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1.gif)
![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2.gif)
![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3.gif)
![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4.gif)
![Semio第四讲:符号表意的分析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9c947a920076f6a2eb239f1c25b87c6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指-所指“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原是索绪尔讨论符号的出发点。这对似乎简单明晰的概念,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引出的误会也太多。索绪尔认为能指是“声音-形象”,而所指是“概念”。在索绪尔看来,两者都不是客观的物理实体。能指“是声音留下印迹,是声音给我们的印象”,所指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两者都是“独立于外界客体的心智体”。因此,他称符号学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的科学”。索绪尔所说的“概念”,直接来自西方哲学所说的“理念”,他举例说“arbor”(树),指的不是一颗特定的树,而是“树”这个概念集合。
能指-所指“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原是索绪尔讨论符号的1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
索绪尔的概念的确是同义反复,这两个词是一个动词(signifier,符指)的主动分词与被动分词。当能指消失,所指也就不存在:没有符号的能指(载体或文本),任何一种所指都不可能出现,因此,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思必有所思,既然意识总是指向某物,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主体的意向活动“能思”(noesis)所指向的所谓对象的意向相关项“所思”(noema)。王阳明说:“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物”便是思想活动的对象。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
索绪尔的概念的确是同义反复,这两个2双重分节索绪尔说“应用到言语上,分节既表明说出来的语词链分为音节,也表明意义链分为有意义的单元”。马丁奈(AndreMartinet)把最小有意义分节称为monemes(即口语的词素morphemes,或书写的书素graphemes),与此对应地出现的是发音的最小分节音素(phonemes)。叶尔慕斯列夫认为符号的最基本双重分节,在“表达”与“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表达层的单元是纯粹形式,是空洞的ceneme,空符;相对应的内容层面是具体的意义,是plereme实符。
双重分节索绪尔说“应用到言语上,分节既表明说出来的语词链分为3分节“区分”不重叠能指分节清晰,互不重叠,而又覆盖全域,表意才会清晰:写论文章节不清,论述范围重叠,论述就会陷于混乱。公孙龙《名实论》讨论分节的“非重叠”要求,非常精彩:“谓彼而彼不唯乎彼,而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唯乎彼此”就是分级清晰不重叠。分节“区分”不重叠能指分节清晰,互不重叠,而又覆盖全域,表意4分节是人为的分节是一种人为的区分。改动一种区分方法,所指也就跟着变化,虽然表达的全域依然。汉语中的亲戚关系特别复杂,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父系母系长幼次序各有不同,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家族中心特征:英语平辈只有一个词cousin,代替中文的八个词,一样覆盖全域。这个社会男女长幼叙伦讲究也就没有中国那么强烈。分节是人为的分节是一种人为的区分。改动一种区分方法,所指也就5没有此分节,就无此意义所指原是“内容星云”,连续不分如光谱。是不同的能指区分,才把所指隔成一个个意义单元。各民族语言虽然都有一系列颜色,颜色的范围却不一样,因为分节不一样。汉语把色彩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西语中没有“青色”一词,西方人的概念中就没有这种色彩。没有此分节,就无此意义所指原是“内容星云”,连续不分如光谱6同一连续体可以多重分节同一连续体不仅在不同文化中分节不同,在同一文化中也可以有不同分节。汉语有两种分节:“狗”这个词得读音之所以指向狗,只因为在读法上不同于“高”、“过”、“果”等等;“狗”这个字的写法之所以指向狗,是因为写法不同于“够”、“沟”、“钩“等等。同样一组动物,可以分成水生,飞翔,陆栖,也可以分为虫类,鱼类,鸟类,兽类。按前一种,鲸鱼是水生,按后一种,鲸鱼是兽类。