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科学教案九篇_第1页
的科学教案九篇_第2页
的科学教案九篇_第3页
的科学教案九篇_第4页
的科学教案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的科学教案九篇

科学教案篇1

教材分析

1、“人与环境”和前两个单元构成“环境”部分,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讨论“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对环境有需求,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影响,人与自然要和协相处。

2、“环境与爱护”单元是本册的综合,是对前几个单元的概括和总结,突出了本册的“环境”主题,教育同学要重视环境、爱护环境。专题讨论“做个环保小卫士”教育同学要将爱护环境的行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成为“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学情分析

1.老师主观分析:由于所学内容比较直观,贴近生活,同学对此比较熟识,应当感爱好。

2.同学认知进展分析:由于学习《科学》这门功课已有三年,同学要自己学习并拓宽知识面不会很难。

3.同学认知障碍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休戚相关,可是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2.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3.能猜测认为掩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

4.能精确地描述试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同学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人类的生存依靠于环境,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那我们人类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

2、出示课件,展示图片,同学谈感受。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动植物的“诉说”

1、同学以小组观看有关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资料,自主选择自然环境,并说诞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

2、小组活动:选择角色,并争论分析“他”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

3、课件出示反映人类活动的图片,同学观测,谈感想。

4、角色扮演,小组内表演,并推选代表。

说说各自的食物、水源、住宅和活动空间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谈自己对人类的呼吁。

5、全班展示,表演,评价,谈收获。

活动二:转变一个小环境

1、小品展示同学日常生活行为,主题为:日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依据小品内容同学开展质疑:

这些活动真的会影响环境吗?如何判定?如何验证?

3、引导制定模拟试验计划。

4、猜测试验结果,小草会有什么“反应”。

5、动手试验。

6、小结:留意做记录,随时观测。

三、总结。

1、列举人类哪些活动影响了四周环境。

2、谈试验活动的感受。

四、教学后记:

引导同学明白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回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板书设计

动植物的“诉说

第一组是森林金丝猴树被人们砍光了,

抓我们送到动物园去,

剥夺了我们的自由

第二组是草原跳鼠人们在这里大量放牧,

草原退化,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了

第三组是湖泊小鱼人们把乱丢垃圾,大规模捕捞,

唯恐那一天人类在也吃不到鱼了。

那么对于那些小动物,花草树木的控诉,我们该怎么做呢?

科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阅历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说明;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设计简约的试验记录表和试验报告。

2、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转变的。

3、培育同学的制作技能〔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试验技能和归纳概括技能。

4、尊敬证据;情愿合作沟通;尊敬他人的劳动成果;培育探究问题的爱好和立场。

教学方法:

1、本课通过课题径直引入新课,以问题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培育同学探究的爱好。

2、老师在组织制作电磁铁这一教学环节上,往往采用老师教,同学做这种方法,不利于培育同学的技能。本课教学时,老师可课前组装好电磁铁,课上试验完毕后,让同学自己拆开电磁铁,观测结构,再组装好。既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去探究电磁铁的特性,又培育了同学观测技能、制作技能、探究技能、归纳概括技能和语言表达技能。

3、也可以让同学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用电磁铁做成的物品,沟通收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感受、体会、从而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

知道电磁铁的磁性。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的试验技能和归纳概括技能。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课前收集的各种用电磁铁做成的物品〔板书通电的线圈〕

2.提问:

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同学说出电磁铁是否有磁性和两极〕

二、猜想假设

同学质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同学争论并制定探究方案

四、实施探究

1.演示试验:

〔1〕做个电磁铁,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大头针。

〔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2.谈话:

刚才的试验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发觉?

3.争论:

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

4.谈话:

你想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吗?试验完毕后,请你拆开这个装置,看看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还要把它组装好。

5.同学分组试验、观测:

同学自己动手做个电磁铁,〔分有铁芯和无铁芯两种状况〕

五、展示沟通

小组汇报结果

〔1〕有铁芯的电磁铁磁力大。〔2〕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板书通电有磁性断电没磁性。

六、拓展创新

生活中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物品许多,找一找,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同学知道了电能产生磁,学会了制作电磁铁,了解了电磁铁的应用。

科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存的须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着重事实,尊敬他人看法,乐于合作与沟通。

3、能在已有知识阅历的基础上,做出说明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生存的须要条件,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争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探究宇宙的历程,宇宙间的众多星体,什么样的星球适合人类居呢?

