365天龄期的收缩值为400×10-6~450×10-6。8)收缩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同龄其的收缩值389)徐变(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
9)徐变(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39(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4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41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细度模数:C40-不小于0.90;C35-不小于0.80;C30-不小于0.70;C25以下不小于0.60;配制C60以上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应与天然砂、粗砂或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由于特细砂多数均为150μm以下颗粒,因此无级配要求。
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细度模数:42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验。3)含泥量测定: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用“虹吸管法”。4)砂率: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应低于中、粗砂混凝土。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43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6)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成低流动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控制在50mm以内,配制坍落度大于70mm以上的特细砂混凝土,宜掺外加剂。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44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需遵守低砂率的原则;3)当需要使用化学外加剂时,应进行试配,检验外加剂与所有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45(三)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1、增加的原因及内容: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故本标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对砂、石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有以下几项:天然砂中含泥量;砂中的泥块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碎石及卵石的压碎指标。(三)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1、增加的原因46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表1、表2中所列指标均为有关砂石指标的最严格的上限值。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47美国ASTMC33-01
英国BS882:1992
德国DIN4226-1:2001
日本JISA5005:1993
砂中含泥量
耐磨损的混凝土≤3%其它混凝土≤5%
≤4%
≤4%
---
砂中泥块含量
≤3%
---
---
---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
≤40%
≤15%
---
石中的含泥量
≤1%
≤2%
≤1%
≤1%
石中泥块含量
≤2%
---
---
---
表1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砂中含泥量耐磨损的混凝土≤3%≤4%≤448表2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GB/T14684GB/T14685CECS104修订后的JGJ52砂中含泥量
<1.0%
<1%
≤2.0%
砂中泥块含量
0%
0%
≤0.5%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5.0%
<5%≤8%
石子含泥量
<0.5%
<1%≤0.5%
石子泥块含量
0%
0%
≤0.2%
表2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GB/T1493、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从调查情况看,C60级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基本在0.3%~2.9%的范围内,多数在2%以下;泥块含量在0.5%~1.0%的范围内。C60级混凝土用碎石及碎卵石的含泥量在0.1%~1.0%的范围内,泥块含量在0~0.4%的范围内,针片状含量在1.2%~19%内,多数在3%~15%,压碎指标在3.8~11.8%。3、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501)砂石的含泥量经569批C60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调查统计结果,含泥量>1.5%占20.0%,>1.8%占18.4%,>2%占13.9%,鉴于砂子实际含泥的状况及国内外标准,同时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定在≤2%。碎石或碎卵石中含泥量经827批次的数据统计:>0.5占21.8%,>0.6占13.9%,>0.8占4.1%,考虑到泥对混凝土耐久性有较大影响,将指标定在≤0.5%。1)砂石的含泥量51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土均为3.0%,国内《建筑用砂》,《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C60以上混凝土为0%,经调查用于C60级混凝土中的569个砂样,泥块含量大于0.3%占18.3%,大于0.5%占10.2%,>0.8占8.6%,石子中泥块含量827个样中,>0.2占5.6%,>0.3占1.4%,>0.5占0.1%。考虑到运输过程的污染,为使质量指标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符合实际情况,允许用于C60及C60以上的砂中泥块含量为0.5%,石中的泥块含量为0.2%。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523)碎石及碎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个样的碎石针片状>8.0%的占39.6%,>10%的占22.5%,>12%的占5.4%,实践证明8%含量的针片将能够配制C60的混凝土。