其实任何符号都落到文化的“多分节”的局面之中,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同一连续体可以多重分节同一连续体不仅在不同文化中分节不同,在7所指优势大部分符号表意,是科学的/实用的,必须是“所指优势”符号,以确定解释的意义。《易传.明像篇》“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实际表意活动以达意为目的,得意后即可忘言忘象。《庄子》“得鱼忘筌”,在实用表意中是正常的。所指优势大部分符号表意,是科学的/实用的,必须是“所指优势”8“符号透明观”苏珊.朗格说:“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他的意思时,我们的兴趣会超出这个词本身,而指向它的概念。词本身仅仅是一个工具,他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意外的地方。一旦我们把握了它的延义,或识别出属于它的指义的东西,我们便不再需要这个词了”。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他把解剖图“美化”了一下,受到藤野先生的好意劝告:“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符号透明观”苏珊.朗格说:“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他的意9骗局的所指优势所指优势,并不是说所指必然是“真相”。接收者往往满足于他认为合理的一种意义,这意义是否“真相”,需要另一套评价体系,不是符号表意本身能解决的。曹操的“望梅止渴”计谋,能指是“梅子”的语言表达,这个能指起到了解渴作用,与真实的梅子相同。所有的骗局,都是所指优势。“修辞立其诚”,诚了才能让人受骗。骗局的所指优势所指优势,并不是说所指必然是“真相”。接收者往10能指优势符号艺术的/仪式的/文化的符号行为,表意方式相反:能指并不需要指向所指,而是独立形成一种意义价值。古代中国人三跪九叩向皇帝表示敬意,欧洲人用鞠躬。能指虽然不同,所指是相同的。但是耶稣会在中国苦心经营二百年,最后撤出,原因之一是教皇虽然同意教士应当向中国皇帝表示敬意,却不允许他们用叩头方式表示这种敬意。能指优势符号艺术的/仪式的/文化的符号行为,表意方式相反:能11能指的独立意义文化中的能指能把所指撇在一边,把自己的形式作为意义所在。习俗(衣服食物装饰等),是排外的,超越解释之上的规范体系,起着保护文化的作用。清兵在征服南方后,“被异族征服“已经成为事实。才宣布“留头不留发”,江阴城原先对清兵的抵抗,远远不如对剃头打辫子的抵抗来的激烈,结果全城老少无一幸免被屠杀。二百年后,这征服者屠刀强加在头上的符号,变得如此宝贵,以至于假洋鬼子的老婆因为丈夫的辫子是假的,就“跳了三回井“。能指的独立意义文化中的能指能把所指撇在一边,把自己的形式作为12能指制造真相玛丽.道格拉斯在《纯洁与危险》一书中指出:犹太人忌食海蜇,是因为犹太人为种族维系而长期禁止族外通婚,海蜇被视为“非鱼非肉”,触犯了忌讳。直至今日民族文化意识过强的犹太人,看到有人食用海蜇人会反胃。诗可兴观群怨,小说可以诲淫诲盗,都与能指制造的“现实幻觉”有关
能指制造真相13避讳与口彩中国古代的避讳,所指相同,能指只是改用一个写法,不遵守就会有杀身之祸。太平天国在江河日下时,避讳制度却严格起来,公布《钦定敬避字样》。各种命名法,例如地名,国家名的更改,也是起团结内部作用。但是在符号的日常使用中,能指形式经常用在幽默,灯谜,缩语,等等。2019年广州与北京同时改电话号码位数为八位,北京统一加6,暗指“六六大顺”,广州原拟加5,但是受到群众反对,因为5谐音“无”,因此全部加8。避讳与口彩中国古代的避讳,所指相同,能指只是改用一个写法,不14什么时候真相=意义有效?对于科学和实用的所指优势符号,有一些方式核实所指意义的确实性,例如用逻辑方式证实,或用实验方式(重复方式)证实。就能指优势符号而言,符号的确是用来撒谎的-----要在一个文化体系内证实符号所指是否确在,相当困难,也没有必要。一旦站在使用符号的文化群体之外观察,能指就失去意义有效性。
什么时候真相=意义有效?对于科学和实用的所指优势符号,有一些15皮尔斯三分法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他称为“再现体”(representatum),相当于索绪尔所说的符号载体;皮尔士把符号的表意对象分成两个部分:“符号代替的,是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nt):“符号引发的思想”(theideatowhichthesigngivesrise)。“对象”比较固定,几乎在文本意义中就确定了,不太依靠解释努力而变动。而无接收者的解释努力就没有解释项。皮尔斯三分法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他称为“再现体”(repres16客体,还是对象?符号直接所指的对象称为object,这个词本身有语义困惑。西文本身就不清楚:权威的《简明牛津词典》上的定义:object可以是“一件可见到或可触摸的物体”(Amaterialthingthatcanbeseenortouched)。这第一个意义可译成“客体”,或是“行为或感情针对的人或事物”(apersonorthingtowhichactionorfeelingisdirected)。第二个意义应当译成“对象”。符号表意行为的object显然应当是第二种,符号行为应当是个action,它指向的应当是“对象”。哲学上,object是“独立于思考心智即主体的东西”(athingexterrnaltothethinkingmind,subject),心智外与“主体”相对之物,也应当是“客体“。客体,还是对象?