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有关母鸡教案七篇
母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自己看图谱将大母鸡的叫声较有节奏地念诵,感受歌曲欢快的心情。
2.尝试边唱歌曲边表演,体验艺术活动的欢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歌曲音乐〕老师带着幼儿以大母鸡的形象,学母鸡的动作律动进场,每人头上绑了一块丝巾。
二、学习母鸡的不同叫声〔难点前置〕
1.大母鸡有什么本事?大母鸡生蛋的时候会怎么叫?出示节奏谱:··●咯咯嗒
2.还有怎么叫?依据幼儿回答出示节奏谱:·●·●咯嗒咯嗒
3.出示图谱····●:怎么叫,谁来试试看?咯咯咯咯嗒
4.将三张图谱连起来叫:··●︱·●·●︱····●︱咯咯嗒,咯嗒咯嗒,咯咯咯咯嗒
5.图谱重置后连着叫:····●︱····●︱·●·●︱··●︱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咯嗒咯嗒,咯咯嗒。
三、学唱歌曲
1.老师清唱歌曲:听到了什么?
2.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老师再次范唱,出示完整的图谱。〔跟着伴奏〕
4.老师带领幼儿唱:要用快乐的心情。
5.分角色唱:老师唱歌词,幼儿唱叫声部分。
6.师幼交换:把兴奋的心情加进去。
7.大母鸡生蛋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把兴奋、骄傲的感情唱出来,唱得跳跃一点。
四、幼儿坐在草窝上进行表演唱。
1.请幼儿每人找一个草窝坐下进行表演唱。
2.从草窝下面找出大鸡蛋。
五、老师带领幼儿拿着鸡蛋,在歌曲的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简约评析:
1.在难点前置有节奏地学念母鸡叫声的时候,可以加入钢琴,减削难度。
2.这是一首民歌,民歌中的“呦”要唱的轻一点。
3.图谱不要太细化,应当要给幼儿独立思索的空间。
在借鉴课例的同时,我还明确了歌颂教学活动肯定要让幼儿多听,多观赏,然后再学唱,要让幼儿理解,马春燕老师甚至提出要在老师唱五遍后,幼儿才能开唱。同时,这次两个歌曲教学都是比较常态的,可以径直拿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而且歌颂教学的教学范式也一目了然,值得年轻老师学习。
母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想故事情节的进展,感受绘本故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效果。
2、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愿意大胆表达,共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3、感悟心急办不成事的道理
活动预备:轻快地音乐、ppt
活动过程:
·看封面猜想绘本内容
师:“今日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书,我把它放到了大屏幕上。
P1我们一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萝丝是谁?请你认真观测封面你来猜猜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幼儿回答。
师:哦总之这会是发生在萝丝散步时的故事。平常我们也会出去散步,都会经过什么地方?
·看图片知道萝丝的散步路径
P2师:让我们来看一下萝丝散步时会经过哪些地方?
母鸡萝丝从家里出发,然后会走过院子、绕过池塘、经过磨坊、然后穿过木栅栏下山坡钻过蜂房然后回家吃晚饭。
孩子们记住这些地方好了,现在萝丝要出门散步去了。
·边猜想,边阅读感受戏剧效果
P3师:〔放音乐〕母鸡萝丝要去散步了,它迈着优闲的步子,哼着小曲、怡然得意地走着。
问:萝丝是怎么散步的?〔表现怡然得意地样子悠然地样子〕孩子们谁来学学母鸡萝丝散步的样子。是的,母鸡萝丝就是这样怡然得意地走着。
P4师:谁来了?看看狐狸的样子,狐狸想要干嘛?你怎么知道的?〔狐狸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萝丝申出它的长舌头想:哼哼,今晚你就是我的晚餐啦!
P5师:狐狸一步一步静静地接近萝丝,在萝丝走过院子时狐狸赶上了萝丝,它猛地扑过去!会发生什么事?
P6师:是不是这样呢,咱们接着往下看〔哦,狐狸踩在了钉耙上,被钉耙柄狠狠打到了,为什么这么长的钉耙在地上,狐狸还是没看见呢?”眼睛只留意到了萝丝”〕
而我们的萝丝一点也不知道还是优雅地迈着步子,哼着小曲,怡然得意地向前走。P7〔音乐〕问:现在她又走到了哪里?萝丝绕过池塘,狐狸一溜小跑地赶了上来,猜猜又会发生什么事?〔幼儿猜想讲解并描述留意有时候往往倒霉事接二连三,也有可能总会有交好运的时候〕
P8师:哦果真如此,狐狸掉进了池塘,这么大的池塘,狐狸怎么就没看到呢?他太留意萝丝了,但是萝丝有没有留意到他呢?萝丝还是优雅的迈着步子,哼着小曲怡然得意地往前走着〔音乐〕萝丝来到了哪里?
