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1.gif)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2.gif)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3.gif)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4.gif)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9d30e98e5e2a923eb0b656f2807c701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锦集十三篇篇1: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本诗特点(“诗中有画”、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等)。3.通过文本细读,想象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二.预习作业:1.正确、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将自身对诗的理解用声音读出来(用节奏、轻重音等方式);2.熟读,争取上课前能做到接近背诵的程度;3.对不理解意思的字与词,查一查工具书;4.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时间、地点、颜色、景物、诗人当时心情等你认为值得比较的方面来进行。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利用比较阅读简析本诗,兼巩固前诗,初读本诗。用表格对前面一课所学的诗歌《望湖楼醉书》进行简单分析。朗读诗歌《晓出》。(抽加齐读)解决重点字词,相互解释诗句,全班交流。交流预习表,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第二板块——分析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明示“诗中有画”,告知这是中国相当部分古诗的典型特点。欣赏诗——出示画《江雪》;欣赏画——出示本诗。讨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看到了什么?在讨论中,将对诗句的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三板块——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通过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这也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通过和《望湖楼醉书》比较了解本诗夸张手法的利用。第四板块——精细化朗读诗歌。教师出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本诗的朗读;个人揣摩朗读;小组交流朗读;全班交流朗读——要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第五板块——作业可以搜集描写西湖和荷花的诗歌,尝试利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赏析。篇2: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步骤一.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1.要求学生在回忆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认真读书,归纳出“水罐”发生的几次神奇的转变。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这篇课文读书读了解了,大家知道了,课题讲的这七颗钻石是怎么来的——回忆课文:七颗钻石是怎么来的?(是从水管里面跳出来的;是从水罐里面变出来的)。过渡: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明确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书,看看水罐在文中一定发生了多少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怎样的?在文中勾画一下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学生读书,勾画关键词语或者句子。请学生交流。要点:空水罐——装满水罐掉在地上,水没有洒水罐变成了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涌出了水流跳出了钻石(学生还可能说出来——全是变成了七颗星星,说出来就板书,没说出来先不理会)2.简要说出水罐产生神奇变化的原因。学生用简单的话说出原因之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表达所有变化的原因:你们读懂了这些变变化的原因了吗?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是什么:(爱)步骤二.研读作者如何写水罐产生神奇变化原因,感悟作者用“转折”的写法来写人物内心矛盾斗争的方式,体会小女孩母女的爱心。1.阅读童话开始部分对小女孩的行为表现和内心矛盾斗争描写,体会作者如何表现女孩的爱心的。教师提示:作者是如何小女孩的爱心写出来的呢?我们先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你勾画出作者写小女孩非常有爱心的句子。学生勾画、交流。要点:“夜里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哪儿都找不着、累的在沙地上睡着了”“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有一想、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1)引导学生读第一部分,提示思考:作者这么写怎么就让我们感觉到小女孩很有爱心?指导:抓住“夜里”,体会小女孩当时怎么想——联系上文体会母亲的病情,体会小女孩关心母亲为母亲担忧的焦急;抓住“哪儿”“累得睡着了”体会小女孩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水,内心是怎样的交际、怎样的不放弃。教师给学生强调:遇到了很多困难,找了很长时间啊,就是不放弃,因为她想的是母亲的生命。(2)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提示思考:这是对小女孩内心想法的描写,怎么就把小女孩非常有爱心给写出来了?指导: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母亲还不够呢,体会:没写出来的小女孩当时内心的念头,做出的决定。(相机板书:找到水,自身没喝——给母亲)(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读出小女孩找谁的艰难,第二部分,读出决定的果断。(4)总结:是啊,在一部分,作者通过对小女孩的行为和想法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爱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同样也非常焦渴、想喝水的情况下,艰难的去找水,想到了先把水给生病的母亲,自身没喝,把水留了下来。这样的小女孩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2.自身研读其他几个部分描写小女孩和母亲认真自身饥渴把水让对方喝的描写部分,练习抓住关键词句,想想小女孩和母亲的内心想法,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爱”。(1)布置任务:其实,童话中,水罐所有神奇的转变,都是因为小女孩或者母亲找到了水,自身忍着焦渴不喝让别人喝。那,我们认真读一读作者其他几处写神奇变化原因的句子,想一想:小女孩也好,母亲也好,当时她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呢?哪些词或者句子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2)学生勾画,思考,交流。