符号直接所指的对象称为object,这个词本17没有必要纠缠于“客体”中文的“客体”,指“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正好综合了《简明牛津词典》的第一和第三两个定义,这样就混淆了物理客体与心智客体,似乎所有的心外之物都不言而喻是物的存在。这个纠缠不需要在符号学内弄清楚,因为符号的表意指向,恰恰是第二种object。因此,本书决定把符号学中的object一词译为“对象”,而不译为“客体”。没有必要纠缠于“客体”中文的“客体”,指“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18三元与二元的对立皮尔士似乎有意用他的符号三元原则,对比索绪尔的二元原则:“一个只有三条分叉的路可以有任何数量的终点,而一端接一端的直线的路只能产生两个终点,因此,任何数字,无论多大,都可以在三种事物的组合基础上产生”。符号三元组成,保证了皮尔士符号学的发展开放,而索绪尔的二元符号组成更容易引向封闭。三元与二元的对立皮尔士似乎有意用他的符号三元原则,对比索绪尔19皮尔斯讨论符号意义符号指向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对象,另一个是解释项;解释项是”指涉同一对象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解释项必须用另一个符号才能表达。这个意义中有另一个解释项,以至无穷:我们永远无法穷尽了解一个符号的意义。艾柯的解释:“表象是以对象为根据所选择的东西,而解释项是借助另一个符号表示此东西的方式“皮尔斯讨论符号意义符号指向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对象,另一个20无限衍义索绪尔提出的例子:“树的称呼---树”皮尔斯的符号表意图式就会是:树的符号表现体---树---自然界的肺 (自然界的肺)---呼出氧气---使空气新鲜 (使空气新鲜)---…… 要解释”树”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我们的解释不会终止。无限衍义索绪尔提出的例子:“树的称呼---树”21无限衍义例子人类学家列维-布吕艾尔(Levy-Bruel)举过一个例子:“一片树叶上有个脚印指示了有个人踩在上面,脚印的方向指向踩着树叶的人,这个人又象征了他所属的部落”。
无限衍义例子人类学家列维-布吕艾尔(Levy-Bruel)举22皮尔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衍义“人指向(denotes)此刻他注意力所在的对象;人意指(connotes)他对此对象的知识和感觉,他本人正是这种形式或知识类别的肉体化身(incarnation);他的解释项即此认知的未来记忆,他本人的未来,他表达意义的另一个人,或是他写下的句子,或是他生下的孩子”。解释项是符号生命延续,就像是人的生命延续:人的符号表现体---人 ---关于人的知识和感觉 (人的知识和感觉)---他本人 ---未来,他人,写作,孩子皮尔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衍义“人指向(denotes)此刻他注23无限衍义何时终了?皮尔斯:“正由于解释会成为一种符号,所以可能需要一种补充性解释,它和已经扩充过的符号一起,构成更大的符号;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下去,我们将会,或者说应当会最终触及符号本身。”艾柯解释“最终符号实际上不是符号,而是结构那样的把部分衔接并联系起来的整体语意场“。整体语意场就是文化:一个符号的无限衍义,最后够及整个文化。符号表意必然是无限衍义,没有有限表意;实际原因使符号表意停止于某一点上,暂时不再延伸下去。
无限衍义何时终了?皮尔斯:“正由于解释会成为一种符号,所以可24分叉衍义不同的解释者,不同的解释情景,可以使符号表意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市场上一种西瓜,名叫“沙漠王子”。大家都喜欢这个名字。问其原因,有的说沙漠太阳大,瓜必然甜;有人说热如沙漠,王子宫殿总是凉爽;有的女性喜欢“王子”这个词。我则是想起法国作家圣埃克修佩里(AntoinedeSaint-Exupéry)迷人的童话小说《小王子》(LePetitPrince),一个飞行员迫降于沙漠,遇到一个别的星球上来的小王子,他们可能共享这种瓜,留下瓜种给我们。分叉衍义不同的解释者,不同的解释情景,可以使符号表意朝完全不25因明的三项与分别法公元5-6世纪出现小乘佛教的新因明,陈那(Dignāga)作《集量论》,开创“量论因明学”。量即感知,认识。1928年吕澄作《因明入正理论讲解》,使因明论重新传入中土,熊十力作《新唯识论》,使玄奘唯识论与现代哲学接轨。陈那也提出认识的三项式:所量,谓被量度者,为认识对象。能量,谓量度者,为认识能力。量果,谓知其结果,是认识的结果。心识的作用作分别:相分即所量,见分即能量,自证分即量果。“量果”,接近皮尔士的“解释项”,新因明应当说与皮尔士的三项式接近。
因明的三项与分别法公元5-6世纪出现小乘佛教的新因明,陈那(26试推法(abduction)高强度编码的所指优势符号,与意义的联系,是约定(例如密码),习俗(如文书),或是逻辑推理(如科学)。但是要解释文化符号,就不能靠此。归纳法(induction)的结果是“实际”如何如何;推理法(deduction)结果“肯定”是如何如何。试推法的结果是“可能”(mightbe)如何;试推法又称为“逆推法”(retroduction)。试推法“双向”思考,目的是增加我们给出一个“有效”意义解读)的可能性。试推法(abduction)高强度编码的所指优势符号,与意义27思维的感性成分