〔二〕猜想假设: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四〕实施探究:

1、分组争论人类生存需要的条件

2、沟通地球适合人类居住具备的条件

有大气、水、相宜的温度和能源。

3、猜想除了地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居住

争论:人类能在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建立新的家园?

1、沟通搜集的资料

2、依据搜集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会,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我们的“将来的家园”

1、沟通地球污染程度对人类产生的不良影响,引发设计将来家园的欲望。

2、分组争论沟通自己想象的将来家园的样子

〔五〕展示沟通:展示同学设计的将来家园,进行评比。

〔六〕拓展活动:依据自己的设计写一篇科幻故事。

教学反思:

教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要融入生活中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非常着重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在探讨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后,接着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居住?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出了很多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及环保问题。

科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桥的外形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提高观测、比较、描述和评价的技能。

情感、立场、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观赏桥梁的外形结构之美。

教学预备

为小组预备:吸管或竹片、粗线。为全班预备: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

老师自己预备: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闻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非常的建筑物。”

二、漂亮的彩虹桥-拱桥

出示图片,观测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优点?

试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技能。〕

三、拉索桥

1、观测拉索桥,它们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2、以实际例子说明。观测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拉索桥到底有什么优点?

3、试验:模拟做一个拉索桥。在实难中同学边观测边思索问题,当演示完成后回答。

〔1〕两人同时用力拉绳把“桥”吊起来。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2〕把绳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觉用力有什么改变?

四、结合我们的生活自己来制作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让同学分组完成也要以独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评定其水平。让同学说出自己设计和制作桥的想法和原理是什么?

自己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请做得好的同学演示讲解,从而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知识。

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各式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开展争论。

2、探究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活动预备:

1、收集各式各样的绳子。

2、老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测、感知各式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开展争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式各样的绳。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爱的绳,集体沟通。

师:“你喜爱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舞幼儿与同伴沟通,共享阅历。〕

〔4〕迁移幼儿的生活阅历。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究绳子的不同玩法

〔1〕老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爱好。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日绳子特别兴奋,它们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请小伙伴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伙伴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知你的好伙伴。”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老师参加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究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伙伴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科学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了解事物间的微小差别,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2.对同学进行简约的思维技能、操作技能的训练。

3.培育同学对科学的爱好和探究的精神,学会运用工具进行验证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三、教学难点

1.让同学学会运用科学的观测方法,有目的的讨论。

2.对同学进行简约的思维技能、操作技能的训练。

四、教学预备

小组材料:一小团米饭、一些大米、一次性饭碗1只、水桶1只、金属汤匙1个、淀粉、一次性筷子4双、蜡烛1支、水1小杯、碘酒1瓶、滴管2根、火柴1盒、白纸5张、棉花签2根、培育皿1只、毛巾1块、废物盘1个、塑料药匙1个。

老师材料:一次性筷子1双、金属汤匙1个、淀粉1小包、白纸1张、米饭、滴管2根、水1小杯、碘酒1瓶、棉花签1根、废物盘1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谈话:〔出示米饭〕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今日我们就来观测米饭。〔板书课题:米饭的观测〕

〔二〕观测米粒与饭粒有什么有同。〔8分钟〕

1.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米粒与饭粒有什么不同?

小组争论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

〔大小、软硬、粘手与不粘手、颜色、外形、香味、味道〕

2.同学分组观测,老师巡察。

3.汇报比较结果。

4.有同学发觉米饭越咀嚼越甜,我们一起来试一下。〔试两次〕

有谁知道缘由吗?〔板书:淀粉〕

〔三〕淀粉的'观测〔29分钟〕

1.观测淀粉〔14分钟〕

〔1〕谈话: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经过咀嚼后会变成有甜味的糖类。同学们想知道淀粉是什么样的吗?可以用什么方法观测?