3)碎石及碎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53(四)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为促进国际间相互交流,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衔接,消除骨料生产用筛网与使用时筛网不一致而产生混乱的现象,根据国际标准《混凝土——骨料的筛分析》ISO6274及国标《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的规定,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筛孔形状的改变不会对骨料级配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后,因此本次修订决定将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四)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为促进国际间相541.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试验筛——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即ISO3310.1—2000《金属丝网试验筛》及ISO3310.2—2000《金属穿孔板试验筛》;我国机械工业部根据国际标准等效制定了我国的《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1997及《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1997国家标准。试验筛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金属穿孔板试验筛》中均允许方孔和圆孔两种筛孔形状供大家选用。1.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试55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关于《混凝土—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即ISO6274,规定了混凝土普通骨料的颗料粒级分布的方法试验用筛为方孔筛,孔径应符合规定系列中的任意一种,推荐用A系列。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关于《56ISO6274试验用筛筛孔尺寸单位:毫米
系列A系列B系列C60.375.080.031.537.540.016.019.020.08.009.5010.04.004.755.002.002.362.501.001.181.250.5000.6000.6300.2500.3000.3150.1250.1500.1600.0630.0750.080ISO6274试验用筛筛孔尺寸单位:毫米57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而且颗粒级配范围也基本相同。各国采用的系列不大相同,欧盟采用的A系列,美国、英国、日本均采用B系列。我国的《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也采用B系列。我国交通部新修订的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标准也改为使用方孔筛,与沥青混凝土用筛一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582.圆孔改方孔对砂石颗粒级配及针片状含量的影响1)砂子试验情况: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共试验砂子试样200个,其中20组为特细砂,36组为人工砂,其余均为普通天然砂。有9组细度模数相差0.2以上,占总数的4.5%;其余均在0.2以下,占95.5%(即95.5%是在试验要求误差范围内);其中两种筛试验结果(细度模数)完全一致的有43组,占总数的21.5%。共有14组试样颗粒级配区不在同一区域:其中7组是由5mm圆孔筛分计筛余超标引起的,因此真正不在同级配区的只有3.5%。2.圆孔改方孔对砂石颗粒级配及针片状含量的影响1)砂子试验情59从试验结果看,大部分为由方孔筛试验的细度模数比圆孔筛稍大,一般相差0.1,但均在试验允许误差0.2的范围内。从各号筛分计筛余百分率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但绝大多数均在同一级配区内。因此从试验结果来说,砂子筛孔原2.50,5.00,10.0mm孔径的圆孔,改为2.36,4.75,9.50mm的方孔后,对砂子的颗粒级配的分区影响不大,砂子的细度模数也没有明显改变。从试验结果看,大部分为由方孔筛试验的细度模数比圆孔筛稍大,一602)石子的颗粒级配试验情况:共试验171组,级配公称粒径分别为5~16(26组)、5~25(80组)、20~40(60组),另有5组分别为5~40(2组)、5~31.5(1组)、16~31.5(1组)、10~20(2组)。方孔筛与圆孔筛基本满足颗粒级配范围的131组占总数的77%,不满足的占23%,其中有5组因数据异常引起。2)石子的颗粒级配试验情况:共试验171组,级配公称粒径分别61方孔筛与圆孔筛各号筛上的百分率平均差值(圆/方)
40/37.531.5/37.525/26.520/19.516/1610/9.55/4.75最大值5.1519.3417.415.624.816.353.35最小值0.72.250.930.32.54.30平均值1.758.8610.118.0713.065.41.14注:以上最大、最小值是指各有的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的平均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方孔筛与圆孔筛各号筛上的百分率平均差值(圆/方)40/37623)石子的针片状含量情况由于筛孔的变化,引起针片状仪的尺寸变化,变化后的对针片状质量指标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共进行了75组。从各地试验的试样来看,圆孔筛的试验结果要比方孔筛的大,数值基本相同。75组平均:圆孔为4.21%方孔为5.18%通过试验证明:圆孔变方孔后,对砂子的级配区与细度模数的判定基本没有影响。对石子的级配影响也不大,累计筛余百分率波动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针片状含量变化为2%。因此我们认为,筛孔形状由圆孔改为方孔,以前使用的砂石级配范围仍可维持不变。3)石子的针片状含量情况由于筛孔的变化,引起针片状仪的尺寸变63(五)增加了海砂中贝壳含量指标及试验方法。1、增加的原因:因海砂中的贝壳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幅度降低高强度混凝土强度,减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在海砂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中的贝壳含量。本次修订在参考浙江舟山、宁波地区的建筑用海砂技术规程后,增加了海砂中的贝壳质量指标;并参照《宁波市建筑用海砂技术规程》编写了试验方法。(五)增加了海砂中贝壳含量指标及试验方法。1、增加的原因:64我国海砂分布广,蕴藏量大。海砂按来源分,海滩上的海砂和浅海底部的海砂。浅海底部的海砂含泥量、氯离子含量、贝壳含量偏高。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后,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开始禁止开挖海岸边的海砂,从而大量使用浅海底部的海砂。