sensuouselementsofthought用试推法进行解释,最后产生的是“思维的感性成分”。试推法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方法,符号的本质是文化的,而对文化的的思索解释过程,只能是试推法。思维的感性成分
sensuouselementsof28试推法与诠释循环艾柯指出试推法,与“诠释循环”异曲同工。五种诠释循环,施莱尔马赫:部分与整体,属类与作品;伽达玛: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海德格尔:前理解与理解;利科:信仰与理解。伽达玛指出,诠释循环不是一种“恶性循环”:“理解既非纯主观,又非纯客观,而是传统的运动与解释者的运动之间的互动。”试推法与诠释循环艾柯指出试推法,与“诠释循环”异曲同工。29试推法的实质试推法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非严格逻辑的认知方式。许多二十世纪的思想者,都主张类似方法。例如波普尔(KarlPopper)认为可以取得科学证伪(falsification)的“试错”(Trial&Error)法。乔姆斯基主张的“纠正行为”(correctiveaction),皮尔士第一个明确提出这是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逻辑推理方式。皮尔士甚至认为应当从逻辑学中取消归纳法,“归纳中无独创性,归纳只是测试已提出的看法”。
试推法的实质试推法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非严格逻辑的认知方式30个别符vs类型符皮尔斯符号三分类:质符(qualisign)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符号载体”。单符(sinsign),单符是符号的每次出现,后来皮尔斯改称为“个别符”(token)型符(legisign)是相同符号的集合概念,后来皮尔斯改称“类型符”(type)。例如本书中“符号”这个词,每一次出现,都是一个单符(个别符)。所有这些都是同一个型符或类型符。如果同属一个型符的单符完全一样,每个单符就成为类型符的一个“副本“(replica),
个别符vs类型符皮尔斯符号三分类:31所有的符号都是类型?皮尔士一再说:“所有的常规符号都是型符”。“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对象,而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他又说“作为一个符号,型符也必须在一个存在的东西里具体出现。但是,具体化的过程不影响符号的特征”。所有的符号都是类型?皮尔士一再说:“所有的常规符号都是型符”32艾柯七条1,“前件经常显在并可知觉,后件经常隐在”。2,“前件产生后,可能无后件出现”。3,“符号可以用来撒谎,即前件无需后件作为其必要原因,只是假定由后件构成”。4,“前件不一定与一事态相连,而与一般内容相连,前件所传达的仅为一个可能的后件类”。5,“符号本身是非物质的,是两个命题之间的蕴涵关系,即一前件类型与一后件类型相连的法则“。6,“上一条的关系,使符号独立于介质”。7,“一表达的内容可以被解释”。艾柯七条1,“前件经常显在并可知觉,后件经常隐在”。33符号必然是类型?艾柯第四,第五,第六条都是谈的符号意义的“类型性”。符号究竟可以是个别的,还是必须是类型的?可以是具体的,还是必须是概念的?艾柯坚持符号之所以能解释,是因为能指和所指都是类型符(type),都不是孤立的个别符(token)。一旦被解释为一个意义,就必然是类型符。符号必然是类型?艾柯第四,第五,第六条都是谈的符号意义的“类34符号可以解释出个别性符号本身不可能决定自身是否为个别符或类型符,它只可能被解释出“类型性”,而解释不仅取决于个人,更取决于文化条件。在手抄本时代,每本书都是个别符;刻本每版印刷的书,是一个类型符的副本,但是每版文本不同;只有现代书籍,才可能“每个单符都是型符”。符号可以解释出个别性符号本身不可能决定自身是否为个别符或类型35符号间性intersemiosity与当代文化一个符号是类型符还是个别符,取决于解释者如何解释它们与其他符号的关系。在商品社会,绝大部分商品是类型符号的严格意义副本,这就是为什么富商用大价钱买一个特殊车牌号码:他不甘心与大众共享一个类型符号。当代社会符号的个别性大幅度降低,女性的深度类型化问题已经让女性主义这深恶痛绝。她们更愤怒的是女性自己对类型化过于热衷,费尽心机往类型上靠。因此,对类型符还是个别符的理解,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了解,以及我们对文化问题的敏感程度。符号间性intersemiosity与当代文化一个符号是类型36皮尔斯符号三阶段论皮尔斯认为符号学任何方面必有三个阶段:
“第一性”(firstness)即“显现性”,显现与任何其他事物没有联系,是“首先的,短暂的”。“第二性”(secondness)成为“则是坚实的,外在的”单符,能够表达意义。第三性(thirdness),形成解释,“我们就会对于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形成一个判断,那个判断对于知觉的对象具有某些一般的特征”。所谓“一般的特性”,就是把符号与其他符号联系起来的品格。皮尔斯符号三阶段论皮尔斯认为符号学任何方面必有三个阶段:37保持个别性可能吗?符号意义是否最都能归结为类型,本书作者认为应当存疑。某些符号始终保持了单符的个别性品格,只是在部分意义上可能被解释为这样或那样的型符,在艺术符号中,在人格符号中,我们经常看到保持个别性的努力。保持个别性可能吗?符号意义是否最都能归结为类型,本书作者认为38思考例证之一:电影分级与黄片《南方周末》2009年一期“电影会实行分级制吗?”