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_第4页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②不若己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说:谈论。③化:融为一体。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香远益清则商也日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水陆草木之花一老河兵闻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陈康肃公善射用7"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答案】(1)B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①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②商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赐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示例:人成长与他外在环境有关系,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乙文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即便外在环境不如意,也应如周敦颐笔下的莲一般,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1)A.前者“更加”,后者“进步,长进”。B.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C.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指讲学家说的话。D.前者“品行高尚的人”,后者“擅长”。(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译为: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此题要注意句式结构的对称。(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清水。“妖”:妖艳。“处”:在一起。“若”:比得上。(4)在解读时要能从甲乙两文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来阐明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如乙文可分析“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一句,谈的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人们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学生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与优秀的人交朋友。故答案为:⑴B;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⑶①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②商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赐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⑷示例:人成长与他外在环境有关系,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乙文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即便外在环境不如意,也应如周敦颐笔下的莲一般,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言之有理即可。【点评】⑴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子的意思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积累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⑵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⑶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见解。【参考译文】(一)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二)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款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及鲁肃过寻阳恐已暮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答案】(1)到,等到;迟,晚(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3)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及”,等到;“暮”,迟,晚。(2)重点字词:“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少”,少年时代;“壮”,壮年时代。(3)【甲】文结合“蒙乃始就学”,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在学习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乙】文的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结合“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得出:我们可以学到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呢?故答案为:⑴①到,等到;②迟,晚⑵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⑶①知错就改(吕蒙);②随时可学(师旷)。【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⑶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这类试题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中心作答。要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头头是道、自圆其说。【附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乙】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束氏狸狌①

宋濂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②,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宋文献公集》)【注】①狸狌:野猫。②甕(weng):瓮,一种盛东两的陶器,腹部较大。(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束氏日市肉啖之愿为市鞍马竟不知世之有鼠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沿鼠行不敢下求之下流,固颠鼠度其无技关山度若飞(2)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古代汉语词典》:①与与:威仪适度的样子。②熙熙:和乐的样子。③如也: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4)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上联: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下联:狎狌【答案】(1)A(2)“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3)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4)每日啖肉见鼠而出【解析】【分析】⑴B:竟不知世之有鼠:竟然;竟不可得:最终,最后;C:沿鼠行不敢下:跳下,下去;求之下流:下方,下游;D:鼠度其无技:估计;关山度若飞:越过;A项相同意思是买,故选A。⑵“食己,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意思是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内容上写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结构和写法上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⑶南郭:城南。士:读书人。病鼠:家里发生鼠患。堕甕:掉进瓮里。句意是: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⑷文章以老鼠的事例告诉人们: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根据“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对出下联:狎狌每日啖肉见鼠而出。故答案为:⑴A⑵“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⑶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⑷每日啖肉见鼠而出【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得出正确选项。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翻译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⑷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附参考译文】卫国有个姓束的人,全世间的东西都不爱好,只是爱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他家养了一百多只猫,这些猫把家周围的老鼠都抓得快没有了。猫没吃的,饿了就大声嚎叫。束氏就每天到市场买肉喂猫。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了小猫。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竟然不知道世上有老鼠了;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完了就是懒洋洋的,一副柔顺和乐的样子。城南有个读书人的家发生鼠患,他家的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甚至掉进缸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一只猫回去。束家的猫看见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耳朵,瞪着两只眼睛,黑如亮漆,赤色的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竟然以为它是怪物,在缸沿上随着老鼠转来转去,却不敢跳下去捉那老鼠。这家的主人见状不由得发怒,就将猫推了下去。猫害怕极了,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好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脚,猫用力从缸中逃了出来。