交流中注意提示指导:把水给小狗喝(相机板书:给小狗)——看到小狗“哀哀”叫,学生想象小女孩内心对小狗的关爱。母亲——给小女孩(相机板书:给女儿)——反正我要死了,抓住“反正”,体会意思,想象母亲的内心想法小女孩给路人喝(相机板书:给路人)——抓住“正想凑喝个够”、“路人”咽了口唾沫;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小女孩内心相对更复杂的想法。3.总结:好啊,我们认真读了作者对有了水以后,小女孩内心的想法、行为表现、目前的行为表现,并去想象,从而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女孩和母亲同样面临饥渴的困难,但,他们还是先想着别人的想法,从而深受感动。步骤三.体会爱心换来世界的神奇,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小女孩和目前的赞美,读出神奇变化带来的惊喜。教师导语:同学们,这童话多好啊,爱心,带来了神奇的转变,爱,是让每一个人向往和赞美的,神奇的转变是让每一个人都惊喜不已的。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书,读出对小女孩和目前的赞美,读出对爱心换来的神奇而产生发的惊喜!男女生分角色,女生读小女孩、母亲的想法和行为部分,男生读神奇变化部分,教师引读过渡部分。然后男女互换角色。指导:读惊喜部分,先思考“喜出望外、竟、又”等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让我们产生的感觉。步骤四.指导学生体会“变化神奇”之“愈来愈深”的情节构思特点,体会钻石变成星星的含义。1.回顾五次变化,每一次神奇变化与上一次的不同点,用“越来……越……”表达这个特点。2.研读五次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次变化与前面四次的不同点——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指导思考讨论:最后一次,怎么不写成给了小女孩,让他们家里有了使用不完的财富呢?让他们想象:北斗七星的特点,变成北斗七星对人们有啥作用?教师总结:爱心,星星星一样闪亮,永远照耀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就像这篇童话故事一样,能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善良的小女孩,让爱心,永远闪亮下去,让每一个人都在星光照耀下,充满爱心!3.朗读:读出对小女孩钻石一般金贵、星星一般闪亮的爱心的赞美!步骤五.布置课下作业:续写童话:自从小女孩水罐中的水变成了水流之后…….提示:小女孩做了什么?结果呢?母亲病情的转变,2.河流水井的转变,大地草木的转变。篇3: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语气词,初步体会其在句中所表达的情感。3.初步感知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放《大海啊故乡》(齐读课题)。师:还记得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板书:童年趣事师:这在文章第一小节就告诉我们了,来打开语文书齐读课文的第一节二.整体把握,感悟文本过渡:看——碧蓝的海水,松软的沙滩。听——海浪的声音!想去赶海吧,那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1.自由读课文2-3段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后面的段落,想一想文中的“我”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事情?学生自读课文。反馈: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指导写捏)师:这些事情在课文的哪几节中向我们介绍的!指名读2.3小节2.小组活动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过渡:哪一件事最吸引你,最有趣?1)追浪花出示句子: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a师:说说看有趣在哪?指名读师:这是浪花吗?这就像谁?你看我兴奋的样,在那——b指名读师:你看,浪花看到你们小朋友都不舍得走了!c想追浪花的同学就一起来读一读过渡:还有哪件事最吸引你?2)抓海星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指名读出示海星图师:这是一只怎样的海星?来齐读这句。过渡:有趣的还不止摸海星呢!还有什么?3)捉螃蟹出示句子: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赶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a(能读一读这段话吗?)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师:你们捉过螃蟹吗?束手就擒(出示词卡)读东逃西窜(出示词卡)男生声音响亮全体男生读过渡:还有有趣的事吗?4)擒大虾出示句子: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a指名读师:先读读师:他有两个词读的特别好,咦哦你为什么这样读读的好说的更好!b齐读师:看这有只大虾,与你想象中一样吗?师:你看它不把任何人放到眼里,够神气的。还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够威风的。师:我轻轻伸过手去,——c指名读捏齐读师:我们来一起捏这只大虾。(引读)4.出示课文插图讲省略号5.伴着宁静的音乐引读第4段6.介绍首尾呼应三.作业课文学完了,我们得做点作业吧,如果让你自身来设计,你们想做些什么作业呢?你喜欢的就是的。为了给同学们更多选择的空间我这也开了一间作业超市,你也可以到这里来选择。板书:追浪花童年赶海趣事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4: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槐乡。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五月——补充课题,齐读,一起认识槐花,感受槐乡的魅力好吗?二.初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身思考,也是学问)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辫儿儿化音(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出示“玉雕”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齐读词语)指导书写“肩”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我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跨组词。(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1)你闻到香味了吗?哪些词带着香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个词,说说你的感觉?(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含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5.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一小节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词可以送给槐花?(指名说)板书:槐花美香(二)预设第二自然段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因此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因此它是“火字旁”。(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5)香吗?当然啦,用香喷喷的槐花来做饭,怎么会不香呢?槐乡的孩子这么热情,怎么会不香呢?