同学观测淀粉,并汇报。〔白色、细、滑〕

〔2〕刚才,同学们通过看、摸、闻观测了淀粉,现在金老师把一小勺淀粉倒在汤匙里,加一滴管的水,再用筷子搅一搅,淀粉会有什么改变呢?大家动手观测一下。

〔3〕假如把这淀粉糊用火加热又会有什么改变呢?想做这个试验吗?

这个试验要用火,所以特别要留意什么?〔留意:安全〕

同学分组试验,并汇报试验发觉。〔淀粉像米粒一样加水加热后变大了。〕

2、碘淀反应〔14-15分钟〕

〔1〕谈话:同学们观测得真认真,点蜡烛、拿米饭,手都弄脏了,现在大家到水桶里把手洗一下,我看哪个组动作最快。

洗洁净了吗?金老师不放心,我请一样东西来帮忙。〔出示:碘酒〕认识吗?有什么用呢?老师示范消毒。〔给拇指和食指涂上碘酒〕

同学拇指和食指消毒。

〔2〕谈话:消好毒了吗?现在我们来做个有趣的试验。

在每个课桌里都有一张白纸,请大家把它拿出来。现在,请每个同学用这两个消过毒的手指,捡出4粒米饭,排列在这张白纸上,留意要求:一要整齐,二不要把饭粒弄脏。

你发觉了什么?同学汇报。

是不是你把饭粒弄脏的呢?猜想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4〕碘淀反应

谈话:淀粉遇到碘酒真的会变色吗?你有方法验证吗?〔师提示用滴管〕好,我们来试一下吧。

同学试验,并汇报试验发觉。

是不是全部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会变色呢?

同学检验米粒,并汇报。〔师板书:变色〕

〔四〕复习巩固:〔2分钟〕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想讨论什么?

科学教案篇7

一、教案目标:

1、初步掌控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观测形形色色的树种,了解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3、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树的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4、通过对树的认识和探究,激发幼儿爱树、护树的情感,培育其环保意识。

二、教案预备:

1、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2、老师预备一些市区绿化的录像带、照片等资料。

三、教案安排:

1.绿化植物知多少: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四周有多少种绿化植物,并摄影,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2.树叶探趣: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公园、植物园等实地观测树叶的外形、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3.树木护养:老师和家长一起教给孩子一些有关养护植物方面的常识。

4.绿化植物摄影作品展和树叶贴画作品展。

科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假如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肯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那么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状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测和试验中发觉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立场价值观:

1、培育勇于挑战、缤密推断的立场。

2、乐于沟通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状况

【教学难点】能运用串联和并联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教学预备】

为小组预备:一个电路检测器、两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其中一个只有一组通路,另一个有三组通路)、试验记录单;一节电池(配电池盒)、一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教学过程】

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一: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讨论

1、发给每组一个接线盒,观测接线盒外面的四个接线头及对应的数字标号

2、打开盒盖,看到1号和3号接线头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

3、盖上盒盖,争论: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断路?

4、用电路检测器实际检测,看看检测结果是不是和前面观测到的一样。

活动二:检测、推想第二个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状况

1、发给每组另外一个接线盒,说明盒子上面的四个接线头在盒子里面是有导线连接的。不打开盒子,径直用电路检测器来检验,能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路吗?

2、同学先争论检测顺次,然后再开始检验,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21-31-42-32-43-4

通路

断路

3、检验完后,依据检验结果推想接线盒内的连接状况,把推想结果画在记录纸上〔教材17面〕。

4、各小组汇报推想结果,并争论哪种推想是合理的。

5、打开接线盒,让同学看看里面究竟是怎样连接的。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活动一: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要求同学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启发思索: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觉。

3、同学汇报后,老师作适当讲解。〔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活动二: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1、发给同学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要求同学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

2、启发思索: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觉?

3、同学汇报后,老师作适当讲解。

〔说明:“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这一活动,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纳让同学径直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教科书上的电路连接方式连接电路,重点放在让同学观测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观测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这样做更有利于让同学发觉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本质不同。〕

三、拓展活动:看谁的设计最有特色

提供同学假设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电路,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特色、最有用。

板书设计: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通路断路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电路检测器〕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科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表达方式。

情感、立场、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生命体,具有爱惜小草,不践踏不草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表达方式。

【教学预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