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卿今当涂掌事②及鲁肃过寻阳既更刮目相待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翻译下面句子。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用原文内容填空。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办法是:(4)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当道,当权;到,等到;重新;知晓事情(2)①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成为博士吗?②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阿蒙。(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例如: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启示: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北宋(1)本题中的“见事”是“知晓事情”;“更”是古今异义词,“重新”的意思。(2)在此题中,要注意“岂、治学、博士、涉猎、才略”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作答要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相关语句的筛选作答。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办法是“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通过令鲁肃为之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表现吕蒙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⑴当道,当权;至I」,等到;重新;知晓事情;⑵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成为博士吗?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阿蒙;⑶“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⑷例如: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启示: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言之成理即可)【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即可解答;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参考译文】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5.阅读文言文后答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②尔安敢轻吾射!③康肃笑而遣之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文用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富含情趣和哲理,通俗易懂,意味深长。本文主要写了射箭和酌油两个场面,陈尧咨的射箭写得十分简略。这样繁简得当,突出文章的重点。本文用“睨之"“微颔之"“置"“覆""酌""沥"等词语表现了卖油翁的身手不凡、谦虚沉稳。本文结尾写陈尧咨"笑而遣之",一个“笑"字生动的刻画出陈尧咨的有所领悟和自我解嘲,是传神之笔。【答案】(1)放下;轻视;打发①(老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注到葫芦里。②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3)C【解析】【分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释:放下。遣:打发。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关键词:覆:覆盖。徐:缓缓地,慢慢地。杓:舀东西的器具。沥,灌注。惟:只,不过。“尔”通“耳”:相当于“罢了”。(3)C.没有体现卖油翁的"谦虚”。故选Co故答案为:⑴放下;轻视;打发;⑵①(老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注到葫芦里。②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⑶C。【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即可。【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6.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赵普,字则平,幽州蓟①人。世宗用兵淮②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③尝与语,奇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⑤户启箧⑥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⑦,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注释)①蓟:蓟县。②淮:淮河地区。③太祖:赵匡胤。④私第: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⑤阖:关闭。⑥箧:小箱子。⑦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即更刮目相待更:及为相及:晚年手不释卷释:(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太祖尝与语,奇之。(3)联系(甲)(乙)两文,简析吕蒙和赵普两人的读书经历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书的作用。【答案】(1)当道,当权;重新;到,等到;放下(2)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阿蒙了!②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3)共同之处:少年时学术不精;听取他人的建议,勤奋好学;最终学有所成。读书的作用:【示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卿今当涂掌事”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句中“当涂”意思是“当道,当权”。“即更刮目相待”翻译为“就重新另眼看待了”,“更”意思是“重新”。“及为相”翻译为“等做了宰相”,“及”意思是“等到”。“晚年手不释卷”翻译为“到了晚年手也不放下书”,“释”意思是“放下”。(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句中“才略"意思是“才干和谋略",“非复”意思是"不再是”。②"太祖尝与语,奇之”句中"尝”意思是"曾经”,"语”意思是"交谈”,"奇"在这里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奇”。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甲文中的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写出了他最初不愿意学习,学识浅,乙文中“寡学术”也能看出赵普的学识浅。但两人在听了别人的劝告后“蒙乃始就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④,阖⑤户启箧⑥取书,读之竟日",并最终有了很大的成就。读书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能使人提升内在的素质等。据此作答。故答案为:⑴当道,当权;重新;到,等到;放下⑵①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阿蒙了!②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⑶共同之处:少年时学术不精;听取他人的建议,勤奋好学;最终学有所成。读书的作用:【示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言之成理即可)。【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干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找准相同点,同时要结合进行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7.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加下划线字。尝:唯:(2)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树长在马路边却有这么多小孩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树长在马路边却结了这么多果子,这一定是受了李家的苦。树在说边上有很多儿子,这一定是李子很苦。树长在路边却结了这么果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3)有人说这个七岁小儿王戎真是个气度非凡、淡定又聪慧的孩子,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曾经;只有(2)D(3)是的,首先他很淡定,别的孩子争着摘果子他不去,其次他也很聪明,能从路边果子没人摘,得出果子不好吃的结论.【解析】【分析】(1)“尝”,古今异义,今义为“品尝”,古义为“曾经”;“唯”,本义即为“只有”。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重点词语有:“道”的意思马路;“子”的意思是果实,果子,李子;“苦”的意思是苦涩;“李”的意思是李子。故选D。(3)本题答题时,抓住关键句子分析即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写出王戎的气度非凡、淡定;“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写出王戎的聪慧。回答时,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章写出理由。故答案为:⑴曾经;只有;⑵B⑶是的,首先他很淡定,别的孩子争着摘果子他不去,其次他也很聪明,能从路边果子没人摘,得出果子不好吃的结论.【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要正确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判断正误。⑶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考生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分析,阐述时要表明观点,要说理由。【参考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却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围观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8.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甲文作者是朝的刘禹锡,乙文作者是宋朝的(人名)。(2)翻译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甲文中与末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首尾呼应的的句子是。