(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好客(三)预设第三自然段1.槐乡的花美、饭香,看连孩子们也吸引来了。(看图)他们都跑到我们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吗?2.指名读。正音。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四)再读课文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2.槐乡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课文里的很多语句让我们读了还想读,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你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好吗?(五)第四自然段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你最想说——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槐乡五月槐花美香槐童好客快乐篇5: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18个生字,会写其中10个生字,理解“瑞雪、披散、清亮清亮、清香、大大咧咧”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知道五月槐乡的美丽所在,体会五月槐乡孩子的喜悦和幸福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课文和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把课文和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说说看后的感受。2.槐乡是怎样的美丽?快快来读课文吧!二.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gǎngjiānzībànxián岗肩滋拌咸(山岗)(并肩)(滋味)(搅拌)(咸味)yóuchǎozhīmáliào油炒芝麻料(油菜)(炒饭)(芝麻)(麻木)(材料)词语:如:白茫茫美滋滋清亮清亮白生生甜丝丝大大咧咧香喷喷披散瑞雪洋槐:也叫刺槐,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花白色,有香气。瑞雪:应时的好雪。披散:(头发)散着下垂。清亮清亮:清澈。清香:清淡的香味。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不在意。三.作业1.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从哪里看得出槐乡的景色美?二.朗读感悟(利用课文插图)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想作者看到槐乡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感受又是怎样的?2.自由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槐乡景色美的句子。3.哪些句子描写槐乡的景色美?全班交流并朗读背诵。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可结合插图理解“抱、挂满、玉雕的圆球、披散”等词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悟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1.如:“五月的槐乡,连风儿打旋窝都香气扑鼻,整个都浸在乡海中”一句中“都”“整个”等词说明槐花开得又浓又艳,整个槐乡被槐花香味包围着,风儿轻轻吹过,把弥漫在空气中的槐花香味吹得很远很远。2.指名读。3.齐读。4.小结:自渎自悟————品词赏析————想象画面————感情诵读5.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其他写槐乡景色美的句子。四.背诵课文五.拓展根据本课的写作特点介绍自身的家乡,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板书设计:3.美丽的槐乡洋槐开花,有的……有的……花香——熏醉五月孩子们,槐花饭待客,小姑娘别着戴着槐花,小伙子口袋装槐花——满意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2教学目标:1.学习10个生字,会认识8个生字。2.感受槐花给人民带来的美丽和快乐,体会对槐花的喜爱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的含义。教学准备:槐花的图片生字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2.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同学们能有自身的话来赞美它吗?二过度:1.在我国的乡村,一到五月槐花就争相开放,那时的乡村真成了——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2.请生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2.生自由读课文。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洋槐开花的时候,是一副这样的景象?请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2.生读第一段,并引用书上的话,回答该问题。3.槐花盛开的时候给大家怎样的感觉?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地一段吧。5.生齐读第一段。五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1.小组练习2.大组展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生个别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2.有感情地一齐背诵第一段。二学习课文:1.过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2.从哪里可以看得出,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3.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思考边做记号。4.大组交流: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三总结课文1.槐乡的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大家喜爱它,因此当它盛开的时候,才会那满意呀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四练习背诵五书写生字板书:3.美丽的槐乡吃槐花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别槐花喜爱槐花装槐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3教学目标:1.认识“激、殊、筒”等17个生字,会写“且、束、敌、钢、断、实、集、造”8个字。认识“斤字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乐趣。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读准17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8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1个部首。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还小,加上都是些街道上做生意、船上挖沙、农村拆迁的孩子,知识面狭窄,不懂得什么是激光,对激光的用途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收集资料,做直观课件!