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血液循环障碍12/10/20221第二章血液循环障碍12/9/20221目的要求:1、掌握血栓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2、了解栓塞,梗死,出血的概念,原因,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3、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结果。4、了解动脉性充血、局部缺血的概念、原因、表现及后果。12/10/20222目的要求:1、掌握血栓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1前言
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CO2和代谢废物,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则将引起各器官代谢紊乱,功能失调和形态改变。所以它与其它各种病理过程(如变性、坏死、炎症等)关系十分密切。12/10/20223前言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⒈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条件:⑴心、血管结构功能正常(包括完整性)。⑵血量恒定水平。⑶血液为液态。⑷凝血─抗凝血系统完善。⑸正常神经—体液调节。12/10/20224⒈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条件:⑴心、血管结构功能正常(包括完整性)分类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循环流速流量异常充血动脉性和静脉性
缺血、梗死。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腔阻塞(内容物改变):
血栓形成、栓子、栓塞。血管内成分逸出血管壁通透性↑:水肿、渗透性出血;完整性破坏:出血。12/10/20225分类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循环流血栓形成出血栓塞梗死充血12/10/20226血栓形成出血栓塞梗死充血12/9/202260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0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B病理性:(1)炎性充血:病原因素和病理产物,血管活性物质(组胺、多肽、5-羟色胺等)。⑵贫血后充血:扎止血带、放腹水、拔火罐。⑶侧支性充血:某动脉阻塞,其所支配部位缺血,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动脉性吻合枝,使其扩张充血。⑷血管运动性充血:摩擦、温热、化学药物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受抑制,小动脉扩张充血。12/10/20229B病理性:12/9/20229⒉病理变化: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增多;发生在体表时,鲜红色、局部温度↑、体积↑。⒊结局:
多为暂时性,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有利:O2↑、代谢↑机能↑抵抗力↑,加速损伤的修复。不利:脑膜血管充血─→头痛、头晕─→脑溢血(高血压病人)。12/10/202210⒉病理变化: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增多;发生在体表二、静脉性充血定义:V回流受阻,血液瘀积在小V和cap(capillary)内,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简称淤血。⒈原因:局部因素:⑴静脉受压⑵静脉腔内阻塞:血栓形成⑶侧支循环不能建立12/10/202211二、静脉性充血定义:V回流受阻,血液瘀积在小V和cap(ca全身因素:⑷心力衰竭:
心功能↓─心收缩力↓─心输出量↓V回流↓
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肝淤血(全身性淤血)⑸休克:
缺O2,小V和cap紧张性↓(详见休克章节)⒉病理变化:
小V和cap扩张充血,暗红色(紫绀)、温度↓、组织或器官体积↑、重量↑、代谢↓、机能↓。12/10/202212全身因素:⒉病理变化:
小V和cap扩张充血,暗红色(紫绀)⒊结局:⑴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⑵缺O2─→cap通透性↑─→RBC外渗─→淤血性出血⑶缺O2─→代谢障碍,中间代谢产物堆积─→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⑷缺O2─→细胞崩解产物刺激,结缔组织增生,网状纤维胶原化─→淤血性硬化⑸血流淤滞,RBC粘集促进─→血栓形成12/10/202213⒊结局:⑴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12/⒋病变
淤血时血流缓慢,血氧过度消耗,MHb,局部组织呈暗红色、蓝紫色(称发绀)、T、V、水肿、出血、硬化(实质C、纤维T)⑴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肉眼:体积增大,暗红色,挤压断面有多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肺组织疏松,血管丰富,常发生水肿,RBC漏出)。镜检:a.初期:肺泡壁Cap及间质血管扩张,充满RBC。b.中期:小叶间质增宽,肺泡中有炎性渗出物、RBC;巨噬细胞在肺泡腔内吞噬RBC后,Hb降解为黄褐色含铁血黄素,这种巨噬Cell多见于心力衰竭的病例---心力衰竭细胞。c.褐色硬化期:肺淤血引起肺实质营养不良、萎缩、结缔组织(C.T.)增生,肺组织硬化,并有多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外观为褐色。12/10/202214⒋病变