“中国目前对电影内容的管理不科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国外已经成功实施多年的“分级制”至今在中国电影界仍是讳莫如深,几至谈“分级”而色变的地步。在开全国电影工作者会议时,居然有负责法律事务的人去敲各代表的门严令不许提“分级制”的建议。2019年“两会”期间,巩俐口头提及建立电影分级制的建议,但未形成文案,无法使该建议正式进入政协的提案反馈。“分级”与“允许拍黄片”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建立分级制的本意是要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思考例证之一:电影分级与黄片《南方周末》2009年一期“电影39思考例证之二:字谜用能指少见为妙,猜一个字,女一针见血,猜一个字,皿大人不在,猜一个字,一污水处理,猜一个字,亏
思考例证之二:字谜用能指少见为妙,猜一个字,女40字形笑话:能指+所指熊对能说:你还有能耐?四个熊掌都卖啦!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啦吧,两腿乍都没啦?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那么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处?头都白了。果对裸说:哥儿们,你穿上衣服等于不穿。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室两厅。字形笑话:能指+所指41思考例证三:短诗一首在网上偶然发现这样一首短诗: 清晨 看光明和黑暗搏斗 胜者为王 我为妃思考例证三:短诗一首42xiexie!谢谢!xiexie!谢谢!43xiexie!谢谢!xiexie!谢谢!44能指-所指“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原是索绪尔讨论符号的出发点。这对似乎简单明晰的概念,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引出的误会也太多。索绪尔认为能指是“声音-形象”,而所指是“概念”。在索绪尔看来,两者都不是客观的物理实体。能指“是声音留下印迹,是声音给我们的印象”,所指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两者都是“独立于外界客体的心智体”。因此,他称符号学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的科学”。索绪尔所说的“概念”,直接来自西方哲学所说的“理念”,他举例说“arbor”(树),指的不是一颗特定的树,而是“树”这个概念集合。
能指-所指“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原是索绪尔讨论符号的45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
索绪尔的概念的确是同义反复,这两个词是一个动词(signifier,符指)的主动分词与被动分词。当能指消失,所指也就不存在:没有符号的能指(载体或文本),任何一种所指都不可能出现,因此,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思必有所思,既然意识总是指向某物,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主体的意向活动“能思”(noesis)所指向的所谓对象的意向相关项“所思”(noema)。王阳明说:“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物”便是思想活动的对象。所指就是能指所指出的东西
索绪尔的概念的确是同义反复,这两个46双重分节索绪尔说“应用到言语上,分节既表明说出来的语词链分为音节,也表明意义链分为有意义的单元”。马丁奈(AndreMartinet)把最小有意义分节称为monemes(即口语的词素morphemes,或书写的书素graphemes),与此对应地出现的是发音的最小分节音素(phonemes)。叶尔慕斯列夫认为符号的最基本双重分节,在“表达”与“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表达层的单元是纯粹形式,是空洞的ceneme,空符;相对应的内容层面是具体的意义,是plereme实符。
双重分节索绪尔说“应用到言语上,分节既表明说出来的语词链分为47分节“区分”不重叠能指分节清晰,互不重叠,而又覆盖全域,表意才会清晰:写论文章节不清,论述范围重叠,论述就会陷于混乱。公孙龙《名实论》讨论分节的“非重叠”要求,非常精彩:“谓彼而彼不唯乎彼,而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唯乎彼此”就是分级清晰不重叠。分节“区分”不重叠能指分节清晰,互不重叠,而又覆盖全域,表意48分节是人为的分节是一种人为的区分。改动一种区分方法,所指也就跟着变化,虽然表达的全域依然。汉语中的亲戚关系特别复杂,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父系母系长幼次序各有不同,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家族中心特征:英语平辈只有一个词cousin,代替中文的八个词,一样覆盖全域。这个社会男女长幼叙伦讲究也就没有中国那么强烈。分节是人为的分节是一种人为的区分。