那么现在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海砂其贝壳含量对混凝土究竟有什么影响,国内外曾相继进行了一些研究。我国海砂分布广,蕴藏量大。海砂按来源分,海滩上的海砂和浅海底65在日本,英日专家专门研究过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影响。英国专家认为,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强度无有害影响,但使混凝土和易性略有影响;日本专家认为,海砂中较多的扁平、大颗粒贝壳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显著降低,当贝壳含量大于30%时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小于30%时,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在日本,英日专家专门研究过海砂中的贝壳对混凝土的影响。英国专662、贝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我们试验证明,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影响。随着贝壳含量的增加,流动性减少。当贝壳含量大于18%时,混凝土的保水性变差,出现泌水现象。贝壳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0MPa以上的混凝土强度影响显著,即随着贝壳含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要明显。含贝壳的海砂混凝土抗渗性比河砂稍差,弹性模量偏低。2、贝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我们试验证明,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67(六)删除了原标准中砂石碱活性试验的化学方法。此方法不能直接反映骨料引起的膨胀率大小,同时其测定结果易受骨料中其它物质(如氧化铝、碳酸盐等)的干扰而产生误差,具有不直观和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次修订将此方法删除。(六)删除了原标准中砂石碱活性试验的化学方法。此方法不能直接68(七)增加了砂石的碱活性试验的快速法。本方法是按照ASTM1260-940《碱骨料潜在活性标准试验方法(砂浆棒)》编写而成。可在16天内测得骨料碱活性反应的膨胀值;同时其试验条件比较严格,不会被砂浆中原材料影响,因此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适合作为周期较长的砂浆长度法的补充方法。(七)增加了砂石的碱活性试验的快速法。本方法是按照ASTM169五、结束语编制组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论证工作,广泛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翻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总结实践经验,对原“砂石标准”JGJ52-92、JGJ53-92进行了修订。按合同要求,本次修订工作根据混凝土的向高性能、高标号发展的方向及砂石资源日益匮乏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相应质量指标十二个,试验方法四个。修订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修订后的新标准,适应当前建筑工程的发需要,能保证工程质量。五、结束语编制组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论证70本标准在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的指导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各参编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以及全体编制组成员的辛勤工作下,完成了标准的修订任务。修订后的标准达到了先进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本标准在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的指导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各7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72一.任务来源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84号文《二00一~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将原《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两本标准合并成《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本进行修订。编制组于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以来,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调查研究的工作。现已有建设部正式批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现将修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任务来源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84号文《二00一73二.主编及参编单位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市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商丘市建委人工砂应用研究会,济南市四建集团总公司,绍兴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东星建材设备有限公司二.主编及参编单位本标准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74三.《标准》修订工作概况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编制大纲,分工和进度计划。2002年10月~2003年3月,翻译国外相关标准,编制成译文集;对修订项目进行验证试验,并形成初稿;于3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初稿。2003年4月~6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03年7月~10月,全国范围征求意见。三.《标准》修订工作概况2002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752003年11月~2004年3月,收集并整理征求意见。2004年4月~10月,形成送审稿(草案),在网上征求意见,并通过信函及座谈会形式征求有关专家意见。2004年11月,召开第三次编制组工作会议,确定送审稿和条文说明。2005年10月,召开审查会。2006年1月,报批。2006年12月,正式批准。2003年11月~2004年3月,收集并整理征求意见。76四.