淤血时血流缓慢,血氧过度消耗,MHb,局部组织12/10/20221512/9/20221512/10/20221612/9/202216慢性肺淤血12/10/202217慢性肺淤血12/9/202217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12/10/202218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12/9/202218肺水肿12/10/202219肺水肿12/9/202219心衰细胞12/10/202220心衰细胞12/9/202220(2)肝淤血:右心衰竭(大循环淤血,肝V直接与后腔V相连,肝V缺乏瓣膜,肝淤血)。肉眼:a.急性肝淤血:红紫色,断面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体积肿大。b.慢性肝淤血:包膜紧张(肝区疼痛,压痛),暗红色,质实。表面及切面可见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状如中药槟榔切面,故有“槟榔肝”之称。槟榔肝:肝慢性淤血时,小叶中央V周围肝细胞因淤血营养不良,萎缩消失,被红细胞取代故呈红色;而小叶周边肝细胞营养和氧气供应优于中央肝细胞,故仅发生脂变,呈黄色。12/10/202221(2)肝淤血:右心衰竭(大循环淤血,肝V直接与后腔V相连,肝镜检:a.急性:肝小叶中央V及其周围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b.慢性:小叶中心肝索萎缩,消失。小叶周边及淤血区附近肝细胞因缺氧而脂肪变性,后期,实质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肝体积缩小,而发生淤血性肝硬变(心源性肝硬变)。12/10/20222212/9/202222第二节出血定义:血液流出心血管以外。外出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内出血外出的血液流出体外──外出血㈠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心脏或血管破裂引起。见于:a.外伤出血或病变破坏血管:如肺结核、寄生虫、胃溃疡出血、恶性肿瘤侵蚀。b.血管脆性增高(动脉硬化、血管瘤等):血压突然升高(脑溢血)。12/10/202223第二节出血定义:血液流出心血管以外。12/9/2022脑内出血12/10/202224脑内出血12/9/202224⒉渗出性出血:即红细胞从血管中漏出(漏出性出血)。a.血管壁损害:小A、cap、小V无明显破裂而是通透性增加。①淤血和缺氧:②严重感染中毒:③某些药物或食物引起变态反应:④维生素C缺乏:b.血液凝固性下降:①DIC(感染、败血症、休克):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在DIC形成过程中被消耗。②Vk缺乏:肝脏疾病时凝血酶原合成减少。③血小板质变量变:血小板可修复毛细血管。12/10/202225⒉渗出性出血:即红细胞从血管中漏出(漏出性出血)。12/9/㈡病理变化:1.破裂性出血a.外出血:A破裂─喷射状V破裂─慢慢流出Cap破裂─露珠状b.内出血:血液流出后蓄积在组织间隙─血肿血液流出后蓄积在体腔中─积血2.渗出性出血a.淤点:针点或更小的出血≤1mm。b.淤斑:范围较大的出血∮≥1mm。c.溢血:伴有组织破坏的出血。
d.出血性浸润:小血管的出血沿血管周围间隙(间质组织)向邻近组织浸润。如猪瘟肺出血。12/10/202226㈡病理变化:1.破裂性出血2.渗出性出血12/9/20222淤点与淤斑12/10/202227淤点与淤斑12/9/202227漏出性出血12/10/202228漏出性出血12/9/202228㈢对机体影响:与部位、血量、速度有关。眼底出血──失明脑出血──引起死亡或机能障碍短时间出血>总量25%──休克少量持续出血──贫血少量急性出血──机体吞噬细胞清除由机体代偿适应12/10/202229㈢对机体影响:与部位、血量、速度有关。12/9/202229脑出血12/10/202230脑出血12/9/202230第三节血栓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12/10/202231第三节血栓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凝血活素
+
Ca2+正常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12/10/202232凝血活素
+
Ca2+正常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⒊血液凝固性增高:12/10/20223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12/9/20223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
①表面粗糙,有利于血小板沉积和粘附②内膜受损,使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③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④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整个凝血系统。12/10/202234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12/9/2022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⑴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轴流变宽、边流变窄或消失→血小板壁立(沉积)⑵血流缓慢,粘集的血小板和形成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血栓发生情况:静脉比动脉多见;远心端比近心端常见。12/10/202235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12/9/2022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⒊血液凝固性增高:手术、创伤、分娩─→出血─→(代偿性)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此外,烧伤,脱水─→血液浓缩─→粘稠度↑─→血栓形成12/10/202236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⒊血液凝固性增高:12/9/202236㈡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过程:⒈血小板的沉积与凝集;血小板壁立,形成小丘,并逐渐增大连接形成小梁⒉血液的凝固血小板因子释放+组织凝血活素+各种凝血因子12/10/202237㈡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过程:12/9/202237血栓类型: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呈现灰白色,质紧实,心瓣膜上的血栓呈疣状,不易脱落。