改动一种区分方法,所指也就49没有此分节,就无此意义所指原是“内容星云”,连续不分如光谱。是不同的能指区分,才把所指隔成一个个意义单元。各民族语言虽然都有一系列颜色,颜色的范围却不一样,因为分节不一样。汉语把色彩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西语中没有“青色”一词,西方人的概念中就没有这种色彩。没有此分节,就无此意义所指原是“内容星云”,连续不分如光谱50同一连续体可以多重分节同一连续体不仅在不同文化中分节不同,在同一文化中也可以有不同分节。汉语有两种分节:“狗”这个词得读音之所以指向狗,只因为在读法上不同于“高”、“过”、“果”等等;“狗”这个字的写法之所以指向狗,是因为写法不同于“够”、“沟”、“钩“等等。同样一组动物,可以分成水生,飞翔,陆栖,也可以分为虫类,鱼类,鸟类,兽类。按前一种,鲸鱼是水生,按后一种,鲸鱼是兽类。其实任何符号都落到文化的“多分节”的局面之中,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身份。同一连续体可以多重分节同一连续体不仅在不同文化中分节不同,在51所指优势大部分符号表意,是科学的/实用的,必须是“所指优势”符号,以确定解释的意义。《易传.明像篇》“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实际表意活动以达意为目的,得意后即可忘言忘象。《庄子》“得鱼忘筌”,在实用表意中是正常的。所指优势大部分符号表意,是科学的/实用的,必须是“所指优势”52“符号透明观”苏珊.朗格说:“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他的意思时,我们的兴趣会超出这个词本身,而指向它的概念。词本身仅仅是一个工具,他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意外的地方。一旦我们把握了它的延义,或识别出属于它的指义的东西,我们便不再需要这个词了”。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他把解剖图“美化”了一下,受到藤野先生的好意劝告:“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符号透明观”苏珊.朗格说:“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他的意53骗局的所指优势所指优势,并不是说所指必然是“真相”。接收者往往满足于他认为合理的一种意义,这意义是否“真相”,需要另一套评价体系,不是符号表意本身能解决的。曹操的“望梅止渴”计谋,能指是“梅子”的语言表达,这个能指起到了解渴作用,与真实的梅子相同。所有的骗局,都是所指优势。“修辞立其诚”,诚了才能让人受骗。骗局的所指优势所指优势,并不是说所指必然是“真相”。接收者往54能指优势符号艺术的/仪式的/文化的符号行为,表意方式相反:能指并不需要指向所指,而是独立形成一种意义价值。古代中国人三跪九叩向皇帝表示敬意,欧洲人用鞠躬。能指虽然不同,所指是相同的。但是耶稣会在中国苦心经营二百年,最后撤出,原因之一是教皇虽然同意教士应当向中国皇帝表示敬意,却不允许他们用叩头方式表示这种敬意。能指优势符号艺术的/仪式的/文化的符号行为,表意方式相反:能55能指的独立意义文化中的能指能把所指撇在一边,把自己的形式作为意义所在。习俗(衣服食物装饰等),是排外的,超越解释之上的规范体系,起着保护文化的作用。清兵在征服南方后,“被异族征服“已经成为事实。才宣布“留头不留发”,江阴城原先对清兵的抵抗,远远不如对剃头打辫子的抵抗来的激烈,结果全城老少无一幸免被屠杀。二百年后,这征服者屠刀强加在头上的符号,变得如此宝贵,以至于假洋鬼子的老婆因为丈夫的辫子是假的,就“跳了三回井“。能指的独立意义文化中的能指能把所指撇在一边,把自己的形式作为56能指制造真相玛丽.道格拉斯在《纯洁与危险》一书中指出:犹太人忌食海蜇,是因为犹太人为种族维系而长期禁止族外通婚,海蜇被视为“非鱼非肉”,触犯了忌讳。直至今日民族文化意识过强的犹太人,看到有人食用海蜇人会反胃。诗可兴观群怨,小说可以诲淫诲盗,都与能指制造的“现实幻觉”有关
能指制造真相57避讳与口彩中国古代的避讳,所指相同,能指只是改用一个写法,不遵守就会有杀身之祸。太平天国在江河日下时,避讳制度却严格起来,公布《钦定敬避字样》。各种命名法,例如地名,国家名的更改,也是起团结内部作用。但是在符号的日常使用中,能指形式经常用在幽默,灯谜,缩语,等等。2019年广州与北京同时改电话号码位数为八位,北京统一加6,暗指“六六大顺”,广州原拟加5,但是受到群众反对,因为5谐音“无”,因此全部加8。避讳与口彩中国古代的避讳,所指相同,能指只是改用一个写法,不58什么时候真相=意义有效?对于科学和实用的所指优势符号,有一些方式核实所指意义的确实性,例如用逻辑方式证实,或用实验方式(重复方式)证实。就能指优势符号而言,符号的确是用来撒谎的-----要在一个文化体系内证实符号所指是否确在,相当困难,也没有必要。一旦站在使用符号的文化群体之外观察,能指就失去意义有效性。