主要修订内容(一)增加了人工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1、修订的意义及内容: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是经过亿万年的时间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砂资源特别是优质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用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的局面已成为砂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四.主要修订内容(一)增加了人工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77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标准。我国部分地区和部门,在三、四十年前开始研究利用人工砂。近年来,人工砂混凝土在国内建筑工程中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各地区进行的“人工砂高强混凝土”、“人工砂流态混凝土”、“高性能人工砂混凝土”等科研课题相继完成,为我国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人工砂的应用列入国家78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扩大混凝土用砂的来源范围,故增加了人工砂。主要修订内容为:在总则中增加了人工砂,在术语中同时增补了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定义,在质量要求中增设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颗粒级配的要求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并设置了检验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和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的试验方法。根据目前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为缓解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79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中,只要适当控制人工砂中的粉末含量(一般将小于0.075mm部分控制在5%以下),人工砂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在28d时可以达到50-60MPa;如果在混凝土中掺用高性能流化剂和掺合料等,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而使用适当的配合比和外加剂,可使人工砂混凝土的坍落度轻易达到200mm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和易性和工作性。2.关于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问题大量的实践工作结果表明,在人工砂的生产工程中,只要适当控制人80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年开始研究使用人工砂,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从0~30%时,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小,对中、低等级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无影响,C50混凝土强度的降低也极微,收缩与河砂接近。铁科院的试验研究也证明,人工砂配制的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更好一些。(在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相等的条件下)。石粉含量对人工砂的综合影响经过几十年的试验证明:贵州省从七十81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石经开采(爆破)——机械破碎——筛分而成,人工砂中小于0.075mm颗粒一般称之为石粉,人工砂颗粒组成分析大于0.075mm的颗粒均在75%以上属于砂类,小于0.075mm的粉末,其中:大于0.05mm的颗粒均在50%以上,不属于砂土的范畴;小于0.005mm的颗粒不到4%,属砂质粘土类。1)石粉的成因及分析用于配制混凝土所用的人工砂一般均由岩石82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析,石粉比重均在2.8~2.84之间,与白云石(比重2.8~2.9)矿物相似,而土固体颗粒比重一般在2.5~2.8之间。从化学成分上分析,颗粒与母岩相近,故与一般泥土不同;从比重分83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大的惰性物质,掺入水泥中不参与水化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砂的粒形多棱角,砂表面与水泥石粘结比较好,同时骨料骨架刚度大,都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这两种互相矛盾的作用导致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会有一个最优临界值。2)人工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作用一方面,石粉是一种比表面积较84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低等级混凝土中人工砂中含有一定量石粉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石粉含量应控制在5%-10%。2.石灰石质尾矿类人工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耐磨性能、抗冻性能及收缩的影响。石灰石质尾矿类级配人工砂(混合砂)砼,除了前期干缩值较大(需要施工时加强养护)外,其抗折、弹性模量、抗冻性能都高于河砂混凝土。3)人工砂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石粉对混凝土抗压强85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砂进行研究并把人工砂列入国家标准,现将我国有关标准及国外标准对石粉含量的指标列入下表:3、质量指标的制定依据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早在数十几年前对人工砂86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强度等级
<C20
C20~C30
>C30
石粉含量
<20%
<15%
<10%
国标《建筑用砂》
强度等级
I类Ⅱ类Ⅲ类石粉含量
<3.0%
<5.0%
<7.0%
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强度等级<C20C20~C87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美国
英国日本
德国(0.063mm以下)
5~7%
用于承重砼≤9%一般砼≤16%
<7%
4~22%