⒉混合血栓:静脉血栓体部,由血小板、白细胞、纤维蛋白,红细胞构成,呈红白相间条纹状。12/10/202238血栓类型: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血栓类型: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呈暗红色。⒋透明血栓(微血栓):发生在微循环小血管内,常见于DIC,由纤维蛋白构成。12/10/202239血栓类型: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静脉血栓12/10/202240静脉血栓12/9/202240肺动脉内大血栓12/10/202241肺动脉内大血栓12/9/202241白色血栓12/10/202242白色血栓12/9/202242混合血栓12/10/202243混合血栓12/9/202243透明血栓12/10/202244透明血栓12/9/202244㈢血栓的转归:⒈溶解或脱落⒉机化与再通⒊钙化㈣对机体的影响:有利:
⒈止血;⒉防止细菌及其毒素扩散、蔓延有害:
⒈堵塞血管,阻断血流(侧支不能建立)阻塞动脉─→缺血,坏死;阻塞静脉─→淤血,水肿;⒉脱落造成栓塞⒊形成瓣膜病12/10/202245㈢血栓的转归:㈣对机体的影响:12/9/202245肺动脉血栓的机化12/10/202246肺动脉血栓的机化12/9/202246机化与再通12/10/202247机化与再通12/9/202247心瓣膜病12/10/202248心瓣膜病12/9/202248第四节栓塞概念: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堵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12/10/202249第四节栓塞概念: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㈠栓子运行的途径⒈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肺动脉系统栓塞。⒉来自左心及动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脑、脾、肾及下肢动脉栓塞。⒊来自肠静脉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系统。⒋逆行栓塞12/10/202250㈠栓子运行的途径⒈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肺动脉系统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⒈血栓栓塞:⑴肺动脉栓塞:因肺有双重血供,小的栓子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大栓子可引起猝死。⑵动脉系统栓塞:
阻塞脑、脾、肾的动脉,引起缺血、梗死。12/10/202251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⒈血栓栓塞:12/9/20225肺血栓栓塞12/10/202252肺血栓栓塞12/9/202252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⒉脂肪栓塞:
长骨骨折,脂肪小滴入血─→右心─→肺栓塞─→左心─→脑栓塞。12/10/202253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⒉脂肪栓塞:
长骨骨折,脂肪小脂肪栓塞12/10/202254脂肪栓塞12/9/202254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⒊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颈V─→右心─→肺动脉栓塞─→猝死12/10/202255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⒊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颈V空气栓塞
12/10/202256空气栓塞12/9/202256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4.其他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细菌栓塞:或寄生虫栓塞12/10/202257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4.其他栓塞:12/9/2022第五节梗死概念:
组织或器官因血流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12/10/202258第五节梗死概念:
组织或器官因血流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一、梗死的原因1栓塞:尤血栓最为常见。2动脉痉挛:
心肌梗死。3血管腔受压闭塞:
肠套叠、肠扭转─→肠梗死。12/10/202259一、梗死的原因1栓塞:尤血栓最为常见。12/9/2022二、类型和病理变化⒈贫血性梗死:
常发生在侧支循环不丰富,组织结构较致密的脏器:心、脾、肾。梗死灶含血量少,灰白色,呈锥体形,(切面为楔形或扇形),边界清楚,尖端向内,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带。⑴脑梗死:
因脑组织含有多量类脂质和水份,故多发生软化、液化而形成囊腔。⑵心肌梗死:
多由冠心病引起,呈不规则地图状⑶脾、肾梗死:
多因栓塞引起,呈灰黄(白)色,锥体形,周围有明显充血带。12/10/202260二、类型和病理变化⒈贫血性梗死:
常发生在侧支循环不心肌梗死12/10/202261心肌梗死12/9/202261心梗12/10/202262心梗12/9/202262脑梗死12/10/202263脑梗死12/9/202263脑梗死(二)12/10/202264脑梗死(二)12/9/202264脑软化12/10/202265脑软化12/9/202265脾、肾梗死12/10/202266脾、肾梗死12/9/202266肾梗死12/10/202267肾梗死12/9/20226712/10/20226812/9/202268⒉出血性梗死,梗死区内有显著出血。多见于肺、肠。条件:⑴严重淤血