什么时候真相=意义有效?对于科学和实用的所指优势符号,有一些59皮尔斯三分法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他称为“再现体”(representatum),相当于索绪尔所说的符号载体;皮尔士把符号的表意对象分成两个部分:“符号代替的,是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nt):“符号引发的思想”(theideatowhichthesigngivesrise)。“对象”比较固定,几乎在文本意义中就确定了,不太依靠解释努力而变动。而无接收者的解释努力就没有解释项。皮尔斯三分法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他称为“再现体”(repres60客体,还是对象?符号直接所指的对象称为object,这个词本身有语义困惑。西文本身就不清楚:权威的《简明牛津词典》上的定义:object可以是“一件可见到或可触摸的物体”(Amaterialthingthatcanbeseenortouched)。这第一个意义可译成“客体”,或是“行为或感情针对的人或事物”(apersonorthingtowhichactionorfeelingisdirected)。第二个意义应当译成“对象”。符号表意行为的object显然应当是第二种,符号行为应当是个action,它指向的应当是“对象”。哲学上,object是“独立于思考心智即主体的东西”(athingexterrnaltothethinkingmind,subject),心智外与“主体”相对之物,也应当是“客体“。客体,还是对象?符号直接所指的对象称为object,这个词本61没有必要纠缠于“客体”中文的“客体”,指“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正好综合了《简明牛津词典》的第一和第三两个定义,这样就混淆了物理客体与心智客体,似乎所有的心外之物都不言而喻是物的存在。这个纠缠不需要在符号学内弄清楚,因为符号的表意指向,恰恰是第二种object。因此,本书决定把符号学中的object一词译为“对象”,而不译为“客体”。没有必要纠缠于“客体”中文的“客体”,指“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62三元与二元的对立皮尔士似乎有意用他的符号三元原则,对比索绪尔的二元原则:“一个只有三条分叉的路可以有任何数量的终点,而一端接一端的直线的路只能产生两个终点,因此,任何数字,无论多大,都可以在三种事物的组合基础上产生”。符号三元组成,保证了皮尔士符号学的发展开放,而索绪尔的二元符号组成更容易引向封闭。三元与二元的对立皮尔士似乎有意用他的符号三元原则,对比索绪尔63皮尔斯讨论符号意义符号指向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对象,另一个是解释项;解释项是”指涉同一对象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解释项必须用另一个符号才能表达。这个意义中有另一个解释项,以至无穷:我们永远无法穷尽了解一个符号的意义。艾柯的解释:“表象是以对象为根据所选择的东西,而解释项是借助另一个符号表示此东西的方式“皮尔斯讨论符号意义符号指向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对象,另一个64无限衍义索绪尔提出的例子:“树的称呼---树”皮尔斯的符号表意图式就会是:树的符号表现体---树---自然界的肺 (自然界的肺)---呼出氧气---使空气新鲜 (使空气新鲜)---…… 要解释”树”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我们的解释不会终止。无限衍义索绪尔提出的例子:“树的称呼---树”65无限衍义例子人类学家列维-布吕艾尔(Levy-Bruel)举过一个例子:“一片树叶上有个脚印指示了有个人踩在上面,脚印的方向指向踩着树叶的人,这个人又象征了他所属的部落”。
无限衍义例子人类学家列维-布吕艾尔(Levy-Bruel)举66皮尔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衍义“人指向(denotes)此刻他注意力所在的对象;人意指(connotes)他对此对象的知识和感觉,他本人正是这种形式或知识类别的肉体化身(incarnation);他的解释项即此认知的未来记忆,他本人的未来,他表达意义的另一个人,或是他写下的句子,或是他生下的孩子”。解释项是符号生命延续,就像是人的生命延续:人的符号表现体---人 ---关于人的知识和感觉 (人的知识和感觉)---他本人 ---未来,他人,写作,孩子皮尔斯说人的本质是无限衍义“人指向(denotes)此刻他注67无限衍义何时终了?皮尔斯:“正由于解释会成为一种符号,所以可能需要一种补充性解释,它和已经扩充过的符号一起,构成更大的符号;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下去,我们将会,或者说应当会最终触及符号本身。”艾柯解释“最终符号实际上不是符号,而是结构那样的把部分衔接并联系起来的整体语意场“。整体语意场就是文化:一个符号的无限衍义,最后够及整个文化。符号表意必然是无限衍义,没有有限表意;实际原因使符号表意停止于某一点上,暂时不再延伸下去。
无限衍义何时终了?皮尔斯:“正由于解释会成为一种符号,所以可68分叉衍义不同的解释者,不同的解释情景,可以使符号表意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市场上一种西瓜,名叫“沙漠王子”。大家都喜欢这个名字。问其原因,有的说沙漠太阳大,瓜必然甜;有人说热如沙漠,王子宫殿总是凉爽;有的女性喜欢“王子”这个词。我则是想起法国作家圣埃克修佩里(AntoinedeSaint-Exupéry)迷人的童话小说《小王子》(LePetitPrince),一个飞行员迫降于沙漠,遇到一个别的星球上来的小王子,他们可能共享这种瓜,留下瓜种给我们。分叉衍义不同的解释者,不同的解释情景,可以使符号表意朝完全不69因明的三项与分别法公元5-6世纪出现小乘佛教的新因明,陈那(Dignāga)作《集量论》,开创“量论因明学”。量即感知,认识。1928年吕澄作《因明入正理论讲解》,使因明论重新传入中土,熊十力作《新唯识论》,使玄奘唯识论与现代哲学接轨。陈那也提出认识的三项式:所量,谓被量度者,为认识对象。能量,谓量度者,为认识能力。量果,谓知其结果,是认识的结果。心识的作用作分别:相分即所量,见分即能量,自证分即量果。“量果”,接近皮尔士的“解释项”,新因明应当说与皮尔士的三项式接近。