(4)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文作者自比诸葛亮、扬子云,并以孔子的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居陋室,但安贫乐道以此为荣的自豪。乙文作者自比陶渊明,希望人们不要贪慕富贵,要像菊花那样恬淡、隐逸、与世无争。乙文作者从陶渊明谈到今世人,希望人们不要贪慕富贵,要像荷花那样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甲文作者从山到水再到陋室用类比的说理方式表达了陋室不陋,有德则馨的观点。【答案】(1)唐;周敦颐(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B【解析】【分析】(1)《陋室铭》是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周敦颐,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世称濂溪先生。(2)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鲜,少;闻,听到。(3)首尾呼应是指句意上的相互对照。“何陋之有”的意思是有什么简陋呢?作者自比诸葛亮、扬子云,写自己虽然身居陋室,但是因为品德高尚就不会感觉到简陋。开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就不显得简陋了。二者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4)B.乙文作者自比莲,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故答案为:⑴唐;周敦颐;⑵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⑷B【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⑶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对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注意前后的呼应。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参考译文】甲: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乙: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9.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本文作者(人名),除“醉翁”之外,他晚年又自号“”。(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以此自矜释担而立但微颔之笑而遣之(3)请结合作者对卖油翁的描写,分析康肃由"问”到“忿然”的原因。(4)请写出两点卖油老人的过人之处。【答案】(1)欧阳修;六一居士(2)自夸;放;点头;打发(3)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问”;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4)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解析】【分析】(1)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欧阳修: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一”)。(2)本题中的“颔”名词用如动词,“点头”;“遣”是“打发”的意思。(3)陈康肃公“尝射于家圃”,而卖油翁看后表现出“睨之”“微颔”的神情,便使得陈康肃产生疑问;当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艺用“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进行回应后,使康肃变得“忿然”。作答时结合语境将陈康肃从“问”到“忿然”的过程概述出来即可。(4)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作答。文章叙写卖油翁酌油时,用“取”“置”“覆”“酌”“沥”等词语,突出了他有娴熟的技能;而用“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见多识广;从卖油翁用行动来印证自己的话语并让陈康肃“笑而遣之”,可见其思维敏捷、富有智慧。据此可概括作答。故答案为:⑴欧阳修;六一居士⑵①自夸;②放;③点头;④打发⑶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问”;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⑷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点评】⑴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⑵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⑷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敦颐传(节选)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语之曰郡守李初平贤之用7"给下面句子断句。邙限断2处)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3)“老吏不如也"中“也"写出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阅读文章,摘录与“是能辨分宁狱者"呼应的语句。“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用了对比手法,有何作用?联系《爱莲说》,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丢下,舍弃;离开;告诉,对……说;以……为贤能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善不为也。“也"是肯定语气,写出众人肯定周敦颐断案才能远胜那些有经验的官吏,表达了众人对周敦颐的赞美与敬佩之情。(4)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面对王逵严酷与强悍,周敦颐以弃官抗争,与众人莫不敢辩形成对比,突出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刚正不阿、不愿同流合污的君子作风。【解析】【分析】(1)“委",古今异义,今义为“委托",古义为“丢下,舍弃";“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语",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告诉,对••••••说”;“贤",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贤能”。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句可找出两个主谓句,即“(王逵)杀人以媚人"和“(我)善不为也",所以在“杀"“善"之前断开。(3)“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写出周敦颐断案才能远胜那些有经验的官吏,所以“老吏不如也"是众人对周敦颐才能的肯定,“也"表示肯定语气。结合“惊曰"“部使者荐之"等句子可知,此句表达了众人对周敦颐的赞美与敬佩之情。(4)“是能辨分宁狱者",意思是: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找到前文周敦颐分宁县断案的句子即可,即“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二者前呼后应。“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面对王逵严酷与强悍,众人“莫敢争",周敦颐以弃官抗争,二者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意在突出周敦颐的形象;然后结合《爱莲说》中通过对莲“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君子者也"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而表现出的周敦颐刚正不阿、不愿同流合污的君子作风,来谈所突出的周敦颐的形象与品质即可。故答案为:⑴丢下,舍弃;离开;告诉,对……说;以……为贤能⑵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善不为也。⑶“也"是肯定语气,写出众人肯定周敦颐断案才能远胜那些有经验的官吏,表达了众人对周敦颐的赞美与敬佩之情。⑷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⑸面对王逵严酷与强悍,周敦颐以弃官抗争,与众人莫不敢辩形成对比,突出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刚正不阿、不愿同流合污的君子作风。【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⑵本题考查考生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结合句意进行断句。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人物情感的把握和理解。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结合题意找出呼应的句子即可。⑸本题考查对作者的评价和认识。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掌握作者的经历、性格、品德等。【参考译文】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篇课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势态的厌恶。《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短文在写作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一者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一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美德。“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但在本文中,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均有所见。本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答案】(1)多;横生枝蔓;远播(2)①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②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3)C【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以及句意理解词语,注意“蔓”“远”属于词类活用。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②宜:当。众:众多。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ABD分析正确。C错在“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均有所见”的表述,这篇文章没有运用记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故答案为:⑴多;横生枝蔓;远播⑵①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②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⑶C【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