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表演法学习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制作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师生做自我介绍。2.引出课文的MP3朗读。3.由生猜测课文中这位做自我介绍的朋友,板书课题。明确课文的特点。二.学习生字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2.同桌互相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3.请认为自身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身。4.集体交流,学习生字。出示课件(1)学生领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3)男女生赛读。(4)游戏:猜猜它是谁?师剖析部分字的特点,学生猜字。从而加深学生识字。5.小游戏——找朋友。(将生字和拼音连起来)6.我能读词。(1)明确激光和人类之间的联系。(2)理解“特殊”,文中说谁特殊,为什么?顺势出示激光的图片,以及其它光的图片,明确激光是集中在一起的。最后练习用“特殊”说话。(3)文中说谁“削铁如泥”,理解词语,练习说话。(4)练习用“而且”“因此”说话。(5)出示图片,认识“激光炮”7.出示课文,检查学生朗读。三.简要学习课文1.师过度:激光想和我们交朋友,那它会干什么呢?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作记号。2.出示课件:我是激光,我会-----(学生扮演激光来夸夸自身的本领),师做适当的板书。四.拓展延伸1.生活中,你还知道激光有哪些好处?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相关图片)2.你希望激光还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师总结:是呀,激光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类以前想做却做不成的事,如今变得非常简单,令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大家更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让激光发挥更大的作用。五.作业朗读课文,办一期激光知识的壁报。六.板书设计激光的话激光刀在工厂里切割钢板在医院里做手术在战场上激光枪、]激光炮在日常生活中装点节日的广场唱片、光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篇6: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上册优秀教案《拉萨的天空》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有关拉萨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2)给生字找朋友。(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4.初步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自身喜欢的自然段。二.精读感悟。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2)品读比喻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4)图片展示篇7: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上册优秀教案《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把你的手伸到你的口袋里,告诉大家你的口袋里装了什么?2.出示课题。3.学生质疑,板书同学们的问题。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2.找一找刚才提的问题的答案。3.汇报。三.自学生字词1.提示学习任务。2.采取小组合作加自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3.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四.读课文1.提示学习任务。2.采取不同的方法读课文,师指导同学们的朗读情况。五.小结小结同学们本节课的表现。篇8: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上册优秀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自学生字词。(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教师准备: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召(zhào)集骆(luò)驼(tuo)连绵(mián)起伏(fú)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5.学生读课文,讨论。6.学生汇报。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三.拓展延伸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四.总结全文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五.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篇9: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教学重点: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3.全班交流讨论: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5.教师小结。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1.教师小结。2.指导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二.品读感悟。1.学生自由朗读5---9自然段,将自身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2.交流汇报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2)指学生朗读、齐读。(3)体会B句时,采用老师引读,学生边想象边朗读。(4)再次指名朗读、师生配合朗读。(5)假若是你,躺在这温润的死海上,你会听到……感觉到……看到……(6)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过渡:作者说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如果身体不保持平衡,会出现什么结果?(7)指名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时被水呛了,你会是什么感受?(9)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三.小结及拓展1.我有跟随作者游玩了死海,现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1)小组讨论。(2)点学生说。板书设计:躺在波浪上看书/轻轻涌动像彩虹(死海)奇乐含盐量高浮力大/篇10: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习教案【教学目标】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2.正确朗读课文。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明确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明确提出问题。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1)补充完整。(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八.