(关键)⑵组织疏松
(结构特点)⑶双重循环
(血供特点)病理特点:梗死区有出血、呈暗红色。①肠出血性梗死:多见于肠套叠等。②肺出血性梗死:12/10/202269⒉出血性梗死,梗死区内有显著出血。多见于肺、肠。条件:病理特肠出血性梗死12/10/202270肠出血性梗死12/9/202270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12/10/202271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12/9/202271肠出血性梗死12/10/202272肠出血性梗死12/9/202272肺出性梗死12/10/202273肺出性梗死12/9/202273肺出性梗死(二)12/10/202274肺出性梗死(二)12/9/202274肺梗死12/10/202275肺梗死12/9/202275㈢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梗死发生的部位,有无细菌感染。一般引起局部疼痛及一定机能障碍。梗死转归:①软化、液化吸收(或中液化边疤痕─形成囊腔)。②机化③钙化12/10/202276㈢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转归:12/9/202276第二章血液循环障碍12/10/202277第二章血液循环障碍12/9/20221目的要求:1、掌握血栓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2、了解栓塞,梗死,出血的概念,原因,病变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3、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结果。4、了解动脉性充血、局部缺血的概念、原因、表现及后果。12/10/202278目的要求:1、掌握血栓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1前言
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CO2和代谢废物,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则将引起各器官代谢紊乱,功能失调和形态改变。所以它与其它各种病理过程(如变性、坏死、炎症等)关系十分密切。12/10/202279前言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⒈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条件:⑴心、血管结构功能正常(包括完整性)。⑵血量恒定水平。⑶血液为液态。⑷凝血─抗凝血系统完善。⑸正常神经—体液调节。12/10/202280⒈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条件:⑴心、血管结构功能正常(包括完整性)分类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循环流速流量异常充血动脉性和静脉性
缺血、梗死。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腔阻塞(内容物改变):
血栓形成、栓子、栓塞。血管内成分逸出血管壁通透性↑:水肿、渗透性出血;完整性破坏:出血。12/10/202281分类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循环流血栓形成出血栓塞梗死充血12/10/202282血栓形成出血栓塞梗死充血12/9/202260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0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B病理性:(1)炎性充血:病原因素和病理产物,血管活性物质(组胺、多肽、5-羟色胺等)。⑵贫血后充血:扎止血带、放腹水、拔火罐。⑶侧支性充血:某动脉阻塞,其所支配部位缺血,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动脉性吻合枝,使其扩张充血。⑷血管运动性充血:摩擦、温热、化学药物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受抑制,小动脉扩张充血。12/10/202285B病理性:12/9/20229⒉病理变化: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增多;发生在体表时,鲜红色、局部温度↑、体积↑。⒊结局:
多为暂时性,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有利:O2↑、代谢↑机能↑抵抗力↑,加速损伤的修复。不利:脑膜血管充血─→头痛、头晕─→脑溢血(高血压病人)。12/10/202286⒉病理变化: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增多;发生在体表二、静脉性充血定义:V回流受阻,血液瘀积在小V和cap(capillary)内,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简称淤血。⒈原因:局部因素:⑴静脉受压⑵静脉腔内阻塞:血栓形成⑶侧支循环不能建立12/10/202287二、静脉性充血定义:V回流受阻,血液瘀积在小V和cap(ca全身因素:⑷心力衰竭:
心功能↓─心收缩力↓─心输出量↓V回流↓
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肝淤血(全身性淤血)⑸休克:
缺O2,小V和cap紧张性↓(详见休克章节)⒉病理变化:
小V和cap扩张充血,暗红色(紫绀)、温度↓、组织或器官体积↑、重量↑、代谢↓、机能↓。12/10/202288全身因素:⒉病理变化:
小V和cap扩张充血,暗红色(紫绀)⒊结局:⑴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⑵缺O2─→cap通透性↑─→RBC外渗─→淤血性出血⑶缺O2─→代谢障碍,中间代谢产物堆积─→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⑷缺O2─→细胞崩解产物刺激,结缔组织增生,网状纤维胶原化─→淤血性硬化⑸血流淤滞,RBC粘集促进─→血栓形成12/10/202289⒊结局:⑴小V和cap内压↑─→血浆外渗─→淤血性水肿12/⒋病变