P9师:狐狸怎么啦?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P10师:看看是不是这样?哦,没方法狐狸他只顾盯着萝丝,没留意到面粉袋要掉下来了。
·迁移生活阅历感悟心急办不成事。
问:为什么狐狸总是接二连三的出状况?〔幼儿回答〕
师:由于它总是想着去抓鸡,没观测四周对它不利的东西。
问:那你有没有遇到过心急着做事时,却发生了状况。
举例:小伙伴吃完点心后急着放碗,结果一不当心摔了一跤。
师:所以我们在焦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要学会细心、耐烦,才会胜利,而不是接二连三倒霉。
·利用前阅历想象故事的进展
P11〔三张连放〕萝丝还是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他依旧迈着优雅的步子,哼着小曲,怡然得意地向前走。他穿过篱笆,走过蜂房下山坡然后按时回到了家。
师:最末萝丝安稳地回到了家,她依旧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请你和边上的好伙伴轻声争论一下,在他后面的狐狸又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个别沟通〕好了回教室让我们一起再去共享这本有趣的书吧!
母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活动,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
2.尝试用体态和语言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预备:
愿意参加活动,熟识儿歌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尝试用体态和语言表现儿歌。
△活动过程:
1.听听、说说,初步理解儿歌含义。
师:(模拟老母鸡声音)你们听,是谁来了?猜猜老母鸡今日来干什么?
播放幻灯片,师:老母鸡来干什么的啊?(生蛋)它生了几个蛋?我们来数一数?老母鸡真能干啊,我们来夸夸它好吗?(一起念儿歌前面部分)
师:老母鸡生完蛋可兴奋了,这么兴奋它会做什么事呢?
师:它是怎样唱歌的?我们来唱一唱。(咯咯嗒、咯咯嗒)
2.完整观赏儿歌,初步学习朗诵儿歌
师:我们把能干的老母鸡做的事编成一首儿歌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
;师:真好听,老母鸡还想听一遍,再来一遍好吗?
3.尝试用体态语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师:老母鸡是什么样子的啊?谁来表演一下?(请幼儿表演老母鸡的样子。)
师:老母鸡喜爱到哪里捉虫?它是怎样捉虫子的?我们来学学老母鸡捉捉虫。
;师:老母鸡生蛋的时候,会躲在哪里?它是怎样蹲在鸡窝里生蛋的?(请幼儿表演母鸡生蛋的样子)
;师:你想不想扮演老母鸡?(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老母鸡,边朗诵儿歌边表演。)
师:老母鸡这么能干,我们来学学它。让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
教学反思:
一、思目标
教案中所定的目标为:1.积极参加活动,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2.尝试用体态和语言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而认真来看这两个目标,基本都定位在情感层面,缺少对活动中认知、技能的定位,且较宽泛,不够详细,由于整个活动的重点在儿歌的表演上,于是我将原目标改为了:1.能够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并依据儿歌内容表演老母鸡的各种体态。2.积极参加活动,体验表演老母鸡的乐趣。
二、思过程
〔1〕活动内容的导入
在教授儿歌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往往会这样想,“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这首儿歌?”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想要让孩子来“学会”这首儿歌。而这样,活动就显得较呆板、单一,没有亮点,假如在导入的部分就与后面的表演环节做好肯定铺垫,将后面原表演环节的部分问题提上来,有意识的前后呼应,或许能让孩子更潜移默化的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有趣。
〔2〕活动材料的出示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会思索许很多多的教学方式,其中,材料的预备是特别重要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在活动的导入部分,先请孩子听声音,猜一猜是谁来了。而随即我又出示了一张母鸡图片,原来原意是想让孩子体验听声音猜动物的乐趣,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却发觉这个环节非常的牵强,显得很突兀。教学的手段是多了,但是肯定合适吗?这是我在教学中常常会忽视的问题,教学手段的量不在多,而在于“质”,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学习。
另外,在活动中,我一边念儿歌一边出示图片,而这样仅仅的老师讲,孩子听,便忽视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其实,在语言活动中,图片可略微晚一点在出示,老师可先完整的念一遍儿歌,让孩子不受图片等材料的干扰,培育孩子良好的倾听技能。在完整倾听后,便可抛出问题——“刚刚在儿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在鼓舞、引导孩子大胆讲解并描述儿歌内容时,可依据孩子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再次完整的看图倾听儿歌,在两次的感受儿歌内容中,孩子潜移默化的习得了耐烦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3〕活动问题的量
活动中,老师在引导孩子理解儿歌内容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较多且杂,有些“旁敲侧击”,让孩子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在提问时,可再径直一些,问题不要太多,但肯定要问在点上,语言要精炼,切忌繁琐。
〔4〕游戏部分的引导
由于教室较小,我让孩子们在最末的表演部分将椅子搬到了四周,而这样,就像把整个活动截断了一样,不利于活动的完整开展。
另外,在表演环节我创设了老母鸡出去找食吃的情境,孩子们很感爱好,但过程中基本都是老师做动作,孩子只是单纯的仿照,老师可引导孩子自己做动作,问一问孩子的想法,尊敬孩子的主体性。而老师还可丰富表演情境,如母鸡找食的不同地点不光光可以是草地,还可以是河边、鸡窝边等。
小班幼儿以无意留意为主,而怎样在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怎样运用生动的语言,发挥老师的.魅力,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是我们老师需要思索的长远问题,让孩子真正的在玩中学做中学