作业: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篇1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习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蜉、蝣、猩、寿、铀”5个生字;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蜉蝣、朝生暮死”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好地球的几次问话。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地球在了解自身年龄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地球及它身上的其它一些东西的大致年龄,有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地球及它身上的其它一些东西的大致年龄,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2.体会地球在了解自身年龄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地球。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多大了?2.我们都知道自身的年龄,可地球却一直不知道自身的年龄,它心里一定——很着急。3.此时此刻,地球一定很急切地想知道——揭示课题:27我多大了(齐读)4.指导读题,读出疑问的语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在太阳妈妈的建议下,地球向谁询问自身的年龄?2.交流,板书:蜉蝣大猩猩地球太阳妈妈海龟龙血树化石放射性元素铀3.学习生字,认识“蜉蝣、龙血树、铀、猩”(1)从“蜉蝣”两个字的部首上你想到了什么?(这是一种昆虫)出示“蜉蝣”图,介绍“蜉蝣”的有关信息。(2)认识“龙血树”。出示相关材料,自由朗读,你对龙血树有了哪些了解?(梳理龙血树的生存时间、功效、生长地点)(3)认识“铀”出示图片,教师简介。过渡语:听了太阳妈妈的话,地球开始在自身身上寻找答案。让我们一起跟随地球去探询一下吧!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1.默读课文3~7节。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朝生暮死”、“嬉戏”(1)理解“朝生暮死”从这个词中找出两组反义词(朝—暮;生—死)指名讲意思(早上生晚上就死了,说明存活的时间很短)(2)理解“嬉戏”找近义词:游戏、玩耍3.小结:作者在写的时候,先写地球问年龄只有一天的,接着问(),又问(),然后问()。也就是说作者在描写地球询问自身年龄的过程时是按他们年龄大小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条理就比较清楚了。4.地球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呢?用“——”划出地球的几次问话。地球问:“蜉蝣,蜉蝣,你知道我的年龄吗?”地球看见大猩猩们在森林里追打嬉戏,就问:“聪明的大猩猩,你知道我的年龄吗?”地球看见海龟在海滩上,又问:“长寿的海龟,你知道我的年龄吗?”地球问:“老寿星龙血树,你知道我的年龄吗?”地球说:“难道你知道我多大了?”(1)地球此时心情如何?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这几句话?(2)自由读课文,尽量读出不同事物的语气语调。(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总结全文,拓展学习1.完成课后词句活动室的“排序练习”。2.学生出示收集到的各类物质的年龄的资料,教师按动物、植物、金属等分类。篇12: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身的话讲述故事。4.理解鹿对自身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身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身的角的?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得出鹿觉得自身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别致”。(2)它把自身的角比作什么?(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2.小鹿怎么样评价自身的腿?出示句子:“鹿突然看到了自身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身的鹿角)(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得出它特别不满意自身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3)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阅读明确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有目的地展开阅读,从而使阅读更加有效。】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身角和腿的看法呢?2.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3.利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4.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5.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鹿对角说:“你虽然美丽,但()。”鹿对腿说:“你虽然(),但()。”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1.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4.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立刻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5.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篇1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3 纸船和风筝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驾驶员安全生产聘用合同
- 2025X大学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 2025建筑外墙改造工程合同
- Module 9 Unit 1 We laughed a lot(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001
- Unit 1 School Subjects Lesson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公司法律事务代理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9小水滴的诉说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南网科研院系统内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关于合同知识的全面解读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001
-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2025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及范文
- 短视频运营绩效考核表KPI-企业管理
- 【译林】九下英语单词默写表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QC课题提高金刚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