淤血时血流缓慢,血氧过度消耗,MHb,局部组织呈暗红色、蓝紫色(称发绀)、T、V、水肿、出血、硬化(实质C、纤维T)⑴肺淤血:左心衰竭引起肉眼:体积增大,暗红色,挤压断面有多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肺组织疏松,血管丰富,常发生水肿,RBC漏出)。镜检:a.初期:肺泡壁Cap及间质血管扩张,充满RBC。b.中期:小叶间质增宽,肺泡中有炎性渗出物、RBC;巨噬细胞在肺泡腔内吞噬RBC后,Hb降解为黄褐色含铁血黄素,这种巨噬Cell多见于心力衰竭的病例---心力衰竭细胞。c.褐色硬化期:肺淤血引起肺实质营养不良、萎缩、结缔组织(C.T.)增生,肺组织硬化,并有多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外观为褐色。12/10/202290⒋病变
淤血时血流缓慢,血氧过度消耗,MHb,局部组织12/10/20229112/9/20221512/10/20229212/9/202216慢性肺淤血12/10/202293慢性肺淤血12/9/202217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12/10/202294慢性肺淤血(褐色硬变)12/9/202218肺水肿12/10/202295肺水肿12/9/202219心衰细胞12/10/202296心衰细胞12/9/202220(2)肝淤血:右心衰竭(大循环淤血,肝V直接与后腔V相连,肝V缺乏瓣膜,肝淤血)。肉眼:a.急性肝淤血:红紫色,断面流出多量暗红色血液,体积肿大。b.慢性肝淤血:包膜紧张(肝区疼痛,压痛),暗红色,质实。表面及切面可见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状如中药槟榔切面,故有“槟榔肝”之称。槟榔肝:肝慢性淤血时,小叶中央V周围肝细胞因淤血营养不良,萎缩消失,被红细胞取代故呈红色;而小叶周边肝细胞营养和氧气供应优于中央肝细胞,故仅发生脂变,呈黄色。12/10/202297(2)肝淤血:右心衰竭(大循环淤血,肝V直接与后腔V相连,肝镜检:a.急性:肝小叶中央V及其周围肝窦扩张充满红细胞。b.慢性:小叶中心肝索萎缩,消失。小叶周边及淤血区附近肝细胞因缺氧而脂肪变性,后期,实质细胞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肝体积缩小,而发生淤血性肝硬变(心源性肝硬变)。12/10/20229812/9/202222第二节出血定义:血液流出心血管以外。外出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内出血外出的血液流出体外──外出血㈠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心脏或血管破裂引起。见于:a.外伤出血或病变破坏血管:如肺结核、寄生虫、胃溃疡出血、恶性肿瘤侵蚀。b.血管脆性增高(动脉硬化、血管瘤等):血压突然升高(脑溢血)。12/10/202299第二节出血定义:血液流出心血管以外。12/9/2022脑内出血12/10/2022100脑内出血12/9/202224⒉渗出性出血:即红细胞从血管中漏出(漏出性出血)。a.血管壁损害:小A、cap、小V无明显破裂而是通透性增加。①淤血和缺氧:②严重感染中毒:③某些药物或食物引起变态反应:④维生素C缺乏:b.血液凝固性下降:①DIC(感染、败血症、休克):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在DIC形成过程中被消耗。②Vk缺乏:肝脏疾病时凝血酶原合成减少。③血小板质变量变:血小板可修复毛细血管。12/10/2022101⒉渗出性出血:即红细胞从血管中漏出(漏出性出血)。12/9/㈡病理变化:1.破裂性出血a.外出血:A破裂─喷射状V破裂─慢慢流出Cap破裂─露珠状b.内出血:血液流出后蓄积在组织间隙─血肿血液流出后蓄积在体腔中─积血2.渗出性出血a.淤点:针点或更小的出血≤1mm。b.淤斑:范围较大的出血∮≥1mm。c.溢血:伴有组织破坏的出血。
d.出血性浸润:小血管的出血沿血管周围间隙(间质组织)向邻近组织浸润。如猪瘟肺出血。12/10/2022102㈡病理变化:1.破裂性出血2.渗出性出血12/9/20222淤点与淤斑12/10/2022103淤点与淤斑12/9/202227漏出性出血12/10/2022104漏出性出血12/9/202228㈢对机体影响:与部位、血量、速度有关。眼底出血──失明脑出血──引起死亡或机能障碍短时间出血>总量25%──休克少量持续出血──贫血少量急性出血──机体吞噬细胞清除由机体代偿适应12/10/2022105㈢对机体影响:与部位、血量、速度有关。12/9/202229脑出血12/10/2022106脑出血12/9/202230第三节血栓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12/10/2022107第三节血栓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凝血活素
+
Ca2+正常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12/10/2022108凝血活素
+
Ca2+正常血液凝固过程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⒊血液凝固性增高:12/10/2022109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12/9/20223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
①表面粗糙,有利于血小板沉积和粘附②内膜受损,使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③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④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整个凝血系统。12/10/2022110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⒈心、血管内膜受损:12/9/2022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⑴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轴流变宽、边流变窄或消失→血小板壁立(沉积)⑵血流缓慢,粘集的血小板和形成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血栓发生情况:静脉比动脉多见;远心端比近心端常见。