各国外标准中石粉含量的规定美国英国日88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凝土强度比普通天然砂的强度稍高,当石粉含量为14.5%时,配制C35的强度比普通天然砂高。因此现将石粉标准定为大于等于C60≤5%、C55-C30≤7%、小于等于C25≤10%是可行的。石粉在C10以下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由于水泥用量少,可弥补人工砂和易性差的短处,因此可以放宽至20%左右。经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配制C60泵送混89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或有土的夹层会在人工砂中夹有泥土,标准要求人工砂或混合砂需先经过亚甲蓝法判定。其原理是试样的水悬浮液中连续逐次加入亚甲蓝溶液。每次加亚甲蓝溶液后,通过滤纸沾染试验检验游离染料的出现,以检验试样对染料溶液的吸附。当确认游离染料出现后,即可计算出亚甲蓝值(MB或MBF),表示为每千克试验粒级吸附的染料克数。4、检验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考虑到采矿时山上土层没有清除干净90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值是变化不大的,当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和粘土时其测定值有新变化,其相关系数在0.99。亚甲蓝法对石粉的敏感性如何?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对于纯石粉其测91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粘土成分的纯石灰石石粉10%、15%、20%,测定其亚甲兰测定值MB分别为0.35、0.75和0.75,依此绘制图,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机制砂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石粉,亚甲蓝测定值变化不大,说明亚甲蓝对纯石粉不敏感。一是石粉对亚甲兰的敏感性试验。方法是:在机制砂中分别掺入不含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93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MB)100.35150.75200.75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100.35150.94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物,分别加入固定量的蒸馏水中,用亚甲兰测定其MB值,依此绘成曲线,见附图。求得其相关系数高达0.9959。这说明用亚甲兰法检测石粉中的粘土含量精确度是很高的,是可用的。二是用总量固定,用其中纯石粉含量和粘土成分含量不同的6组粉状9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96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MB)00.45100.85201.1301.35401.6501.85石粉中粘土含量(%)亚甲兰测定值00.45100.8975、人工砂压碎指标值及试验方法:参照贵州省地方标准及铁道部的企业标准,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中、低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高等级混凝土与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耐磨性有明显下降,因此将总压碎指标定为30%。5、人工砂压碎指标值及试验方法:参照贵州省地方标准及铁道部的986、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由制砂机专门生产的,这部分人工砂级配可调整,但其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加工碎石时筛除大于4.75mm颗粒后的下脚料,俗称石屑,也有称尾矿,这部分颗粒级配差别很大。一般前者2.36mm以上的颗粒较多,后者0.300与0.150mm的颗粒较多,根据贵州省关于山砂的地方标准及铁道部有关企标,砂的颗粒级配中I区、Ⅱ区对人工砂在300μm,150μm的累计筛余下限均可以下调15%,2.36mm的累计筛余上限可以上调15%,均可在工程中使用。6、人工砂的级配问题人工砂的粒级有差较大的差异。一种人工砂是99(二)特细砂1、增加的原因:本次修订增加了特细砂。考虑到天然砂资源越来越溃乏,使用特细砂的地区已不限于重庆地区。原建筑工程部标准(BJG19-65)关于《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至今一直未修订,本次修订将特细砂纳入本标准范围内。(二)特细砂1、增加的原因:100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经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许多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相当或接近,只要材料选择恰当,配合比设计合理,完全可以用于一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与人工砂复合改性,提高混合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由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俗称特细砂混凝土,在我国特别是重庆地区101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较大,主要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拌合、机械振捣,拌合时间应比中、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延长1-2min,混凝土成型后宜进行二次振捣与抹面。2、特细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特细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102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配制材料的种类、质量及各原材料之间的相对比例,配制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作细骨料,需将特细砂与天然中、粗砂或母岩强度满足要求的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2)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1033)抗拉强度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近中、粗砂混凝土,该比值在5.5%-7.5%之间。3)抗拉强度砂率适当时,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1044)抗折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与中、粗砂混凝土相当,该比值在13.9%-16.5%之间。