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中国古代的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2、《后汉书》记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反映出当时庐江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落后
B.自然资源的贫乏
C.灌溉技术的落后
D.农民意识的落后
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
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表达,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据统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岗”、“陡绝之地”。明清时期,“瘠卤沙岗”和“陡绝之地”能够成为耕地的条件是[
]
A.筒车等新灌溉工具的推广应用
B.犁耕技术的提高适应了不同土壤耕作需要
C.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植制的推广
D.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6、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A.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7、《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8、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10、“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11、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
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12、近代以来华南虎濒临灭绝,但学者研究指出:长江以南地区,宋代以后虎患渐趋频繁,至明清尤盛,且较集中发生在闽、赣、粤等省交界处的山区。明清时期,上述地区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
)
A.气候变迁导致老虎出山觅食
B.人口增加导致山区过度开发
C.
以虎骨等入药的风气渐盛
D.国内旅游的风气逐渐形成13、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1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说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别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稳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15、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16.以下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6.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使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7.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以下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8.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的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的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该现象突出反映了()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19.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普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1.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22.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到达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①改良生产工具②精耕细作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④扩大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3.清人黄遵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中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直接原因是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B.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表达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该政策实施后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有了保障24、(广州测试)假设要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以下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稷之孙曰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25、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二、非选择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三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加到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请答复:(1)从技术上看,材料一两种农具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农具不断改良的认识。(2)针对材料二、三同学甲、乙两人分析研究。对于材料二:甲同学说:古代农民太辛苦,可是这种经营方式却能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这是为什么?乙同学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其组织答案。①从经济结构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洁公司培训课件
- 2025春晚观后感心得体会怎么写(17篇)
- 新学期开学典礼演讲稿集锦(16篇)
-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15篇)
- 大学生励志英语演讲稿(9篇)
- 员工自我鉴定1000字(20篇)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班级寒假生活总结范文(7篇)
- 与感恩演讲的演讲稿锦集(6篇)
- 教师考核自我鉴定(7篇)
- 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应急处置预案
- 第四章-数据交换技术课件
- 塞外山城张家口
- 日光温室大棚承包合同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13例 - 电子商务案例
- 多发伤及复合伤的抢救处理流程
- 2023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表观遗传》教学设计
- 自动跟随智能小车的定位与跟随系统设计
- 急性心力衰竭试题附答案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