因明的三项与分别法公元5-6世纪出现小乘佛教的新因明,陈那(70试推法(abduction)高强度编码的所指优势符号,与意义的联系,是约定(例如密码),习俗(如文书),或是逻辑推理(如科学)。但是要解释文化符号,就不能靠此。归纳法(induction)的结果是“实际”如何如何;推理法(deduction)结果“肯定”是如何如何。试推法的结果是“可能”(mightbe)如何;试推法又称为“逆推法”(retroduction)。试推法“双向”思考,目的是增加我们给出一个“有效”意义解读)的可能性。试推法(abduction)高强度编码的所指优势符号,与意义71思维的感性成分
sensuouselementsofthought用试推法进行解释,最后产生的是“思维的感性成分”。试推法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方法,符号的本质是文化的,而对文化的的思索解释过程,只能是试推法。思维的感性成分
sensuouselementsof72试推法与诠释循环艾柯指出试推法,与“诠释循环”异曲同工。五种诠释循环,施莱尔马赫:部分与整体,属类与作品;伽达玛:历史语境与当下语境;海德格尔:前理解与理解;利科:信仰与理解。伽达玛指出,诠释循环不是一种“恶性循环”:“理解既非纯主观,又非纯客观,而是传统的运动与解释者的运动之间的互动。”试推法与诠释循环艾柯指出试推法,与“诠释循环”异曲同工。73试推法的实质试推法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非严格逻辑的认知方式。许多二十世纪的思想者,都主张类似方法。例如波普尔(KarlPopper)认为可以取得科学证伪(falsification)的“试错”(Trial&Error)法。乔姆斯基主张的“纠正行为”(correctiveaction),皮尔士第一个明确提出这是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逻辑推理方式。皮尔士甚至认为应当从逻辑学中取消归纳法,“归纳中无独创性,归纳只是测试已提出的看法”。
试推法的实质试推法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非严格逻辑的认知方式74个别符vs类型符皮尔斯符号三分类:质符(qualisign)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符号载体”。单符(sinsign),单符是符号的每次出现,后来皮尔斯改称为“个别符”(token)型符(legisign)是相同符号的集合概念,后来皮尔斯改称“类型符”(type)。例如本书中“符号”这个词,每一次出现,都是一个单符(个别符)。所有这些都是同一个型符或类型符。如果同属一个型符的单符完全一样,每个单符就成为类型符的一个“副本“(replica),
个别符vs类型符皮尔斯符号三分类:75所有的符号都是类型?皮尔士一再说:“所有的常规符号都是型符”。“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对象,而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他又说“作为一个符号,型符也必须在一个存在的东西里具体出现。但是,具体化的过程不影响符号的特征”。所有的符号都是类型?皮尔士一再说:“所有的常规符号都是型符”76艾柯七条1,“前件经常显在并可知觉,后件经常隐在”。2,“前件产生后,可能无后件出现”。3,“符号可以用来撒谎,即前件无需后件作为其必要原因,只是假定由后件构成”。4,“前件不一定与一事态相连,而与一般内容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租房合同的(31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公共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房屋征收合同
- 2025年住宅销售策划合同模板规定
- 2025年官方离婚协议范本策划(双方同意版)
- 2025年全球贸易合同制定原则及合规要求解析
- 2025年债权转让与贷款合作协议
- 2025年车辆所有权变更策划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农村土地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人事档案授权委托协议
- 4地球-我们的家园《我们共同的责任》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护理交接班改进
- 诗经楚辞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 爆破工试题及答案
- AI辅助的慢性病监测与管理系统
- 电路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 2025年小学蛇年寒假特色作业
- Unit 6 Is he your grandpa 第一课时 (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 开题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个人所得税法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