母鸡教案篇4
目标:
1、练习双脚夹球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2、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育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熬炼幼儿的团结协作技能。
活动过程:
1、老师示范双脚夹着球走斜坡和围着线圈走的动作。
2、幼儿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分组竞赛:幼儿学习母鸡夹着球走过斜坡和绕过线圈行走,回来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儿。看哪一组快。
指导:
水平一:鼓舞幼儿敏捷地夹着球快速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水平二:引导幼儿用大腿内侧把球夹紧行走。
环境材料:
线圈12个、皮球4个、木板3块,箩4个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掌控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美丽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爱好。在示范画圆前,我应当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在示范画圆时,我应当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态,每一个环节都要留意到,下次活动中应当更加的细心与全面。
母鸡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母、种”等14个生字,会写“和,种”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育自学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技能。
3、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仔细倾听,评价,从中悟出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懂得“有劳有得,不劳不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写字。
2、独立读课文,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认识14个生字,独立读通课文,培育自学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你能叫出他们名字吗?
2、观测生字:鸡、鸭、猫、猪有何相同的地方呢?
3、揭题:小母鸡种稻子
二、沟通自学状况
1、找出段落。
2、读一读,看一看,圈诞生字想方法认识他。
3、把你最喜爱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4、把你读得好的段落和小组同学沟通。
三、反馈、质疑
读了课文,你能说说你知道他们间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读的方式使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道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
2、培育同学的听、评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最末一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小母鸡请他们种稻子时,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同学齐读。
2、小结。
3、演一演。
〔1〕演前自读课文,找好你要表演的角色好好读。
〔2〕各小组选好角色,试演。
〔3〕请一个小组表演,其他同学仔细看,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看法可以给他们提。
母鸡教案篇6
说课:
选择《下蛋啰》这样一个歌曲,是由于它很有生活的情趣。在前一阶段,我们走廊布置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对母鸡下蛋很感爱好了,放在现在进行歌曲教学应当说在时间上很相宜。
原来的歌曲中没有感叹词,是我在处理教材时为了让歌曲富有生活情趣临时加上去的,从活动效果看,应当说改编起到了作用。
整个活动分为三部分。前面的感叹词接唱,中间部分的创编节奏,后面的完整表演。节奏创编部分一开始我设定的目标是幼儿自主创编节奏,但通过对幼儿前期水平的了解,发觉存在困难,马上改为在老师的援助下进行,目标水平的降低,保障了活动的顺当进行。
活动目标:
1、学习接唱感叹词,体验歌曲中诙谐的生活情趣。
2、能在老师引导下创编简约的节奏并愿意在集风光前表达。
3、感受大家在一起游戏的美妙情感。
活动预备:
演示用教具一套〔母鸡、蛋、篮子〕、节奏图谱、请配班老师和好伴奏、人手一块纱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请幼儿看看有谁?在干什么?
二、老师边演示教具边表演唱,下出的蛋送进篮子里。
三、幼儿学习接唱,娴熟后和上老师的教具演示,也将下出的蛋送进篮子里。
四、创编母鸡下蛋的节奏
1、老师引出:“母鸡下了蛋,兴奋地叫起来。听听母鸡是怎么叫的?咯哒咯哒咯咯哒”同时在黑板上用蛋形符号标记出。
2、幼儿创编,在老师的援助下形成完整的节奏,同样用蛋形符号标记出。
五、游戏《下蛋》
请全体幼儿用纱巾装扮成母鸡,边唱边下蛋。最末,下出了蛋送进小篮子里。
母鸡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假设干个。理解“颤颤巍巍、如泣如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从厌烦母鸡到不敢再厌烦的缘由。
3.通过阅读,能发挥想象,知道母鸡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4.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惜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预备:
1.多媒体演示。
2.课前材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揭示课题:
1.师述:生活中,你们对母鸡的印象如何?
2.揭题:34.母鸡
〔同学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索。
〔出示〕读文思索:对母鸡是怎样的立场?分别在文中的哪几小节进行了描写?
2.沟通。
〔板书〕厌烦不厌烦
〔13〕(47)
三.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为什么厌烦母鸡呢?请同学们默读13节,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2.〔出示〕理解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