12/10/2022111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⒉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12/9/20223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⒊血液凝固性增高:手术、创伤、分娩─→出血─→(代偿性)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此外,烧伤,脱水─→血液浓缩─→粘稠度↑─→血栓形成12/10/2022112㈠血栓形成的条件:⒊血液凝固性增高:12/9/202236㈡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过程:⒈血小板的沉积与凝集;血小板壁立,形成小丘,并逐渐增大连接形成小梁⒉血液的凝固血小板因子释放+组织凝血活素+各种凝血因子12/10/2022113㈡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过程:12/9/202237血栓类型: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呈现灰白色,质紧实,心瓣膜上的血栓呈疣状,不易脱落。⒉混合血栓:静脉血栓体部,由血小板、白细胞、纤维蛋白,红细胞构成,呈红白相间条纹状。12/10/2022114血栓类型:⒈白色血栓:多见于心脏和动脉,以及静脉血栓的头部,血栓类型: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呈暗红色。⒋透明血栓(微血栓):发生在微循环小血管内,常见于DIC,由纤维蛋白构成。12/10/2022115血栓类型:⒊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静脉血栓12/10/2022116静脉血栓12/9/202240肺动脉内大血栓12/10/2022117肺动脉内大血栓12/9/202241白色血栓12/10/2022118白色血栓12/9/202242混合血栓12/10/2022119混合血栓12/9/202243透明血栓12/10/2022120透明血栓12/9/202244㈢血栓的转归:⒈溶解或脱落⒉机化与再通⒊钙化㈣对机体的影响:有利:
⒈止血;⒉防止细菌及其毒素扩散、蔓延有害:
⒈堵塞血管,阻断血流(侧支不能建立)阻塞动脉─→缺血,坏死;阻塞静脉─→淤血,水肿;⒉脱落造成栓塞⒊形成瓣膜病12/10/2022121㈢血栓的转归:㈣对机体的影响:12/9/202245肺动脉血栓的机化12/10/2022122肺动脉血栓的机化12/9/202246机化与再通12/10/2022123机化与再通12/9/202247心瓣膜病12/10/2022124心瓣膜病12/9/202248第四节栓塞概念: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堵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12/10/2022125第四节栓塞概念: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㈠栓子运行的途径⒈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肺动脉系统栓塞。⒉来自左心及动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脑、脾、肾及下肢动脉栓塞。⒊来自肠静脉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系统。⒋逆行栓塞12/10/2022126㈠栓子运行的途径⒈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可引起肺动脉系统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⒈血栓栓塞:⑴肺动脉栓塞:因肺有双重血供,小的栓子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大栓子可引起猝死。⑵动脉系统栓塞:
阻塞脑、脾、肾的动脉,引起缺血、梗死。12/10/2022127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⒈血栓栓塞:12/9/20225肺血栓栓塞12/10/2022128肺血栓栓塞12/9/202252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⒉脂肪栓塞:
长骨骨折,脂肪小滴入血─→右心─→肺栓塞─→左心─→脑栓塞。12/10/2022129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⒉脂肪栓塞:
长骨骨折,脂肪小脂肪栓塞12/10/2022130脂肪栓塞12/9/202254㈡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⒊气体栓塞:
空气栓塞─→颈V─→右心─→肺动脉栓塞─→猝死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木屋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合同4篇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化妆品生产线技术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粤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合同4篇
- 安徽农民工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合同范本(2025)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商法担保合同争议调解规则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技师职称评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农药农膜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2篇
- 第十七章-阿法芙·I·梅勒斯的转变理论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