4)抗折强度特细砂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与中、粗砂1055)轴心抗压强度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接,一般在73.3%-84.1%之间。5)轴心抗压强度同中、粗砂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之1066)弹性模量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压强度和粗骨料的品种,且与中、粗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当,一般采用花岗岩碎石作粗骨料所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于同条件下高强石灰岩岩碎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6)弹性模量特细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其抗压强度和粗1077)耐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差,其磨损试验值为3.42-17.35g/cm2,而中、粗砂混凝土的磨损试验值仅为0.43-3.58g/cm2。7)耐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较中、粗砂混凝土的耐磨性差,1088)收缩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同龄其的收缩值稍大,通常180天龄期的收缩值约350×10-6~400×10-6,365天龄期的收缩值为400×10-6~450×10-6。8)收缩特细砂混凝土的收缩值较中、粗砂混凝土同龄其的收缩值1099)徐变(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
9)徐变(1)卵石特细砂混凝土110(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2)碎石特细砂混凝土1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件112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细度模数:C40-不小于0.90;C35-不小于0.80;C30-不小于0.70;C25以下不小于0.60;配制C60以上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特细砂,应与天然砂、粗砂或人工砂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由于特细砂多数均为150μm以下颗粒,因此无级配要求。
3、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细度模数:113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验。3)含泥量测定: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用“虹吸管法”。4)砂率: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砂率应低于中、粗砂混凝土。2)配制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配制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试114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6)特细砂混凝土宜配制成低流动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控制在50mm以内,配制坍落度大于70mm以上的特细砂混凝土,宜掺外加剂。5)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特细砂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按增加20115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2)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需遵守低砂率的原则;3)当需要使用化学外加剂时,应进行试配,检验外加剂与所有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1)由于各地区资源条件有所不同,总结116(三)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1、增加的原因及内容: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标号、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故本标准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对砂、石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有以下几项:天然砂中含泥量;砂中的泥块含量;人工砂或混合砂的石粉含量;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碎石及卵石的压碎指标。(三)增加了C60以上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指标1、增加的原因117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表1、表2中所列指标均为有关砂石指标的最严格的上限值。2、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118美国ASTMC33-01
英国BS882:1992
德国DIN4226-1:2001
日本JISA5005:1993
砂中含泥量
耐磨损的混凝土≤3%其它混凝土≤5%
≤4%
≤4%
---
砂中泥块含量
≤3%
---
---
---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
≤40%
≤15%
---
石中的含泥量
≤1%
≤2%
≤1%
≤1%
石中泥块含量
≤2%
---
---
---
表1国外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砂中含泥量耐磨损的混凝土≤3%≤4%≤4119表2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
GB/T14684GB/T14685CECS104修订后的JGJ52砂中含泥量
<1.0%
<1%
≤2.0%
砂中泥块含量
0%
0%
≤0.5%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
<5.0%
<5%≤8%
石子含泥量
<0.5%
<1%≤0.5%
石子泥块含量
0%
0%
≤0.2%
