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甘美兰完整版教案_第1页
印尼甘美兰完整版教案_第2页
印尼甘美兰完整版教案_第3页
印尼甘美兰完整版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询印尼甘美兰教材:选自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二节绚丽的世界音乐教学内容: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甘美兰音乐、恰克合唱(人声甘美兰)教材分析: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人们家喻户晓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形式演绎,也有人声甘美兰,并常伴有古典舞蹈。其音乐神圣、空灵,音响效果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可以带给人释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蕴涵。教学思路:甘美兰音乐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东方音乐之一,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是比较陌生的作品。如何突破学生对作品的陌生认识,消除学生的距离感,从而在45分钟内乐意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及作用,是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指导思想下,以体验音乐与综合艺术为出发点、探究音乐表现手法为切入点、创作与表演为兴奋点,消除学生对作品的距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营造师生平等、和谐共同探讨的课堂氛围,达到真正实现新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尼巴厘岛甘美兰音乐、恰克合唱的体验和学习,初步认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培养学生对世界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2.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形成甘美兰音乐、恰克合唱音乐风格特点的表现手法(复音层叠、循环曲式),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3.过程与方法:收集、展示、探究、体验、思考、创作。重点难点:1.感受、体验巴厘岛甘美兰音乐、恰克合唱的风格特点。2.探究音乐的表现手法,挖掘音乐情感内涵及其作用。课前准备:1.学生分别归纳和整理印尼甘美兰音乐、恰克合唱相关资料在课上展示交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半圆形围坐,便于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体验。3.教师准备资料制成相关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赏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风光,初步感受音乐特点。(巴厘岛上四季草木青翠,山花烂漫,更有众多的庙宇,迷人的海滩。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度假乐园、世界级的游览胜地。)设计意图:通过对孕育甘美兰音乐的印尼的地理、人文、风光、民俗的介绍,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二、交流、体验、探究(一)印尼巴厘岛甘美兰音乐1.聆听音乐片段,谈感受。设问:你觉得该音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谈感受。音色多样,情绪欢快,打击乐器以敲打的方法演奏。)设计意图:第一次聆听音乐,感性认知音乐特点。2.学生展示归纳分析印尼甘美兰音乐资料,教师点评补充。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3.聆听印尼甘美兰音乐,探究甘美兰音乐风格特点的表现手法,挖掘音乐情感内涵及其作用。设问: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手法来塑造音乐的风格特点呢?(节奏欢快;多线条旋律;音响层次丰富,难以捉摸,充满了神秘色彩。)设计意图:第二次聆听音乐,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认识。(1)复音层叠:旋律核心主题在不同的音区,以不同步调,分几个层次地同时演奏。第三次聆听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复杂是因为它有多层的音响、多条独立的旋律线和各种交错有序的节奏,音响颤抖起伏,错落有致,节奏层次分明。设计意图:第三次聆听音乐,加深学生对复音层叠表现音乐内涵层次丰富、神秘感的感受。(2)循环曲式:曲式结构都具循环性,节奏型反复的主旋律,每一音乐段落可以不断反复,如果没有大吊锣转换乐段的暗示,乐段将无休止地一直循环下去。第四次聆听音乐。设问:你察觉到音乐有何特别?(引导学生分析:一样的节奏或乐句,不断的重复,一首长大的乐曲其核心旋律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不断循环往复,好似有始无终。与宗教的“轮回”观念有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第四次聆听音乐片段,和老师哼唱佛教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循环曲式的表现手法与宗教的“轮回”观念有关系。(3)佩罗格音阶:人奉献给神的音乐。七声音阶,五平均律,在帕台特中仅选5个音构成调式音阶。(4)帕台特::含有调式、音域、旋律型等多方面的意义,表现不同的特定内容,并同时间有联系(即演奏时间有约束)。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介绍佩罗格音阶、帕台特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形成音乐风格特点的多样表现手法。(5)师生共同归纳音乐内涵及作用:在学生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如何塑造音乐风格后,抛出问题:塑造这样风格的音乐其目的何在?甘美兰音乐在印尼巴厘岛文化中属于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巴厘岛人想要保持灵性进化,不受轮回之苦,不为「来生」的修行可能因为疏忽而随时停止,因此,会借由大、小庙会仪式,献上舞蹈和音乐以款待神明。实际上也可以说正是当地的宗教社会环境,赋予了甘美兰音乐神圣、空灵的内涵,借助复音层叠、循环曲式、特殊音调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演绎形式,起到了释放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的体验与探究,感性认知结合理性认识进行分析,挖掘音乐的情感内涵及其作用,认识塑造这样音乐风格的目的。4.观赏巴厘岛舞蹈片段,感受甘美兰音乐是与舞蹈混生发展的一种艺术。(1)视频欣赏:巴厘岛舞蹈片段。(2)、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音乐与舞蹈特点:宗教色彩浓郁。舞蹈动作与音乐如何配合?舞蹈动作特点甘美兰音乐手颤动打击乐颤抖起伏眼睛左顾右盼,灵活传神--与神沟通多旋律线错落有致、若即若离华丽的服饰,紧络的衣服----突出曲线,拿自己当贡品。音响层次丰富,空灵、连绵不断人奉献给神的音乐。设计意图:通过赏析巴厘岛舞蹈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巴厘岛的音乐、舞蹈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浑然一体的文化传统。(二)恰克合唱(人声甘美兰)导言:器乐的甘美兰音乐让我们沐浴了巴厘岛那神秘之风,使我们的心灵在音乐中彻底释放,得到净化。那么人声甘美兰又会散发什么样的气息来感染我们呢?1.聆听恰克合唱片段,谈感受。设问:你感受到什么?联想到什么?(学生谈感受。恰克、男声合唱、篝火场面、节奏突出、力度变化大,驱魔。)2.学生交流归纳分析恰克合唱资料成果,教师点评补充。3.体验恰克合唱特点。(1)聆听恰克合唱。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学生进一步感受恰克合唱特点,了解相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复音层叠、循环曲式。(2)演唱恰克合唱设计意图:通过演唱,学生直接的体验恰克合唱特点,掌握复音层叠、循环曲式的表现手法,同时为后面的创作做准备。4.创作和表演运用复音层叠、循环曲式的表现手法创作音乐片段并表演。设计意图:通过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合作能力。(四)小结:甘美兰音乐主要是节奏性重叠的合奏。巴厘岛的音乐与宗教的结合极为紧密,是真正把音乐、舞蹈和仪礼程序完全结合起来浑然一体的文化传统。三、甘美兰对西方音乐的影响(1)印象派德彪西的《大海》----复音层叠,一系列单线条运动的旋律以及节奏、音区和音色的变化浑为一体,造成一种朦胧宁静的效果。(2)简约派------循环曲式,重复是简约派音乐最为鲜明的基本特征。同一节奏片段,有限几个音的音高变化,不断反复。设计意图:了解甘美兰音乐的魅力及其影响,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四、思考从社会的角度,说说恰克合唱和甘美兰乐队的音乐体现了印度尼西亚人的哪种精神理念?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小结:有人说喜欢朋克摇滚是年少轻狂的愤怒与发泄;喜欢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