表2国内有关混凝土砂、石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GB/T11203、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从调查情况看,C60级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基本在0.3%~2.9%的范围内,多数在2%以下;泥块含量在0.5%~1.0%的范围内。C60级混凝土用碎石及碎卵石的含泥量在0.1%~1.0%的范围内,泥块含量在0~0.4%的范围内,针片状含量在1.2%~19%内,多数在3%~15%,压碎指标在3.8~11.8%。3、国内C60混凝土用砂、碎石和破碎卵石的质量调查1211)砂石的含泥量经569批C60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调查统计结果,含泥量>1.5%占20.0%,>1.8%占18.4%,>2%占13.9%,鉴于砂子实际含泥的状况及国内外标准,同时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将C60及C60以上混凝土的含泥量定在≤2%。碎石或碎卵石中含泥量经827批次的数据统计:>0.5占21.8%,>0.6占13.9%,>0.8占4.1%,考虑到泥对混凝土耐久性有较大影响,将指标定在≤0.5%。1)砂石的含泥量122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土均为3.0%,国内《建筑用砂》,《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C60以上混凝土为0%,经调查用于C60级混凝土中的569个砂样,泥块含量大于0.3%占18.3%,大于0.5%占10.2%,>0.8占8.6%,石子中泥块含量827个样中,>0.2占5.6%,>0.3占1.4%,>0.5占0.1%。考虑到运输过程的污染,为使质量指标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符合实际情况,允许用于C60及C60以上的砂中泥块含量为0.5%,石中的泥块含量为0.2%。2)砂石中的泥块含量美国标准对砂中泥块含量不分等级,所有混凝1233)碎石及碎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个样的碎石针片状>8.0%的占39.6%,>10%的占22.5%,>12%的占5.4%,实践证明8%含量的针片将能够配制C60的混凝土。3)碎石及碎卵石中的针片状含量经调查用于C60混凝土的808124(四)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为促进国际间相互交流,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衔接,消除骨料生产用筛网与使用时筛网不一致而产生混乱的现象,根据国际标准《混凝土——骨料的筛分析》ISO6274及国标《建筑用砂》《建筑用碎石及卵石》的规定,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筛孔形状的改变不会对骨料级配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后,因此本次修订决定将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四)砂、石2.5mm以上的筛孔由圆孔改为方孔为促进国际间相1251.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试验筛——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即ISO3310.1—2000《金属丝网试验筛》及ISO3310.2—2000《金属穿孔板试验筛》;我国机械工业部根据国际标准等效制定了我国的《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1997及《金属穿孔板试验筛》GB/T6003.2-1997国家标准。试验筛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在《金属穿孔板试验筛》中均允许方孔和圆孔两种筛孔形状供大家选用。1.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国际上对各行各业使用的试验筛有统一的《试126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关于《混凝土—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即ISO6274,规定了混凝土普通骨料的颗料粒级分布的方法试验用筛为方孔筛,孔径应符合规定系列中的任意一种,推荐用A系列。ISO/TC171水泥和混凝土委员会,1982年制定的关于《127ISO6274试验用筛筛孔尺寸单位:毫米
系列A系列B系列C60.375.080.031.537.540.016.019.020.08.009.5010.04.004.755.002.002.362.501.001.181.250.5000.6000.6300.2500.3000.3150.1250.1500.1600.0630.0750.080ISO6274试验用筛筛孔尺寸单位:毫米128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而且颗粒级配范围也基本相同。各国采用的系列不大相同,欧盟采用的A系列,美国、英国、日本均采用B系列。我国的《建筑用砂》《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也采用B系列。我国交通部新修订的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标准也改为使用方孔筛,与沥青混凝土用筛一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欧盟骨料试验均采用方孔筛1292.圆孔改方孔对砂石颗粒级配及针片状含量的影响1)砂子试验情况: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共试验砂子试样200个,其中20组为特细砂,36组为人工砂,其余均为普通天然砂。有9组细度模数相差0.2以上,占总数的4.5%;其余均在0.2以下,占95.5%(即95.5%是在试验要求误差范围内);其中两种筛试验结果(细度模数)完全一致的有43组,占总数的21.5%。共有14组试样颗粒级配区不在同一区域:其中7组是由5mm圆孔筛分计筛余超标引起的,因此真正不在同级配区的只有3.5%。2.圆孔改方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461-2025碳纤维复合材料测试试样用加强片粘贴规程
- 中学课程深化改革计划
- 证券从业资格证新兴市场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考纲剖析试题及答案
- 银行机构传承与创新管理思路试题及答案
-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注册会计师考试合规性试题及答案
- 学习科研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的重要性探讨试题及答案
- 培训学校课题申报书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知识便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知识更新与讨论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模拟试卷(深圳专用)(解析版)
- 竞业及保密协议
- 林海雪原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5篇)
- GB∕T 37281-2019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
- 动火作业检查清单
- 渗透试验报告
- 吊车包月租赁合同完美参考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 螺杆压缩机知识(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